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东莞时报》的“温暖”追求“办中国互动性最强的和暖报纸”,《东莞时报》创刊伊始,就喊出这一嘹亮口号。经过五年的摸索前行,有了一些收获与心得。良知与和暖内地都市报存在两种类型,或者说两条路线,我将其概括为良知类与和暖类。前者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主要以舆论监视显特色;后者以《都市快报》为代表,以民生新闻作主打,靠服务精细化、文本创新化征服读者。这两张报纸在他们所在的城市都活得很好。
良知与和暖的概括存在着争议,不确定特别切实。我所说的“良知报纸”指道德观念对比强,扬善惩恶的意识彰显,嫉恶如仇的特点突出。《南方都市报》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情几乎均有涉猎,并有深入的报道,且评论犀利;“和暖报纸”乃温情、舒适、和谐、亲近、服务的特质更加强化。《都市快报》倡导“生活因和暖而美好”,其领导曾对我说:我们一般不刊载负面新闻,而是关注新闻事情中的人,关注新闻事情中的服务性元素。
作为地市都市报,《东莞时报》更适于走《都市快报》的和暖路线。这是处于地市区域报纸的位置抉择的,也是人才队伍素质与经营收入水平所抉择的。
当然,并不是说办和暖报纸就十足放弃舆论监视。《东莞时报》也不乏舆论监视报道。和暖报纸的舆论监视理应更加理智、理性与慎重,更提防环境友好。
骨子里的和暖
虽然《东莞时报》创刊之初便倡导做和暖的报纸,但运作过程中却观念摇摆,执行不力,来自于读者、报道对象等的异议不断。
有的记者沉迷于打打杀杀、血腥刺激等“嗜血”新闻,编辑将其置于显要版面呈现,认定如此新闻才能吸引眼球。
有的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单一信源,错漏百出,伤害被采访对象。
结果,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与日俱增,有领导反问:你们的定位是和暖报纸,可现在的报纸和暖吗?
痛定思痛,终究明白:要做和暖报纸不是刊载一两篇和暖报道就叫和暖,不能停留在外观、浅层次、应付式的和暖,而理应是骨子里的和暖,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和暖。这种和暖不仅针对读者,也针对报道对象,更针对政府,要把握好三者的平衡。只有把握三者的平衡,才算真正做到了骨子里的和暖。
《东莞时报》强调,记者确定要客观公正,对涉事方均要采访到位,不宜偏听偏信;对一些影响大局稳定、政府形象的稿件确定要慎重考量;不要带着仇富仇官的心态去采访等等。
央视名嘴柴静在其新书《望见》中讲到,她采访刘欢时,涉及为何退出选秀节目的尖锐看法,刘欢梦想她不要用,她听从了。她说:“采访本身有一种孤高的可能。过去我觉得我就是观众的代言人,要完成他们交给我的使命,但是现在我会首先崇敬坐在我对面的人,由于对这个人来说,节目播出后对他人生的影响可能是你不成估量的。最重要的是,即使我不播出这些内容,同样理应有自信完成一期质量不错的节目。”这一斟酌颇具启迪意义。
新闻的专业化,不仅在于文章或者节目是否吸引眼球,还在于是否处理好涉及新闻的相关人事。假设一篇文稿、一档节目,只是观众叫好,却伤害了不少与新闻相关的人,我不认为就是好。
既然《东莞时报》生活于此,就理应喜欢我们的城市,努力挖掘其美好的、光辉动人的一面。就理应以一种健康、阳光、理性的态度去对待相关的人和事。内容和暖:民生、慈善、服务
《东莞时报》在2022年确立了以民生、慈善、服务为抓手,表达内容的和暖。
民生新闻最能表达和暖。民生新闻政府关注,百姓关切,且不易犯忌,应放大为之。
对民生新闻,《东莞时报》不惜版面,且版位置前,原来版序为时政、民生、社会、经济,现在民生放在时政之前。且开发“每日民生焦点”专栏,重点经营。
为强化民生报道,从2022年3月26日起每周一推出《民生周刊》,以2至3个版的规模对重大民生话题举行深入调查报道。同时,对一周民生新闻举行盘点,包括推出“一周健康查看”“一周物价查看”等栏目,由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注度高。
2022年6月,暴雨袭城。《民生周刊》刊发了调查东莞地质苦难隐患的深度调查报道《都市险突围》。6月11日见报当天,东莞市市长就在报纸上做了批示,国土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报道对全市地质隐患举行调查,出台了一系列方案。一篇报道推动了政府部门忽略的工作。
类似推动政府工作的民生报道还有不少。譬如报道非法贩卖禾花雀等野生动物的文章《哭泣的禾花雀》在《民生周刊》推出后,林业局请记者一同前去查处等。这类报道,政府关注,市民也热爱。
《民生周刊》借鉴杂志操作封面新闻的做法,调查报道既有宽度亦有深度,弥补了报纸深度的缺乏。该刊已成为《东莞时报》亮丽的品牌,荣获2022年度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奖。
