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学案城规划设计_第1页
【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学案城规划设计_第2页
【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学案城规划设计_第3页
【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学案城规划设计_第4页
【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学案城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2020高三复习专题一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一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1.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一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一促进城市发展)。地形自慧因素主要在平原;脚在高原;山区在河谷或在比较升词的低地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俄纬度沿海地区河推沿河流分布;is点,骂点、交汇点目然凄源:贵懑丰富地区除替资源的开炭易形成低市城市

区位分析■古忧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若位于大道汇合处杜含经济

因累交通-现代法暗公踣沿线城市

区位分析■古忧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若位于大道汇合处杜含经济

因累交通-现代法暗公踣沿线交通线变化(空抗大运河)运诃兴,场州兴:运河的融室.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as的建成,捕州衰.城市形态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城市总体上的外部轮廓形状。分别为团状块(成都)、条带状(延安、兰州)或星状(郑州)、组团状(重庆)。.各功能区布局的原则(1)工业区:①风一一注意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②水一一考虑河流,有水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③宝一一关注矿产,许多工业特别是原料指向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靠近区域中的矿产产地。④地一一地域联系,运输量大的工业要靠近河流和铁路线,高新技术工业要靠近航空港。(2)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等。(3)商业区:一般有市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靠近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干线附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1)主要因素一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又在经济因素中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影响功能区的其他因素:①不同功能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地租水平会造成重要的影响。如高科技园区、风景区的建设会提高当地地租水平;工业区、火车站、飞机场的建设会降低当地土地价格。②地租水平从市中心向外成同心圆状向外递减;但市中心附近地租水平不一定高,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租水平不一定低,这与产业布局、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有密切的关系。功能区分化地租高、通达度高一-商业区地租较高、道路两侧一*住宅区功能区分化地租高、通达度高一-商业区地租较高、道路两侧一*住宅区地租低、土地广-a■rh ■【方法归纳】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说明看面积大小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看形态特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面状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然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所占面积仍然较大(2019■北京文综,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凌沙时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布局布局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他用地现模大、仃轻度污染的工业有严重污染且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方法归纳】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要仃便利的交通要诏"发一合理协调工业说明看面积大小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看形态特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面状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然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所占面积仍然较大(2019■北京文综,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凌沙时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布局布局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他用地现模大、仃轻度污染的工业有严重污染且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方法归纳】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要仃便利的交通要诏"发一合理协调工业用地与生猛用地之间的关系展余地H二者之间嬖设置防护带城市功能区的自理布同【典例1】回答下题。地租水平低I ,该图体现(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答案D【典例2][2019•全国卷III,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 1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 2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波密尔大学7^00,5]030^N河流。城市建成区波密尔大学7^00,5]030^N河流。城市建成区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答案(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二、城市化及其影响I墟t史噗小夫・:人1,另七用坦希记I墟t史噗小夫・:人1,另七用坦希记]|一幅规纬K用垂豺青理其丹•比甲黑高Ii,一 3下」坦斡将-卡芈工.孟发丐II,呵I恒一产业一生寻亲与前力引用乐产遍|巨二,三a二芭;爱属黄生用北无百f与卜卬闲单一产业自二•三产.止杂画「—肆八="君人口比三等如对月相址理屏|活也可1|空1叫快时卜1对月相址理屏|活也可1|空1叫快时卜1落守:前'|城丁之与T4.E化与Au出善J空一其人|1^1, ,, ,[¥^|B一里同啊高单位I广域—■在比4所见产值忤二^大|I-I盘=但市京茂区司■:〕疔三,精I'|热&•徐工|’I开堵;亏溺I性态蜃引।生态-兰没|里亡区包国青卜—际七品图|f|理十化.城市化的不同阶段(1)郊区城市化। ।J——!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1ft[卜-逊通懑睡查二3卜推区…一……”生割।㈣介" i11叩11 布鬲人口海说砺王盛篇宿:⑵逆城市化11 11…--「选话又(近日花讦戢;就溜…;$团J-…堂逊瓯二二二Pl\nII「施而扁逐席;金多海加施⑶再城市化I一|」|一I 1痴以JI向蕨而jS!|ife[I) W发生在后期阶段 iI村I区圉 j嬴i/而砺导句而谑:蕨而东%¥-:.城市化的影响⑴积极影响:对城市:促进城市工业化水平提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有利于城市与周围农村地区交流与联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不利影响:①自然环境:气候:热岛、雨岛、雾岛效应,高大建筑物形成狭管效应,增大风速。植被与湿地的破坏,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改变水循环,下渗和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汛期引发洪涝灾害。占用耕地,导致耕地减少和土地质量的下降。各种污染的产生,绿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环境质量下降。②社会环境一一“城市病”:♦交通拥挤。居住紧张。地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犯罪率上升等各种社会治安问题。3.城市化解决措施6.城市化问题的应对措施(1)合理规划城市:城市各功能区、交通、绿化统一规划,建设成生态型城市。如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绿心”规划;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手指”规划;我国未来修建“海绵”城市规划及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措施。(2)建设新区或卫星城:如浦东新区等。①控制老城区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和城市环境问题。②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③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④促进了城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对外联系。(3)改善交通、居住条件:各种高架桥、地铁、城乡交际一体化的建设;棚户区的改造、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4)增加绿地面积,完善城市通风风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典例1](2019•全国卷I,1〜3)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 (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⑶题。