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协作条件好C.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松嫩平原的温煦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2.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B.人们依据确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4.下图是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A.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B.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渐渐提高C.交通网络不断完善D.区域内联系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渐渐减弱5.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削减,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6.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7.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到农业社会时期转变为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读下图,完成10~12题。10.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11.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缘由是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B.紧靠海洋,用水便利C.农业发达,粮食足够D.海陆交通特殊便利12.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B.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C.水田集中连片D.温煦时期较长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半潮湿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潮湿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潮湿、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14.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③水稻种植业④重工业基地⑤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15.亚洲适宜种植水稻的缘由是A.水利工程先进B.机械化程度高C.有高温多雨的气候D.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17.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缘由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壤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地势平坦16.下面四幅粮食作物产量构成的扇形示意图中,表示东南亚某国状况的是18.下表反映的是欧洲部分地区的墙壁厚度,它反映了从英国南部到俄罗斯西部地点英国南部德国西部德国东部波兰中部俄罗斯西部墙厚(厘米)2326385173
A.风力越来越大B.降水量越来越多
C.地震强度越来越大 D.冬季气温越来越低19.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是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20.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
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21.在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辨别率较高的是A.飞机可见光遥感B.卫星可见光遥感C.飞机微波遥感D.卫星微波遥感2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23.目前对地球形态的精确探讨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24.(2008年江苏卷)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遥感技术可以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确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实力。据此完成25~26题。25.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A.探测范围小B.用途广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26.为获得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可用()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D.不同的电磁波27.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地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28.以下关于GPS测量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天候作业B.定位精度高
C.测站之间需通视D.观测时间短29.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
B.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辐射的电磁波相同
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
D.从传感器接受信息到遥感信息的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30.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在于A.为各类用户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B.为用户供应卫星遥感图像C.为用户供应飞机遥感影像D.供用户随时查询有关地理信息31.有的渔民已经运用GIS技术找寻鱼群,假如渔业生产普遍引进这一技术,则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的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32.“导航、授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分别在6个轨道平面上绕地球运转,接收并传递信息。假如要确定一个人(或船只、车辆、飞机等)所处的位置,受用的卫星不能少于A.1颗 B.2颗C.3颗D.6颗33.2007年11月份我国完成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嫦娥一号”卫星获得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利用的技术是①RS②GIS③GPS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4.(2010上海4月)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数据A.经度、距离、海拔B.经度、纬度、海拔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35.假如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推断引起火灾的缘由B.预料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料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刚好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扩散方向,制定灭火方案36.“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下列关于数字地球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技术是高科技行业,难以走入我们的生活B.数字地球技术发展前景广袤,将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C.数字地球技术是地理工作者的专用工具D.数字地球技术就是指“3S”技术37.在斗争运用卫星制导导弹,这种导弹不受浓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铺租赁与市场拓展服务协议4篇
- 科技驱动引领未来
- 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柴油销售区域市场调研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养老院场地租赁及养老服务合同8篇
- 2025年度茶叶电商平台茶具批发销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玩具产品电商销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专业桩基砍除工程承包合同2024年
- 2025年度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合作合同范本4篇
- 2024缆车司机雇佣合同(滑雪场)
- 餐饮行业智慧餐厅管理系统方案
- 2025年度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3篇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殡葬改革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 新外研版九年级上册(初三)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