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新高考专用)_第1页
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新高考专用)_第2页
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新高考专用)_第3页
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新高考专用)_第4页
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食安全与土壤保护专题十目录专题01粮食安全专题02土壤保护微专题02土壤侵蚀微专题01农业“芯片”考点读高考研考向考情(近三年)学科素养粮食安全(2022湖南)28.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2022北京)2.图a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储存(2022·浙江6月)26(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2022海南)18.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2022辽宁)17(1)说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的意义1.综合思维:结合柱状图、折线图等,综合分析粮食问题的形成。2.区域认知:以粮食问题等生活中的实例,推测区域内粮食与土壤问题。3.地理实践力:根据生活中的粮食问题与土壤问题,提出保护粮食安全与土壤的措施。考点读高考研考向考情(近三年)学科素养土壤保护(2022湖南)13.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2022浙江1月)1.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2022北京)9.图中四地,土壤表层有机质(2022山东)9.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1.综合思维:结合柱状图、折线图等,综合分析粮食问题的形成。2.区域认知:以粮食问题等生活中的实例,推测区域内粮食与土壤问题。3.地理实践力:根据生活中的粮食问题与土壤问题,提出保护粮食安全与土壤的措施。考点01粮食安全

【高考解密】粮食安全是高考的新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向生活化,利用生活中的粮食问题,考查粮食问题的成因,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呈现。【真题探究01】

(2022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答案】1.(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考点01粮食安全

【真题探究01】

(2022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答案】(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考点01粮食安全【核心精要】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基本要求: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1)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目前总体呈减少趋势。(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考点01粮食安全

考点01粮食安全思考:每种措施如何影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①农田灌溉与防洪排涝,可増强防治涝灾害能力,平整土地利于耕作。②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化肥,可提高土壤肥力③使用农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④培育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可保证高产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能提高耕地利用率⑥发展农业机械化,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考点01粮食安全

3.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的手段(1)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①跨区调剂方向:以前是“南粮北调”,目前是“北粮南运”。②目前的粮食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2)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3)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库考点01粮食安全

二、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总体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3.面临的主要挑战(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考点01粮食安全

4.主要对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1)耕地数量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2)耕地质量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以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小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高标准农田考点01粮食安全

【变式演练】

(2022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2022年5月颁发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海南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1)从政策和技术的角度,说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的优势。【答案】(1)政策: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技术: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正在成为种业科研高地。(2)列举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措施。【答案】(2)加强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红线,落实监管责任人;建立耕地“非粮化”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清晰划分粮食和非粮基本农田范围并进行专门保护;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种粮积极性。考点02土壤保护【高考解密】土壤保护是高考的常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向生活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土壤问题,考查不同区域土壤的问题,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呈现。【真题探究01】

(2022·浙江)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主要作用是(

)①保持土壤温度

②减少水肥流失

③增加土壤厚度

④改善土壤质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1.农田覆盖地膜可以保温、保土、保湿、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增强光效等,①、②对;土壤层次分为一般可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成土母质层,土壤厚度是母质层以上的那部分,地膜覆盖不会增加土壤厚度,③错;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地膜覆盖不会改善土壤质地,④错,A对。故选A。考点02土壤保护

【核心精要】一、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1、成土母质(1)定义: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2、生物(1)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3)生物循环: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考点02土壤保护

3、气候(1)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2)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Ⅰ.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Ⅱ.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3)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东北黑土考点02土壤保护

4、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考点02土壤保护

二、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功能1.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考点02土壤保护

利用与保护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例如亚马孙河流域利用生物碳改良土壤。2.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知识拓展】绿肥植物是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做饲草。如紫云英。紫云英考点02土壤保护

三、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1.土地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2.多发地:干旱、半干旱地区3.形成条件:①气候:降水量小于蒸发量②地下水位高;其他:海水倒灌(滨海平原)等。4.防治方向:治:①脱盐;②选择适宜的耐盐作物;防:①降低、控制地下水位(潜水水位);②降低蒸发;考点02土壤保护

5、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规律:旱季,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被雨水淋洗。因此,这里的土壤具有春秋季节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考点02土壤保护

6.改良盐碱地的措施(1)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使土体脱盐。(2)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使咸水淡化。(3)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4)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椿、棉间作等,巩固水盐调节效果。考点02土壤保护

【变式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结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沙丘距离结合部300m,结合部距离草甸380m。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右图示意2016年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1)指出该地0-300cm深度各部位平均土壤含水率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答案】(1)数量关系:草甸>沙丘>结合部原因:草甸的地势低,能够聚集较多的雨水;沙丘的土壤质地比较松散,孔隙较大,有利于雨水下渗;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土壤孔隙小,黏度大,水分下渗困难。考点02土壤保护

