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_第1页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_第2页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_第3页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_第4页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校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1-3题。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B.抽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2.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1-3题。“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B.冻害C.高温D.大风3.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1-3题。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4.图1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简图,公路修通后,a、b村庄的农户在原有玉米地里开始搭建大棚种植草莓(图2),并在土壤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据此完成4-6题。当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是()第1页,共14页A.农业技术的发展B.交通条件的改善C.人工成本的提高D.市场需求的变化5.图1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简图,公路修通后,a、b村庄的农户在原有玉米地里开始搭建大棚种植草莓(图2),并在土壤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据此完成4-6题。大棚在种植草莓过程中发挥的最主要作用是()A.积累糖分B.防止病害C.抵御风灾D.调节温度6.图1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简图,公路修通后,a、b村庄的农户在原有玉米地里开始搭建大棚种植草莓(图2),并在土壤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据此完成4-6题。相对于透明塑料膜,黑色塑料膜可以更好地()A.保持土壤水分B.减少病害虫害C.保持果实清洁D.抑制杂草生长7.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人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回答7-8题。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人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回答7-8题。第2页,共14页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9.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9-11题。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规避风沙危害B.降低道路坡度C.增加通行能力D.促进矿产开发10.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9-11题。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11.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9-11题。第3页,共14页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2.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

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材料二: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2)分别分析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3)近年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呈明显好转趋势,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2.读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法国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二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海拔高度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米)(℃)(℃)(mm)(mm)(mm)(小时)R2012.620.754.160.6824.51975.3Q1111-8.423.31.242.2193.72975.7(1)简述法国

R地1月份均温比宁夏

Q地高的主要原因(2)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第4页,共14页(3)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别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4.“蓝洞”是灌满水的洞穴,从高处俯瞰,深洞呈现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仿佛深邃的眼睛,吸引着人们前去探险。位于委内瑞拉灯塔碟的伯利兹大蓝洞是最为著名的蓝洞之一,其洞穴形成于冰川时代末期(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海平面大幅下降),当时是滨海陆地的一个大洞穴,是一个垂直的洞穴。研究显示,其周边组成物质为石灰岩。指出最佳体验伯利兹大蓝洞的游览的方式,并简述该大蓝洞形成的主要过程。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常生活在丛林中,善于游泳,遇到寒冷能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环境,脊椎骨增生令其生长相当迅速。十多年前,美国佛罗里达州人将其作为宠物引进饲养,现在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如图),并呈蔓延之势推测缅甸蟒在美国南部地区泛滥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第5页,共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茶园行间空间有限,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有限;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作用;茶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都已枯萎,因此对调整茶园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会与茶树争水,因此不会提高土壤水分。故选:B。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答案】A【解析】解:根据材料“只怕懒人不开沟”可知绿肥作物既怕水涝,又怕干旱,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开沟利于雨天排水,旱时灌溉,A正确;冻害发生在深秋或冬季,此时绿肥作物已经枯萎,因此受冻害影响小,B错误;开沟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能降低风速,因此开沟并不能抵御高温、大风对绿肥作物种植的威胁,C、D错误故选:A。暴雨洪涝:①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②危害: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第6页,共14页干旱:①成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②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题主要考查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中等难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材料,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3.【答案】D【解析】解:华北平原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而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主要在农作物快成熟之时,此时已进入夏季,风力较小;保持水土会减小地表粗糙度;绿肥作物主要作有机肥用,增产增收属于经济效益;夏收之后,由于地表有绿肥作物的覆盖,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小,因此能减轻表土盐碱化程度。故选:D。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主要的生

态效益,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4.【答案】B【解析】解:由题中材料可知,公路修通后,a、b村庄的农户在原有玉米地里开始搭建大棚种植草莓,说明当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故选:B。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本题以我国东部某区域简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第7页,共14页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5.【答案】D【解析】解:由题中材料可知,大棚通过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来提高温度,满足作物生长的热量需求。故选:D。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本题以我国东部某区域简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6.【答案】D【解析】解:因为黑色的薄膜阻止阳光的射入,使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没有光合作用就不能长的好;另一方面,薄膜的覆盖压住了杂草的生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除草。故选:D。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答案】B【解析】第8页,共14页D项错误。解: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所

