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根据《标准》的段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分析第九册教材:(1)造型、表现课程在本册中有《动漫画——孙悟空》、《精细的描写》、《奇异的组合》、《白描——蔬果(写生)》、《实物版画》、《动态之美(1)》、《动态之美(2)》、《动态之美(3)》、《画门神》、《剪贴画》、《京剧人物》、《京剧脸谱》。例如《奇异的组合》这一课,重点是理解奇异组合的含义,收集创作原型,寻找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组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难点是把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巧妙的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意思的、新的形象,即组织画面创造联想。《画门神》一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课,让学生重点了解门神的相关知识、学习用对比色表现门神的方法。突破抓住门神特征的表现及对比色的桥当运用的难点。《京剧人物》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造型表现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除掌握用国画的方法和步骤来表现京剧人物之外,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出新的画面效果,提高对艺术的理性认识。难点:在绘画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较复杂人物形象的概括表现能力。(2)设计、应用在本册中有《我设计的作业本封面》、《月饼和设计》、《造型别致的椅子》、《彩绳装饰瓶》。其中《月饼盒设计》通过本课了解掌握包装盒设计知识。欣赏、评述内容本册有《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展现瞬间之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综合、探索。本册中属于综合探索的课程有《国粹——京剧》本册教材知识点:线描画的精细描写/立体纸工设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版画制作/颜色冷暖的认识和使用/人物动态的各种材质的表现/京剧知识与艺术表现不疥教材敦承重难菽教学重点: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写生以及记忆画/国画水墨的丰富性的表现/人物动态的表现。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水墨情趣的表现。本册教材能力培养:(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疫苗回合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学科教学进度表周月日一月日19.4—-9.8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29.11——9.15第2课《糕点盒设计》39.18——9.22第3课《细致的描绘》49.25——9.29第4课《美术家达利》510.9——10.13第5课《奇妙的组合》610.16-—10.20第6课《我设计的鞋》710.23-—10.27第7课《各式各样的椅子》810.30-—11.3第8课《实物版画》911.6——11.10第9课《展现瞬间之美》1011.13-—11.17第10课《动态之美(一)》1111.20-—11.24第11课《动态之美(-))1211.27-—12.1第12课《动态之美(三)》1312.4——12.8第13课《拼贴画》1412.11-—12.15第14课《彩绳装饰瓶》1512.18-—12.22第15课《画门神》1612.25-—12.29第16课《中华世纪坛》171.1—-1.5第17课《蔬果白描》181.8—-1.13第19课《国粹——京剧》191.15——1.19第20课《京剧脸谱》201.22——1.26第21课《京剧人物画》教学内容:《易碎品的包装》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易碎品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及方法,能用纸材、胶带等物品设计制作易碎品的包装。.通过欣赏、探究、实践的过程,使用平面展开图的方式,初步尝试从平面到立体包装物品的设计。.通过包装设计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细节的习惯,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建立“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产品包装中保护易碎品的意义,学习简单包装的设计方法和装饰美化包装的方法。教学难点:易碎物品的包装设计。用具准备教师教具: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熟鸡蛋、废弃包装纸、厚彩纸、尺子、水彩笔、剪刀、胶棒。学生学具:两种水果或熟鸡蛋、废弃包装纸或厚彩纸、尺子、水彩笔、剪刀、胶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工人在运输物品的录像。问:猜一猜这样来运输物品,如果里面放的是鸡蛋、瓷碗、玻璃杯会怎样?【学生】答:可能会碎……【教师】小组讨论怎样为一个鸡蛋做包装,来保护它在运输中不破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最常见的易碎物品在流通过程中遇到碰撞、震动、滑落、挤压等损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可以保护易碎品的包装。(板书课题——易碎品的包装)(-)讲授新课:.【教师】出示不同包装设计图片,请同学们来做实验,将两个包装好的鸡蛋从桌子的高度坠落,看着不同包装的掉落结果。问:如果鸡蛋从更高的地方掉下去,能不破吗?【学生】观察,猜测结果【教师】问:怎样巧妙利用瓶子形状的?【教师】进一步播放录像:从楼上掉下去也可以不碎。小结:这是特殊的条件下高度与安全的平衡,其实包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应用。.【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的鸡蛋包装,观察两种包装,找到注意要点。(板书:包装方法1:固定,包装方法2:分离)【学生】观察分析,说出固定和分离的地方。【教师】出示一种用纸固定鸡蛋的方法,请小组讨论出更多的固定和分离的方法,看看哪组的方法最巧妙,而且还能节省材料,并发现问题。【学生】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教师】通过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出包装不但要保护物品,还要便于运输。第一种包装能注意到不让鸡蛋互相碰撞,保证了他们不易破碎。出示第二种方法,提问:它也做到了不让鸡蛋互相碰撞,那它适合用来包装和运输鸡蛋吗?请和你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讨论后认为找到不合适的地方摆放:占得空间过大,不好排列。【教师】小结:在包装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易碎品的安全,还要注意在运输中容易搬运和排列,使每次能运送的物品更多。(板书:容易运输)出示课本中的例子,找到容易运输的包装。【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更合适运输,说说理由。.【教师】对比不同形式包装的特点,找到适合不同物品的包装。出示六面体和四面体,问: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物品作尝试,哪种适合小的物体,哪种适合大的物体。【学生】小组探究六面体和四面体包装,哪种适合大的易碎物体。.【教师】出示成排的包装和单独包装。板书:包装形式:单独包装成排的包装在生活中有哪些好处?单独包装有哪些好处?适合怎样的物品?【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成排的包装和单独包装的优点,分别合适怎样的物品。【教师】小结:成排的包装最节省空间,适用于大批量日常生活用品,单独包装可以单独运输和出售,适合比较贵重的物品。.【教师】教师演示:一、用四边形为鸡蛋进行包装。(1)确定鸡蛋的最长边。(2)确定包装的底面边长。(3)根据底面大小确定其底面。(4)将平面纸变成四面体。(5)用彩色装饰条固定和美化。(6)将多个包装进行组合二、用六面形为苹果进行包装。(1)确定苹果的最长边。(2)确定包装的底面边长。(3)根据底面大小确定其他面。(4)将平面纸变成立体六面体。(5)用彩色装饰条固话和美化。【学生】观察思考,了解包装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欣赏学生作品:观察课本中的作品。找到自己认为使用的包装设计。(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利用彩纸,瓦楞纸,胶带等材料给物品制作一个合适的外包装,使其便于存放或运输,要求:(1)符合易碎品的包装特点,能起到保护的作用。(2)便于运输或摆放。