【变式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结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沙丘距离结合部300m,结合部距离草甸380m。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右图示意2016年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2)分析上层土壤(0-10cm)中结合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的原因。【答案】(2)该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结合部植被主要为羊草,草甸植被为盐地碱蓬,相比之下,结合部植被覆盖度较高;植被对结合部地表的保护更深,减弱了蒸发作用,从而使结合部上层土壤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答案】(3)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供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充分利用荒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农作物的种植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度,有利于减弱盐碱活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3)指出该地部分草甸开垦成农田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益处。微专题01农业“芯片”

【专题讲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依赖型品种选育。同时,还应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种业产业链。微专题01农业“芯片”

育种国家队目前,我国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基本形成,保障着全国70%以上农业用种需求。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则是“芯片的芯片”,没有种质资源,农业育种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进入21世纪以来,“以资源为基础,以基因为核心,以品种为载体”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世界范围内对种质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一方面要通过构建核心种质群,以较少的代表性核心种质替代种质库中遗传资源,开展精准鉴定和遗传研究,减小样本规模;另一方面要组建全国性协作组,分工协作,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围绕本地区产业需求,针对性开展相关性状的精准鉴定和深入评价。微专题01农业“芯片”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行动。截至日前,新收集农作物、畜禽、水产资源分别达到11万份、6万份和5万份,一些频临灭绝的资源又重获发现。现阶段,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生产用种均为自主选育,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日5%,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在无数“资源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种质资源工作逐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国家种质库圃保存总量累计已超过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微专题01农业“芯片”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应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源自主可控关乎国家核心利益,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微专题01农业“芯片”

在农业生产力方面,在耕地建设上,坚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21年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耕地由“数量与质量”双重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三位一体”综合性保护转变,从“重用轻养,分头治理”向“用养结合、综合治理”转变;在粮农支持和市场化方面,在粮食支持上,细化完善多项粮农补贴政策,调整增加耕地地力补贴等,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市场化国际化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储备应急管理;扩大农业开放从要素开放向规则、制度开放转变,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同时也共同促进了世界粮食安全。微专题01

农业“芯片”【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答案】(1)特点:育种周期短,可育种时间长,育种种类更多。原因:地处热带(纬度更低),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可育种时间长;气温高,作物生长速度快,育种周期短。水热条件充足,育种历史悠久,育种经验丰富,育种种类多。。(1)与甘肃、四川相比,指出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并说明理由。微专题01

农业“芯片”【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答案】(2)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子品质高;秋季多晴天,空气干燥,利于种子晾晒;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气温低,也利于种子储存。。(2)分析河西走廊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的有利气候条件。微专题01

农业“芯片”【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答案】(3)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仍将增加的粮食需求;调整作物生长周期,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3)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请从种业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微专题01

农业“芯片”【变式演练】1.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老种子也称自留种、土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种形成的品种,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近年来,我国老种子受到商业种子严重冲击,品种大量减少。我国西南山区的宝山石头城,用原始生产方式种植了较多的老种子品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解析】1.从材料可知老种子也称自留种、土种,是在当地自然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种形成的品种,更加适应该地的自然环境,B选项正确。老种子是在长期的自然栽培条件下而形成的,其作物生长周期与该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并不会比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周期更短,A选项错误。老种子其产量较低,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其产量更高,作物收益更高,C选项错误。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其选种更加便捷,老种子需人工挑选其较为精良的作为种植的选种,D选项错误。故选B。1.与标准化的商业种子相比,老种子(

)A.作物生育周期更短

B.更加适应当地环境

C.作物经济效益更高

D.选种和储藏更方便微专题01

农业“芯片”【变式演练】1.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老种子也称自留种、土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种形成的品种,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近年来,我国老种子受到商业种子严重冲击,品种大量减少。我国西南山区的宝山石头城,用原始生产方式种植了较多的老种子品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解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域较为封闭,其农业多为传统农业模式,故其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多为老种子居多,B选项正确。西南地区使用老种子并非其地方性有意保护,A选项错误。老种子虽品质较高,但并不代表其病虫害少,C选项错误。我国西南地区受商业种子的冲击较小,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农业模式,其老种子的使用并非其育种经验丰富,D选项错误。故选B。3.石头城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地势起伏相对较大,难以推广机械化,①错误。通过政策的有效扶持,鼓励老种子种植,能够有效的保护老种子,②正确。加大种子的选育,提高老种子的产量与质量,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③正确。引进商业种子不利于老种子的保护,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C。2.我国西南地区传统农业模式下保留的老种子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地方保护 B.地域较为封闭 C.病虫害少 D.育种经验丰富3.下列措施中既利于石头城老种子品种保护又有利于农民稳步增收的是(

)①加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②政策扶持,鼓励老种子种植③加大种子选育,提高老种子产量④引进商业种子,提高粮食产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微专题02土壤侵蚀

