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装逼复习_第1页
中兽医装逼复习_第2页
中兽医装逼复习_第3页
中兽医装逼复习_第4页
中兽医装逼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1.脏腑:中医总称人体内部的器官。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头至心上焦位。中焦心下至脐论,脐下至足下焦位。3.气:构成动物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即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4.血:血是脉管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依靠气的推动循行周身,有很强的营养与滋润作用,是构成和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5.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6.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7.心藏神:指心主管一切精神活动。8.命门之火:命门,即生命之本;火,指功能,命门之火即生命的本元之火,指肾阳。9.肾精:精是一种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即肾阴,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元阴或真阴,肾阴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10.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11.正气: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力。12.邪气: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3.六淫:指自然界中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气候相对异常变化。14.内生五邪:脏腑失常时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合称为内生五邪。

15.疫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一种不正之气,疫疠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16.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舌行,舌态等变化、以诊断脏腑病症的方法。17.四诊:中兽医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合称四诊。18.四诊和参:在临床上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称为四诊和参。19.脉象:就是脉动应指的象征,包括部位、速率、强度、节律、流利度及波幅等。20.切脉:切脉又称脉诊,是用手指切动物一定部位的动脉。根据脉象了解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21.症:是指疾病的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22.证:是综合分析各种症状,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力量对比等方面的病理概括。23.辩证:中兽医分析和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综合分析四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原因,病机,病位,和病性,从而得出证型为下一步论治奠定基础。24.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25.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类具有普遍性的症候类型。26.八证论:八证论是中兽医学辨证的基本方法,其把家畜健康状况和极其复杂的疾病证候归纳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正证与邪证八类证候,用以辨别家畜无病或有病,并指导临床治疗。27.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28.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29.八法:汗法:又称解表法,根据表证的寒热虚实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吐法: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药物或用机械方法刺激咽部探吐,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吐出的治法。下法: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逐邪外出的治法。和法: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温法;系八法之一。又作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补法:八法之一。又称补益、补养、补虚。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消法:指消散和破削体内有形积滞,以祛除病邪的治疗方法。30.炮制: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用药需要药物的性质调制。和制剂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31.饮片:指的是中药根据需要,经过炮制处理而形成的供配方用的中药,或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32.剂型:将方药制成适宜的形式叫剂型。33.中药的性能: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味和效能。34.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35.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升降沉浮:升降沉浮是指中药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其中,升是指上升、提升;降是指下降、降逆;沉是指内行泄利;浮是指外行发散。36.归经:指中药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作用,即主要对一或几经有相对较好的治疗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37.配伍: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按一定的规则,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使用,称为配伍。38.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39.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40.药性七情(配伍七情):药物的效应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41.君臣佐使药: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42.引经药:即使药或调和药,用于引导药物直达病所或协调、缓和药性。43.中药:中药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动物疾病或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药物。44.中成药:中成药是指用中药制成的药。45.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46.方剂:方剂是由单味或若干味药物按一定的配伍原则和调剂方法制成的药剂,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形式。填空1.中兽医血起源于

原始社会

,其基本理论最早源于皇帝内径。2.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

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具有

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5.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6.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胞宫。7.六淫指风、寒、署、湿、燥、火。8.六淫的致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相兼性、转化性。9.中兽医将病因分为10.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有1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气就其生成及运用而言,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12.气具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等生理功能13.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14.经络主要有经脉、络脉、其连属体系构成15.四诊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16.有病的口色应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

等几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17.有病的舌色常见有白色、赤色、黄色、青色、黑色

五种18.有病的苔色常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三种19.切脉常用先轻按、再中度用力、重度用力三种指力20.八钢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21.八法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22.六经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23.四气指寒、热、温、凉24.五味指酸、甘、苦、辛、咸25.辛能发散、行气、行血

、甘能补益、和中、缓急、酸能收敛、固摄、苦能泻降、燥湿、坚阴、咸能软坚、散结、和泻下、26.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27.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十九反、妊娠禁忌28.动物种类不同切脉的部位也不同,马属动物传统上切双凫脉,现在经常切颌外动脉

;牛骆驼切尾动脉;猪羊犬切股动脉。29.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常用来治疗脾胃虚证。30.四物汤的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常用来治疗血虚、血瘀31.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熟附子、干姜、炙甘草常用来治疗少阴病或太阳病32.桃红四物汤药物组成桃仁、当归、赤芍、红花、川芎、生地常用来治疗血瘀33.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常用来治疗结证34.三因制宜主要包括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三方面的内容。35.中兽医学的发展经历漫长的历程,在唐代有了兽医教育的开端,其中李石编着的《司牧安骥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兽医教科书,对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等均具有较全面的论述。36.中药主来源于天然药及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

