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第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第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一)自然运动是自在形式,社会运动是一种自为形式。
1、自然运动的自在形式:以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着,发展的必然性通过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
2、社会运动的自为形式:运动的主体是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运动的,任何社会规律的实现都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即自然发展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1、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自发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结果。2、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来看,自然发展规律形成于自然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社会发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第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4、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第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动力学规律提示的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一一对应的确定的关系,它指明一种事物的存在必定导致另一种确定事物的发生,偶然现象可以忽略不计。统计学规律揭示的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
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可以准确地预见自然事件的发生,而社会科学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第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1、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个人愿望与个人行动的冲突构成社会发展的“合力”,并形成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因为:第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A他人活动制约某人活动,他人活动是制约某人活动的客观条件;生产关系对个人活动的制约。
B前人活动制约后人活动,前人活动是制约后人活动的客观条件;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对后人活动及其关系的制约。
C他人活动在某人活动之外,前人活动在后人活动之外,因而它们都具有非选择性,即不以某人、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指社会活动具有规律性。1、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原因;2、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3、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请分析:在人类历史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东西,不可重复,因而不存在规律性,更谈不上发展的决定性。第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答:1、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2、该观点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
3、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
4、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依次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过程。第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性
1、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2、每一个民族作出一定选择的特定原因。
A取决于民族利益。
B取决于交往。
C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第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1、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
2、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3、人们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第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从纵向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二)从纵向看,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性就在于,不同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1、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直接走向封建社会
2、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大洋洲也如此。第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的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但它的历史运行路线不可能是同人类总体进程逆向的。(四)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第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和直接动力
第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第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B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其适合生产力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其不适合生产力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B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C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应,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可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及其变化发展
B上层建筑能动地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第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其一,在服务方向上,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其二,在服务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政治上层建筑用强制手段,观念上层建筑用非强制手段)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其三,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第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又可表述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二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它们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3、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二)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开始的。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运动,而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
1、分工与生产力直接相联,具有生产力属性。
A分工使统一的生产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的部分。
B分工是工具和劳动者的具体结合方式,是工具水平和劳动者水平的综合表现,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分工与生产关系相联结,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A分工是生产过程中人与工具的结合方式
B分工是人与人的结合方式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中介
1、政治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但是在人们的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五)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中介。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什么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能推动旧的社会形态过渡到新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质变。
2、阶级斗争还可推动阶级社会中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四)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一)科学及其特点
1、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2、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第三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科学的特点:
A客观性。科学是一种客观真理
B实践性。
C逻辑系统性
D发展性。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A科学活动生产精神产品
B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C科学生产的劳动方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
D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强制性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技术及科技一体化
1、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2、科技一体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A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
B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C科学的物化速度越来越快
18世纪照相机用102年、蒸汽机用100年
19世纪:无线电广播用90年,电动机用57年,电话机用56年,真空管用35年,柴油机用19年
20世纪:电视机用14年,原子弹用6年,晶体管用5年,太阳能电池用2年,激光器用1年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科学革命、技术革命1、科学革命:指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传统知识、理论、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2、技术革命:指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质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力产生了飞跃。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近代以来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A、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于18世纪60—70年代发生在英国,到19世纪30—40年代基本完成。以后美、法、德、俄、日相继完成。以17世纪牛顿力学和18世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B、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和发电机的生产、电力的应用为标志。C、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标志—以六大技术群体的崛起为标志1、信息技术群体,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讯等;2、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晶态、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记忆合金、分离膜、超导体等;3、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等;5、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水养殖;6、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天运输,空间军事等。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微电子技术在六大技术群体中居主导地位,因为:1、它最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和要求。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复杂化、精确化、系统化、高速化。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自动化、科学管理。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它对其它技术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和渗透性。A、据国外统计,电子计算机的用途已超过6000种B、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65%都与微电子技术有关。C、据日本调查,平均每个日本家庭有微处理机100个,大量用在各种家用电器和其他消费品上。3、它的开发投资小,见效快。第四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对产业结构的冲击—传统产业不断衰退,“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增长。
某些发达国家第二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超过了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二产业(工业)的总和。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引起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脑力劳动者的人数超过体力劳动者。3、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
20世纪初,世界大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20%左右依靠科技;20世纪70年代,上升到60%—80%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使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革命劳动方式革命:脑力劳动成为主要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的革命:A、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B、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消费方式。地球越来越小,“天堑变通途”,令人有“天涯咫尺”之感。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5、引起管理、决策方式的变化—由粗放式向精确的计量性方向发展。6、引起文化教育、智力开发方式的变化7、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A、促进各国资本或资金的互相渗透,近年,跨国公司发展十分迅速B、促进国际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发展C、促进世界贸易空前迅速地发展8、影响和推动着思维方式的变革。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趋势。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科技革命是一柄双刃利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全球问题”的产生
1、人口爆炸2、粮食问题
3、能源问题4、资源问题5、环境问题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克隆技术的利于弊(一)克隆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嫁接;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羊,2000年美国克隆出猴子,2001年,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从技术上将,克隆人是有可能的,但由此带来的问题,远大于此:一是对人口遗传多样性会产生消极影响;二是违背人的尊严,不利于保护人的遗传物质的安全;三是人性、人格和家庭观念将受到冲击,是对人的个性、不确定性和相互联系性的严重挑战;四是克隆人将被视为物件,可随意宰割利用,人类将受到“人工克隆人工具化”的威胁。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苏格兰的罗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他因此被称为“克隆羊之父”。威尔穆特2005年3月在法兰克福荣膺德国最高医学奖。评委会称,威尔穆特的杰出工作使“胚胎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多利”的资料照片。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克隆技术的利于弊(二)一是生态层面,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二是文化层面,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祟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三是哲学层面,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可能导致人的身心关系的紊乱。人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几乎都反对克隆人,原因就是这是另一种生育模式,现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就是关注一个情感培育问题,人的成长是在两性繁殖、双亲抚育的状态下完成的,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克隆人的出现,社会该如何应对,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到底该是什么呢?