慈善公益新闻也属于添加和暖特质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大量报纸都有意强化了慈善新闻的力度,纷纷开发公益周刊或专版。《东莞时报》顺应潮流,从2022年3月26目(社庆日)起,推出善行版,周一至周五每日亮相。报道社会弱势群体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爱心人士的帮扶,同时也关注公益组织的活动。还通过组织各种慈善活动丰富版面内容,强化与读者互动,形成良好的口碑。
善行版得到政府部门的好评与关爱。2022年,东莞第三届慈善日,市民政局与《东莞时报》合作“爱心救助在行动”专栏,在善行版公开找寻需要扶助的对象,并刊载其故事,使善款有的放矢。
服务性也是一种和暖。服务性让读者收获实用学识,增长见识,使报纸“有用”而吸引眼球,争取读者。
《东莞时报》特别强调新闻的服务性。要求大家在常规新闻中挖掘学识性的延迟报道,譬如火灾报道重点落在救援与如何逃命、如何防火;法治新闻关注如何回避风险等,总之要让读者了解新闻事情之时,还要收获学识。
2022年10月11日,《东莞时报》推出“求真试验室”特色专版。该版从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得到启发,用测验方式对动态新闻中展现的不解、传闻等举行求证,找专家答疑解惑。该版既有新闻性,又有服务性、趣味性和科普性。如《酒驾传闻》《劈砖测验》《手机脏过马桶?》《翻白眼眼保健操》《微波炉烧水传闻》等,这样的新闻以服务性为其根本,可读性强。要将民生新闻做好,需要创新意识与计划意识。2022年6月l5日,《东莞时报‘虎门新闻》推出封面新闻《她的日记,满是泪水》。陈述一位因意外车祸致婆婆丧生、儿子重伤的母亲自主自强,走出凄怆的故事。6月22日,持续以一个版的篇幅,陈述女仆人公得到社会上大量人伸出援手后,抉择振作精神自救,重开自己原来的汤粉店。6月29日,持续报道汤粉店重开后,众人捧场,小店火爆的场面。一个几百字可以写完的社会新闻做出了三篇大报道,以小见大,互动性强,也表达了报纸的慈善情怀。
形式和暖:视觉、文本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外在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倡导和暖,形式理应与之匹配。
《东莞时报》创办以来特别重视视觉和文本。
2022年提出办杂志化的都市报,首推封面海报化,内容分叠细化,多封面呈现,加上内页设计艺术化。形成新锐、大气、时尚、激情的视觉风格。2022年3月26日再度升级,形成更加舒朗、悦读的风格。
《东莞时报》的视觉设计在业内引领潮流,获奖不少。如今,美术编辑部提出,不仅仅得志封面版等主要版面的设计,理应每个版都能出彩,才是最高境界的杂志化。
《东莞时报》一向践行标题的叙事化、口语化、情感化,使标题制作更加抓人。还倡导文本的短段短句,每段不超140字,每旬不超11个字,使文章更加悦读。同时,要求记者们学习古龙小说的语言风格,写出干脆而有气力的文字。
2022年,涌现了一批采访扎实,细节生动,文字美好的好文章,如《敬老院,老人宁静等待》《弑父受审,全村联名求情》等。
活动和暖:慈善牌、温情牌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早已进入活动营销的时代。只有不断地计划有创意的活动,为客户供给更多的附加值,才能吸引客户在报纸上投放广告。《东莞时报》创刊5年来,计划了不少表达和暖特质的活动。
《东莞时报》创刊当天便推出旨在扶助贫困大学生的玉兰助学金。创刊号的销售收入以及每年国际大学生日的报款收入全部注入助学金,每年颁发一次,至今东莞理工学院的近百名贫困大学生受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报社都紧急组织了赈灾活动。2022年3月26日,《东莞时报》4周年庆典,到粤北山区助学和去湖南平江助学的两个公益活动同时启动。
慈善意识已深入《东莞时报》的血脉。每年春节前,都会推出“平安回家”活动,通过发动爱心企业赞助,解决贫困的新莞人过年回家的车票,每年上千人受益,至今已办4年。每年春节前夕,不少新莞人对此活动翘首以盼。
“和暖东莞十大新闻人物”已经评比了两届。岁末年初各种各样的“十大人物”评比多如牛毛,《东莞时报》那么突出“和暖”二字。通过对全年新闻事情的筛选和梳理,选出20位候选人,他们或者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或者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或者助老扶幼,勇于奉献……总之,他们的身上闪动着人性的光芒,表达了道德的标杆。候选人再经过市民投票与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十佳。此活动已成为《东莞时报》的品牌。
每年底,《东莞时报》会推出“封面宝物”评比,由家长将自己孩子的靓照供给给报社,通过纸媒和网站晒照片,加上投票程序,结果人气最旺的宝宝上封面。今年100个宝宝的照片和新年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