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④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1分)修改:________(3)同学们对北京展区里如意门上的对联很感兴趣。门上张贴的上联是“持家善古训”,你认为最合适的下联是(2分)A.教子有义方B.三杯万事和C.润身思孔子D.喜气溢朱门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默写。(共4分)4.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分)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1分)6.唐朝诗人韦元甫曾用“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来赞颂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子情态,《木兰诗》里最能呼应“娇子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9题。(共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诗人辞官南归,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________,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1分)8.划线诗句中,诗人用“________”自比,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现在,多用这两句诗来赞美________的精神。(2分)9.你还知道哪些包含“花”字的古诗,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本试卷内出现的古诗除外)(2分)答: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0-13题。(共9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李唐来公亦以此自矜B.可爱者甚蕃缀行甚远C.同予者何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予谓菊权谓吕蒙曰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香远益清益:________(2)不可亵玩焉亵:________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濯清涟而不妖翻译:(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理解:此句象征着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理解:作者以菊来烘托莲花,是想表达像陶渊明那样隐居避世,固然值得赞美,但那些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人境界更高。13.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祁黄羊的行为体现君子怎样的品质。(3分)【链接材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1\*GB3①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注:eq\o\ac(○,1)解狐(xièhú)(?-前570年)春秋晋国大夫,祁县东冀里人,解氏。答: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6分)14.下面是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故事情节,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1\*GB3①冰山受困=2\*GB3②海底狩猎=3\*GB3③电击土著人=4\*GB3④救采珠人A.=2\*GB3②=3\*GB3③=4\*GB3④=1\*GB3①B.=2\*GB3②=1\*GB3①=4\*GB3④=3\*GB3③C.=4\*GB3④=1\*GB3①=2\*GB3②=3\*GB3③D.=4\*GB3④=3\*GB3③=1\*GB3①=2\*GB3②15.阅读下面《红岩》读书分享会的海报,完成(1)-(2)题。(4分)(1)“一本书,两座监狱”中,这“两座监狱”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2)“一种精神,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却永不湮灭”,请结合这部书中具体的人物经历,谈谈你对“一种精神”的理解。(2分)答: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文章,完成第16-19题。(共10分)期待父亲的笑林清玄①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身在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工作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②这是父亲典型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然后又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簸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又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时心血沸腾,特别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难得的美味。提肉羹回家只是一端,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东西一定带回给我们,所以我童年时代,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是我们高兴的时候。③父亲是影响我最深的人。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这些工作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例如我们家种竹笋,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就曾仔细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笋,怎么看地上的裂痕才能挖到没有出青的竹笋。