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2.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3.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
B.O2
C.CO2
D.SO2
4.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5.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B.白天温度高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7.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8.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
9.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A.平均温度B.发育天数C.有效积温D.生物学零度
10.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
A.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化学潜能B.风C.潮汐能D.太阳能
11.水中()的存在通常是缺氧或完全无氧的标志。
A.二氧化碳B.氨气C.硫化氢D.沼气
12.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A.生态环境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
13.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14.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1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16.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A.沼泽B.深海C.沙漠D.果园
17.()气体不是温室气体。A.COB.CO2
C.CH4
D.N2O
18.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19.下列光谱成分中,可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A.绿光B.红光C.紫外光D.红外光
20.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密度B.多度C.盖度D.频度
21.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22.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23.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24.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A.r对策B.K对策C.S对策D.J对策
25.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6.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27.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2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29.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30.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31.()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
32.水生群落主要取决于()。
A.水的深度和水流的速度B.阳光进入水的深度C.水中氧气的含量D.水生植物的数量
33.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随季节变化的日照长度B.随季节变化的日照强度C.随季节变化的温度高低D.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强度
3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35.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36.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37.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38.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
A.3%
B、0.5%
C、20%
D、万分之一
39.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B.光照强度C.光谱成分D.温度
40.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41.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42.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43.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4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植食动物,植食动物的数量又()食肉动物。
A.小于,小于B.大于,大于C.小于,大于D.大于,小于
45.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B.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冬眠
C.主动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46.下列物质中,______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A.氮B.水C.二氧化碳D.磷
47.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48.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出现种群灭亡。最易出现这种情形的生物类型是()的种群。
A.出生率高B.生长快C.成熟晚D.个体小
49.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为()。A.总初级生产量B.净初级生产量C.总初级生产力D.次级生产量
50.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二、填空题(20题)51.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_______。
52.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取食与______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5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_____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4.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______。
55.生物随着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现象,我们把这种节律现象称为______。
56.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这四个成分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
57.在______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
58.按群落的代谢特征,演替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9.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错误批判了学者______,导致我国人口多增加了几个亿。
60.某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及相对优势度之和即为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______。
61.同类的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带、热带地区的个体______。
62.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
63.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______四类。
64.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65.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______。
66.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度是______。
67.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光化学活性和光合速率,就能提高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常定时施加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的浓度在______以下时,植物有机物不断消耗、减少,时间长了,植物就会因“饥饿”而死亡。
68.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______。
69.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70.用间接的测量方法测量次级生产量的计算公式是:动物的净生产量=摄入的能量-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2.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A.否B.是
73.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前提,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主要动力。()
74.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A.正确B.错误
75.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正确B.错误
76.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否B.是
77.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78.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79.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8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
82.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83.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4.逻辑斯蒂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5.生物休眠时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群落演替的动因及其类型
87.论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六、单选题(0题)88.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5.D
6.D
7.A
8.C
9.B有效积温法则K=N(T-C)中,Ⅳ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为总积温(常数)。
10.A
11.A
12.B
13.C
14.B
15.D
16.A
17.A解析:温室气体首先应是温室植物释放出来的,由此排队CO,故选A。
18.A
19.B
20.C
21.A
22.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23.D
24.B
25.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6.C
27.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28.C
29.D
30.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31.B
32.A
33.A
34.C
35.A
36.D
37.B因为酸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煤是最容易引发的,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38.B
39.B
40.C
41.B
42.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43.D
44.B
45.D
46.D
47.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48.C
49.B
50.C
51.个体死亡情况
52.被取食
53.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
54.辅助能
55.生物种生物种
56.二级二级
57.碱性
58.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59.马寅初
60.重要值重要值
61.大大
62.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63.岛屿生态学
64.湿润区
65.干热风干热风
66.光补偿点
67.补偿点补偿点
68.基础基础
69.定居
70.呼吸消耗呼吸消耗
71.N生态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视研究目的而定,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72.N
73.N
74.B
75.A
76.Y
77.Y
78.Y
79.Y
80.A
81.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
82.相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83.(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84.(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5.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也是适应不利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体温被调节低心率、代谢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应降低。休眠是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也是适应不利环境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体温被调节低,心率、代谢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应降低。
86.根据群落演替的动因可把群落演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因引起的演替叫内因性演替。演替系列中从先锋群落开始生物的生长发育即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们的生境得到改善然后被改造后的生境反过来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序列不断向前发展。二是外因引起的演替叫外因性演替。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由气候变动所导致的气候发生演替地貌变化所引起的地貌发生演替由土壤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发生演替以及火(雷电、山火)等发生的演替人为演替等。由于一切源于外因的演替最终都是通过内因生态演替来实现因此可以说内因生态演替是群落演替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根据群落演替的动因,可把群落演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因引起的演替叫内因性演替。演替系列中从先锋群落开始,生物的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3595.7-2025LED用稀土荧光粉试验方法第7部分:热猝灭性能的测定
- 外贸合作合同协议书样本
-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 餐饮店承包经营合同模板
-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共享合同范文
- 标准离婚合同范本:轻松拟定离婚协议
- 标准版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
- 租赁设备的标准合同范本
-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50套直接打印版)
- 一年级下册写字表练字帖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书8篇
- 2024年互联网行业人才发展趋势报告-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405
- 成品出货检验培训课件
- 审计报告中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书面声明
- 5人小品《聚宝盆银行》台词
- SJG 148-2024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