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散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青蒿散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青蒿散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青蒿散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青蒿散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青蒿散_普济方卷一五一引_鲍氏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青蒿散_普济方卷一五一引_鲍氏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12组成:青蒿、石膏各等分。 12功效:时气疫疠。 12来源:《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 12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22. 相似度67%:三清汤 12组成:玄参4两,石膏1两,青蒿1两。 1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22.3. 加:玄参 12功效:中暑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见水而投。 12来源:《辨证录》卷六。 123. 相似度50%:化斑散 12组成:石膏(煅)、知母(焙)等分。 1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23.3. 加:知母 123.4. 减:青蒿 12功效:疮疹倒靥,头疼、头昏。小儿疮斑。 12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氏家传》。 124. 相似度50%:如圣散 12组成:石膏1两,黄芩(去皮心)1两。 1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34.3. 加:黄芩 134.4. 减:青蒿 13功效:湿疳、疮癣痒痛,皮烂。 13来源:《普济方》卷三○一。 13相似度50%:祛疟神应丸 13组成:干面(用三姓人家寒食日食用者)、青蒿。 1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35.3. 加:干面 135.4. 减:石膏 13功效:久疟,及诸疟疾。 13来源:《普济方》卷二○○引《德生堂方》。 136. 相似度50%:清胃散 13组成:石膏1两(煅),寒水石1两(煅)。 1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3加:寒水石 136.4. 减:青蒿 13功效:一切口疮。 13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 147. 相似度50%:清胃散 14组成:石膏1两,寒水石1两。 14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4加:寒水石 147.4. 减:青蒿 14功效:痘症口疮,舌烂唇裂。 14来源:《种痘新书》卷三。 148. 相似度50%:青丸子 14组成:石膏1两,青黛1钱。 14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48.3. 加:青黛 148.4. 减:青蒿 14功效:小儿身热不除。 14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 14相似度50%:青蒿饮子 14组成:青蒿1斗5升,童便3斗。 14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49.3. 加:童便 149.4. 减:石膏 15功效:劳瘵。 15来源: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医学正传》卷三。 1510. 相似度50%:青蒿散 15组成:青蒿(9月采)、芥穗各等分。 1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510.3. 加:芥穗 1510.4. 减:石膏 15功效:肝虚劳热,体倦食减,或夜自汗。 15来源:《医级》卷九。 1511. 相似度50%:牡蛎散 15组成:牡蛎2分熬,石膏1分。 1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511.3. 加:牡蛎 1511.4. 减:青蒿 15功效:金疮。 15来源:《外台》卷二十九引《古今录验》。 1512. 相似度50%:牡蛎散 15组成:左顾牡蛎10分,石膏5分。 1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6加:左顾牡蛎 1612.4. 减:青蒿 16功效:大病愈后,小劳便大衄,口耳鼻俱出血。 16来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1613. 相似度50%:麻黄丸 16组成:麻黄根2分,石膏1分。 16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6加:麻黄根 1613.4. 减:青蒿 16功效:人汗劳不止。 16来源:《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1614. 相似度50%:荆芥散 16组成:荆芥、石膏(煅)各等分。 16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614.3. 加:荆芥 1614.4. 减:青蒿 16功效:头风。 16来源:《续本事》卷二。 16相似度50%:白虎抱龙丸 17组成:寒水石(生、熟)各4两,石膏(生、熟)各4两。 17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7加:寒水石 1715.4. 减:青蒿 17功效:小儿惊风发热,泄泻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 17来源:《串雅补》卷四。 1716. 相似度50%:回生丹 17组成:石膏1大块(薄荷煎浓汁1碗,将石膏火煅7次,淬7次),生白矾3钱。 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7加:生白矾 1716.4. 减:青蒿 17功效:痰。 17来源:《万氏家抄方》卷二。 17相似度50%:滑石石膏散 17组成:滑石、石膏各等分。 17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717.3. 加:滑石 1717.4. 减:青蒿 18功效:女劳疸。 18来源: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三因》卷十。 1818. 相似度50%:蒿豉丹 18组成:青蒿(5月5日采)、艾叶各等分。 18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818.3. 加:艾叶 1818.4. 减:石膏 18功效:赤白痢下。 18来源:《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 1819. 相似度50%:附子方 18组成:附子(炮)、石膏(煅)各等分。 18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819.3. 加:附子 1819.4. 减:青蒿 18功效:头痛。 18来源:方出《政类本草》卷十引《孙兆口诀》,名见《普济方》治四十四引《澹寮》。 20. 相似度50%:二仙饮 18组成:青蒿(去梗)2两(5月5日采,晒干用),桂枝(去粗皮)两。 