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共6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L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二章).□□□□,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口”两句通过对鸟动态的描写,展现出春的生机与活力。.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仰面”中“仰”的读音是。“颓唐”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A.精神萎靡A.精神萎靡C.神色自若(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标示引文中内容的省略C.标示余意未尽B.心情悲痛D.表情严肃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不过那天我还是整天无精打彩,因为我还有点晕船”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二(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二、阅读(45分)(-)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1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何回焉/回不容发 B.望其旗摩/所向披摩C.公将鼓之/锣鼓喧天 D.小停未孚/值手拈来.对“齐师伐我”一事,曹与“乡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阅读第二段,从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2分).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3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5分)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①。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日西洋糖,下者稍黄褐。(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④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1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打树花冯骥才门前广场上临时拉了一些电灯,将堡门下半截依稀照见,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门楼混在如墨的夜色里。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夺目的火舌。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眼睛里灼灼发亮,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我于此奇俗,只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闹灯节,都要演一两场“打树花”。当几个熊腰虎背的大汉走上来,人们沸腾了。这便是打树花的汉子。他们的服装有些奇异,头扣草帽,身穿老羊皮袄,毛面朝外,腰扎粗绳,脚遮布帘,走起来又笨重又威风,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阵。这时候,人群中便有人呼喊他们一个个人的名字。能够打树花的汉子都是本地的英雄好汉。不久,便静下来。一张小八仙桌摆在炉前,桌上放粗陶小碗,内盛粗沙,插上三炷香。还有几大碟,三个馍馍三碗菜,好汉们上来点香,烧黄纸,按年岁长幼排列趴下磕头。围观人群了无声息。这是祭炉的仪式。在民间,举行风俗,绝非玩玩乐乐,皆以虔诚的心为之待之.仪式过后,撤去供案,开炉放铁水。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前煲中。铁水盛满,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同时拿上来一个大铁桶,水里泡放着十几个长柄勺子,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走到火红的铁水前,弯腰一舀,跟着甩腰抡臂,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就在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呈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四外飞溅,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由于铁硬墙坚,铁花飞得又高又远,铺天盖地,然后如同细密的光雨闪闪烁烁由天而降。可是不等这光雨落下,打树花的大汉又把第二勺铁水泼上去。一片冲天的火炮轰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来,接续不断;每个大汉泼七八下后走下去,跟着另一位大汉上阵来。每个汉子的经验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绝招,又互不示弱,渐渐就较上劲儿了。只要一较劲,打树花就更好看了。众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纪大的汉子,身材短粗敦实,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每每泼完铁水走下来时,身后边的光雨哗哗地落着,映衬着他一条粗健的黑影,好像枪林弹雨中一个无畏的勇士。他的装束也有特色。别人头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为了防止铁水迸在脸上,惟有他戴的是一顶无檐的小毡帽,更显出他的勇气。据当地的主人说,这汉子是北官堡中打树花的“武状元”。今年61岁,名叫王全,平日在内蒙古打工,年年回来过年时,都要在灯节里给乡亲们演一场打树花。正像所有民俗一样,打树花源于何时谁也不知。只知道世界上惟有中国有,中国惟有在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才能见到。民俗的形成总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酿造。比如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渐渐就在炉中放些铜,又放些铝,打起的树花便五彩缤纷,愈来愈美丽;再比如他们使用的勺子是柳木的。民间说柳木生在河边,属阴,天性避火。但硬拿柳木去舀铁水也不行,这铁水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呢。人们便把柳木勺子泡在水桶里,通常要泡上一天一夜,而且打树花时每个汉子拿它用上七八下,就得赶紧再放在木桶里浸泡。多用几下就会烧着。湿柳木勺子的最大好处是,铁水在里边滑溜溜,不像铁水,好像是油,不单省力气,而且得劲,可以泼得又高又远。铁水落下来,闪过光亮,很快冷却。打树花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块两块小铁粒落在人群里,轻轻砸在人们的肩上,甚至脸上,人们总是报之以笑,好像沾到福气,我还把落到我身上的一小块黑灰的铁粒放在衣兜里,带回去做纪念呢。(选自《冯骥才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内容。(4分)民俗的形成演出前的准备fA民俗的形成.文章开篇说“人们一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简要概括打树花“奇”在哪里。(4分).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9分)谈读书朱光潜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二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地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奋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适,自己去在课外研究,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你的朋友:光潜(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改)21.