20年后,我到行山去采访笋农,曾在竹笋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笋农大为佩服。其实我已20年没有挖过笋,却还记得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可见父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多么大。④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没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⑤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⑥有一回我面临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你种了40多年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⑦我自以为比别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最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年文章时常反躬自省的。⑧母亲常说父亲是劳碌命,平日总闲不下来,一直到这几年身体差了还常往外跑,不肯待在家里好好地休息。父亲最热心于乡里的事,每回拜拜他总是拿头旗、做炉主,现在还是家乡清云寺的主任委员。他是那一种有福不肯独享、有难愿意同当的人。⑨我每天每夜向菩萨祈求,保佑父亲的病早日康健康。⑩父亲有五个孩子,这里面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最少,原因是我离家最早,工作最远。我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台南求学,后来到了台北,每年回家的次数非常有限。近几年结婚生子,工作更加忙碌,一年难得回家两趟,有时颇为自己不能孝养父亲感到无限愧疚。父亲很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说:“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的人,就算是有孝了。”⑪我后来从事报道文学,在各地的乡下人物里,常找到父亲的影子,他们是那样平凡、那样坚强,又那样伟大。⑫但愿,但愿,但愿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第一流的农夫;想写文章,要写第一流的文章;做人,要做第一等的人。”然后觉得自己太严肃了,就说:“如果要做流氓,也要做大尾的流氓呀!”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⑬我多么怀念父亲那时的笑。⑭也期待再看父亲的笑。(摘自《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删改)16.文章第=3\*GB3③段中说“父亲是影响我最深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对“我”的影响有哪些?(3分)答:________17.第⑥段中“瓶颈”指什么?父亲的教导让他受益匪浅,说说父亲是怎样劝说他的?(3分)答:________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主张“父母在,不远游”,而父亲却对“孝”有另一种看法,说说他眼中的“孝”是什么?由此可见,父亲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________19.文章以“期待父亲的笑”为题,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__(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0-23题。(共10分)蓬头柳马语①蓬头柳,大多生长在陕北榆林的长城沿线。②它们是树。祖祖辈辈,砍了柳椽,盖房子、打家具、做农具、扎篱笆……③它们是卫士。站立在北方天空下的千里长城线上,使风沙整整后退了上千公里。④柳树与北草地结下了世世代代的缘。⑤在北草地,蓬头柳丈把高的树干上,【甲】(生长滋生)起数十根粗细不等的柳椽,一片葱茏繁茂。⑥它一直与农田相伴。沙滩上、沙丘间开辟出的一片田地,这样的农田边上,一般都会长着几棵大柳树,也有用柳树将农田围隔成网格状的。⑦从榆林定边北部风沙草滩区开始,沿途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到处都有柳树的身影。⑧在离榆林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就叫古柳村。五六棵古柳都在六七百岁以上,要六七人方可合抱。⑨这一棵,树头中间已朽蚀,树头从中间分开,开始倾向两旁。它支撑着,不倒下来,分开向两边的树头上,各顶着数根腕粗的枝叶浓密的柳椽。⑩是哪一刻?实在支撑不住时?树头分崩,倒向四面,着地后迅速成支撑状,形似一只螃蟹。生命从这里又开始,看似枯朽的树身上再长出葱绿的枝条,就这样又是上百年。这是旁边的一棵。⑪倒了也不死。这一棵,一定是轰然倒地,整个树身横卧于地,现在朽成了一个空洞,像用一指厚的苍老的鳞甲片的柳树皮箍成的一个圆囤。只是囤背上滋长着一丛浓郁的柳枝。⑫还有两棵,这样说吧,要是没有其上那一丛青葱的柳枝柳条,我们一定会把它看成农人在种地时,收拾、堆放在地头、路边的一堆干朽木头,连木头也谈不上,几大块枯朽弓曲的老柳皮堆放在一起。它们是老柳的骨头吗?枯朽、苍白,可就是在这苍老的骨架上又滋长出新的柳枝新的生命!⑬塞上柳,我觉得它是一个“别名”。挺立在蓝天丽日下坦荡的高原大漠之上,圣贤、名流从这里走过,我想一定是他们给这北草地上的蓬头柳起了这名字的。我想也许应该叫它母亲树,因为它一年年蓬蓬勃勃长起的枝条,那些枝条——那些无穷无尽的“子女”,一年年长直、长粗,让农人来砍伐、收割,好帮衬一下他们艰难的生计。母亲树长到一两米,树头就被砍去,就在砍去的地方,新生出浓密的枝条,又以蓬勃的姿态,伸向蓝天。用不了几年就又都长成了柳椽,再被砍下来。还是原来的树头上,又生出新的枝条,砍了一茬又长一茬,如此循环往复。⑭在诗里,在画里,柳都是女性的象征,而北草地的蓬头柳却是一身的阳刚,像极了北草地上生长起的汉子,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巍然挺立。只要砍一根柳椽,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长在大漠上的柳,酷热耐得,严寒不死。春来,早早抽出枝条,拧成一代又一代北草地人那“童年的柳笛”。