【专题讲解】微专题02土壤侵蚀

一、土壤风蚀1.概念:土壤或土壤母质在一定风力作用下,土壤结构遭受破坏以及土壤颗粒(简称土粒)发生位移的过程。微专题02土壤侵蚀

2.特征:土壤风蚀是全球旱区(约占全球总面积的40%左右,随着全球变暖,可能还会有增加的趋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是土地沙漠化的首要环节。土壤风蚀具有长期性、缓慢性、强危害性、难于测量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的特征。3.危害:表土吹蚀,土壤粗化;细粒物质丧失,土壤肥力下降;沙割、沙埋,抑制作物光合作用;引发沙尘暴。微专题02土壤侵蚀

4.影响因子:土壤风蚀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过程,受到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制约。(1)侵蚀性因子气候因素:风速、降水、温度等;地表粗糙度:植被、作物残留覆盖、土块和土垄、风障、地形等(2)可蚀性因子土壤质地(砂土和黏土更易风蚀,壤土不易风蚀,粒径0.05-0.42mm颗粒含量高的土壤最易遭受风蚀)、有机质、碳酸钙含量、不可蚀颗粒的含量。微专题02土壤侵蚀

二、土壤水蚀1.原因: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可归纳为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四个方面;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微专题02土壤侵蚀

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地形的稳定。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微专题02土壤侵蚀

2.措施:微专题02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是指在水蚀或风蚀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地形,增加植被、地面覆盖和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措施。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指利用天然林或通过恢复、培育森林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目的,按照土壤侵蚀的形式和程度,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配置和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护坡林、沟道防护林、固沙林、牧场防护林和护岸护滩林等。微专题02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等。这些工程措施目的是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降雨入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良性生态环境。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微专题02土壤侵蚀

【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遭受严重侵蚀。侵蚀类型主要有面蚀(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壤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沟蚀(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及以下沟空的土壤侵蚀形式)和崩塌侵蚀(边坡上部岩石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受流水作用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三种形式。研究表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与植被覆盖率及土壤颗粒结构有很大关系。表1:花岗岩风化壳各层的颗粒组成表2:我国南方某地区水土流失分布统计表【解析】(1)土壤表层和红土层团聚体含量及粘粒含量较高,抗流水冲刷能力强,土壤表层的植物根系有固定作用,以面蚀为主;砂土层抗流水冲刷能力弱,受流水冲刷容易出现沟谷,以沟蚀为主;碎屑层由花岗岩节理发育形成,受流水和重力作用岩石沿着节理容易发生崩塌,以崩塌侵蚀为主。风化壳层次有机质(k/kg)>0.25mm团聚体含量(%)>1mm砾石含量(%)<0.001mm粘粒含量(%)表

里土壤表层32.437.0529.418.06红土层5.814.839.2324.2砂土层4.09.1037.768.60碎屑层3.33.8851.94.19坡度平坡(<5°)缓坡(5°~8°)斜坡(8°~15°)陡坡(15°~25°)急坡(25°~35°)险坡(>35°)流失面积(hm2)5701.816509.5919713.5220352.565259.87650.01流失率(%)9.8011.1933.8834.989.041.12(1)简要分析缓坡地区的各土层遭受流水侵蚀的类型。微专题02土壤侵蚀

【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遭受严重侵蚀。侵蚀类型主要有面蚀(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壤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沟蚀(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及以下沟空的土壤侵蚀形式)和崩塌侵蚀(边坡上部岩石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受流水作用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三种形式。研究表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与植被覆盖率及土壤颗粒结构有很大关系。表1:花岗岩风化壳各层的颗粒组成表2:我国南方某地区水土流失分布统计表【解析】(2)坡度缓水土流失程度弱,坡度陡水土流失程度强,急坡和险坡水土流失程度弱。缓坡与陡坡相比,水流速度慢,流水侵蚀能力弱,水土流失程度弱;急坡和险坡坡度陡峻,岩石多裸露,水土流失程度弱。风化壳层次有机质(k/kg)>0.25mm团聚体含量(%)>1mm砾石含量(%)<0.001mm粘粒含量(%)表

里土壤表层32.437.0529.418.06红土层5.814.839.2324.2砂土层4.09.1037.768.60碎屑层3.33.8851.94.19坡度平坡(<5°)缓坡(5°~8°)斜坡(8°~15°)陡坡(15°~25°)急坡(25°~35°)险坡(>35°)流失面积(hm2)5701.816509.5919713.5220352.565259.87650.01流失率(%)9.8011.1933.8834.989.041.12(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微专题02土壤侵蚀

【考法探究】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遭受严重侵蚀。侵蚀类型主要有面蚀(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壤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沟蚀(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及以下沟空的土壤侵蚀形式)和崩塌侵蚀(边坡上部岩石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受流水作用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三种形式。研究表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与植被覆盖率及土壤颗粒结构有很大关系。表1:花岗岩风化壳各层的颗粒组成表2:我国南方某地区水土流失分布统计表【解析】(3)红土层主要是植树种草,提高流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砂土层主要以排水为主,修建排水沟,其次种植固土植物。风化壳层次有机质(k/kg)>0.25mm团聚体含量(%)>1mm砾石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