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2分).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事例的目的是什么?(3分).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4分)(三)名著阅读(5分).(1)下列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施耐庵一《水浒传》 B.司马迁一《世说新语》C.吴敬梓一《西游记》 D.蒲松龄一《资治通鉴》(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父母的家信摘编。C.《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冒险经历为线索,揭露并批判了日本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D.《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署,或是发胸,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选自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①语段体现了当时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1分)②语段中写道“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联系全书,简要回答样子如此拼命拉车的原因。(2分)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综合性学习(10分).依据下面材料,概述中国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不少于100字)【材料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一王湾《次北固山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一杜甫《春望》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一岑参《逢入京使》【材料二】时间通讯方式使用情况20世纪初无线电台、电报普通百姓极少使用1949年电话全国普及率0.05%2003年末至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使用量世界第一【材料三】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大大提高了通讯水平,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5G时代。5G网络将带来高速率、低延时、可靠安全的增强型网络服务。(二)写作(5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邻居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一梁启超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毛泽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周恩来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吉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威武不能屈.树木丛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ySng(2)A(3)B.彩采.C(例句是比喻).(DB(对“六十”的称呼:耳顺、花甲,这样AB都可以,但对联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选B)(2)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二、阅读(45分)(一).一鼓作气.B.“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两军对垒,紧张的战斗形势。.①“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②善于抓住战机;③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乙).左右,上下。.这时候还是黄黑色,将(它)用桶来盛贮后,(不久)就会凝固形成黑色的的沙糖。.逻辑顺序(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A.祭炉的仪式B.众好汉的表演.①打铁花的服装奇异,且都是本地奇人(英雄好汉);②仪式奇特:③打铁花的技艺奇特;④舀铁水的勺子奇特,是用柳木做的;⑤铁花的色彩奇特.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大汉打铁花技术的娴熟。.对打铁花人的敬佩赞美之情,对祖国传统技艺的自豪之情。(乙).亲切自然,易于让人接受,让青年在不自觉中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起到“谈读书”的目的,给读者以教益。.说明了很多人成功人士都是抽时间学习,最终在忙中成就了学问。.要抽时间挤时间去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多读些课外书。(三)名著阅读(5分).(1)A(2)D(A中主人公是保尔;B中是写给儿子;C中批判的是英国统治阶级)(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①没有风,天气炎热异常②他想攒钱买车。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综合性学习(10分).古代以鸿雁传书,以人捎书,通过驿站传书,比较落后;到了近代,出现了无线电台、电报、电话,但普及率低;到了近十几年,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电话、互联网通讯水平普遍应用,而且效率极高。(~)写作(50分).略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阅读(60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3)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木兰诗》)(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o(杜甫《望岳》)(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有冬景、表达惊喜之情句子是(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答案】 ⑴.⑴切问而近思 (2).(2)日月之行(3).若出其中 ⑷.⑶关山度若飞(5).寒光照铁衣 (6).⑷会当凌绝顶(7).一览众山小(8).⑸长风破浪会有时(9).直挂云帆济沧海 (1。).⑹忽如一夜春风来 (11).千树万树梨花开 (12).⑺但愿人长久(13).千里共婵娟 (14).(8)人生自古谁无死(15).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对课内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的掌握。(1)-(4)是上下句默写,要注意:关山度若飞的“度”,会当凌绝顶的“绝”。(5)《行路难》情感有次起伏变化,前三联抑郁愤懑的,第四联引用姜子牙和伊尹的典故流露出一丝希望,接着四个短句又再次表现出苦闷迷茫,最后一联引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实现的自信,故应是最后一联。(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采用比喻,把雪花比成梨花,生动写出塞外冬景的美丽,把春景的生机寓于其中,惊喜之情流露出来。(7)整首词的心理变化:对天宫的向往一矛盾一留恋人间一怨恨一理解一祝福。最后两句即使表达对天下离人祝福。(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在生与义之间,文天祥做出了选择,生命总会消亡,但是忠贞与正义却亘古长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缁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人名)。.