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2燕歌行(并序)高

高适(700—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辅佐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把守潼关。

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

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旧唐书·高适传》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000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著名边塞诗人,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燕歌行二首·其一【作者】曹丕

【朝代】魏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诵读两首《燕歌行》,有没有不同感受?《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

燕,古国名。古燕国位于我国东北部。此地最早称为“幽州”。蓟,在历史上是与燕并存的诸侯国,且蓟、燕两地相邻。后“蓟微燕盛”,蓟为燕吞并,称为燕国的都城,蓟也成为燕的代称。

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

这里的“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解题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全国卷I))交代时间交代事情交代写作缘由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领奉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战胜并有所收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适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以求报效国家。由但是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高适对将帅不恤士卒,指挥无能,欺君邀赏的行为感慨颇深,因写此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事:人:景:战争将帅士卒(征人)思妇塞外秋景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战事发展的顺序: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边烽突起慷慨出师力尽关山轻敌战败被围不归两地相思死斗心愿怀念李广出征注释及评解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烟尘:战争东北:开元十年至天宝初,唐与东北奚、契丹之间战事不断。残贼:凶残的敌人。横行:纵横驰骋,无所阻拦非常:特别赐颜色:赏面子、赐予荣光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问:你如何理解“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两句话《史记·季布列传》:“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出征注释及评解军队敲钲打鼓前往榆关,军中各种旗帜在东北沿海一带连绵不断。校尉紧急传送羽书飞奔浩瀚的沙海,匈奴的侵略战火已经烧到了狼山。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摐(chuāng):击打金:行军时用来节制步伐的钲(zhēng)

伐鼓:打鼓榆关:山海关旌旆:军中各种旗帜。旌:用羽毛装饰的旗。旆:边上镶杂色的旗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碣石:山名,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校尉:武官名,仅次于将军。羽书:即羽檄,紧急文书。瀚海:沙漠。猎火:围猎之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的狩猎行动,作为军事演习。此处借指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火。10:22这次战役师出有名还是师出无名?第一句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天子派了什么部队去作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二、三句可以看出来是精锐部队,非常有信心,天子非常重视。这支军队有没有赢?所以你认为“横行”解释为“纵横驰骋”还是“轻敌”比较好?【明确】这里有“轻敌”之意,但解释成“纵横驰骋”更好,这样衬托出将军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与皇帝的喜悦与张扬相呼应。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为什么没有赢?从第四句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个“飞”字写出了军情危急。“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飞”、“照”使用夸张手法,充分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激越。战败注释及评解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人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骤雨。战士在前线厮杀伤亡惨重;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极:穷尽凭陵:凭借威力,侵凌别人。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半死生: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帐下:指主帅营帐之中从第一句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作战条件?【明确】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①(手法)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②(体现/写出了)士兵奋力迎敌,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③(作用或意义)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④(表达了)作者对军中不平极大的愤慨和讽刺。战败注释及评解北方沙漠到了深秋尽是枯草;暮色降临孤城中能战的士兵越来越少。主帅深受皇帝恩德礼遇,却常常大意轻敌;士兵们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之围。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穷秋:深秋腓(féi):枯萎被围注释及评解士兵们身穿铁甲辛苦守边已经很久,妻子们珠泪纷落挂念丈夫远去只能自己啼哭。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远征将士驻守蓟北,只能徒然回首故乡。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玉箸:玉制的筷子,古代常用来形容妇女双流的眼泪。胡曾《咏史诗·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在城南蓟北:此泛指河北东北部战场。这两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明确】①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②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10:22“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句中哪个字最为关键?请简要分析。【明确】①“久”字最为关键。②“久”字说明了穿着铁衣的戍边战士,驻守边疆之久,辛苦劳累之痛,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传达出思念亲人之悲。③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久戍不归,强烈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边策者失当。表达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

被围注释及评解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哪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绝无仅有。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边庭:边疆

飘飖:形容动荡不安

绝域:极远之地三时:早晨、午间、傍晚,代表一整天。阵云:形容像墙一样耸立的阴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一夜:整夜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死斗注释及评解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是为了功勋受赏。你没看见沙场拼杀战斗多么苦;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死节:为国捐躯的志节岂顾勋: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李将军:(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为什么“忆李将军”呢?

一是以李将军为楷模,为军人的气节而死;

二是与带军打仗的将军形成对比,李将军有勇有谋,且体恤士卒,令士兵死得其所;

三是寄寓了诗人对现实(将军的无能)的一个委婉间接的批评;

四是间接表达了自己想成为李将军的志向,越是“沙场征战苦”,越需要李将军那样的人。主旨高适《燕歌行》抒出征之豪情;惜战士之辛苦;怜思妇之断肠;赞战士之死国;讽将帅之骄逸;

盼边地之和平。集大成唐代边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高适不仅是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

”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燕歌行》中,“

”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燕歌行》中,“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5.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燕歌行》中的“

”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6.《燕歌行》中,“

”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7.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

”的凄凉与悲壮。8.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

”,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9.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可见诗人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10.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从将领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11.高适的《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

”。12.高适的《燕歌行》中通过军情紧急和敌势盛大写战争开始的两句是“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1.边塞诗的形成。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