1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920.3. 加:桂枝 1920.4. 减:石膏 19功效:小儿疟疾,不拘岁月远近。 19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19相似度50%:二物石膏汤 19组成:石膏1块(如鸡子大,碎),真珠1两。 1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921.3. 加:真珠 1921.4. 减:青蒿 19功效:少小中风,手足拘急。 19来源:《千金》卷五。 19相似度50%:二味隔纸膏 19组成:石膏(煅)、枯矾各等分。 1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1922.3. 加:枯矾 1922.4. 减:青蒿 19功效:臁疮,湿毒疮。 20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2023. 相似度50%:二石散 20组成:滑石1两,石膏1两(碎)。 20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023.3. 加:滑石 2023.4. 减:青蒿 20功效:黄疸病。日晡即发恶寒,小便满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泄,足下热,此为女劳疸。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2024. 相似度50%:鹅黄散 20组成:黄柏、石膏(煅)各等分。 20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024.3. 加:黄柏 2024.4. 减:青蒿 20功效:父母梅毒遗传,小儿初生无皮。 20来源:《金鉴》卷五十一。 2025. 相似度50%:丹蒿饮 20组成:黄丹5钱(炒),青蒿(童便浸,晒干)2两(为末)。 20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125.3. 加:黄丹 2125.4. 减:石膏 21功效:瘟疟不止。 21来源:《松峰说疫》卷二。 2126. 相似度50%:擦牙散 21组成:石膏半斤(火煨熟),白蒺藜(去刺)4两。 21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1加:白蒺藜 2126.4. 减:青蒿 21功效:牙痛。 21来源:《广笔记》卷三。 2127. 相似度50%:冰片散 21组成:石膏2两,冰片3分。 21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127.3. 加:冰片 2127.4. 减:青蒿 21功效:口齿咽喉痛。 21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2128. 相似度50%:鸡肝散 22组成:雄黄1钱,石膏(煅)1两。 2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228.3. 加:雄黄 2228.4. 减:青蒿 22功效:疳积初起,眼生红障。 22来源:《冯氏锦囊_杂症》卷六。 2229. 相似度50%:石膏散 22组成:滑石、石膏各等分。 2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229.3. 加:滑石 2229.4. 减:青蒿 22功效:女劳疸,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 来源: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东医宝鉴_杂病篇》卷六。 2230. 相似度50%:玉霜散 22组成: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寒水石1两(细研)。 2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2加:寒水石 2230.4. 减:青蒿 23功效:妇人客热烦渴,头痛痰涌如泉。 23来源:《准绳_女科》卷二。 2331. 相似度50%:玉泉散 23组成:石膏6两(生用),粉甘草1两加朱砂3钱亦妙。 2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3加:粉甘草 2331.4. 减:青蒿 23功效: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秘结,温疫斑黄及热痰喘嗽。 23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2332. 相似度50%:玉粉散 23组成:石膏1两(细研),牡蛎1两(烧为粉)。 2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332.3. 加:牡蛎 2332.4. 减:青蒿 23功效:鼻衄日夜不止,头痛心烦。 23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2333. 相似度50%:羽泽散 23组成:枯矾1钱,石膏2钱。 23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433.3. 加:枯矾 2433.4. 减:青蒿 24功效:痢疾,时气暑泄。 24来源:《古今医鉴》卷十六。 2434. 相似度50%:牙痛散 24组成:荜茇、石膏。 24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434.3. 加:荜茇 2434.4. 减:青蒿 24功效:牙痛。 24来源:《青囊秘传》。 2435. 相似度50%:乌金丸 24组成:皂荚2两(烧灰,细锉),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 24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435.3. 加:皂荚 2435.4. 减:青蒿 24功效:偏头痛。 24来源:《圣惠》卷四十。 24相似度50%:天南星丸 25组成:天南星(末)2两,石膏1两(末,水飞过)。 2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5加:天南星 2536.4. 减:青蒿 25功效:伤寒头痛。 25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2537. 相似度50%:双玉散 25组成:寒水石、石膏各等分。 2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5加:寒水石 2537.4. 减:青蒿 25功效:痰热而喘,痰涌如泉;喘急,烦渴,头痛。 25来源:《保命集》卷下。 2538. 相似度50%:石连散 25组成:黄连(姜炒)1钱,石膏(火煅)2钱。 25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538.3. 加:黄连 2538.4. 减:青蒿 25功效:胃热呕吐。 26来源:《仙拈集》卷一。 2639. 相似度50%:石膏粥 26组成:石膏半斤,粳米1合。 26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639.3. 加:粳米 2639.4. 减:青蒿 26功效: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中老年人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渴多饮等发热性疾病。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26相似度50%:石膏鼠粘子散 26组成:石膏、鼠粘子(炒)各等分。 26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6加:鼠粘子 2640.4. 减:青蒿 26功效:偏正头疼,连睛疼。 