(3)适当地对包装外进美化.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表扬设计有创新的学生,对小组合作良好的学生给与表扬(五)作业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包装作品,并结合自己的物品说说是怎样设计的,包装的哪些地方最有特点,如:易于运输,保护到位,外形美观等。(六)评价鼓励学生在不同物品的包装上运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和其它同学不同的方法,并适当地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对包装的外形进行适当的美化,可以用废旧的包装箱进行组合摆放。(七)拓展延伸出事现代包装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包装对美化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为下节课《糕点盒设计》提供参考板书设计:易碎品的包装包装方法1:固定包装方法2:分离 作品展示容易运输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糕点盒设计》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掌握包装盒设计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或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糕点盒;.通过设计制作糕点盒,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设计能力,让学生感受美术为生活带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严谨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包装设计的知识解决糕点盒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教师示范和作品欣赏的方法解决如何设计制作新颖、美观且的糕点包装盒的难点。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彩纸、剪刀、交棒、水彩笔、油画棒学生学具:彩纸、剪刀、交棒、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中国有个祭月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你知道吗?【学生】答:中秋节。【教师】问:在这个节日里,中国人有个传统的习俗是什么?【学生】答:吃月饼……【教师】中国人在中秋节吃月饼的这个习俗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在史书上,

唐朝就有吃月饼的习俗,而今的月饼包装更加精细,有了精美的包装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月饼这一类的糕点设计糕点盒。(二)、讲授新课:.【教师】问:当今我们市场上出售的糕点包装盒都是套装,在表面大包装里有很多装单个月饼的小包装。【教师】问:你见过的月饼包装盒都有什么材质的?【学生】答:纸质、木质……【教师】总结出硬纸盒、木制盒、铁质盒等。【教师】问:你见过的月饼盒包装都有什么形体的?【学生】答:正方体、圆柱体、多变体……【教师】总结长方体、圆柱体、多边形体等。【教师】不论糕点盒是什么形状,它在制作前都要先绘制平面展开图。这节课我们就以硬纸为材料在上面绘制方形月饼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2.教师展示范画作品.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运用所学色彩知识绘制门神。要求:形象威武,用色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随时表扬优秀作品。(五)作业展示教师收集各组优秀作业并展示在黑板上。(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评价要点:形象威武,突出门神特点,用色对比强烈。板书设计: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包装盒设计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或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糕点盒;3.通过设计制作糕点盒,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设计能力,让学生感受美术为生活带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严谨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包装设计的知识解决糕点盒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教师示范和作品欣赏的方法解决如何设计制作新颖、美观且的糕点包装盒的难点。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彩纸、剪刀、交棒、水彩笔、油画棒学生学具:彩纸、剪刀、交棒、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问:看一看,糕点盒之所以这样美观,是因为上面有什么?【学生】答:图案、颜色……【教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为糕点盒装饰上美丽的图案和色彩。(板书:糕点盒设计——图案)(-)讲授新课:【教师】问:想一想,糕点盒上的图案内容有什么要求和限制吗?【学生】答:应该跟节日有关……

【教师】是的,也应该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那你知道豆油那些图案可以利用吗?【学生】答:嫦娥奔月、中国结……【教师】圆圆的月亮、常娥、玉兔以及中国结、瓦当、云纹等传统纹饰都可以利用。同时,还可以将吉祥的词语变成艺术字的形式展现。【教师】不但在装饰绘画前,要在平面展开图上找出哪个是正面哪个是底面,哪些是侧面。.示意图【教师】确定后,要知道那个面的图案装饰最重要?哪个面的图案可以忽略不画?【学生】答:底部……【教师】正面装饰应最突出美观,底面的装饰可忽略不画,侧面的装饰要围绕正面的装饰配套绘画,衬托正面。.教师示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同一个图案穿越两个或两个以上面的方法绘画。也可将正(1)面镂空,透出正(2)面。(黑板上出示其他装饰方法。).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颜色。要求:1)颜色。要求:1)2)3)祝福语的艺术字要美观工整。各面的图案要体现整体配套性。.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图案的设计,引导他们发挥创造思维。(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小组间进行展示,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板书设计: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精细的描写,从运用线条对物象进行外部轮廓的描绘,到运用线条的不同形式,是儿童造型表现能力不断提高;.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来完成写生作品;3.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及发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美的因素,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细致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线条的疏密,对物象进行精细的描写。教学难点: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物象的结构特点。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实物、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彩纸、自己喜爱的一件事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两幅画面那幅更加生动?为什么?【学生】答:右边那幅,刻画精细……【教师】问:因为有了细节的刻画,所以表现的实物更加生动。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如何进行事物的细部描写。(板书:精细的描写)(-)讲授新课:【教师】问:这幅画是德国画家门采尔的作品《两个中国香炉》。你看出是哪里进行了精细的描写?【学生】答:纹饰……【教师】问:香炉上的花纹。通过精细描写后,画面的线条就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答:疏密对比……【教师】疏密对比【教师】问:你认为这些事物的哪里需要进行精细的描写?【学生】答:、线、面……【教师】问:这幅学生的作业中,除了变化丰富的线条,还用了哪些元素表现使画面更加丰富?