一生中不知要长出多少茬柳椽,让人砍伐下来扎篱笆、编筐子、搭棚子、盖房子。⑮最特别的还是榆林城里这些柳,就栽种在新城区的榆林大道上。穿城而过,榆林最长的这条街道,在它的街道中间,三五或十来棵一小段,从北栽到南,差不多上千棵的柳树,给这条大道平添了【乙】(秀美壮观)。一座现代的新兴城市,在它的主干道上栽植了这么多的柳树,在中国的城市或许独此一景。这样的构想,我想更多的还是取塞上柳的品格吧。20.第④段写到“柳树与北草地结下了世世代代的缘”,依据全文补全柳树与北草地结缘的具体内容(每空限四字)(2分)守卫农田→________→________21.从第⑤段和第⑮段【甲】【乙】两处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处应填________处应填________22.阅读文章⑧-⑫段,用一个词描述你的阅读感受,并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说说你的这种感受是怎样获得的。(3分)答:________23.就文章结尾的最后一句话“这样的构想,我想更多的还是取塞上柳的品格吧”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作出解答。(3分)问题:________回答:________五、写作(共40分)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请以“跑在时间前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题目二:请你发挥想象,以“小溪·河流·大海”为题目,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9北京昌平初一(下)期末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6分)(4分)(1)C(2)答案示例: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受到诗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2.(共8分)(1)C(2分)(2)D(2分)(3)B(2分)(4)杜甫陆游(2分)3.(4分)(1)答案:把“;”改为“:”(1分)(2)答案示例:“真知灼见”即透彻的见解。语义重复了,可以将“的意见”删掉。(1分)(3)A(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4.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1分)5.答案:闲敲棋子落灯花(1分)6.答案: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2分)7.答案:白日西斜(1分)8.答案:落红无私奉献(2分)9.答案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分)10.答案:B(2分)11.(1)更加(2)亲近不庄重(2分)12.答案:乙(2分)13.答案示例:《爱莲说》中的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就像是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的君子。文中祁黄羊不计个人亲疏,从每个人能力出发,推荐自己的仇人为地方长官,推荐自己的儿子掌管军队,充分说明了他的大公无私。因而他的行为体现了君子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的品质。(观点1分,引用原文1分,结合材料说明1分,共3分)三、名著阅读(共6分)14.答案:A(2分)15.(4分)(1)白公馆渣滓洞(2分)(2)答案示例:这种精神就是宁死不屈,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红岩精神”。江姐在牢狱中受尽敌人的折磨,但她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信念拒绝威逼利诱,最后英勇牺牲。在她身上就体现了这种红岩精神。(理解1分,结合内容1分)(2分)四、现代文(共20分)(一)(共10分)16.答案要点:父亲小时候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启发了我们生活的智慧。父亲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启发引导“我”的文学创作,鼓励我坚持写作。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教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3分)17.答案示例:“瓶颈”指的是作者创作陷入低谷。父亲现身说法,以自己种香蕉收成不好是否要继续种下去的问题启发、鼓励“我”,写作遇到困难应该坚持下去。(3分)18.答案示例: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社会的的人,就算是有孝了。父亲是个豁达无私的人。(2分)19.答案要点:对父亲的怀念和祝福;父亲的开朗豁达乐观影响了作者,因此对父亲也充满了感激之情。(2分)(二)(共10分)20.答案示例:帮衬生活装点城市(2分)21..答案:滋生壮观(2分)22.答案示例:阅读这几段,我感到很震撼(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采购合同(31篇)
- 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析与应对方案
-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数据安全保障方案
- 塑料产品买卖合同书
- 股份制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文书
- 物流运输承包合同
- 房地产合作销售开发协议书
- 管桩施工劳务合同
- 能源行业资源整合合作协议
- 承包餐厅合同
- 2022新教材苏教版科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202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危险品识别标签
- 中国政区空白图(带省会)
- 湖南省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指导原则
- 大鼠针灸穴位
- 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 EN248表面处理测试标准
- 工程结算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