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中考物理 模拟试题《中考百日冲刺》 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深圳中考物理 模拟试题《中考百日冲刺》 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深圳中考物理 模拟试题《中考百日冲刺》 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深圳中考物理 模拟试题《中考百日冲刺》 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深圳中考物理 模拟试题《中考百日冲刺》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我国的很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杯弓蛇影”现象属于光的()

A.直线传播B.色散C.反射D.折射

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水去拿出笼的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白雾”就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

D.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热气”腾腾,火锅上的“热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4.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平扳手B镶子

C剪刀D独轮车

5.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时,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开启

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1页(共30页)

A.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仍然受到力的作用D.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消失

6.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计绳、

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当物体以O.lnV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分别为()

A.30N0.1m/sB.30N0.2m/s

C.60N0.2m/sD.150N0.1m/s

7.小柯和家人一起去死海旅游,小柯为躺在水面上的爸爸拍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

对爸爸受到的浮力分析,正确的是()

A.排开海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爸爸受到的浮力大于他的重力

C.海水的密度等于小柯爸爸身体的密度D.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

8.如图所示,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M-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灯和电冰箱是串联在一起的

B.断开灯泡的开关后,用试电笔接触A点时,窗管发光

C.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第2页(共30页)

9.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我国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最成功的国家。如图是我国医院里

常用的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可以实现扫健康码查验、口罩检测、体温检测自动报警功

能: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未配戴口罩时,开关

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下列电路设计正确

1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磁现象及磁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鸽的飞翔是依靠地磁场进行定向B.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物理学家安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双选题(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水煤油冰铝铜

比热容[J/4.2X1032.1X1032.1X1030.88X1030.39X103

(kg-r)]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第3页(共30页)

12.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A.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B.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13.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

(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10s时的速度等于4s时的速度

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

D.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14.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

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B.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15.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o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

随激光的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当R接收到的激光光照强度因烟雾而发生改变,使电路

中电流小于或等于0.1A时,烟雾报警器报警。若S闭合后,当电流从0.1A变化至0.3A

时,光敏电阻R的电功率从1W变为1.8W,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报警器$Ts

檄光三M1用力

第4页(共30页)

A.烟雾浓度逐渐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源电压为10V,4的阻值为20c

C.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烟雾报警器报警

D.R()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1.6W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

16.(-))小科从课外资料中看到庄子的一句话:如果河中的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

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河中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图甲图乙图丙

(1)小科为了验证这说法,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

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此时浮力为F];然后他往烧杯中加水,

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浮力为F2;经分析可知,F|=F2=N:从而得出木块浮

时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水的多少无关;

(2)一定量的液体能产生比自身重力更大的浮力吗?小科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开展了如

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

盆漂浮,继续往B盆内加20牛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结合小科的探究活动,给我们的启发: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确认是完全正确的

(二)小欣和小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甲乙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第5页(共30页)

(2)安装好器材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继续调节三者的

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

原理制成的。

(3)小豆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6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

像,这时他应从(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4)小欣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她将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

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这

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眼。

1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为了防止损

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用较______量程试触。

(2)小丽按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

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只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B.R断路C.R短路

表一

电阻R/。51015

电流I/A0.30.20.15

表二

电阻R/Q51015

电流I/A0.30.150.10

(3)排除故障后,小丽将5。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

接着小丽分别换接10。、15。的电阻,闭合开关,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一所示,根

据表中数据,小丽发现无法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其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16分,每题8分)

18.如表所示的是一台三挡调节电热水器的铭牌(有一项内容模糊不清),电热水器的内部

简化电路如图所示,2和R2为电热丝,通过开关S1和单刀双掷开关S2的调节实现高、

中、低三个挡位的转换。

(1)电热水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Si、S2应处于什么状态,说明判断依据;

第6页(共30页)

(2)求电热丝R「R2的电阻;

(3)求电热水器在高温挡工作时的电流及额定功率。

XX牌电热水器额定电压220V

额定电流高温挡

中温挡5A

低温挡2.5A

19.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

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斜面的机械效率80%。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推力F做的功;