【教师】点、线、面。【教师】点、线、面。【学生】学生认真观看。3.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4.教师示范:观察——构图——外形——精细描写——调整线条的疏密对比5.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用不同的线,适当的加以点、面来表现一件事物,并刻画其细节。要求:1)注意构图饱满;2)仔细观察、描画细节;3)通过点、线、面体现疏密对比。.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辅导学生细心观察,用适当的方法表现细节,体现疏密对比。(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班级内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精细的描写(线描)造型特点 学生作业展示 教师示范观察f细节刻画课后反思: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精细的描写,从运用线条对物象进行外部轮廓的描绘,到运用线条的不同形式,是儿童造型表现能力不断提高;.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来完成写生作品;3.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及发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美的因素,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细致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线条的疏密,对物象进行精细的描写。教学难点: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物象的结构特点。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实物、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彩纸、自己喜爱的一件事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问:这幅画在精细描写上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细节刻画不够……【教师】问:再用线条表现精细的描写时,要体现线条的疏密对比。那么,在对实物进行精细描写时,除了外形、花纹、细部结构,还有哪里也需要精细描写?【学生】答:颜色……【教师】就是事物的颜色,这节课我们就一同为描写后的事物涂上精细的颜色。(板书:精细的描写——涂色)(二)讲授新课:【教师】问:在精细的描写中涂色,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答:注重细节……【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注重每个细节的颜色,由小到大,由细节到整体进行涂染。.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教师示范:.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为精细描写后的事物涂上精细的颜色。要求:细心观察,由细节到整体进行涂染。.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涂色。(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班级内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精细的描写(涂色)细心观察 学生作业展示先涂细节 , 再染整体教学内容:《美术家达利》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艺术家达利以及他的绘画风格,能够大胆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对达利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培养创造新形象、新思维的能力。.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体会达利以及他的作品表现风格。以对比、交流等形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欣赏课本中作品,激发学生艺术家达利及其艺术作品的喜爱。能够发现不同美术作品的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画家达利,体会他的绘画风格。教学难点:感受达利不同方式的作品。用具准备教师教具:ppt学生学具: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画家达利的照片。【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人知道画家达利或是他的作品?能不能简单交流一下你知道的?【学生】:答:各抒己见进行交流。.引出课题【教师】问:看到达利的照片你有什么感觉?最引起你注意的地方是哪?【学生】答:他的小胡子、大眼睛等,谈初步感受。【教师】小结:这是一位留着八字胡,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画家。他喜欢出乎意料的组合,常把毫不相关的物象拼合在一起。他醉心于自己的神奇的想象和梦境像照片一样描绘出来。他就是西班牙美术家——萨尔瓦多•达利。【教学意图】简单了解画家达利以及他的绘画风格“(二)、讲授新课:.初步感受达利:1)【教师】:问:如果你在报纸上读到一条让人矍惊的消息,你的表情是怎样的?能学一学吗?2)【教师】:问:让我们看看达利是什么样子的吧?出示作品《看报纸的达利》【学生】:学生想象。【教师】:问:谁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达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学生用语言形容看到的摄影作品。【教师】:问:他和我们同学看报纸时展现的惊讶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学生】:大力的胡子刺破了报纸,同时又被报纸上的棒球运动员的手抓住。【教师】:想一想摄影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达利看报纸的样子?达利给你什么感觉?【学生】:为了更突出他的惊讶。另外,觉得大力能够大胆去想象、去创作。.感受达利的艺术风格。1)出示摄影作品《梅.维斯特》。【教师】问:想想一下,如果你是个画家,你会如何表现这位美丽的女演员?【学生】答: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看书看看达利是怎样表现梅•维斯特的脸的。【学生】:欣赏分析作品。【教师】:小结:将公寓与肖像结合,吧生活中的绘画、时钟、沙发、窗帘等联想成脸部五官造型,反映出达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分析达利绘画作品。1)出示半张《倒影变大象的天鹅》。【教师】:提问:猜一猜,这三只天鹅在水中的倒影像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的看法。2)出示完整的画面让学生找答案。3)拿出这张作品的线描稿,请学生简单的添加修改,看看天鹅的倒影还可以变成什么。再写一写你的感受。【学生】:完成实践小练习。(三)、欣赏评述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1)选择第9页《龙虾电话》《犀牛》《唇形沙发》这三幅作品进行评述。【教师】:提问: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问什么?或者有什么感想和创新的灵感?可以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用文字记录,有的根据达利的作品进行创新、改编。2)【教师】:提问:交流一下,达利是个怎样的美术家?【学生】:觉得达利奇怪、太有想象力,设计的艺术领域特别多。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内容:《奇妙的组合》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很多,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奇异组合的方法,利用奇异组合的方法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奇异的组和,画出新的、有意思的作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奇异组合的含义,收集创作原型,寻找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组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采用图片解决)教学难点:把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巧妙的重组,形成一个有意思的新形象,即组织画面创造联想。(利用图片和教师演示解决)用具准备教师教具:各种实物图片道具、课件、范画学生学具:大号、中号黑色油性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蔬果,你们看看,它有什么特别吗?【学生】:答:组合出其他事物…【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水果,其他的事物你能不能组合呢?老师这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事物,谁能上来创意组合出一个新的事物。.引出课题【教师】其实现代这些组合的方法在很早就有艺术大师应用于画面中了。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看一看艺术大师画面中是怎样进行奇异组合的。(板书:奇妙的组合)(二)、讲授新课:.欣赏作品:《莫斯科的英国人》。看课本中作品,根据问题来学习:1)【教师】:问:这幅画的题目是什么?2)【教师】:问:作者是谁?3)【教师】:问: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事物?4)【教师】:问:这幅画是怎样组合出来的?【学生】:答:俄国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鱼等。利用不相关的事物重叠、穿插、随意组合。.【教师】:问:画面中哪些地方超越了现实?【学生】:答:分析画作……【教师】:总结出故事情境和大小比例。.教师展示范画作品:【教师】:刚才我们是在黑板上拼摆出的,如果画出来应是怎样的过程呢?.教师示范:(出示范画)【学生】:学生认真观察,边思考,边回答老师的问题。兴致高昂。(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选择代替、适形、夸张等方法,创作一幅奇妙的组合线描作品。。要求:

1)构图饱满;2)认真观察事物的特点;3)画面中的事物要有细节描写。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联想。(PPT放映生活中各种实物的绘画图片,供学生参考)(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黑板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他将那些事物组合成了什么新的事物?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意都很好,用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事物组合出了一幅不平凡的画作,如果能将这种绘画方法应用在日常的比赛中,相信你一定能够脱颖而出。(七)、引深拓展【教师】:问:你还能想到用什么事物进行组合吗?板书设计:奇异的组合(线描稿).适形.适形 故事情节.超现实大小比例学生作品展示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很多,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奇异组合的方法,利用奇异组合的方法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2、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奇异的组和,画出新的、有意思的作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奇异组合的含义,收集创作原型,寻找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组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采用图片解决)教学难点:把不同事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巧妙的重组,形成一个有意思的新形象,即组织画面创造联想。(利用图片和教师演示解决)用具准备教师教具:各种实物图片道具、课件、范画学生学具:大号、中号黑色油性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问:上节课我们用了实行的方法用不同的食物相互组合出新事物,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答:学生:奇妙的组合……【教师】:问: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答:学生:形状相似……【教师】:问:为了使它们相互组合,我们还夸张了事物的什么?【学生】:答:学生:比例……【教师】:点评学生作业(二)、讲授新课:

奇异的组合中,有了县苗对各种事物的描绘,如果涂上颜色,他会变得更加大日奇并。【教师】:问:为了让别人看出你的画面中采用了哪些物象组合,你是应当按照组合物体的固有色涂色,还是按照被组合物的固有色涂呢?【学生】:答:组合物体……(教师示范)(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为你的奇异组合涂上美丽的色彩。注意要点:按组成事物的固有色涂染,背景色与主体形象的区分。.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辅导学生背景色与主体形象颜色的处理。(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五)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到黑板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七)、引深拓展【教师】:问:这种奇异组合多方式在生活中哪里应用到了?【学生】:答:……【教师】:厨艺上【教师】:厨艺上有很多拼盘,其实就是这种表现方法。(ppt讲解)板书设计:奇异的组合(涂色)主体形象:组成事物的固有色背景:与主体区分主体形象:组成事物的固有色背景:与主体区分学生作业展示教学内容:《我设计的鞋》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鞋的相关文化,初步感悟设计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欣赏讨论鞋子的设计,了解鞋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仪式。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鞋进行创造性设计、装饰,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绘画出来(采用欣赏图片解决)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设计目的不同的鞋,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基本方法(抓特点),构图的美感。(利用图片和教师演示解决)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课本,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铅笔、课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桌面、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发书和上节课未完作业,总结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问:户内、户外用鞋的麻烦?【教师】:问: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关于穿鞋的烦恼或麻烦吗?【学生】:答:系鞋带,球鞋的舌头常被卷进去 .引出课题:《我设计的鞋》(二)、讲授新课:1.【教师】现在请你打开书第8课我设计的鞋看看,有一种足套鞋,它的设计非常独特。尼龙搭扣袜(每天换),鞋基(穿脱方便、气囊、动物足迹)ppt2.当你设计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应该首先想到的是:“1为谁设计?2解决什么问题?”(板书) .-

【学生】:答:学生观察,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教师进行互动学生根据范例的设计,对这些设计进行评论、讨论发言.【教师】ppt4.说说鞋是由哪两个最重要的部分组成的?生:鞋底、鞋面。所以我们的设计就可以在这2个地方进行变化。【学生】:答:在屏幕上把鞋的各部分都找出来。【教师】ppt5.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这个粽子的主题■3.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教师示范:.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设计要有创意,构图线条要美观要求:ppt6.讲解作业要求:设计要有创意,构图线条要美观工具:通过上几节课的练习,我相信同学们对彩色水笔、蜡笔甚至毛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堂课你可以自主选择你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可以铅笔打稿,完成稿必须是上色的。.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2随时表扬优秀的学生作业,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讲解与示范。辅导重点:辅导重点在构图和独特创意,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并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强调:注意构图 独特创意 设计说明(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辅导重点在构图和独特创意,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并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强调:注意构图 独特创意 设计说明(五)作业展示1.展示方式:P1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准备的用具展出学生作品,P1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准备的用具从画面构图、线的清晰、疏密处理上进行分析指正。请同学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收作业收书、展示部分优秀作业(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我设计的鞋11为谁设计的?2能解决什么问题?范画 1为谁设计的?结构:鞋底、鞋面抓特点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鞋的相关文化,初步感悟设计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欣赏讨论鞋子的设计,了解鞋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仪式。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鞋进行创造性设计、装饰,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绘画出来(采用欣赏图片解决)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设计目的不同的鞋,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基本方法(抓特点),构图的美感。(利用图片和教师演示解决)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课本,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铅笔、课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桌面、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2、发书和上节课未完作业,总结上次作业完成情况。2.引出课题:《我设计的鞋》(-)、讲授新课:.【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鼓励表扬好的学生作业,【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些草稿些地方画的好呢?提示从构图、设计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述。【学生]:答:学生从构图、设计创新方面进行自评.【教师】同学们在画时,老师给大家播放欣赏过的各式各样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课件:以幻灯形式播放【学生】:答:……(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设计要有创意,构图线条要美观要求: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在完成草稿的基础上用你所喜欢的工具进行

勾线上色。别忘了设计说明!出示范例.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2随时表扬优秀的学生作业,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讲解与示范。辅导重点:主体物在画面的位置、大小合适吗?主体画得够不够明确?我的画看起来完整吗?有没有没有意义的空白?有空白怎么办?。(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辅导重点在构图和独特创意,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并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强调:注意构图 独特创意 设计说明(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P1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准备的用具展出学生作品,从画面构图、线的清晰、疏密处理上进行分析指正。请同学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收作业收书、展示部分优秀作业(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我设计的鞋2构图设计说明范画课后反思:《各式各样的椅子》设计•《各式各样的椅子》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椅子的发展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的不同风格等相关知识;感受椅子的设计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基本内涵;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创意为残疾人设计一把造型别致且实用的轮椅;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唤醒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椅子的结构、功能及装饰美等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椅子的功能性、实用性与审美性恰当结合。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答:椅子……【教师】:他就是最早的椅子——胡床轮椅也属椅子的一种,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马扎,造型简单。2.引出课题【教师】:唐代的椅子有了靠背、扶手,更加舒适。椅子这个名字也始用于唐代,源于乘车时的倚靠,椅子上的左右扶手也正源于此■•■•彳【教师】:椅子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造型更加精美,并雕有精细的饰纹。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椅子(二)、讲授新课:.椅子的身上还显示着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椅子用紫檀原木的沉稳素雅和精美内秀的雕刻花纹展现着东方悠久的文化和含蓄的美。而西方的椅子以其鲜艳的颜色、招展的饰纹展和夸张的造型展现着张扬于奔放。1)【教师】:问:看一看,这些椅子都有哪些特殊功能?【教师】:从我们平时上课所坐的椅子可以看出,其实椅子的特殊功能为我们带来的方便就在我们的身边。2)【教师】:问:看一看,椅子都有哪些组成结构?

