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壹貳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叁文明的交流壹古代文明的扩展【思考】从最初的文明诞生到公元5世纪,在分布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①分布面积逐渐扩大;②从最初的独立状态到连成一片;【探究】为什么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材料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①农耕文明需要新土地以养活增加的人口,统治者需要更多土地获得税收;(必要性)②农耕文明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等使其可以动员人力、物力。(可能性)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张原因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扩展方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发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赫梯帝国争霸结果双方均未能取得战略性胜利,两败俱伤,签订和约,政治联姻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扩展方式:武力征服特点:以自身领土为基础,呈面状扩展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材料一: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史料二: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史料三: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扩展方式以移民方式向地中海、黑海周边殖民扩展扩展条件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扩展原因古希腊自然地理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城邦小国寡民,资源少,人口过剩;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殖民范围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特点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线状分布文明类型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扩展区域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沿岸地区扩展方式军事征服/武力扩张移民/殖民扩展因素社会分工、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和文化的优势;对土地和人力的追求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的优势;自然条件的限制;发达的工商业扩展影响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贰古代世界的帝国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1.波斯帝国一、古代世界的帝国

波斯崛起于伊朗高原,本来是个以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但它灭四大帝国(米底、迦勒底、吕底亚和埃及),把农耕、游牧、航海众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族纳入同一片国土。

——李零《波斯笔记》国家波斯帝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制度A.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B.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制约。C.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影响改革确立了君主专制,加强王国权力,巩固波斯人对各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材料一: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材料二:

大批财富从各被征服地区掠夺到波斯来,大批俘虏成了波斯人的奴隶,大量被征服地区的肥沃土地变成了波斯征服者的地产。波斯帝国东部的中亚地区……先后传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有的地区修建了水库,出现了灌溉农业……——吴于堇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2.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他对一无所有的欧洲没有丝毫兴趣,那里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同所有古希腊人一样,对亚历山大来说,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于是,他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实力最强大的帝国:波斯。——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国家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制度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影响消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积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史料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继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经过多场激烈的战斗后,他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朱汉国主编《世界历史》史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希腊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的知识相结合。东西方的艺术也相互影响,出现了崭新的艺术风格。——《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3.罗马帝国

希腊化时代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将它们合二为一。……起先,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去东方,强制推行希腊化模式。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化,使随后产生的希腊化文明成为一个混合物,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植物。最后,东方的宗教也传播到西方,大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转变。——阿诺斯《全球通史》国家罗马帝国建立BC27建立,1-2世纪全盛;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周边制度1.实行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大力发展奴隶制;建立官僚体制,采用职业军队征伐2.地方推行行省制3.建立通达四方的交通网络4.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影响A、罗马帝国统治区域内,各文明不断交融,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B、传播了基督教,使基督教传出欧洲大陆,为基督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颁布了法律,罗马法律为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罗马帝国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末BC27建立,1-2世纪全盛疆域范围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巴尔干半岛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希腊地区、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周边统治概况1.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2.地方实行行省制3.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2.地方实行行省制。3.推广希腊文1.建立元首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建立官僚体制2.地方推行行省制3.基督教兴起,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衰亡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4世纪末帝国分裂,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共性1:都通过武力扩张,形成了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成分复杂,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共性2:本质都是奴隶制君主专制帝国,依靠官僚体系和军队维持共性3:统治中后期都伴随阶级矛盾激化,最后由于边境出现强大的对手,帝国逐步走向瓦解和覆灭共性4:庞大的帝国都推动了各地区文明之间交流的不断发展叁文明的交流一、文明的交流1.文明交往的总趋势:交往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不断扩大。2.文明的多领域传播领域传播途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