身份和社会权利难以分辨。假如有一天,突然有20个儿子来分你的财产,他们的指纹、基因都一样,该咋办?是不是要像汽车挂牌照一样在他们额头上刻上克隆人鄂A0001、克隆人鄂A0002之类的标记才能识别。支持克隆人的人有一个观点:解决无法生育的问题。但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克隆的下一代还会没有生育能力。你自认为优秀,可克隆出的人除血型、相貌、指纹、基因和你一样外,其性格、行为可能完全不同,你能保证克隆人会和你一样优秀而不误入歧途吗?在克隆人研究中,如果出现异常,有缺陷的克隆人不能像克隆的动物随意处理掉,这也是一个麻烦。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不仅是观念、制度,包括整个社会结构都不知道怎么来接纳克隆人。”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一)科学技术的四种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先导2、生产功能——是“第一”生产力3、经济功能——对产业、产品、劳动力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4、政治功能——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其中,对社会革命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深刻意义的是生产功能。(二)科学技术活动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第五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1、科技革命是整个社会革命的起点2、产业革命是从科技革命到社会革命的中介3、社会革命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并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四)反对“技术决定论”1、技术决定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独立自主的,不依赖社会条件,是社会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美)丹尼尔·贝尔第五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丹尼尔·贝尔(1919——)
贝尔(DanielBell)出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出生不久,父亲即离开人世。迫于生活,贝尔被寄托在一家犹太孤儿院里。孤儿院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低层生活的艰辛促进了他心智的早熟。从少年时期开始,贝尔就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表现了极大的热忱。1935至1939年,他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以后,贝尔积极参与社会: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曾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担任社会学教席并任职于许多公共机构。作为一名“介入型”学者,贝尔密切关注并深入广泛分析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著作。他的名字和“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五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主要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TheEndofIdeology)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MarxianSocialisminTheUnitedStates)
《普通教育的改革》(TheReformingofGeneralEducation)
《工作及其不满》(WorkandItsDiscontents)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ComingofPost-industrialSociety)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heCulturalContradictionsofCapitalism)
《蜿蜒之路》(TheWindingPassage:SociologicalEssaysAndJournal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TheSocialScienceSinceTheSecondWorldWar)
《赤字:多大?多久?多危险?》(TheDeficits:HowBig?HowLong?HowDangerous?)
《第三次技术革命》(TheThird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ItsPossiblesocioeconomicconsequences)第五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第五十四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和平、稳定才能持续发展非洲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为战争和饥饿所困扰,千百万人不得不长期生活在难民营中。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食物可以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但是,烧煮这些食物的燃料却是一个大问题,难民们每天砍伐树木和灌木,使周围已越来越难找到树木作燃料了。难民营里的居民并非不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但是,当人们的周围笼罩着死神的阴影时,他们怎么能顾得上植物呢?战争和暴力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许多难民,而且战争以及为战争服务的军火工业还大量消耗资源,减少人类可以用于发展和治理环境的资第五十五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成果
70年代以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能克服这些困难,战胜新的挑战。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人们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第五十六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第五十七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技术决定论”的错误所在:
A、片面夸大科技的作用,忽略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
B、片面夸大生产力的作用。忽略生产关系及其所有制在区分经济时期中的作用。
C、只看到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不理解二者是不同性质的革命。不理解社会革命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第五十八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人民群众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十九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一)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1、历史观:是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总的根本的观点。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十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精神的力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为:A、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B、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而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体现者,受托人。第六十一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人民群众及其历史的创造作用1、人民群众:指在历史上未留下姓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从量上讲,是指“人们”中的大多数;从质上讲,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第六十二页,共六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1、经济条件对群众活动的制约经济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
2、政治条件中国家制度对群众活动的制约最为明显
3、精神条件对群众活动的制约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个人:指一个个具有社会、精神和肉体的特性的个体,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动人物
3、历史人物:是在社会发展中起过显著作用的人。
4、历史人物的作用:第六十三页,共六十八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咨询师助理意向书合同
- 垫资施工合同防腐蚀工程
- 地下垃圾处理打井施工合同样本
- 汽车专卖店广告牌租赁合同范本
- 地下停车场班组施工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情感调适调整
- 出纳临时聘用协议兼职
- 教育机构货车司机聘用协议
- 乡村餐饮店会计岗位聘用协议
- 房屋买卖改造合同范例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十八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GB/T 44500-2024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 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杉达学院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矩形顶管施工方案28
- 招聘求职简历制作表格模板可编辑下载 精品简历模板 简历封面 17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 DB13∕T 5542-202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
- 【股票指标公式下载】-【通达信】六脉神剑(底部来临止跌牛势股票)
- 拔牙-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