【学生】答靠背、扶手【教师】:椅子有靠背、扶手、座面和支撑点组成。有些椅子还有滑轮,轮椅还有脚蹬。.【教师】:问:如何使椅子再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别致呢?这把椅子哪里最特别?【学生】答:嘴唇造型……【教师】:说明我们可以设计特别的造型来时椅子变得别致。椅子的造型来自于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原形,有的来自于食物,有的来自于乐器等事物,有的来自于人物,有的来自于植物等等,它们在告诉我们设计不仅方便生活,它的灵感【学生】答:分析椅子的造型……【教师】:问:除了可以从特别的造型是椅子变得别致,看一看,这把椅子的别致之处在哪里?【学生】答:花纹。【教师】:问:是的,椅子上的纹饰也可以是椅子变得别致。它的纹饰可以装饰在椅子的哪部分结构上?【学生】答:点、线、面……【教师】:问:看一看,纹饰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哪些?

【教师】:问:除了点、线、面以外,还可以是具体的纹饰图案。【学生】答:抽象化问…观看…….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教师示范:(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把造型别致而又实用的椅子。要求:D注意构图饱满。2)体现椅子的实用性;3)造型和纹饰要别致。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2)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辅导学生构图、造型和装饰美。(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五)作业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轮椅又那些特殊功能?那里是别致的?学生: 2、教师:今天我们线描出的椅子不仅功能特殊,而且比较别致。想一想要想使你画中的这把椅子变得更加别致,还可以从哪方面加工?.教师综合点评(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造型别致的椅子纹饰种类实用性造型美观性纹饰教师示范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椅子的发展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的不同风格等相关知识;感受椅子的设计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基本内涵;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创意为残疾人设计一把造型别致且实用的轮椅;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唤醒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椅子的结构、功能及装饰美等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椅子的功能性、实用性与审美性恰当结合。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范画学生学具:水彩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教师】:上节课我们哪几方面是椅子变得别致?【教师】:那你认为还可以从哪方面使椅子变得别致?【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为椅子涂上颜色,使他更别致。(出示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着色))(-)讲授新课【教师】:问:设计师是怎样为椅子设计颜色的?着两把椅子的颜色设计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答:一种是单色,一种是多色……【教师】:对,说明如果椅子的造型不是很特别,它可以用各组成部分的颜色不相同的方法使他更美观,而当他造型很独特的时候,就可以用单一颜色来衬托它独特的造型。【教师】:问:那这把椅子的颜色为什么也是单一的?他为了衬托什么?【学生】答:纹饰……【教师】:你真聪明!如果这把椅子的颜色很丰富,那他那五颜六色的纹饰就不能衬托出来。【教师】:因此,我们也总结出:1色彩丰富——造型不独特,无纹饰的椅子2色彩单一「 造型独特的椅子{ 纹饰丰富的椅子教师示范:纹饰——椅子各部分颜色——背景色.教师展示范画作品:.教师示范:(三)学生实践1.作业内容及要求1、内容:为你设计的椅子涂上颜色,使他更加别致。要求:1)色彩丰富——造型不独特,无纹饰的椅子2)色彩单 造型独特的椅子、纹饰丰富的椅子3)造型和纹饰要别致。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2)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辅导学生构图、造型和装饰美。(四)作业展示.展示方式:黑板展示(五)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1、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到黑板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2、【教师】:设想一下,残疾人篮球运动员用了我们设计的轮椅,会有怎样的情景?学生:【教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很多不幸的残疾儿童,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希望健康快乐的你真正能去关爱他们,用你们的爱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色彩!(七)、引深拓展教学内容:《实物版画》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实物版画的特点,探究其制作方法;.掌握实物版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了解实物版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采用图片解决)教学难点:如和巧妙的利用实物肌理进行艺术表现、创造性的组织画面,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技巧的把握适度。 (利用图片和教师演示解决)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生活中常见的有肌理的实物、交棒、硬纸板、水粉颜料、彩纸、板刷、涮笔筒学生学具:生活中常见的有肌理的实物、交棒、硬纸板、水粉颜料、彩纸、板刷、涮笔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问:老师这有一幅画,是用各种事物拼摆而成的,它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哪种方法?【教师】:我要将这幅画变成另外一幅画。PPT: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教师】:问:你知道它是怎样制作的吗?【教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用实物来制作版画。(板书:实物版画)(二)、讲授新课:1)【教师】:问:这些实物你可以联想到什么?PPT:一些形状上有特点的实物【学生】答:发挥想象……2)【教师】:问你是通过实物的什么联想到的?【学生】答:形状2、PPT:一些有肌理的食物1)【教师】问:看一看这些看似普通的实物,他们没有特殊的形状,但可以印出怎样不同的效果?2)【教师】问:想一想,这些印制出的效果可以表现什么?3)【教师】问:说明实物除了可以利用它的形状印制,还可以利用什么印制?4)【教师】对!就是肌理。有些实物的机理是在表面,有些实物则需要我们剖开来看。【学生】答:材质…….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1)设想一幅画面。2)首先要选择背景纸或背景实物(若是有机理的,先拓印背景)。3)选择适当的实物在背景上拼摆组合。4)将平面的实物粘贴在背景纸上。5)刷颜色往另一张纸上拓印。6)将剩下的立体的实物准备出来,选择其可利用的一面刷颜色,手拿着往作品之上盖印。5.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设计制作一幅实物版画。要求:1)主体形象大,构图饱满;2)颜色鲜艳,少加水,刷色迅速;3)按照画面的前后遮挡顺序,先后再前分层次拓印。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发现实物的特点,并展开想象。辅导学生印制的顺序与方法。(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小组展示(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1、【教师】问:你看出这幅实物版画采用了哪些实物吗?学生:……【教师】问:哪些地方用了实物的形状?哪些地方用了实物的机理?学生:……教师综合评价2、生活中可利用的东西还有很多,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认真地观察,发现实物的特别之处,如果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就会发现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创造不平凡的美!(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

