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这说明了()。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的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
2.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A.主要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特殊组织形式
D.辅助组织形式
3.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B.马卡连科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4.
5.“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A.A.肯定与否定B.增力与减力C.激动与平静D.紧张与轻松
6.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A.目标B.内容C.途径D.动力
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A.教育现象及规律B.教育政策与法规C.教育理论与实践D.教育历史与现实
8.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
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9.主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称为()。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10.学校德育在人品德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辅助作用D.动力作用
11.
第
9
题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倡恪守的信条()
A.陶行知B.徐特立C.鲁迅D.叶圣陶
13.
第
30
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14.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
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
15.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6.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A.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
17.西方学者罗森塔尔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期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A.教育关系B.组织关系C.心理关系D.社会关系
18.
19.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哪个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20.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填空题(20题)21.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2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3.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4.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5.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6.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7.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8.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9.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0.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1.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2.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34.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5.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6.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7.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8.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9.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40.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简答题(5题)41.简述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表现。
4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43.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4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5.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四、论述题(5题)46.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47.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启发性教学原则。”
48.49.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50.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五、辨析题(5题)5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5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53.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54.5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六、(0题)5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D
7.A
8.A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人在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是十分显著的。西方各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
9.B这三中心是旧“三中心”,杜威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三中心”。
10.A
11.D
12.A
13.A
14.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5.D
16.C把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含义理解清楚,此题不难回答。
17.C
18.C
19.B可以举一反三,要抓住每个阶段的关键意思。
20.B21.德育内容,德育方法22.稳定,统一
23.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4.混合课混合课25.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6.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7.强化强化
28.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9.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0.社会家庭
31.生活化生活化
3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3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4.强制性强制性35.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37.概念,判断,推理38.识记保持
39.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40.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41.态度是理性的,与价值观紧密联系着,因而,人们在面临态度改变的压力时,优势反应不是改变态度,而是拒绝别人的影响,其自我防御的表现是:
(1)抗拒反应(2)心理惯性(3)“保留面子”(4)笼统拒绝(5)贬损来源(6)歪曲信息(7)论点辩驳
42.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它既可在教学开始时进行,也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43.(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44.(1)中小学在德育认识上存在以下偏差: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德育蜕化为政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导致了德育脱离现实的倾向;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2)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过于重视思想、政治和道德知识,注重书本教育、口头说教,忽视实践锻炼,启发自觉,不注重道德主体的养成等问题。(3)在德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倾向,习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忽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45.(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①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②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气质影响到性格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①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46.(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47.(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解析】该题要把含义和贯彻要求联系起来记忆。从含义上说,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动机上,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贯彻要求也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的。在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在某门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原则的事例。
48.
49.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50.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品质的培养:
(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工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年度房屋退租及装修拆除协议
- 2025年度工艺品出口代理及文化推广协议
- 2025年度航空客运驾驶员聘用与飞行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个人部分股权转让协议书(虚拟偶像产业)
- 肉鸡后期复合预混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丙环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工抵房车位使用权转让及租赁合同
- 2025年度职工宿舍租赁免责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拼多多平台商家入驻合同范本:电商合作条款解析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500道【综合卷】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市场调研与咨询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创新培训
- 2024年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9.4常见肿瘤标志物讲解
- 华为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 2024年四川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生奖励兑换券模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成品仓主管述职报告
- 血液透析诱导期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