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TOC\o"1-5"\h\z⑵从乡之先达寺经叩向( )⑶复箧曳屣( )⑷余则缁袍敞衣处其间(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的诚信守时品质。.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礼至君子之名上联:先达传上联:弟子成【答案】2. (1).明代 (2).宋濂⑴.(1)借,求借 (2).⑵拿 ⑶.(3)背着 ⑷.(4)破旧⑴.① (2).②作者通过自谦,来表达自己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所成的经历,来勉励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必更会得到人们的厚爱,目的在告诫人们学习要像自己一样不畏惧艰苦,最终都会有所成就。(1).德隆望尊⑵.圣贤之道(3).色恭礼至⑷.君子之名【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宋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经常向有藏书人家借,"假”和"借"都是“借'’的意思。(2)从乡之先达不经叩向: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执''是“拿、握、端'’的意思。(3)袋箧曳屣:背着书箱拖拽着鞋子,"负'’一词多义,有“背着、遭受、依靠''等意思。(4)余则编袍般衣处其间: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待在他们中间,“敝”是一词多义,指“破旧的“,也指“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句“弗之怠”等词突出寒冷天气里不停笔的抄写,与题干中“勤奋刻苦”照应。②句“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还书的约定日期,突出还书时严格遵守时间,与题干中“诚信守时''相照应。【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首先,审题:尾段,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某种程度和文章主旨相关,答题语言可以是:通过…写出…。选文前两段写读书中遇到的困难时展现出来的勤奋、刻苦,最后一段则自谦的写出自己的成就。作者写此当然不是为了自我赞美,结合选文最后一句话可知是为了鼓励激励后人:努力刻苦,最终会收获成就。【6题详解】首先,审题,对联的相关规则了解: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其次,结合文意,分析四个四字词语:“德隆望尊"和'‘色恭礼至"词性相对,都是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的形式;“圣贤之道”和“君子之名”形式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先达”对应“德隆望尊”“圣贤之道”,“弟子”对应“色恭礼至”“君子之名【点睛】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中书院学程①(节选)[清]李颗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阅讫②,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跑③,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④,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无则便是“虚度"。昔有一士自课,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注】①“关中书院学程”是由书院主讲李顺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②讫:终止、完毕。③跟:长跪。④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⑤课:督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⑴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2)即意念无拳().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答案】7.(1)查验检讨(2)差错错误我只要像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品性不能达到古人那样。每晚静坐反省此日言行之得失,每晚反思今日行善有几.【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1)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默默地查验这一天思想的好坏。“检”一词多义,有“检讨”和“约束”两意。(2)即意念无孝:就是思想没有差错。"差”是多音字,这里是(ch豆)的音,差错、错误的意思。【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注意;“苟”,只要。"患”,担忧。“及”,赶得上。【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和内容信息的筛选。首先,审题:对书院学者提出的要求。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写出对书院学者的要求,而是记叙了自己的行为,通过阅读,作者对自己的行为的介绍就是对其他人的要求。其次,梳理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久自成德”,写每晚反思自己一天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第二层从“即意念无差”到结尾,写每晚反思曾行几善。这两点即是作者对书院学者的要求。【点睛】译文:每晚晚上七点到九点,在灯下读《资治通鉴钢目》。阅读完毕,仍然静静地坐着,默默查验这一天思想的正邪、言行的正确与否,只要有一个念头的错误,一句话一个行为稍稍有失误,就焚香笔直长跪,自己严重的责罚自己。像这样,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长久之后自己形成了好的品德。就思想没有错误,言语行为没有过失,也一定每天晚上思考我今天曾经做了几件好事,有就是“日新”,没有就是“虚度过去有一个土自己完成规定的学业,每天一定亲自做数件好事,有时这一天没有好事可做,晚上就自己痛哭说:“今天又白白过了一天。“我只要像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品性不能达到古人那样。(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张抗抗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扬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④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⑤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己怀念巳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陌生城市哈尔滨。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⑦然而离开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噪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⑩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8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⑪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第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⑫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差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寒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⑬势卷月手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一—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⑭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J然后顶着寒风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9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一直写到半夜,才蹑手蹑脚地悄悄回寝室休息。