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_第1页
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_第2页
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_第3页
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_第4页
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供高层建筑防火意识教育资料事件回放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北京市消防部门共出动85部消防车、595名消防官兵赶往扑救。燃烧近6个小时后,2月10日凌晨2时,大楼外已看不到明火。此次大火造成1名消防员殉职,6名消防员受伤。来自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层建筑近10万栋,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000多栋,仅北京的高层建筑就达到了8000余栋,超高层65栋左右。在节约用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方面,高层建筑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果遭遇火灾,这些曾经引以为豪的高度就会成为逃生、迅速扑救的障碍,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面对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如何加强防火,做好防火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做好建筑材料的安全管理,掌握防火常识,对此,本刊专访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中国消防协会理事郑实先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所高级工程师张新立先生,获得高层建筑防火、逃生的密码。郑 实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中国消防协会理事高层建筑火灾与多层建筑大不同

在我国建筑学领域,高层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及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即为超高层建筑;在土木工程领域,高层建筑定义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米的民用建筑。虽然不同领域定义有细微不同,但高层建筑因其高度所在,而与普通建筑有很大差别,面临火灾时这点尤其明显,郑总特别强调了其中三点不同。

首先高层建筑火灾蔓延快,发展迅速。这些建筑的中庭、开敞的楼梯间、非封闭的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等诸多竖向管井,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就如同通风烟囱,能加快火势向上蔓延,形成立体火灾。

其次,由于高度高,火灾扑救有一定难度。目前国际上的消防设备所达到的高度最高不超过100米,但不少建筑都达到了300、400米,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展开自救。安全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等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疏散设施,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系统等防火设备,是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及时扑救的首要选择。

再次,人员逃生距离长。如果建筑内部疏散设施、消防设备完好,被困人员具备一定的逃生知识,能正确使用逃生设施,高层建筑逃生不是难题。众所周知的“9•11”事件中,世贸双塔高411米,110层,其中1.3~1.5万人从熊熊大火中安全逃离,被称为史上火灾逃生自救之最。这一方面和该建筑的消防疏散设施完备有关,另一方面楼内人员具备的消防逃生知识以及临危不乱、井然有序的道德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采访中,郑总强调了一点,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的逃生并不像某些媒体所说,“几乎没有逃生可能”,只要掌握正确的逃生知识,临危不乱,积极借助建筑内部的防烟楼梯疏散设施就能安全逃离。完善的防火设计是高层建筑火灾的克星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所限,外部救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那么高层建筑的防火主要依靠什么呢?

防火分区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必要组成,正确、规范的设置防火分区可以有效防止此类建筑竖向层之间及水平方向火势的蔓延,尤其是对目前很流行的中庭结构来说,防火分区必须要合理设置。高层建筑的消防疏散设施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消防人员迅速扑救的重要依靠,主要包括安全通道/出口、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避难层等。火灾发生时,不论消防电梯前室还是防烟楼梯间前室,通过加压送风的方式防止烟气进入,可以避免逃生在此的人员窒息,形成暂时的安全通道。

而启用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的内部消防设施可以说是此类建筑火灾发生时的唯一有效扑救方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消防栓系统等消防设备准确到位的设计,一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同时可以通过完善的灭火系统及时扑救,避免火势蔓延。

郑总说,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完善的消防疏散设施和消防设备是火灾发生时自救、扑救,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最根本保障,所以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非常重要。

这次央视火灾,在室内没有大面积的蔓延,即是防火分隔和部分消防灭火设施起了作用。加强管理增强消防观念

谈及如何预防火灾,郑总很是感慨。火灾的发生及破坏与人不可分割,很大程度上,国人消防意识的淡薄是重要原因。郑总介绍说,高层建筑只要严格按照国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基本上就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消防意识,在建筑施工、消防设施设备维护及楼宇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郑总举例说,很多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比如防烟电梯间的前室,其大门安装有自动关闭装置,平时要处于关闭状态,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处于敞开状态,尤其是住宅,如果发生火灾前室应有的防烟作用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又如,设计的多个疏散门往往出于管理方便大多锁住;一些建筑工地易燃的保温和防水材料任意堆放等。

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郑总建议:应该从体制上保证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专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工作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从硬件方面消除火灾隐患;增强国人消防观念,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学习、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在火灾发生时能做到临危不乱,正确、快速逃生。国人消防意识的增强,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人员伤亡,从根本上减少损失。趋利避害放眼长远

央视的一场大火让烟花是否禁放,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否要限量限高,中庭形式是否可取的言论甚嚣尘上,对此,郑总说,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不能因为一次火灾就“屏蔽”了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优点。因为一个单位的一场火灾而对全国范围内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盖棺定论,这与当前提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