(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⑵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B(2)D(3)A【典例2](2019•全国卷II,1〜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I、II、III、W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 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⑶题。IV型in型-城市的防得发M水平变化方向苏州IV型in型-城市的防得发M水平变化方向苏州、杭州、宁波马鞍山、铜陵泰州、南通、湖州、金华、台州捻城、潞州、安庆、池州,宣城无锡、镇江.芜湖■,纪兴上海,南京.合肥扬州■,嘉兴八常州舟山TOC\o"1-5"\h\z(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1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⑵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⑶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2)B(3)A【课后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湖北武汉测评)目前,日本国内约有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鲜活度”的衡量标准,日本的餐厅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由25年前的约8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的约35万家。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据此完成1〜2题。.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D.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解析第1题,光顾酒吧的多为年轻人,而酒吧数量急剧减少,说明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这反映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C项正确。第2题,受老龄化严重影响,离世的老人多,他们的房屋会由子女继承,但子女变卖这些房屋要支付高额的费用,故这些房屋就会被空置下来, B项正确。答案1.C2.B(2019•江苏地理,9〜10)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3〜4题。比例(%).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占比变化,无法根据图示信息比较人口总数,A错误;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5%,不存在老龄化问题,B错误;2000年16〜40岁人口占比最高,约占80%,2016年21〜50岁人口占比最高,说明人口平均年龄增加了, C错误;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还没有参加工作, 2016年25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已经工作,故选D。第4题,2000年至2016年,该城市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 C正确。2000年至2016年,0〜5岁人口占比呈下降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A错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与医疗水平、生育观念没有直接关系, B、D错误。答案3.D4.C(2019•湖北宜昌4月模拟)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根据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5〜7题。嗔式虫情好咏曲式鹏式」•辜服好年他式质式此里中外而眼式.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IB.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nC.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nd.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ni.最适合在模式I区域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服装制造厂B.飞机制造厂C.炼铝厂D.物流仓储厂.模式n布局的优势有()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②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③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距离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II,故A项错误;模式III的工业生产空间占地范围最大,所以其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故 B项错误、D项正确;地租水平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最大,模式 I距离市中心最近,所以模式I的地租水平最高,故C项错误。第6题,读图可知,模式I生活空间占地面积最大,说明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丰富,同时模式I靠近城市中心,故应该发展污染相对较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A项正确;飞机制造厂占地面积大,有较大噪声,应分布在郊区,故 B项错误;炼铝厂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应分布在城区外围,故 C项错误;物流仓储厂占地面积较大,应靠近地租相对便宜、交通便利的地方,故 D项错误。第7题,模式I工业集中分布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故①②③正确;对产业结构没有影响,④错误。故A项正确。答案5.D6.A7.A2018年“两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中提出成立农业农村部,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下图是我国农村 “空心化”的成因与演进ti启高trH外新一忖ll'-JI便畋一一忖外新由柴乩比摩城由化.I.ti启高trH外新一忖ll'-JI便畋一一忖外新由柴乩比摩城由化.I.叶任也显非杭itAII块我忖经济形势变化家施站出变化更岗呀料丰富.与农村空心化出现关联性最小的是A.第一产业效益低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力剩余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要( )A.严格禁止农民进城B.转化农民的生活方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D.发展机械化农业解析第8题,第一产业效益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农民经济条件改善,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在村外建房,也促使农村空心化的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会减小,但产值不一定下降,B项符合题干要求。第9题,严禁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A项错误;农村空心化现象与农民的生活方式无关,B项错误;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房屋闲置与废弃,浪费了土地资源,故应加强宅基地管理,C项正确;发展机械化农业,会加剧农村空心化, D项错误。答案8.B9.C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读图,完成10〜11题。人口用炭率i%).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1861〜1871年B.1931〜1941年C.1971〜1981年D.1991〜2001年11.1861〜1961年的近100年间,大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处于( )A.城市化起步B.逆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解析第10题,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 0时,该地人口数量会达到一个最大值。读图可知,大伦敦都市区自 1811年之后人口增长率长期为正值,直至1939年左右人口数量达到历史峰值,此后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大约自1991年以来人口数量又呈现出正增长态势。第 11题,读图可知,1861〜1961年,大伦敦都市区整体上经历了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的过程,期间外伦敦的人口增速快于内伦敦,说明人口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扩散,即此阶段为郊区城市化阶段。答案10.B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22分)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WPW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W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W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 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6分)⑵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6分)⑶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 (6分)⑷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4分)解析第(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 “变化”。第⑵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⑵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⑶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