(3)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f的大小。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6分)

第7页(共30页)

20

嫦娥工程

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外层空间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大国一

员,探月的脚步一直在向前迈进。

在嫦娥四号探月过程中,探测器搭载着“玉兔二号”月球车从距离月面15km处开始减

速下降,经历了近200s的落月过程,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着陆。查阅资料知

道: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引力是地球上所受重力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

车以太阳能为能源,面对月球表面真空等极端环境仍能将勘测的信息传回地球。由于月

夜温度极低(可达-183C),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它将进入休眠状态,等到月

昼来临,它将自主唤醒,进入工作状态。月壤包含大量信息,对地球上的人类有潜在的

开发价值。因此,嫦娥五号从月球携带月壤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一大进步!我

们相信,随着嫦娥工程的深入,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月球探测器,引

领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外层空间。

(1)根据材料,回答:

①嫦娥四号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从月夜到月昼,月球上一块岩石的内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月球车通过(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与

在地球相比,在月球上月球车对水平面的压强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2)为应对月球的光照环境,小海在地球上利用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敏电阻Rp设

计了“模拟唤醒系统”。

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定值电阻,记录ab间电压Uab随光照强度变化

情况如表格所示。

第8页(共30页)

唤醒电路

9

00

239

6:)())())())()

Uab/V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随光照强度增大,电路中光敏电阻的阻值(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若a、b两端电压Uab等于4V时,控制电路启动,此时Rp的大小为Ro;[b等于2V

时控特系统彻底关机,此时Rp的大小为R(;,则R():Ro'=。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9页(共30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

弱。

【解答】解: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噪声。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2.我国的很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杯弓蛇影”现象属于光的()

A.直线传播B.色散C.反射D.折射

【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

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

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

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筷子变弯、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杯弓蛇影”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水去拿出笼的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白雾”就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

D.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热气”腾腾,火锅上的“热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第10页(共30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

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故A正确;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收了一部分热量,故B正确;

C、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

水珠,形成“白雾”,故C正确;

D、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是火锅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

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

清晰的认识。

第11页(共30页)

F

东独轮车

D.▼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CD、开瓶扳手、剪铁皮的剪刀、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

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CD错误;

B、镣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时•,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开启

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仍然受到力的作用

D.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消失

【分析】(1)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这是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性来工作

的;

(2)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3)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仍然受到引力的作用;

(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A、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第12页(共30页)

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火箭加速升空

的施力物体是燃料,故A错误;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速度的大小、运动方向都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

误;

C、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仍然受到引力的作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

的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多个力学知识点的理解和

掌握,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属于中考热点题型,值得关注!

6.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计绳、

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当物体以0」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分别为()

A.30N0.1m/sB.30N0.2m/s

C.60N0.2m/sD.150N0.1m/s

【分析】由图可知n=2,根据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时F=5f求水平拉力F;绳子

2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2v%。

【解答】解: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所以水平拉力:F=lf

=/x60N=30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2v=2X0.1m/s=0.2m/s,故B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水平使用滑轮组时绳子拉力的计算和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是一道基础

题。

7.小柯和家人一起去死海旅游,小柯为躺在水面上的爸爸拍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

对爸爸受到的浮力分析,正确的是()

第13页(共30页)

7二三片

A.排开海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爸爸受到的浮力大于他的重力

C.海水的密度等于小柯爸爸身体的密度

D.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

【分析】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由阿基米德的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

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的密度要小

于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

A、海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越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V挑g可知,受

到的浮力越大,故A正确;

B、爸爸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他的重力,故B错误;

C、爸爸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海水的密度大于小柯爸爸身体的密度,故C错误;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方向、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难度不

大。

8.如图所示,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灯和电冰箱是串联在一起的

B.断开灯泡的开关后,用试电笔接触A点时,就管发光

C.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在工作过程中互不影响,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第14页(共30页)

(2)测电笔是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零线和地线时,窟管不会发

光;若笔尖接触火线时,敏管不会发光;

(3)空气开关自动跳闸的原因是电流过大,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

路或总功率过大;

