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开放探究型非选择题【题型特征】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它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方法采用分层次、采意式。【例1】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工作。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的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览一: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1)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人名项目中国孔子古希腊苏格拉底时代特征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思想观点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评价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的精神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被尊称为“圣人”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甲: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武器。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就是古代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后来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会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中国人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2)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有何不同?展览结束语: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说法。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3)请根据结束语及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为依托命制。第(1)问以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第(2)问以文字材料考查近代中国一些人对西学的态度,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解决问题;第(3)问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道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
人名项目中国孔子古希腊苏格拉底时代特征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奴隶制经济繁荣(或工商业繁荣);早期人文主义思想出现
思想观点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
评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甲:反对学习西学。乙:主张学习西学,但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丙:主张学习西学,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技术,还要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西学。(3)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例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材料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黄梅戏《天仙配》插曲材料三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他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请问题:(1)材料一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则?你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根据。(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解析
解答第(1)问要注意从三则材料涉及的共同问题归纳出探究的主题,史料的价值要从时间和可信度上把握。回答第(2)问时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小农经济。回答第(3)问要注意从社会变革、阶级结构和思想活跃等方面概括。第(4)问,注意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的材料是材料一中的第一则,长沙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锄。理由:①第一手史料;②实物史料。(2)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3)第一,都是社会巨变时期。第二,社会阶级构成复杂,新旧阶级在历史舞台上都很活跃。第三,思想活跃,各种流派交相辉映。(4)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长足进步。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文化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总体而言,进步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解题对策开放型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对不同的类型分别给出解题对策:(1)情景开放型。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解答这类题时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原理和史学常识解答。(2)角色体验型。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充当历史当事人,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开放题,较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品质等。注意解答时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整理。(3)仿写型,即给出一份样本,要求学生仿照样本的内容,根据列出的条件完成测试的题型。如:参照范例,分别在“抗争篇”和“新生篇”中填写一个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在60字以内。屈辱篇条目:火烧圆明园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抗争篇条目:简介:
新生篇条目:简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上例的简介中包括了以下几点: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地点——北京圆明园;人物——英法联军;事件——洗劫并焚毁了北京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评价——这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先认真分析样本的内容,然后选取自己熟悉的内容。(4)多种评价型,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材料二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材料三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材料四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孟子·告子上》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答案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2.美国《新闻周刊》曾发表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阅读摘自本文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1)15世纪前后到19世纪中叶,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诸方面说明西方世界是如何崛起的?(2)“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全球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新经济强国的出现,而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这个后美国时代最直白的表现。(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美国人现在很郁闷,2008年4月,一项新的民意调查表明,81%的美国人认为这个国家走的是“错误路线”。美国人确实有理由悲观,这包括金融领域的恐慌、萧条阴影、看不到头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愈演愈烈的次贷风波,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4)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答案
(1)政治:代议制的确立。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2)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的崛起。(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的深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等。(4)同意:美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不同意:尽管美国面临很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很多国家还无法与之相比)。3.真假火烧阿房宫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
又《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材料二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下》: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材料三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材料四
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没有发现秦代建筑遗物堆积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更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建筑遗存。据此,阿房宫考古队提出:阿房宫没有建成,它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阿房宫并不存在。请回答:(1)简要概括材料一、三、四的观点。(2)在上述四则材料中,哪则材料的史学研究价值最低?为什么?(3)“火烧阿房宫”已流传千年,在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公布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解析本题通过史料结合考古新发现进行开放性的探究,考查历史上“火烧阿房宫”的真假,目的是考查历史史料和考古发现对历史真实程度的佐证作用。解答第(1)问需要解读材料一、三、四中关于“火烧阿房宫”的叙述,提炼出每则材料的核心观点;第(2)问,比较四则材料,从文字记载对史学研究的佐证作用的大小来判断,进而分析其史学研究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自建房承包合同版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专利技术使用权授权2篇
- 2024年度工程居间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锅炉维护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设计与媒体投放服务合同4篇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知识产权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煤电产业行业研究报告:容量保障机制托底下的火电投资
- 《如何进行商务谈判》课件
- 阳台栏杆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新生儿低血糖应急预案
- 责任书冷库安全责任书
- 生活方式疾病
- 三方委托收款开票合同范本
- 燃气公司财务的管理制度
- 山西省灵丘县山西省刁泉银铜矿业有限公司银、铜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附件
-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含答案解析)
- 物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个关键节点清单
- 公司装修许可证
- CQI-12涂装系统评审
- 信用管理师(三级)理论考试题库(300题)
- 弯沉值计算表格-你懂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