实物版画实物版画学生作业展示.利用形状学生作业展示.利用机理.先后再前,分层印制.平面拓印,立体盖印教学内容:《展现瞬间之美》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人物动态是有规律的。让学生知道人物的动态可以展现一种精神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欣赏,懂得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通过本课学习与欣赏,感悟人物动态之美。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古今中外雕塑、绘画艺术作品,能够用一户的眼光审美事物,并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欣赏作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规律,感受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动态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教学难点:用美术语言描述艺术作品。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学生学具:美术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小木人摆出的动态造型)观察这个木人模型的动态,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学生】答:跑步……【教师】非常好!说明这个造型抓住了人物瞬间的动态。其实人物的动态不仅可以向我们传达一些内容,同时它也是一个美丽的瞬间。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著名艺术品中所表现瞬间之美。(板书:展现瞬间之美)(-)讲授新课1、【教师】请大家打开书,欣赏课本上展示的艺术作品。全班分成六组,分别欣赏讨论《掷铁饼者》、《安塞腰鼓》、《新疆舞》、《雀之灵》、《播种者》和《湿婆那塔拉雅》作品。讨论问题:1、作品属于哪种艺术形式?2、作品中表现的是人物什么动态情景?3、作品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4、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主要体现在哪些部位?1)《投掷饼者》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作品。图中是大理石复制品,高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就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该雕像赞美了人体的美以及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的处理上以及面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教师:同时期的艺术品还有《维纳斯》。2)《雀之灵》舞者杨丽萍创造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一只洁白的孔雀飞来了,它迎着晨曦,踏着露珠,轻梳羽翅,随风起舞。它展开缀着金色羽毛的雀尾,用舞蹈表现期盼吉祥、和平、幸福和欢乐的心声。它时而宁静伫立,时而飞旋身姿,它的美丽倩影,映衬在初生的太阳的圆形光环之中,那高洁、纯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舞蹈的深邃的诗情画意,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魅力。摄影师精准的抓住了这优美的一瞬间,按下快门,使这完美的瞬间成为永恒。3)《新疆舞》黄胄在解放初期在新疆当兵,他看到了很多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因为他自小在北京生活,很新鲜。利用当兵之余,他画了很多新疆人的速写,至今仍擅长画新疆人物画。他画的新疆少女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其人物画的高峰。黄胄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黄胄一生创作勤奋,慷慨大度,流传作品广泛,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许多收藏爱好者均藏有他的作品。《新疆舞》用速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舞者急旋之姿。此画笔触纵横,线条潇洒,感觉出舞者之姿的奔放热烈。4)《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豪放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演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此幅作品展现的正是这热烈奔放的瞬间场景。5)《播种者》《播种者》,作者米勒(1814——1875),创作于1850年,作品长101厘米,宽82.5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米勒是位著名的法国画家,1814年10月出生于诺曼底半岛葛鲁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75年1月卒于巴比松。他主要绘画的对象是法国农村的劳动者。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中粗衣漏食的劳动者形象,实际上是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的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画是画家在巴比松村定居后的第一张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也因此开始播种他的艺术。《播种者》表现的是一个深沉有力的劳动者形象。身躯高大的农民身着红衫蓝裤,在田野上大踏步的向前播种,似乎播撒着米勒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当时的进步人士对《播种者》有着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的表达了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6)《湿婆那塔拉雅》公元7世纪到公元16世纪,印度教进入了异常繁盛的时期。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他们和他们的化身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印度雕像作品中,并以湿婆的形象最为常见。典型的湿婆形象有许多种典型而固定的姿势,成为古代印度宗教与艺术传统相结合的典范。这一尊《湿婆,那塔拉雅》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在这尊雕像中,湿婆的舞姿被刻画的十分优美,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动的湿婆被塑造的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了印度教中在变幻中永恒的思想。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盛赞《湿婆•那塔拉雅》是“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充满了生命力,像生命的洪流,像空气,像阳光,生机盎然。”2、教师:《掷铁饼者》与《黄河谣一方水土》这两尊雕塑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前者是写实,后者夸张。教师:《湿婆那塔拉雅》与《黄河谣一方水土》这两尊雕塑分别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教师:体现了佛教的细腻维美和农民的粗矿质朴。4、教师:其实这种动态的美,我国早在东汉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抓住人物的态美,表现生活了。教师:《收获弋射图》是东汉时期作品。纵39.6厘米,横46.6厘米,1972年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此画像砖上部为弋射图,下部为收割图。人物动态有同有异,起伏分明,画面富有韵律感。画像砖是古代门楣、祠堂、墓室等的石刻装饰画。汉代最为盛行,魏晋南北朝及唐代也不乏优秀作品。内容有历史故事、神仙云气、社会生活、生产场景等。表现手法上分为阴刻、线刻、阳刻等。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分布比较集中。所反映的内容一般包括耕织狩猎、宴饮乐舞、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日月天象、卷草云纹组成的二方连续等。画像砖有的单砖单画面,有的由多砖组成一个画面,现代大型壁画的拼装受此启发较多。作品生动的反映了劳动和生产的场面,又体现了汉代装饰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学生】认真欣赏【教师】这里还有两幅东汉时期较为著名的画像砖《宴饮杂耍图》、《狩猎图》。教学内容:《动态之美(一))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动态美。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的能力。.教育学生进行爱美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人物动态规律解决表现人物动态特点。教学难点:利用人体模型和看运动资料图片解决根据人物动态规律生动表现运动中的人。用具准备教师教具:人物动态图片、人体模型。学生学具:电线及相关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请你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学生参照人体模型练习用线条表现人物动态。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现并总结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巡视当中不予指导,从整体上摸清学生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请你谈一谈在绘画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解决方法?【学生】:(相互交流存在问题)A、比例不准确B、动态规律掌握不准C、动态僵硬D、遮挡E、结构解决方法:A、站七坐五,多观察。B、信心观察,体会C、进行一定的夸张.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动态之美一(二)、讲授新课:.