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_第1页
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_第2页
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_第3页
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_第4页
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程管理河南数据整合处理流程文档河南1:10000新标准数据更新生产流程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四月目录1总体流程..............................................................32数据准备..............................................................33格式转换..............................................................44模型转换..............................................................65坐标转换..............................................................76数据整合..............................................................86.1删除多余图层....................................................86.2确定数据范围....................................................86.3定位基础........................................................96.4有向点预处理...................................................126.5交通...........................................................136.7居民地及设施...................................................186.9水系...........................................................206.10管线...........................................................246.11境界与政区.....................................................256.12地貌...........................................................266.13植被与土质.....................................................296.14地名...........................................................306.15固有属性转出...................................................336.16有向点处理.....................................................347数据接边.............................................................368成果质检.............................................................379数据导出.............................................................381总体流程本文档旨在为1:10000数据整合改造升级提供基本的处理流程方案,为相关项目实施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基于Geoway3.6生产软件进行数据加工的总体流程简图如下所示:图1总体流程图2数据准备根据河南110000原数据标准,并结合国家110000新标准,制定河南旧10000基础测绘方案和河南新10000基础测绘方案;制作国情生产方案及国情到到河南新10000基础测绘方案的对照表;制作河南旧10000基础测绘方案到河南新10000基础测绘方案的对照表;3格式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成gwp格式。E00格式数据转换如下所示,其他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可参照下方说明进行:操作步骤:1)点击“工具》批量处理工具》批量数据交换,如下图所示。