⑮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⑯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⑰就有了《夏》,有了《白罂粟》,有了《波淡的晨雾》,还有其他的文字。⑱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年4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跋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⑲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0.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1)摇那( )(2)毫不犹簟( )(3)抉浮( )(4)蹑手蹑脚().文中哪些事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其中两件。.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第⑬段中提及的“那段日子”具体指哪段日子?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怎样的情感?.写出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10. (1).han(2).yu(3),jue(4).nie.示例:(1)毕业前答应留在哈尔滨搞专业创作。(2)冒充师范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安静环境专心写作。(3)图书馆外秋冬美景激发我创作灵感。(4)小徐老师把办公室给我用,可以一直写到半夜。.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第八段是一句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总结上文,交代“我”成为“专业作家''前的学习经历。引出下文,详写''专业作家”创作的艰辛经历。.那段日子具体指的是:从秋天到冬天,我冒充师范大学生,利用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我创作灵感的激发的那段时间。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作者用了“不得不”双重否定句来加强语气,表达出作者对图书馆安静的环境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创作的投入和执着。.(1)结尾句与文章首段相互照应(首尾呼应),虚是写景,实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在创作之路上的伤感与愉悦的思想变化过程,虚实结合。(2)作者通过借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一方面自愧自己如杨花柳絮一般“无才思”,唯是像漫天飞舞的杨花,四处漂泊。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者为梦想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读与写。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11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概括能力。首先,审题。两点:专业创作、积极性事件。其次,梳理文章情节。①②写“我”到哈尔滨读书,为写作做准备;③-⑥写“我”毕业前答应留在哈尔滨搞专业创作;⑦-⑨写我因为环境嘈杂无法安心创作:⑩⑪写朋友借给我学生证,让我冒充师范学院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安静环境专心写作:⑫⑬写图书馆外秋冬美景激发我创作灵感。⑭写小徐老师把办公室给我用,可以一直写到半夜。⑮-⑱写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概括之后可知,只有⑦-⑨、⑮-⑱这两处不是对我写作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其他都是,任选其中两处即可。【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能力。书写时一要注意准确性,二要注意美观性。【13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结构作用。文章中某个段落的结构作用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1)过渡,承上启下;2)为下文做铺垫;3)为下文埋伏笔;4)照应上文某段或题目;5)引出下文;6)是插叙。本文第八段只有一句话,其中“就这样”具有指代性,这里指上文①-⑦自己学习经历和如何留在哈尔滨走专业创作道路的介绍;而加引号的“专业作家”四个字,则具有别有意味暗示的作用,具体在下面的⑨进行介绍,突出环境的嘈杂。结合第八段语句,联系上下文,判断出其“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具体写出其承接上文:我成为“专业作家''前的学习经历,引出下文:“专业作家”艰辛的创作历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指代类内容的习题,一般先要回到文章相关具体位置,然后在句子或词语前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寻找。1)从“一个冬天”和“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这两个关键词和⑫“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相照应,可总结“那段日子”指代的是“从秋天到冬天,我冒充师范大学生,利用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我创作灵感的激发的那段时间。”2)首先,回归文本文段,在文段中找出流露情感的词语,有“兴奋不已”“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一一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可以总结出''感激和怀念之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终是”“不得不然后分析这两个词语,“终是”体现一种不愿意接受的心理,"不得不'’更是双重否定表现一种勉强,二者共同表现了作者对阅览室这样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的渴望,这种渴望的根本原因则是对创作事业的执着追求,语气强烈。【16题详解】首先,审题,抓住关键词“意蕴丰富”“感受”,可知,题干是要求从内容上谈出一点看法。其次,抓住语段中富有深意的词句。1)结尾段里“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和第一段的“眼前一片扬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相照应,两段提到的是一个场景,但首段的场景是实写,而尾段的场景是回忆,是虚写,同一个场景,不同时段的感受并不相同。首段时作者从农场离开去哈尔滨读书,从“依依惜别”等词中可以看出是一种惆怅,尾段中“春天的喜悦”中可以读出一种愉悦。2)尾段引用诗句,从诗意中看,作者以杨花柳絮自比,说自己无才思,只能随风而舞,化作满天飞雪。但正是这份自谦才更突出了下面句子中流露出来的追求梦想的执着和拼搏,收获成功的喜悦。二者相互映衬,表现了作者为理想奋斗的艰辛与快乐。【点睛】句子理解类习题,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具有深层含义或者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把有深层含义的词语用最普通的语言解读出来,把有表现力的词语的效果解读出来。