经过的海区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首先借助的洋流主要为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故选:B。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8.【答案】B【解析】解:A.甲地河流没有结冰期,而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等诸多因素有关,故A项错误。B.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量丰富、流量稳定,故B项正确。C.流量丰富与否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落差大小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与海洋的影响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D.流速快慢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与海洋的影响关系不大,故故选:B。甲地位于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如在气候方面表现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表

现为水量丰富、流量稳定等。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难度较大。解答关键是掌握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并能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加以应用。9.【答案】C【解析】第9页,共14页解:A、风沙危害是在恰哈新桥建成后出现的,所以规避风沙危害不是修建新桥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B、由图c可知,新桥路基呈阶梯状,增加了道路坡度,不符合题意。C、读材料可知,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桥梁的建设主要为了跨越策勒河,随着经济发展及运输需求增强,恰哈旧桥的通行能力不能满足曰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所以修建恰哈新桥,故正确。D、恰哈新桥修建后,会增加道路的运输能力,促进矿产开发,但不是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从自然因素考虑修路的限制性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势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于航线;对航空影响较小。地质:喀斯特地貌要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修建恰哈新桥的目的。10.【答案】B【解析】解:A、由材料可知,旧桥采用的护栏为透风护栏,不易产生风沙堆积,不符合题意。B、而新桥护栏为不透风护栏,会阻滞沙流,故正确。C、旧桥的平面路基不会减弱风速,不符合题意。D、新桥采用了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不符合题意。故选:B。从自然因素考虑修路的限制性因素:第10页,共14页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势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于航线;对航空影响较小。地质:喀斯特地貌要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影响新桥风沙堆积的因素。11.【答案】A【解析】解:A、由于芦苇沙障的设置,降低了风速,沙粒容易下降堆积,拆除芦苇沙障,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增强,挟带沙粒能力增强,沙粒不容易沉积在桥面道路上,故正确。B、芦苇沙障是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的,不会影响路面驾驶视野,不符合题意。C、芦苇沙障设在桥面道路北侧,与桥面的道路维护成本无关,不符合题意。D、芦苇沙障设在桥面道路北侧,阳光从南侧过来,不会影响光照,也不能减小冻土厚度,不符合题意。故选:A。交通运输线和点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交通运输线选线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地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展,尽量减少投资,维护地区稳定,巩固国防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3)科技因素:随着科技发展,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本题考查减少风沙堆积的措施,难度不大。12.【答案】解:(1)根据材料提示: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可知银川湿地最主要的效益是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第11页,共14页(2)银川湿地储水量下降的原因是农业和城市建设占用湿地,即围湖造田和围湖造城。(3)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措施即治理荒漠化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1)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大气环境。(2)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因人口增长要解决吃饭问题,围湖造田发展农业。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加快,围湖造城。(3)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保护天然林,封山育林育草;发展节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解析】(1)湿地的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极为重要的生态作用。(2)湿地储水下降的原因,主要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方面分析。(3)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从增加植被覆盖率、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分析。本题以材料和“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等知识,要求学生读图、析材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13.【答案】解:(1)由材料二可知,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R地气温大于Q地;由图可知法国R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学科网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的影响;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

Q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所以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

Q地高。(2)由材料二可知贺兰山东麓地区与法国葡萄园相比夏季气温高(23.3℃>20.7℃),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而且贺兰山东麓地区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越冬,病虫害少;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3)由图可知Q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严重依赖灌溉,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地荒漠化。该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黄河,若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故答案为:(

1)原因:①R地海拔较低;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③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铰大,P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2)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

③冬天气温低,第12页,共14页病虫害少;④劳动力丰富廉价;⑤地价低,生产成本低。(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影响: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解析】(1)由材料二可知,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再结合两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即可。(2)影响葡萄种植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昼夜温差,劳动力,土地租金等。(3)大量引黄灌溉,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区位因素。要学会区域差异的比较。14.【答案】解:最佳体验伯利兹大蓝洞的游览的方式包括深入洞穴潜水,游览方式是探险。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