(4)为保证用电安全,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要保持良好接地。

【解答】解: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电冰箱在工作时互不影响,则它们是并联的,故A

错误;

B、断开开关后,A点与零线相连,用试电笔接触A点时,颊管不发光,故B错误;

C、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由于短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故

C错误;

D、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防止由于冰箱的外壳带电而使

人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家庭电路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学习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用;知道并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是解答该题的基础。

9.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我国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最成功的国家。如图是我国医院里

常用的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可以实现扫健康码查验、口罩检测、体温检测自动报警功

能: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闭合,红灯亮起;未配戴口罩时,开关

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下列电路设计正确

第15页(共30页)

【分析】由题意可知,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闭合,红灯亮起;未

配戴口罩时,开关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

说明三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红灯位于干路,据此结合电路图得出

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

起;

未配戴口罩时,开关S2闭合,红灯亮起;

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

综上可知,三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红灯位于干路,

由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三开关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1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磁现象及磁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鸽的飞翔是依靠地磁场进行定向

B.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物理学家安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3)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

(4)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信鸽通过辨别地磁场的强弱变化来定向的,故A正确;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物理学家奥斯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故C错误;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第16页(共30页)

故选:Ao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

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

二.双选题(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水煤油冰铝铜

比热容[J/(kg4.2X1032.1X1032.1X1030.88X1030.39X103

•℃)J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的大小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3)由、=<:01。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

的多;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解答】解: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

的,例如:煤油与冰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变化,例如:冰化水时・,比热容变大,故B错误;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所以根据、=。0141可

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C正确;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铝的比热容大,所以根加=cmAt可知铝

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

故选:CDo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对数据进行

分析归纳的能力,比较物理量大小关系时,可用相关的公式进行分析。

12.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A.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B.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纯净水

第17页(共30页)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分析】(1)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密度大的体积小;据此确定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

能否装下1kg的酒精;

(2)利用V=分求出0.8kg酒精、1kg纯净水的体积,据此确定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

子能否装下1kg的纯净水;

(3)由0!=「丫可知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4)由V=分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解答】解:A、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V=^-可知1kg水的体积小于1kg酒精

的体积,所以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A错误;

B、由p=号可得0.8kg酒精的体积:

m百精0,8kg

V=­=lX10-3m3,

酒精P酒精0.8Xio3kg/m3

1kg水的体积:

_m水_1kg3

vV=-----=---------------=1vX1i0n"3m3,

P水IXlC^kg/m?

所以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1kg纯净水,故B正确;

C、由m=pV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所以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

为九:m酒4p酒精=lg/cnR0.8g/cm3=5:4;故C正确;

D、由v=4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所以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

P

为V#:V=p:p=0.8g/cm3:lg/cm3=4:5;故D错误。

水酒精酒精水oo

故选:B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多选)13.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

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18页(共30页)

024681012状

A.物体10s时的速度等于4s时的速度

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

D.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分析】(1)从图象上分别读出0〜6s和6〜12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根据W=Fs比较拉

力做功的多少;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运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相同时

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3)由图象可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的是平

衡力的作用,大小相等;

(4)根据P=Fv判断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

A、从图象上看,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

通过的路程是3m,6〜12s的过程中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

速度越大,因此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

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

BC、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同一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相等,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所以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

-12s物体所受的拉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0〜6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

而拉力相同,由W=Fs可知,0至6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拉力对物体

做的功;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且拉力相同,根据P=Fv可

知,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D正确。

第19页(共30页)

故选:BD,

【点评】根据图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及速度大小的关系,知道平衡力的辨

别和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

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历史的是()

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B.托里拆利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成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人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分析】本题可以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

【解答】解:A.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故A

符合题意;

B.格里克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最早测出了大

气压值。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对电流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后归纳出焦耳定律。故C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之间的

相互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

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15.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o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

随激光的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当R接收到的激光光照强度因烟雾而发生改变,使电路

