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成语跨文化互译策略【内容摘要】通过对英汉地域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对造成英汉成语表达差异的根源作了探讨;并详细说明了英汉成语互译中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集中通常用法。【关键词】英汉成语 汉语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何宏霞对应于成语的解释:成语是词组,其含义不同于其中单词的含义,(idiomisphrasewhichmeanssomethingdifferentfrommeaningsoftheseparatewords)是不能明显地从构成其成分的单词的含义中找到其含义的词组和句子,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理解。(phraseorsentencewhosemeaningnotobviousthroughknowledgeoftheindividualmeaningsoftheconsituentwordsbutmustbelearntasawhole)。由于忽视城与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WashingtonsaiditopposesTaiwanindependence.Butithaseatenitswordswhileofferingmilitarysupporttotheisland.Washingtonalsopromisesitadherestotheone-Chinapolicyposition.Butitspromisesappearfaint,givenitsincreasinglyupgradedrelationswithTaiwan.(WuYixue,1994:6)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whatonesaidwas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台湾独立。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支持台湾岛,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one’swords误解为gobackonone’sword;breakone’s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一、英汉成语表达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overlaps)o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太大的缘故,汉英之间存在着各自本身的异质性(heteology)差异,即语言内在的、支配语言行为表现的各种内在机制(intrinsicmechanism),它包括了地域、历史、风俗习惯、宗教等因素,牵涉到更深层次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这些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地域文化指的是有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圣尊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面如土色”“挥金如土”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构成英国领土主体的不列颠岛面积共229800平方公里,占英国总面积的94%,岛上任何一地距海边都不超过120公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使得watersea和fish成了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成语。如aweakaswater(弱不禁风),drinklikeafish豪饮),tomisstheboat(错失良机)。(二) 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红楼梦》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三顾茅庐”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hell知名的弱点),Swansong(最后的作品),bytheskinofonesteeth(九死一生)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的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汉:骑虎难下(unabletogetoffthebackofatiger)英:have/holdawolfbythe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汉:胸有成竹(visualizeabambootobepainted)英:haveacardupone’ssleeve(袖中藏牌)(三) 风俗习惯差异对成语的影响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和颜色上。与动物有关的成语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常常令人感到恐怖。早在公元700年左右,在被誉为“英格兰的民族史诗" SongofBeowulf中,就有关于Beowulf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dragon常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与颜色有关的成语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里,颜色除了其基本意义外,都能使人们产生许多相应的联想。这些联想意义大都与人们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些颜色的联想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还是存在许多差异。红色在中国历史上被崇尚的朝代最多,时间最长。人们常用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春节时家家都要贴红对联。结婚时新娘穿红袍,头上盖红盖头,新郎戴大红花。因此,包含“红”字的词语一般都表示兴旺、发达、圆满、受欢迎等意义[4],如“开门红”“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在英语里,除了极少数的成语如red21etterday(喜庆日子),toro11aredcarpetforsomebody(隆重欢迎某人)之外,red一般不具备这些含义。相反,它往往与“流血、暴力、危险、警告”或某些不好的事联系起来。如redtape(官僚作风,繁文缚节,主要因律师和政府官员用红绸带捆扎官方文件而得名),aredragtoabu11(激起暴怒的缘由,来源于古罗马角斗士经常用一红布将牛激怒)。可能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文化心理,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在翻译《红楼梦》这一中国古典巨著时,才将其篇名译成TheStoryoftheStone,将“怡红公子”译成greenboy,“怡红院"译成theHouseofGreenDelightSo(四)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英:(《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汉:五体投地(liedown,head,feetandhandstouchi(《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英:takeoffone’shattosb.(向某人脱帽致敬)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一)直译法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Makehaywhilethesunshines趁热打铁Runwiththetailbetweenthelegs夹着尾巴逃跑Awolfinsheep’s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Bloodisthickerthanwater 血浓于水(二)直译加注法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DonJuan唐磺。意为风流浪子。Don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Ban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所谓意译,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再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的英译为例,我们可在英汉词典找到类似的英语成语,但是文化意义并不对等。如果随便套用,会误导英语读者离开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例如:锦上添花:gildrefinedgold在纯金上镀金(有“多此一举”之意);paintthelily:在百合花上涂上色彩(有“画蛇添足”之意);雪中送炭:helpalamedogoverastile济人之急(通常指金钱上的帮助);落井下石: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前两个英语成语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只有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与原文相符,因此,潘绍中没有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前两个成语,而是采用意译手法把"锦上添花”译为addtosomebody'sjoy,把"雪中送炭”译为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不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这种情况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较常见。如Achille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四)释译法英汉两种语言中用的典故浩如烟海,所以有的典故即便对本语言的读者都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对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因为如果不能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这种典故的意义就会感到茫然。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保留原文的形式,但要加注进行解释。如:HemethisWaterloo。他遇到了他的滑铁卢,如果这样翻译的话对不了解滑铁卢的读者来说,就会很迷惑,不知所云,不知为什么这么译,因此应加上括号解释(比喻惨重的失败),再注:滑铁卢(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附近一城镇)。1815年拿破仑大军大败于此。再如:Fallstaff:IamaspoorasJob,mylord,butnotsopatient.福斯坦夫:我是怕约伯一样穷的,大人,可是却没有他那样的好耐性。注:约伯(Job)是以忍耐贫穷著称的圣徒。在上述的译文中,没有用任何现成的汉语成语去替换,也没有抹去原文的形象,而是先用直译传达出原文特有的文化形象,然后再说明其内涵意义。加注解释,就更加明了。但对那些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的成语,可以直接翻译过来,更能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如:HeistheJudasinthegroup.他是这一人群中的犹大。HeisHolmesthesecond.他是福尔摩斯再世。(五) 直译加意译法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eye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imitationwithludicrous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Homersometimes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thewisearenotalwaysfreefrom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企业布袋管理办法
- 数智时代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之道
- 厨房配料使用管理办法
- 河南循环包装管理办法
- 1850年以来吴语文献的词汇演变与语法特征研究
- 民航包机乘客管理办法
- 高压变电站主接线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对话自我与外界:探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 培训机构抽成管理办法
- 办公利益制度管理办法
- 香港劳工合同保密协议
- 会议活动复盘报告
- 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山东省2024年艺术类本科批美术与设计类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公布)
- 2025-2030胶原酶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当兵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管道工(四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处理长径≤2cm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 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