2)数据格式转换设置对话框——选择“输入文件类型,设置转换数据的输入路径和输出数据的目标文件路径及比例尺信息,点击“开始转换。如下图所示:3)E00成数据格式的转换。4模型转换由于原始数据为76类对照,因此需要进行模型转换,即河南旧标准到新标准的对照。程序模型转换,根据现有对照表,自动将河南10000旧标准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河南10000新标准数据。1)新方案:指统一的河南10000新标准方案,即目标方案;2)方案对照表:在转换对照表制作工具下建立好的一个文件,记录了数据原始方案和10000标准方案之间各要素的对照关系;3)4)属性对照表:在进行多对一对照时,根据原地物类编码进行相应属性字段的赋值;5)整理结果另存:用于指定数据按入库方案整理完以后的存放路径;6)删除全部转换完旧图层:将全部整理的旧图层自动删除/不删除;该项可以勾选;7)删除部分转换完旧图层:将有部分未整理对象的图层自动删除/不删除,该项不勾选,方便我们进行后续的检查;8)打开错误提示文件:整理后自动打开/不打开错误提示文件,文件名为errorlog.txt,该项应勾选,可以对整理过程的结果进行查看;同理将国情数据转换到新标准1万结构上。5坐标转换通过坐标转换,实现原始数据由原始坐标参考转换为2000坐标系。坐标系转换支持基于控制点文件和基于改正数文件的坐标变换。点击“坐标转换,弹出“坐标系转换”界面;若选择基于控制点进行纠正,则程序自动放在工程文件下面的控制点文件,进行纠正;若选择基于改正数进行纠正,则程序自动读取程序安装目录DIC文件夹下进行纠正。6数据整合本次整合改造更新数据的编辑流程按照分要素的形式进行整理。6.1删除多余图层操作步骤:1)核实图层名后缀带有“*_O_P”的图层;2)点击“工程》卸载图层,选择制图数据图层和确认后图层名后缀带有“*_O_P”的据时,可随时加载进来进行使用。或者“工程》卸载旧图层”6.2确定数据范围6.2.1生成作业范围线;设置参数:首先在“工具》选项”中设置tic精度为3位,参考6.3.2。选择“图形编辑-内图廓线\网格线”功能,指定图层CPTL,确认图号、坐标系、数据是否带带号等信息,勾选内图廓线选项,指定内图廓线GB码“120100”。6.2.2数据裁外选择“图形编辑-高级编辑-裁外”功能将鼠标移动到内图廓线上,待鼠标转为“”状态时;点击鼠标左键,完成裁外。6.3定位基础6.3.1编辑内容1)CPTL:自动生成3位精度图廓线及格网;2)CPTP:控制点坐标导入;3)高程值精度处理:大地控制点平面位置精度按四舍五入保留至整米,高程值保留至0.1米。6.3.2操作步骤1——中设置tic精度为3“辅助工具》内图廓线/网格线”自动生成内图廓线;2)CPTP层控制点坐标导入测量控制点的导入有21程、点名属性,采用方法2,以下分别说明。方法1:操作步骤如下所示:a)根据控制点资料,将其整理为Geoway要求的格式。要求为txt文件,点对象的坐标文本格式如下所示:b)选择“工具-添加坐标数据”功能,将控制点成果导入到当前工程文档中。c)到正确的图层和地物类中。择“拷贝矢量至指定图层和地物类。d)归类完成后,卸载系统自动生成的图层即可。方法2:操作步骤如下所示:a)制作配置文件,要求txt文件,格式如下所示:DataWithProperty:[X坐标Y坐标高程点名]32619973.0674404897.795100.62b)在专业工具栏中点击“专业功能>定制功能>带属性坐标数据导入,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选择坐标文件,即可将坐标数据导入。其中XY需要设置。3)高程值处理——首先点击“专业功能》定制功能》高程值尾数截断”,实现高程值的精度要求。然后点击“属性编辑》固有属性转出”,将修改后的高程值转出。4——点击控制点,点击“X”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点的平面坐标值按四舍五入保留至整米;6.4有向点角度预处理Geoway3.6中的有向点记录方式是正北方向0度逆时针,相差270度。为保障有向点图面在GW软件中显示正确,故数据导入软件后将所有有向点角度处理成正北方向逆时针计算方式。操作步骤:1)选择所有有向点:打开所有点层数据,利用“选择-高级选取”工具,将所有有向点全选2)-有向点角度修改,输入270度,进行角度值增量修改。6.5道路交通6.5.1路网连通性检查打开道路中心线和单线道路,点击“辅助工具》显示悬挂点;点击“质量检查》批处理》消除悬挂点。对未消除的悬挂点,人工进行消除;延伸:点击右侧工具栏,点击延伸边界线,点击要延伸的线段;裁剪:点击右侧工具栏,点击裁剪边界线,右键,点击欲裁剪对象的被裁部分。6.5.2道路中心线生成边线方式一:功能位置:图形编辑-高级编辑-自动生成道路边线操作步骤:安装目录Dic.txt”内容,系统即可按照配置表设置自动生成道路边线。配置表格式:2.手动生成道路边线功能位置:图形编辑-高级编辑-手动生成道路边线操作说明:第一步:选择手动生成道路边线功能,选择待处理的对象;第二步:右键点击确定,即可按照配置文件对选择的对象进行处理。