最后,把握住句子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甲】操日:“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日:“十倍于昱,”操日:“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日:“徐成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操日:“安得彼来归?”昱日:“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乙】孙乾密谓玄德日:“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日:“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作者—(人名).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由【甲】【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答案】17.三国演义罗贯中(1)徐庶之才十倍于昱。(2)若归于刘备,羽翼成矣。(1)曹操利用徐庶之孝待其母,召其归之,可见曹操品性奸诈虚伪,但也有爱惜人才一面。(2)刘备通过反对孙乾留元直一事,反映出刘备“仁义”,通过讲究“仁义”来留住人才。【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类的习题,理清文章思路是做题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思路理清楚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选文[甲]主要是对话描写,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到“奈何''是第一层,写曹操“召来”徐庶的原因:一是其才能高,二是其在刘备阵营,帮助刘备成就羽翼。从“昱曰:“徐成虽在彼”到结尾,写曹操获得“召来”徐庶的办法:以其母为质。【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概括抓住两点:一是事件,二是人物描写。通过事件中人物的思想与表现,描写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处境、性格、品质、情感。【甲】文主要展现了曹操的形象,从“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可以看出他对贤能人才的看重,从他赞同挟持徐庶母亲来"召''徐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奸诈虚伪的人。【乙】文主要展现的是刘备的形象。当徐庶被以母为质召去曹营,孙乾提议阻止甚至计划利用曹操杀死徐庶母亲,激化双方矛盾,以便让徐庶更为刘备所用时,刘备断然拒绝,说“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突出了刘备爱才,仁义的品性。【点睛】译文:【甲】曹操说:“徐庶的才能,和你相比怎么样呢?”昱说:”是我的十倍,”曹操说:”可惜呀这样贤能的人归顺刘备了!刘备的势力成熟了!怎么办呢?”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阵营里,丞相要任用他,把他召来却不难。”曹操说;“怎么样能让他归顺到我这呢?“昱说:“徐庶做人非常孝顺,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只有老母亲还在世。现在他的弟弟徐康已经去世了,老母亲没有人侍奉养活,丞相可以派人送骗他的母亲到许昌,让她写书信召来她的儿子,那么徐庶应到。”曹操非常高兴,派人连夜前往去接徐庶母亲。【乙】孙乾暗中对刘备说:“徐庶是天下的奇才,长时间的在新野,我们军中的虚实他全都知道。现在如果让他归顺曹操,一定得到曹操的重用,我们一定危险了。主公应该苦留下他,一定不要放他离开。曹操发现徐庶不去,一定杀了他的母亲。徐庶知道他的母亲死了,一定为他的母亲报仇,尽全力进攻曹操。''刘备说:”不可以。让人杀了他的母亲,我却使用他的儿子,这是没有仁义;留下他不让离开,来断绝他们母子之间的方法,这是没有义。我宁可死也不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众人都感慨叹息。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综合实践(10分)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我和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誉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爰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1)请在语段中找出吧个给你带来美好憧憬的词或短语。【庄严的国歌】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因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我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摘编自2017年6月7日《人民日报》)(2)关于《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不作修改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义勇军进行曲》是历史性产物,应保持其完整性。B.歌词体现了“安不忘危”思想,新中国仍需要这种意识。C.修改后的歌词唱起来不能像原歌词那样鼓动情感。D.《义勇军进行曲》只是暂时用作国歌,歌词不用修改。【中国少年说】(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拟开展“祖国,我想对你说”主题活动。请写出你想对祖国母亲说的话。(不少于50字)【答案】(1)示例:活跃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2)D(3)示例:祖国,我想对你说:“70年的痛苦与艰辛,70年的拼搏与奋斗,成就了您!您是世界东方刚刚腾飞的巨龙,不再屈服西方列强的蹂蹒;您是华夏大地冉冉升起的明灯,永远照亮炎黄子孙的心扉!”祖国,我想对你说:“我因你而自豪!我你而骄傲!”【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感悟。首先,抓住题干中的“美好憧憬”,理解其意义:带给人希望、美好未来的意思。然后,在语段中找出能够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词语,例如:活跃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欢哥,笑脸,康健,智慧,富裕,友爱,生之欢乐,明媚的花园等。(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不用修改的原因不是因为它只是暂时用作国歌,而是因为它是历史性产物,要保持其完整性,也认为它能鼓动情感,改动后不能,所以D错误,选D。(3)审题,一是人称:第二人称;二是内容:要和祖国相关;三是字数:50字以上。表达上基本要求是流畅、自然,从内容上看还要富有情感。示例:祖国,我想对你说:“这是漫长的70年,这70年里流淌着每个华夏儿女的汗水;这是短暂的70年,这70年里闪烁着智慧的火光。祖国母亲,您用70年,让中国旧貌换新颜;您用70年带领您的儿女们走向每个辉煌的明天。我相信,未来的每一个明天,都伴随着祖国母亲您的笑颜。(二)作文(50分)21.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率富善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清明节:祭祀祖先、郊野踏青、放风筝、画彩安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缠五彩线、赛龙舟……春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秋炮。拜年、发微信红包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是命题作文的写作,其审题是第一步。审题要审出这样几项内容:题眼,人称,范围,限制词。审题时首先找出题眼:动听的声音。其次,解读题眼,“动听的声音”是偏正短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动听的”和“声音”两部分。