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而伟大李易峰_第1页
隐秘而伟大李易峰_第2页
隐秘而伟大李易峰_第3页
隐秘而伟大李易峰_第4页
隐秘而伟大李易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隐秘而伟大李易峰付秀莹的短篇小说《爱情四处流传》在《红豆》杂志发表后,很快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选载,并被收入不同的小说年选本。这个小说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我认为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得志了读者的期望:在“短篇小说”这一体裁日渐式微的情形下,这个作品供给了一个短篇小说的近乎完备的样本;与大多短篇小说提防故事性或西方化的倾向不同,这篇小说提防诗意与抒情性,可以说承续了废名、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以来的现代小说“抒情诗”传统,也是传统中国美学在当代的再现。

评论者一般都会将《爱情四处流传》与鲍十的小说《纪念》相对比,《纪念》因被张艺谋改编为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而广为人知。确实,这两篇小说有不少好像之处,写的都是“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表达视角也都是从“回忆”开展的,在艺术风格上也都是唯美而抒情的,都以散文化的笔调娓娓道来。但假设我们做更为细致的分析,便可以察觉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之不同,《纪念》的核心故事在于父亲母亲如何相恋,抑制种种障碍结果结合在一起;而《爱情四处流传》所处理的题材更为繁杂,假设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父亲”的婚外恋及其对当事人的内心冲击。这样一个故事,对于叙事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度更大,也很轻易陷入难堪的故事:我们该如何陈述父亲的“外遇”呢?我们是该谴责他的不忠,还是该理解或者原谅他,而这种理解又该操纵在什么限度内?

所以这篇小说最值得关注的,并非散文化或抒情式的笔调,以及语言的细腻美好(这些当然也很重要),而在于表达视角的选择,以及这种视角所折射出的的人生态度与审美观。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表达角度的特色在于:童年视角,回忆视角,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及其相互交织。童年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颖、自然而又懵懵懂懂的世界,虽然陈述的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但又在朦胧中让人感到了一种美;回忆视角那么在时间的长河中冲刷掉了这一事情带来的直接伤害,以沧桑的容貌与悲悯的眼光重新扫视这个故事及其当事人,宽容并理解了一切;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那么回避了故事中最为残酷的核心片面,在这个表达者有限的眼界中,我们甚至不知道概括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事人(“父亲”、“母亲”、“四婶子”)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内心感受到了怎样的痛楚,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外部的、片段的、不完整的。这样的表达角度与剪裁方式,既化解了表达者的难堪,同时在艺术上也深得传统中国美学之精华――温柔蕴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留白处为读者供给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于是我们所看到的,便是一层层包裹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外面的一层,是表达者现在的回忆,其次那么是一个五岁小女孩的眼光,再次那么是这个小女孩的主观视角所看到的故事,即整个小说的核心:“父亲”、“母亲”与“四婶子”的恋情与繁杂关系。由于这个小女孩主观视角的限制及其阅历的局限,小说故事的“核”并不明显,而留下了大段空白,我们只能从外部动作、空气变化以及一些细节上去推测毕竟发生了什么――如此,整个小说形成了一种完备而精致的构造。

然而,艺术上的匠心并不能回避故事的残酷性,或者说这一“恋情”及其对当事人的伤害,正是通过层层包裹的诗意化的表达才得以凸显。所以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从故事最核心的片面讲起,那就是“父亲”与“四婶子”的相好。这一事情不仅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父亲”与“四婶子”,甚至也伤害了村里的其他男女,同样,它不仅伤害了父母的爱情与婚姻,也伤害了“母亲”与“四婶子”之间深厚的友情。在如此错综繁杂的关系之中,小说中的三个仆人公都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都有着无可言说的隐痛。

而在他们三人中,受伤最深的无疑是“母亲”,小说中说,“后来,我往往想,当年的母亲,确定知道了好多。她一向隐忍,沉静,她梦想用自己的宽容,唤回父亲的心。”小说中没有交待“母亲”到底知道了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一个被丈夫舍弃、被密友辜负了的女人,内心会是如何颓唐与绝望,那个过去引以为豪的稳定的“小世界”轰然塌陷了,她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如何面对村里人的流言蜚语?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或民间文化的气力与聪慧,“母亲”没有选择决裂,也没有报复,而是选择了隐忍、沉静与宽容,她将隐痛压在心底,以宁静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切,她甚至对“父亲”比以前更好,与“四婶子”也持续交往,在这里,她所相信的不仅是自己由打扮而来的魅力,而且是一种“天理”,这些内在的支撑使看似柔弱的“母亲”可以宽容一切,让她变得顽强,得以度过这一危机。但我们也可以想象,在她的宽容与宁静背后,又有多少“内心深处的猛烈风暴”。

“父亲”与“四婶子”当然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故事有一个怎样的开头与曲折,但他们确曾有过动心与默契,他们的“爱情”同样刻骨铭心,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样的情感是不容于这个世界的,由于它建立在背叛的根基之上――“父亲”背叛了他的妻子,“四婶子”背叛了她的密友。他们或许是“情非得已”,但终归内心有愧,所以在面临“母亲”的宽容与宁静时,很快就同样以隐忍的方式默认了现实的秩序。“父亲惊诧地看着饭桌上的麦秸屑,它无辜地躺在那里,细,而且小,简直微缺乏道。然而,我清晰感觉到父亲刹那间的震颤。”仿佛就是这样,他们的爱情被“麦秸”压断了,而“四婶子一辈子没有再嫁,也没有生养。……我不知道,她是否还会想起我的父亲。想起当年,那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英俊,儒雅,还有些害羞,如何见识了她的嫣然百媚。那些惊诧,狂喜,轻怜密爱,盟誓和泪水,人生的种种得意,如今,都不算了”。――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痛楚与无奈?

受到伤害的当然不只他们三个人,或许你们猜到了,我是指小说的表达者(不是)――当年那个五岁的小女孩,而今回忆这一切的“表达者”。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目睹了这些的时候,会对她的心灵造成怎样的冲击与影响,而她的全体回忆与表达,都可以视做是摆脱这一影响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故事的陈述过程中,她貌似都在通过记忆碎片的拼贴,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试图去理解每一个人――“父亲”、“母亲”、“四婶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时空角度拉开距离――譬如“那时候”、“芳村这个地方”这样反复展现的语式,或者从风俗或民间文化的角度――“在芳村,对于生与死都看得这么透彻,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然而,莫名奇异地,在芳村,就是这么冲突。在男女之事上,人们貌似特别看重。他们的态度是,既开通,又保守。这真是一件颇费琢磨的事情。”而整个故事的表达过程,也可以看做表达者在不断“琢磨”进而医疗内心创伤的过程。在故事的结果,我们看到表达者以苍凉的手势道别了过去,她理解并原谅了全体的人与事,与旧日的伤害实现了最终的“和解”。

在整个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的表达容貌,她写下了那些隐秘的疼痛,却通过视角的选择隐去了最为残酷的片面,而在宁静的表达中宽容了一切,将那些创伤升华成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