注:配置文件与自动生成道路边线使用同一个配置文件方式二:选中要生成边线的道路中心线,点击“图形编辑-高级编辑-骨架线生成”工具,指定边线存放的图层及地物类,输入道路宽度(宽度的一半)注:说明所有双线符号表示的道路都要生成道路边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6.5.3道路交叉口自动处理功能介绍:地表覆盖要素道路交叉口自动处理,处理示意图如下:功能位置:图形编辑-高级编辑-交叉口自动处理操作步骤:第一步,确定配置文件完整。使用此工具前确保“安装目录》Dic》configforcrossing.txt”配置完整,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图:配置文件说明:1)FLAG项设置为“是”时,参考“道路中心线图层”中配置的地物类;反之不参考;2)容差:单位为实际距离米,容差的用途如下图所示:的道路2路2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有一条给定地物类的道路与道路2相交,如道路4。以道路2悬挂点为中心,R如道路3。当道路2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系统进行交叉口处理,处理完成后的交叉口如上图“处理后”所示。如果道路2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不进行交叉口处理。第二步,选择工具。用户单击“地表覆盖>道路编辑>交叉口自动处理,系统自动按照配置文件对相应信息进行处理。6.5.4道路构面“城市道路面,代码赋值为430800。操作步骤:1)拷贝边线至LRDA层:将处理好的LRDL层的道路边线依次拷贝到LRDA层对应的地物类中(选中边线后,2)补充构面边线根据构面边线的特点,可以分为与其他对象共边和不共边2种:路端点采集线对象即可;-高级编辑-单点局部拷贝”或“双点局部拷贝”工具,手工拷贝要利用已有线段;二是利用“面提取”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把需要构面的层设为当前激活层;b)点击菜单项“专业功能>数据整理>面提取>面提取;c)把面层的“构面辅助线”设为输入地物类;d)目标地物类中。当前层自封闭的不予处理。3)面边线——悬挂检查补充完构面边线后,利用“质量检查-图形检测-悬挂点检查,查看下是否还存在悬挂错误,如果存在错误,4)采集构面标识点采集一个点对象即可。5)拓扑面建立顺序选择“专业功能-拓扑”下的预处理和拓扑构建,勾选图层道路和道路附属设施面层。6)拓扑面检查构面处理后,要进行拓扑的检查,主要检查工具为“专业功能-拓扑-拓扑检查”中的“拓扑点检查点即可消除。用图形编辑工具进行处理。扑》拓扑编辑》面提取”功能,进行拓扑面的提取。6.5.5点转线(人渡)旧标准的1方式一:重新采集线,将点要素删除;由于该地物较少,建议重新采集即可。方式二:将点先作为有向点处理(地物类上勾选“点+有向用工具(“图形编辑-批处理工具-有向点转折线6.5.6线转点(天桥)1毫米的转为点表示。工具:图形编辑-批处理工具-折线转有向点6.5.7有向点处理—火车站《数据规范》要求火车站以有向点表示,源数据是定位点,整合时应重新采集到主轨道上,方向平行于主轨道,作业时注意。采集工具-即完成有向点的采集。6.5.8图形错误检查编辑步骤:可以利用质量检查-图形检测中的工具,进行水系层的图形错误检查。交通点层可能存在重叠点,要进行“质量检查-其他检测-重叠点检查”此类错误,可以利用“质量检查-批处理-重点删除”工具处理。参数设置:“工具->选项->检查->重叠->重叠点,设置成0.001即可。,弹出以下对话框,选择参与检查的图层和删除条件。线层和面层利用“质量检查-图形检查”中的自相交打折检查、重线、悬挂、伪节点进行图形检测。处理方式如下:对于自相交打折错误,可以利用删点(双击线节点或快捷键H工具处理;在利用延伸、裁剪、连接的图形编辑工具处理。说明:检查参数设置,在“质量检查-选项”中,有相关的检查工具和批处理工具的5,1,1).6.5.9属性项录入注意点1)重复道路编号的录入:多个等级公路的重合路段,按最高级公路表示并按最高级公路编号填写其编号RN属性,等级相同时,其RN属性应填注全部道路的编号如“G107/G203”,填写编号小的道路名称。2高架电气化铁路TYPE项“电/高架,旧1万数据上填写的是“高架、电,整合更新时按《数据规范》填写3)公路没有铺设材料(MATRLLANE/双行线(SDTF)的内容可参考国情数据。属性录入工具:参照属性栏和属性数据视图工具的使用。6.6居民地及设施6.6.1要素几何类型确认◆砖石城墙:删除原面层数据,用线表示,城墙基地宽度大于1.5mm时补宽度,宽度的获取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塔型建筑物:在rfca层,选择面积小于9mm2改为点表示,并重新归类到RFCP6.6.2图形错误检查1)打折与自相交检查;2)悬挂与伪节点检查与批处理;3)重线检查与批处理;4)删除线上重点及平角点;5)“检测后,并进行批量删除。6.6.3房屋构面及拓扑检查1、房屋构面:参考道路层构面的步骤。1)补充构面边线2)检查面边线是否悬挂、面域点是否完整3),此命令在拓扑之前完成相交线打断、消除悬挂等拓扑准备工作。