26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四。 2641. 相似度50%:神术汤 26组成:苍术、石膏。 26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741.3. 加:苍术 2741.4. 减:青蒿 27功效:湿温痠软症。头痛项强,骨节烦疼,两胫逆冷,遍身痠软,不汗者,脉左浮数。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2742. 相似度50%:石膏散 27组成:石膏(水飞)3钱,龙脑1钱(另研)。 27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742.3. 加:龙脑 2742.4. 减:青蒿 27功效:脑热鼻塞,头目昏重。 27来源:《御药院方》卷十。 2743. 相似度50%:胜金散 27组成:石膏、黄芩1两。 27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743.3. 加:黄芩 2743.4. 减:青蒿 27功效:小儿头上并身上湿疳,时复痒痛,皮肤湿烂久不愈。 27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九。 2844. 相似度50%:石膏散 28组成:石膏2两(研),甘草1两(炙)。 28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844.3. 加:甘草 2844.4. 减:青蒿 28功效:柔风体疼,自汗;若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 28来源:《深师方》引武家黄素方。(见《外台》卷十四)。 2845. 相似度50%:石膏散 28组成:甘草2两,石膏2两。 28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845.3. 加:甘草 2845.4. 减:青蒿 28功效:大病愈后多虚汗;金疮烦闷;湿温多汗,妄言烦渴。 28来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医心方》卷十二引《录验方》。 2846. 相似度50%:石膏散 28组成:石膏(煅)1两,猪毛(烧存性)1两。 28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846.3. 加:猪毛 2846.4. 减:青蒿 29功效:汤火疮。 29来源:《仙拈集》卷四。 29相似度50%:石膏蜜煎 29组成:石膏半斤(碎),蜜1斤。 2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947.3. 加:蜜 2947.4. 减:青蒿 29功效:天行热病,口苦,喉中鸣。 29来源:《外台》卷三引《集验方》。 29相似度50%:石膏川芎汤 29组成:石膏1两,川芎1两。 2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2948.3. 加:川芎 2948.4. 减:青蒿 29功效:伤寒热病后,头痛不止。 29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29相似度50%:石膏柴胡汤 29组成:石膏、柴胡。 29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049.3. 加:柴胡 3049.4. 减:青蒿 30功效:室女经闭成痨。 30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3050. 相似度50%:石膏茶 30组成:石膏2两(捣末),紫笋茶(碾为末)。 30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0加:紫笋茶 3050.4. 减:青蒿 30功效:伤寒头疼烦热。 30来源:《圣惠》卷九十七。 3051. 相似度50%:石粉散 30组成:石膏3钱,轻粉3钱。 30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051.3. 加:轻粉 3051.4. 减:青蒿 30功效:漆疮。 30来源:《仙拈集》卷四。 3052. 相似度50%:石贝丸 31组成:石膏4两(猪牙皂5钱,切片,煨水1罐。将石膏煅红,入牙皂水淬之,水干为度,去皂不用),贝母(去心)1两。 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152.3. 加:贝母 3152.4. 减:青蒿 31功效:男妇多年哮吼。 31来源:《仙拈集》卷一引万密斋方。 3153. 相似度50%:圣效散 31组成:石膏、荆芥穗各等分。 31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1加:荆芥穗 3153.4. 减:青蒿 31功效:诸般头痛。 31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经验良方》。 3154. 相似度50%:圣金散 31组成:石膏1两,黄芩1两。 31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154.3. 加:黄芩 3154.4. 减:青蒿 32功效:癣疮。 32来源:《普济方》卷四○七。 32相似度50%:竹叶石膏汤 32组成:竹叶5片,石膏3钱(煅)。 3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255.3. 加:竹叶 3255.4. 减:青蒿 32功效:胃热呕吐,或三焦受热,或伤热物,或受热药,夏月受暑气,呕吐黄痰,或干哕,或烦躁,唇红面赤作渴,大便不利。 来源:《幼科直言》卷四。 3256. 相似度50%:石膏散 32组成: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 32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 3256.3. 加:甘草 3256.4. 减:青蒿 32功效:热嗽喘甚。 32来源:《宣明论》卷九。 3211PAGEPAGE32原方组成:青蒿、石膏各等分。功效:时气疫疠。来源:《普济方》卷一五一引《鲍氏方》。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411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玄参功效:中暑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见水而投。来源:《辨证录》卷六。组成:石膏(煅)、知母(焙)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知母减:青蒿功效:疮疹倒靥,头疼、头昏。小儿疮斑。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氏家传》。1两,黄芩(去皮心)1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黄芩减:青蒿功效:湿疳、疮癣痒痛,皮烂。来源:《普济方》卷三○一。组成:干面(用三姓人家寒食日食用者)、青蒿。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干面减:石膏功效:久疟,及诸疟疾。来源:《普济方》卷二○○引《德生堂方》。1两(煅),1两(煅)。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寒水石减:青蒿功效:一切口疮。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11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寒水石减:青蒿功效:痘症口疮,舌烂唇裂。来源:《种痘新书》卷三。11钱。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青黛减:青蒿功效:小儿身热不除。