小组研究画人物动态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分配到各组进行研究。(研究的题目,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分组讨论。【教师】:我们在绘画人物动态时应注意什么呢?一、二组:比例三、四组:动态规律五、六组:动态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和教师为他们准备的人物动态图片,进行研究。解决方法:A、站七坐五,多观察。根据姿势寻找比例。B、手、胳膊、脚、大小腿交替。各关节部位动作。C、进行一定的夸张,适当变形概括、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人物动态的规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件:看运动资料图片《在运动中表现美》【教师】:请观察图片,他们的美体现在哪里?课件演示【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后发言。速度美姿势美力量美【教师】:如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请说出你的想法?【学生】: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1)观察了解2)确定动态线3)根据动态线勾画人物动态。4)整理完成【教师】: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观察了解2)确定动态线3)根据动态线勾画人物动态。4)概括、细致描绘(根据绘画能力).教师展示范画作品:.教师示范一种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提出问题:画人物动态可以分成几步?学生观察总结:定出动态线概括画出人物动态细致刻画人物运动动态调整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向学生明确画人物动态的方法。.教师示范:(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观察记忆人物运动时的动态变化规律,创作一幅表现人物动态特征的作品。要求:1)把握人物动态规律;2)抓住动态特点;3)注意人物比例。.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2)学生根据图片资料完成作业,或者自行创作。(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辅导学生制作步骤,抓住人物动态特点,把握人体正常比例。.随时表扬优秀作品,提出相应的问题及修改措施。(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收集各组优秀作业并展示在黑板上。(六)评价.先让部分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教师再从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出明确的评价。(七)、引深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线材,通过你的观察,把它们变成一件展现动态之美的艺术品。展示更多线材作品。板书设计:动态之美一A、比例B、动态规律示范作品展示C、动态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动态之美(二))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用电线进行造型的方法,体验在创作活动中的乐趣。.塑造能站立的动态人物造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电线弯折人物造型解决动态人物造型教学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来解决人物动态之美。用具准备教师教具:人物动态图片、课件。学生学具:电线及相关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稳定情绪,表扬自觉坐好和带齐材料的同学。.课件演示:教师出示几张动态的雕塑作品与课本中考尔德的作品进行比较。【教师】:你们知道这些作品属于哪种类型吗?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学生】:这些作品都是雕塑艺术品。同样是表现动态美,但是考尔德的作品更简洁生动,有意思。【教师】:谁能看出书中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作品是线材制作的。利用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引出课题【教师】问:请同学们拿出课下互相准备的动态照片,说一说人物的动态。【学生】答:在互相拍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动态之美。【教师】问:将真实人物造型与线造型相对比,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体会线造型的美感。简洁、明快、艺术性强、优美。通过课前收集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今天我们就要把同学们的动态照片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线造型雕塑。出示课题:动态之美二(二)、讲授新课:.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同学们拿出生活中收集到的线材料,说说都有哪些线材料?【学生】分小组进行介绍研究。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线材料的来历和用途:有毛线、棉线、电线、铜线、塑料线等。学会联系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发现问题。2)【教师】:试一试各种线材的手感,你认为哪种线材更适合做线雕塑?【学生】:有的质地比较软,有的质地比较硬,电线不软不硬比较适合造型。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工具的使用【教师】请同学们拿起工具中的电线和钳子,用钳子将电线两头尖的部分弯折过去,以免制作时划伤手。【学生】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钳子并将电线弯折。.【教师】:打开课本欣赏8件用电线弯折的人物造型,说说如何制作并分析制作步骤。课件图片演示【学生】小组研究制作步骤:线造型人物是从头部开始,依照人物的结构、比例进行弯折制作的过程。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教师请一位同学当小模特儿,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尝试制作一个线雕塑,比比看哪个组做得好。(1)他们在制作中用了哪些方法?(2)制作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学生】根据游戏小组研究:(1)制作时用了弯折的方法。弯:头、躯干、底座。折:例如四肢。(2)发现的问题:①人物比例不合适。②制作好后重心不对站不住。③人物动态不美观。小组研究如何解决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哪组的人物动态比较生动?学生边看边研究制作方法。.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教师示范:教师小结并演示正确的制作过程。1)设计动作教师与小模特儿配合设计好要制作的动作。2)开始制作(1)拿出将两头折好的电线,用弯的方法把电线弯成一个环形来制作头部。(2)再用折的方法制作人物手臂。(此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动态,把手的位置摆好。)(3)用弯的方法绕出几个环形作为躯干。(注意环形大小要与身体比例协调。)(4)在设计两条腿的时候一定要预先留出底托的线材。(底托不宜过小,否则容易造成重心不稳。)3)及时调整人物结构,在关键部位要打结。【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制作步骤和方法。1)先头。2)再手臂。3)绕躯干。4)编出腿,绕出底托。.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1.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观察生活中人物的动以小组为单位用线造型创造一组生动有趣的场景。(播放音乐,创设氛围。)要求:1)大胆创新,人物动态美观。2)注意人物的重心。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⑵ 。(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随时表扬优秀作品,提出相应的问题及修改措施。2.巡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展示造型美观的作品。(六)评价.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本组的创作意图和感受。.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最佳创意设计奖 最佳团体制作奖.教师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动态之美二简洁明快 示范 作品展示艺术性强优美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动态之美(三)》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雕塑人物的造型特点。.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生动的动态之美。.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造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欣赏、演示解决人体各部位的衔接及如何生动的表现人物动态之美。教学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来解决人物动态之美。