矿物

药及其部位化学和生物制品。简答题1.脾气的特点是什么脾气异常可致哪些疾病2.答:1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应于唇。2脾不健有腹胀、腹泻、精神倦怠、消瘦、营养不良、腹水、水肿、久泻脱肛或内脏垂脱、出血性疾病、食欲不振、口唇不健红肿生疮。3.经络的主要作用?答:生理作用:运行气血,温养全身;协调脏腑,联系周身;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病理作用:传导病邪;反应病变;在病证防治中:感受和转导针灸刺激;传递药物作用。4.疫疠之气是什么,气致病有何特点?答1是一种致病性强致病因素,恶性传染病。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症状相似;从外部入侵,有一定的季节性。5.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答:气是血生成和运动的动力,血是气的载体和物质基础,二者关系气为血统、血为气母。6.什么是辩证辩证的方法有几种7.答:1中兽医分析和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综合分析四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原因,病机,病位,和病性,从而得出证型为下一步论治奠定基础。2八钢辩证、脏腑辩证、气血津液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8.从患病肥肉动物的饮欲,舌色舌苔耳鼻四肢冷热,尿液,人便情况,脉象等表现来描述表证与里正、寒症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等答9.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炮制有什么作用答纯净药材和分级、便于制剂和贮藏、降低毒副作用和异味、增强药物功能和归经、改变药物性能。2保障药效、用药安全、便于制剂和调剂。10.分别列举5味常见的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滋阴,补阳药,补气,补血、止血、活血祛瘀药、驱虫药答解表药:麻黄、桂枝、白芷、生姜、薄荷、柴胡、菊花、升麻、蝉蜕、葛根。清热药:石膏、柜子、芦根、生地黄、白头翁、水牛角、黄连、龙胆、苦参、金银花。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艾叶、花椒。滋阴: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枸杞子、玉竹。补阳药: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杜仲、锁阳、蛤蚧。补气:人参、党参、山药、白术、甘草、大枣。补血:当归、白芍、熟地黄、何首乌、阿胶。止血:白及、三七、棕榈、侧柏枝、地榆、槐花。活血: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王不留行、赤芍、乳香、延胡索、。活血祛瘀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王不留行、赤芍、乳香、延胡索。驱虫药:雷丸、使君子、南瓜子、贯众、常山、狼毒。11.方剂的药物组分包括哪些,有何作用?答:主药、辅药、佐药、使药。主要药起主要作用;辅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佐药治疗兼证或次要证候,制约主要的毒性或烈性,反佐;使药引经药或调和药,用于引导药物直达病所,或协调、缓和药性。12.四气五味的特点答: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五味指酸、甘、苦、辛、咸辛能发散、行气、行血

、甘能补益、和中、缓急、酸能收敛、固摄、苦能泻降、燥湿、坚阴、咸能软坚、散结、和泻下酸收涩苦澡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三问答题1.什么叫正气与邪气?怎样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力。邪气: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只要体内正气强盛.致病邪气就不会侵入人体引发疾病;正气不足,邪气易侵犯人体。2.药性“七情”是什么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3.1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2可用: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不可用:相恶、相反。4.五脏的生理功能各是什么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心: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5.肝藏血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心主血,脾统血有何内在关系6.1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2.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脾是血液循环的统帅.肝是贮存血液的重要脏器。心为一身血液循环的中心,心血旺盛,肝血也可贮藏充盈,如心血不足或损耗过度,以致血亏肝虚。而心血的形成,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传输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统血,脾功能健全才能统摄血液,若脾阳虚衰,则导致血不循经,而有出血现象.7.为何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有何关系8.因为肾是人天癸所出之脏,天癸乃人之本元物质,是化生精气和生殖繁衍的精微物质,所以肾是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它能将营养适时适量的疏布全身,故脾为后天之本。9.正常的口色正常的脉象是什么?1舌质淡红、不胖不瘦、活动灵活自如、微有薄白的舌苔、稀疏均匀、干湿得中、不滑不燥。2表现为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数一定、节律均匀、中和有力、连绵不断。10.望舌色有哪些内容有病舌色各有何临床意义11.1舌色、舌苔、舌形、舌态2白色主虚证,为气血不足之兆;赤色主热证,为气血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