4)拓扑构面:“专业功能》拓扑》》拓扑构建”,完成拓扑构面工作。2、拓扑检查:——,此命令可以检查出多余标识点;——,点击此命令可以检查出面积异常小的房屋面;——,此命令可以检查出没有成功构面的房屋;6.6.4逻辑关系检查检查房屋与路边线是否有相交,房屋与围墙是否有相交。操作步骤:1)点击“质量检查》图形检测》两线相交”,选择线所在图层和地物类、面所在图层和地物类,即可进行检查。2)点击“质量检查》逻辑关系检查》线穿越面”,选择线所在图层和地物类、面所在图层和地物类,即可进行检查。6.6.5属性处理注意点1type字段值。2\1万数据上没有区分是单独或成片的形式存在,本次整合参照影像底图,录入FORM属性内容;3)矿井:FORM属性的录入,废弃矿井类型包含“风、煤、废、铁”四种;4)温室、大棚:原数据上没有区分是单独或成片的形式存在,填写FORM6.7水系6.7.1添加水系结构线编辑内容:1)实。2)若数据中没有,或者水系结构线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根据面状水系进行结构线的采集。操作步骤:点击“专业功能》地图缩编》水系综合工具》河流中心线/湖泊中心线”,利用此功能进行水系结构线的提取。1.线时,应赋上游河流属性。2.HGB字段赋单线河流GB;其他字段同单线支流的属性。6.7.2添加干堤中心线1)编辑内容:2)操作步骤:/平行内插,利用此功能进行干堤中心线的提取。宽度值直接量取两边线之间的距离获取。6.7.3线状辅助线整合中间被线状辅助线断开的情况,需要将单线河连接贯通(图形编辑-折线-连接/局部串接;6.7.4废弃水库面转点将hyda层中原有数据的范围边线去掉,保留面域点,并移动到hfcp层加标注点。6.7.5赋河流编码(HYDC)1)编辑内容:3)系要素应赋临时代码。(可加载国情对照到一万标准上的图层数据进行参考)2)编辑步骤:4)利用属性栏或者属性时局图添加河流编码—“HYDC”:查阅资料进行补充;其他属性值的录入方式同理。6.7.6要素几何类型确认1)编辑内容:换。适当取舍:如坎儿井,旧标准中为定位点,新标中为HFCL层中的有向线,因此需按实际情况进行取舍;2)编辑内容:涵洞中心线一般垂直道路方向。只打开道路和涵洞地物类,利用属性数据图查看选取道路宽度值大于20m上的涵洞,在对应位置补采线状涵洞(HFCL-2209006.7.7有向点转折线—河流流向个别地物类在方案对照前后的要素类型不同,如河流/沟渠流向,在河南旧方案中为有向点,但一万新标准中为有向线,因此方案对照后,需要将有向点转化为折线。操作步骤:第一步:修改地物类的几何特征,将河流/沟渠流向勾选“有向点+有向线,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将有向点值转换算成正北方向逆时针第三步:批量选中要转成线段的有向点(全选HFCL中的河流流向)第四步:选择有向点转线段命令。在专业工具栏中选择“标注注记>有向点转折线”命令后,系统会弹出“请输入线段长度”对话框,长度为“6”mm。如下图所示。第五步:输入长度以及原有向点在折线上的位置,完成有向点转线段操作。的方向一致,且地物类不变,线显示风格取决于该地物类下线风格的设置。第六步:最后恢复河流/沟渠流向的几何特征,即如下图所示:6.7.8图形错误检查编辑步骤:可以利用质量检查-图形检测中的工具,进行水系层的图形错误检查。点层要进行“质量检查-其他检测-重叠点检查”此类错误,可以利用“质量检查-批处理-重点删除”工具处理。线层和面层利用“质量检查-图形检查”中的自相交打折检查、重线、悬挂、伪节点进行图形检测。处理方式如下:对于自相交打折错误,可以利用删点(双击线节点或快捷键H工具处理;在利用延伸、裁剪、连接的图形编辑工具处理。说明:检查参数设置,在“质量检查-选项”中,有相关的检查工具和批处理工具的5,1,1)理的情况使用节点捕捉、折线相关处理工具进行修改。6.7.9拓扑构建及拓扑面检查经过方案对照表转换后的数据,需要重新构面,并检查构面正确性。补充构面边线,进行拓扑构面并检查,步骤参考道路层构面,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操作步骤:拓扑构建:弧段预处理:“专业功能》拓扑》弧段预处理”,此命令在拓扑之前完成相交线打断、消除悬挂等拓扑准备工作。拓扑构面:“专业功能》拓扑》拓扑构建”,完成拓扑构面工作。拓扑检查:——,此命令可以检查出多余标识点;——,点击此命令可以检查出面积异常小的水系面;——,此命令可以检查出没有成功构面的水系要素;6.8管线6.8.1补充采集地物类电线塔:旧标准1补采6.8.2图形错误检查:1)打折与自相交检查;2)悬挂与伪节点检查与批处理;3)重线检查与批处理;4)删除线上重点及平角点;5)重点检查与删除;6.8.3属性录入油、气、水管道TYPE字段赋值6.9境界与政区6.9.1境界线编辑内容1)线面一致性处理:相应的界线构面而成。以河流或线状地物中心线为界的应拷贝中心线到境界层,保持不同层数据的一致性。2)图形错误检查5)打折与自相交检查;6)悬挂与伪节点检查与批处理;7)重线检查与批处理;3)属性录入6.9.2政区1)编辑内容a)政区面构建拓扑;BRGP有明确范围界的,按界线构面并采集标注点。