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范作、陶泥、毛笔、泥浆、工具。学生学具:人物动态资料、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说唱俑》和《菩萨像》对比图。【教师】:这两座雕塑作品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谈对比欣赏后的感受。说唱俑属于动态美。通过对比,学生感受我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提出问题:【教师】这两座雕塑作品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学生】答:菩萨像属于静态美,在形态上不同。【教师】出示课题:动态之美(三)(二)、讲授新课:1.课件出示多幅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说唱俑》、《骆驼舞乐俑》、《掷铁饼者》、《好欢喜》、’《童年的记忆》【教师】:问:(1)这些雕塑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表现了人物的哪些动态特征?【学生】答:学生回答:岩石、金属、陶泥、木材。唱歌跳舞、游戏、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视觉上感受雕塑作品的动态美。引导学生了解雕塑的相关知识。.【教师】教师简单介绍雕塑的有关知识。课件演示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塑三种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两种。由于用途的不同,也分为架上雕塑、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学生】雕塑的种类:材质:泥塑、陶塑、彩绘泥塑、石雕、铜雕等。手法:写实雕塑、会意雕塑、夸张雕塑。风格:中国传统雕塑、现实雕塑、欧美风格、非洲雕塑。形态:圆雕、浮雕、透雕。【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雕塑、泥塑作品。【教师】:人物的动态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表现出来的?【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四肢、身体。通过观察分析,学生明确应如何抓住人物动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互相欣赏同学们准备的人物动态图片。【教师】:说一说你应重点表现图片中人物的哪些部位来突出人物的动态?【学生】:学生讨论回答:各部分关节。.教师示范演示作品:1)【教师】构思:确定要表现的题材及人物动态特点。根据要表现的人物动态特点确定人物的头、躯干和四肢的大小。(陶泥在使用之前要充分摔打调匀。)2)在头与躯干、四肢的衔接部位连接处挖出插接的洞,在插接部位抹上少许泥浆,然后把部件插入洞中进行粘接。(也可以用牙签连接插接处,使其更牢固。)3)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对四肢和头的方向进行调整。4)为泥塑作品进行细部刻画。重点讲解五官、头发、手脚、服饰的制作方法(泥条法、切刻法、切挖法、增补法)。5)对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的支撑',增强泥塑的稳定性。【学生】学生观察,学习制作方法。学习制作方法。为学生创作表现提供直观示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用泥塑的方法创作人物动态,也可以同学合作创作一组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要求:1)要抓住人物动态,可以进行适当夸张。2)注意人物细节的刻画。3)踏实认真,耐心细致。.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⑵ 。(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随时表扬优秀作品,提出相应的问题及修改措施。2.巡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五)作业展示.展示方式:在讲台前展示造型美观的作品。(六)评价.评价要点:(1)人物动态。(2)刻画人物的神态及细部(3)作品是否具有创意。.举办泥塑作品展,将学生作品编号展示,引导学生参观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3)师生共同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动态之美思:二示范作品展示课后反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拼贴画》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调和色的知识。.能利用调和色进行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一张色彩和谐的剪贴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采用讲解、欣赏、讨论等方法解决学习调和色的知识,能利用调和色进行设计。教学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解决如何运用色彩产生和谐的效果及巧妙的组合。用具准备教师教具:色相环、拼贴画作品、课件、绘画用具。学生学具:绘画用具、剪贴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色调协调的绘画作品。【教师】:欣赏、评述作品的特点。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学生】:答:颜色鲜艳,醒目。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出示课题:剪贴画(二)、讲授新课:1.出示色相环。【学生】:强烈、耀眼、刺激【教师】:问:找出色相环上互补的【学生】:强烈、耀眼、刺激颜色?【学生】: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教师】:有什么感受?

【教师】问:范画是加入无彩色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答:加入无彩色后,感觉画面不像刚才那样强烈了,看着比较舒服了。【教师】:灰色在眼睛中产生一种完全平衡的状态,今天我们就利用无彩色来使画面协调。这幅作品是马蒂斯80岁时为一座教堂设计的玻璃窗。【学生】欣赏感受《生之树》。【教师】:作品以黄花为主,黄花在蓝绿色的背景衬托下有节奏地反复出现。由于黄、蓝、绿三色在画面上分布均匀,面积也大体相等,再加上黑色的横线把画面切割成12块,给人以视觉上的和谐。3.教师展示出示一些和谐的画。j【教师】:教师分割画面,让学生来拼摆。【学生】:学生任意拼摆。学生代表利用实物投影完成。j【教师】:教师分割画面,让学生来拼摆。【学生】:学生任意拼摆。学生代表利用实物投影完成。4.教师示范:.欣赏学生作品:(三)学生实践.作业内容及要求内容:完成一张色彩和谐的剪贴画。要求:1)完成一张色彩和谐的剪贴画。.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随时表扬优秀作品,提出相应的问题及修改措施。.辅导要点:)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否用色相环进行邻近色的探究学习。)合作意识是否增强。4)能否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五)作业展示(五)展示方式: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六)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先让部分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教师评价:教师再从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出明确的评价。(七)、引深拓展板书设计:教学内容:《彩线装饰瓶》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如何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废旧瓶子进行设计装饰。.学习掌握彩绳装饰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巧妙利用各种瓶子的形状,运用多种绳子装饰方法制作彩瓶。教学难点:绳子的搓法以及装饰方法的灵活使用。用具准备教师教具: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废旧瓶子、彩色皱纹纸、剪刀、双面胶。学生学具:废旧瓶子、彩色皱纹纸、剪刀、双面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各种各样的彩绳装饰瓶,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彩绳装饰瓶(-)讲授新课:.【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学生优秀作品。问题:(1)用什么材料装饰的?(2)选用的是什么瓶子?【学生】学生参观作品并回答:各种颜色的毛线装饰的。废旧塑料瓶子。【教师】问:怎样巧妙利用瓶子形状的?【学生】答:根据瓶子的形状构思各种物体的形象。【教师】问:彩绳装饰瓶美在哪儿?【学生】答:颜色、图案、形象构思、创意。.播放教学课件。【教师】介绍各种瓶子的妙用,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探究学习。根据自己的瓶子形状设计彩瓶装饰。饮料瓶、洗衣液瓶、洗涤灵瓶、洗发液瓶、药瓶…

【学生】小组交流:如何利用瓶子的形状?边摆放瓶子边介绍,同学之间交流,相互启发。【教师】组织学生看书,分析装饰方法和内容。动物、人物、花瓶……容。【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和内容。.教师展示范画作品:(出示范画).教师示范:添加法——在缠好了彩绳的瓶子上另加装饰,将盘好或编好的零部件添加在瓶身上。填充法——边缠边填充设计的花纹图案。【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