“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声音,植物的声音,人的声音,无生命物体门、鞋等发出的声音,自然现象风、雨等发出的声音,历史或文学史著作中发出的声音,如屈原的呐喊,苏轼的高歌,李清照的低吟,自己内心的声音等,“声音”表明上是耳朵所能感知到的,但是却并不绝对,有些声音不能被耳朵听到,但是可以被心灵的耳朵听到,这样的“声音”也许更有“听”的价值。“动听的”对“声音”进行了限制,要求所表现的描写的“声音”必须悦耳,悦心,让内心感到愉快,精神振奋,这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那些令人厌恶与痛苦的“声音”,对选材有比较明确的限制。再次,关注其他限制性词语:听。它是一个动词,是一种现在进行的状态,在文章中要呈现这种当时当地的“听”的感受。人称是审题第二项内容。本题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直接点出人称,但是和大部分作文题目一样,都是第一人称:我听到某种动听的声音。写作思路举例:根据审题思考,可以有以下写作思路。1)初中生活被忙碌和烦躁塞的满满的,妈妈特意带我出来散心,坐在公园长椅上,看到一棵不甚茁壮的小树,不禁有些怜惜,此时听到风拂过树叶的声音,却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传递着生命的活力,让处在昏暗天空下的我再次听到生命的律动,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2)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李清照的词集,听到了她幸福时光里“惊起一滩鸥鹭”的欢快,也听到了凄风苦雨里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那动听的声音为我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大门,引领了一条风采绝伦的道路。2.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审阅材料,抓住关键词句。一般而言,材料结尾部分议论抒情句子都是关键词句,可以提炼观点。从材料中结尾部分可以提取关键词: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形式改变等。结合材料提炼观点:文化自信来自对文化的尊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承载;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信的基石等。其次,明确体裁。材料作文体裁选择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甚至散文。但是从“思考和感悟”这两个词看,题干缩小了体裁范围,写议论性文章比较合适。议论文的写作第一是明确观点,其次是能够组织丰富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再次逻辑思路要清晰,最后,雕琢语言,或者朴实、或者内涵丰富、或者生动有趣、或者贴近生活。写作思路举例:《根与花的秘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根,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是花。开篇提出论点,解读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例如吉鸿昌、徐悲鸿等人在留学国外时遭受侮辱,却能以强烈的自尊去迎击,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尊重,才能洋溢着如此的自信,才能取得傲人的成就。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我们普通学生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生出文化自信的事例,最后可总结论点。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阅读(60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3)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木兰诗》)(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o(杜甫《望岳》)(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有冬景、表达惊喜之情句子是(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现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蜂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本文作者代文学家—(人名)。.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TOC\o"1-5"\h\z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⑵从乡之先达寺经叩向( )⑶叁箧曳屣( )⑷余则编袍畋衣处其间(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的诚信守时品质。.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礼至君子之名上联:先达传上联:弟子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中书院学程①(节选)[清]李顺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阅讫②,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跑③,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④,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无则便是“虚度"。昔有一土自课,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日:"今日又空过了一日。”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注】①“关中书院学程”是由书院主讲李颛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②讫:终止、完毕。③跟:长跪。④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⑤课:督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⑴默除此日意念之邪正()⑵即意念无茬().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张抗抗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扬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④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⑤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栖牲”——我将放弃己怀念巳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陌生城市哈尔滨。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⑦然而离开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成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⑩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8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⑪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第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⑫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差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