b)政区面检查及修改;c)政区面PAC码赋值;2)编辑步骤:a),此命令在拓扑之前完成相交线打断、消除悬挂等拓扑准备工作;b)拓扑构面:“专业功能》拓扑》拓扑构建”,完成拓扑构面工作;c)——,此命令可以检查出多余标识点;d)——,点击此命令可以检查出面积异常小的房屋面;e)——,此命令可以检出没有成功构面的房屋;f)政区面赋值PAC,根据对照表配置,程序自动根据一个属性字段对另一个属性字段赋值。;g)——,点击此然后重构拓扑。6.10地貌6.10.1等高线1)编辑内容:a)自相交和打折检查;b)悬挂点和伪节点检查c)两线相交检查(计曲线和首曲线)d)检查等高线高程值;2)编辑步骤:a)——,在检查交的对象。b)两线相交检查,保整等高线不相交-图形检查-两线相交检查c)工具中的局部串接工具进行修补等高线。d),在检查之前,首先在工具—选项下设置编码、等高距,随后可进行高程正确性检查。6.10.2高程点编辑内容:a)检查高程点中的重叠点,并进行批量删除。;b)检查等高线和高程点的关系;c)检查高程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高程点,如落入水面的高程点;d)属性录入检查:如比高点的type字段值(人工、自然、水系)编辑步骤:a)重叠点检查:“质量检查》图形检测》重叠点检测”,选择要参与检查的图层即可。(注意参数设置:“工具->选项->检查->重叠->重叠点”,设置成0.001即可。)b)批量删除重点:“质量检查》批处理》重点删除”命令,注意点删除的条件设置。c)点线矛盾检查:“质量检查》其它检测》点线高程矛盾检测”——,执行此命令可以检查出高程点高程值与等高线不符的情况,分析后,依据资料修改错的高程值。d)高程点落入河流面检查:“质量检查》逻辑关系检查-》点落入面检查”,将不合理的高程点检查出来。-折线中的处理工具,如连接、局部串接等。6.10.3坡底线补充说明:旧一万数据中采集的是坡顶线+斜坡面,本次新标准中要求存储坡顶线+坡底线,故需要将斜坡面范围线转化成坡底线。-折线单点打断\双点打断“功能,将斜坡范围线多余线断开并删除,保留坡底线。6.10.4石质陡崖、石质有滩陡处理规定用有向线表示。放到对应的陡崖和陡岸地物类中,有向线表示。6.11植被与土质6.11.1植被面范围注意:1)构面边线的确认:2毫米的道路构面时,扣除面层的道路,并以路边线对植被进行构面。2)构面边线补充尤其是新构面的路层。图层中拷贝构面辅助线;可利用“数据整理-面提取”工具,进行处理。6.11.2拓扑构面编辑步骤:1),此命令在拓扑之前完成相交线打断、消除悬挂等拓扑准备工作;2)拓扑构面:“拓扑构面》拓扑构建”,完成拓扑构面工作;6.11.3拓扑相关检查编辑步骤:1)——,此命令可以检查出多余标识点;2)——,点击此命令可以检查出面积异常小的面;3)——,此命令可以检出没有成功构面的要素;4)拓扑面空洞检查:对于检查出来的空洞,手工添加标识点,重新定性补充空洞。5)拓扑面分割检查:首先进行固有属性转出,保证GB有值,接着进行拓扑面分割检查,系统将相邻的属性相同的拓扑面检查出来;6),即可把属性相同的相邻拓扑面进行合并。7)拓扑面重叠检查:点击“专业功能》拓扑》拓扑编辑》拓扑面重叠检查”,检查不同面层之间的重叠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修改;6.11.4植被层重叠点检查植被点层可能存在重叠点,需要进行重叠点检查,并进行批量删除。操作步骤:8)重叠点检查:“质量检查》图形检测》重叠点检测”,选择要参与检查的图层即可。注意参数设置:“工具->选项->检查->重叠->重叠点”,设置成0.001即可。6.11.5属性录入相关6.12地名6.12.1地名层提取由于河南旧一万数据中没有AGNP和AANP中的name值进行提取。操作步骤:1)专业功能-定制功能-地名点层提取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需要提取的地名点地物,配置文件修改方式见最后一章节。视图逐个进行定位,在相应的AGNP、AANP中采集点位。6.12.2CLASS码处理AANP和AGNPCLASS性值的统一修改。关闭其他数据层,仅打开AANP和AGNP层;AANP和AGNP“pinyin”字段中。选择“属性编辑>属性对照”,在下图的设置框中,按照图中内容该设置:属性对照表文件选择:“注记Class字段赋值表.txt”点击“确认”即完成赋值操作。6.12.3PINYIN字段处理AANP和AGNP层注记拼音处理:“专业功能>地名库>自动赋拼音NAME中中文字自动添加汉语拼音。6.12.4注记点重叠检查检查注记点数据中的重叠情况,编辑步骤:1)提取AANP,如下图所示,检测CLASS属性字段内容,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进行归类;2)重叠点检查:“质量检查》图形检测》重叠点检测”,选择要参与检查的图层即可。注意参数设置:“工具->选项->检查->重叠->重叠点”,设置成0.001即可。6.13固有属性转出导出GIS——字段赋值的麻烦。点击“属性编辑》固有属性转出,弹出以下对话框:a)勾选“地物类代码,填写“GB”字段名称,并通过浏览按钮选择图层即可。b)勾选“有向点角度angle6.14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