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153斗。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童便减:石膏功效:劳瘵。来源: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医学正传》卷三。组成:青蒿(9月采)、芥穗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芥穗减:石膏功效:肝虚劳热,体倦食减,或夜自汗。来源:《医级》卷九。21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牡蛎减:青蒿功效:金疮。来源:《外台》卷二十九引《古今录验》。105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左顾牡蛎减:青蒿功效:大病愈后,小劳便大衄,口耳鼻俱出血。来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21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麻黄根减:青蒿功效:人汗劳不止。来源:《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组成:荆芥、石膏(煅)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荆芥减:青蒿功效:头风。来源:《续本事》卷二。组成:寒水石(生、熟)4两,石膏(生、熟)4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寒水石减:青蒿功效:小儿惊风发热,泄泻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来源:《串雅补》卷四。1大块(177次),生白3钱。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生白矾减:青蒿功效:痰。来源:《万氏家抄方》卷二。组成:滑石、石膏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滑石减:青蒿功效:女劳疸。来源: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三因》卷十。组成:青蒿(55日采)、艾叶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艾叶减:石膏功效:赤白痢下。来源:《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组成:附子(炮)、石膏(煅)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附子减:青蒿功效:头痛。引《澹寮》。组成:青蒿(去梗)2两(55日采,晒干用),桂枝(去粗皮)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桂枝减:石膏功效:小儿疟疾,不拘岁月远近。来源:《活幼心书》卷下。1块(如鸡子大,碎),1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真珠减:青蒿功效:少小中风,手足拘急。来源:《千金》卷五。组成:石膏(煅)、枯矾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枯矾减:青蒿功效:臁疮,湿毒疮。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四。11两(碎)。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滑石减:青蒿下热,此为女劳疸。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组成:黄柏、石膏(煅)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黄柏减:青蒿功效:父母梅毒遗传,小儿初生无皮。来源:《金鉴》卷五十一。5钱(炒),青蒿(童便浸,晒干)2两(为末)。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黄丹减:石膏功效:瘟疟不止。来源:《松峰说疫》卷二。组成:石膏半斤(火煨熟),白蒺藜(去刺)4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白蒺藜减:青蒿功效:牙痛。来源:《广笔记》卷三。23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冰片减:青蒿功效:口齿咽喉痛。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1钱,石膏(煅)1两。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雄黄减:青蒿功效:疳积初起,眼生红障。来源:《冯氏锦囊杂症》卷六。组成:滑石、石膏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滑石减:青蒿下热。来源:方出《千金》卷十,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2两(细研,水飞过),1两(细研)。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寒水石减:青蒿功效:妇人客热烦渴,头痛痰涌如泉。来源:《准绳_女科》卷二。6两(生用),13钱亦妙。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粉甘草减:青蒿功效: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秘结,温疫斑黄及热痰喘嗽。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1两(细研),1两(烧为粉)。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牡蛎减:青蒿功效:鼻衄日夜不止,头痛心烦。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12钱。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枯矾减:青蒿功效:痢疾,时气暑泄。来源:《古今医鉴》卷十六。组成:荜茇、石膏。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荜茇减:青蒿功效:牙痛。来源:《青囊秘传》。2两(烧灰,细锉),2两(细研,水飞过)。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皂荚减:青蒿功效:偏头痛。来源:《圣惠》卷四十。组成:天南星(末)21两(末,水飞过)。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天南星减:青蒿功效:伤寒头痛。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组成: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寒水石减:青蒿功效:痰热而喘,痰涌如泉;喘急,烦渴,头痛。来源:《保命集》卷下。组成:黄连(姜炒)1钱,石膏(火煅)2钱。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黄连减:青蒿功效:胃热呕吐。来源:《仙拈集》卷一。1合。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粳米减:青蒿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渴多饮等发热性疾病。来源:《圣惠》卷九十六。组成:石膏、鼠粘子(炒)各等分。原方对照:青蒿、石膏各等分。加:鼠粘子减:青蒿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