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反思篇1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所以,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他们在读书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为什么说是对了不起的父子了”这一关键问题深入探究,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引导他们想象.体验当时的情景,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引导想象在此过程中还会面临哪些困难,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寻找儿子过程的艰难和时间的漫长,同时体会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在朗读中语调宜轻,表现出父亲的绝望与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父子的对话应读出兴奋的语气,表现父子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文中三次出现“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应指导他们读出坚定的语气。我很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及时地让他们在课堂上练笔。只把此项任务安排了课后小练笔。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反思篇2语言天然具有形而上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会带给文本。因此,有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前,我们很多老师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但是,我再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更多地是在想办法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这种“解构”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我在课堂中先后呈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位父亲”进行多元解读。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局,是完满的喜剧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可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然而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反思篇3《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地震给大家带来的灾难,给下文做好铺垫、我让学生观看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图片,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由我讲述地震在瞬间造成的桥梁受损,道路瘫痪,失去亲人的悲痛。让学生犹如身临现场去感受地震的可怕和毁灭性。然后引入入在这样可怕的地震中演绎了一幕父亲救儿子得动人情景,让我们去走进他们。在引导学生深究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话时,我着重抓住描写父亲外貌、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孩子们在反复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理解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是什么力量让父亲如此这样辛苦,不顾生命安全去救自己的孩子呢?”学生顺势就会说出是这一句话的力量,这时父爱的力量。最后,通过出示汶川地震中那一幕幕父亲、母亲和孩子感人事迹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整节课就在我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接近了尾声,从学生眼睛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投入与热情,但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班个别孩子那绽开的笑脸。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失败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虽然理解了文章,但并没有真正走人文本,去真正的感受父爱的伟大。思索了许多,反思了好久,我觉得我的投入激情,一名优秀的教师她不但是一个语言家,而且还是一个表演家。我们不但要把它说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它“演”出来,这种“演”是面部的激情高涨,是语言的抑扬顿挫、是肢体的一起一伏,是跟文本一起哭,是跟文本一起乐。我想只有这样,学生才和我们能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0-2025大规模定制多主体画像系统参考架构
- 临沭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梧州货运从业资格考题
- 2025年景德镇货运从业资格仿真考题
- 医院食堂押金合同范本
- 个人和工厂合作合同范本
- 保健品定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工程合同范本
- 农业仓库出租合同范本
- 债务继承协议合同范例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备考期末-六选五-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产品设计思维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思维概述
- 双重血浆置换
- 儿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管理
- 产品质量检验确认单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
- 酒店服务礼仪(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燃烧器更换施工方案
- 体育旅游课件第二章体育旅游资源
- 节能降耗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