中电流小于或等于0.1A时,烟雾报警器报警。若S闭合后,当电流从0.1A变化至0.3A

时,光敏电阻R的电功率从1W变为L8W,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报警器令工$

激光三।珀

A.烟雾浓度逐渐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源电压为10V,R()的阻值为20C

第20页(共30页)

C.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烟雾报警器报警

D.Ro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L6W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曲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

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题意可知烟雾浓度逐渐减小时R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

化和约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

化;

(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P=I2R求出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

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

源的电压,进一步求出心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Ro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

的电流特点和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判断烟雾报警器是否报警。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网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

所以,烟雾浓度逐渐增大时,光照强度减弱,R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1=£■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R()两端的电压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A正确;

(2)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L=O.1A时PR=1W,12=0.3A时PR'=1.8W,

PRIWPR'

所以,由P=I2R可得,光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W=-"r=]00C,R'=一,

工;(0.1A)2I:

=-L8W0=20C,

(0.3A)2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电源的电压:

u=h(R+所)(R,+R。),

即:0.1AX(1OOH+Ro)=0.3AX(2OH+Ro),

解得:Ro=2O£l,

电源的电压:U=L(R+R0)=0.1AX(100ft+20n)=12V,故B错误;

第21页(共30页)

Ro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

,22

AP0=P0-P0=I2R0-I,R0=(0.3A)2X200-(0.1A)2X200=1.6W,故D正确;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曲两端的电压:

U()=U-UR=12V-6V=6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1=石上=-^整T=0.3A>0.1A,

KnM

因电路中电流小于或等于01A时,烟雾报警器报警,

所以,此时烟雾报警器不报警,故C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电路的动态分

析,利用好题干中所给的条件是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每空一分)

16.(一)小科从课外资料中看到庄子的一句话:如果河中的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

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河中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图甲图乙图两

(1)小科为了验证这说法,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

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此时浮力为然后他往烧杯中加水,

发现木块仍然漂浮,此时浮力为F2;经分析可知,F|=F?=2.5N:从而得出木块浮

时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水的多少无关;

(2)一定量的液体能产生比自身重力更大的浮力吗?小科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开展了如

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

盆漂浮,继续往B盆内加20牛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较少的水能

产牛较大的滓力:

(3)结合小科的探究活动,给我们的启发: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AC。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第22页(共30页)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确认是完全正确的

【分析】(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读出其示数,木块漂浮,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2)根据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3)对前人的观点我们不能全部接受,要提出质疑并通过实验探究一下它们是否正确,

正确的我们要接受,不正确的我们不能接受。物体完全浸没前,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完全浸没后,浮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1)由图甲所示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木块重力:G=2.5N,

木块漂浮在水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1-F2=G=2.5N»

(2)由于B盆放入A盆中,在A盆内加入10N的水,在B盆内加入水的重力为G=

ION+2ON=3ON,B盆漂浮,由实验操作可知,他的结论是: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

(3)由(2)可知,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我们不要盲目

的接受,可以提出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所以AC正确,

D错误。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不一定就是科学原理,我们不能全盘接受,椀错误;

故答案为:(D2.5;(2)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3)ACo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的探究,要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操作,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知道浮力的大小是由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的。

.(-)小欣和小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0cm10203040506070SO90IO。]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安装好器材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继续调节

三者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

“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豆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6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

像,这时他应从光屏(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4)小欣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她将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

第23页(共30页)

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这

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

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

线上,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根据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

倍焦距之间的成像性质进行判断;

(3)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不能成实像,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

(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

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像成在视网膜

的后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

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u=60.0cm-50.0cm=

lO.Ocmo

(2)安装好器材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使像能够成在光

屏中央;由图可知,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利用了该原理;

(3)当物距u=6cm<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并且虚像和物体在同一侧,

所以应从光屏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4)将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

镜,说明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镜片对光线

有发散作用,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放大;投影仪;(3)光屏;(4)近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

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同时学会对规律进行总结,知道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为了防止损

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用较大量程试触。

(2)小丽按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

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B(只填序号)。

第24页(共30页)

A.电流表断路B.R断路C.R短路

表一

电阻R/Q51015

电流I/A0.30.20.15

表二

电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