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3页共33页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柳树醒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柳树醒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目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课时安排2课时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新课1.春天不知不觉来了,用你喜欢的词语赞美春天。2.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板书“柳树醒了”。二、初读,掌握字词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读。初步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4.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1)偏旁识字:枝,梳,梢形近字比拟: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多媒体课件辅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熟字加偏旁:醒,软(酉+星=醒车+欠=软)(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的准。老师强调“醒”是后鼻音,“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软、澡)(4)读词卡(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清醒三、细读,理解课文学第一节(1)自由读,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用笔画出来。(2)同桌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3)小组读,交流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4)比赛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学第二节(1)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2)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3)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4)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四、背诵,感悟文意(1)自由背(2)加动作背(3)配乐背(4)同桌互背五、拓展,稳固练习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说话朋友春高2.说话训练用上“———”是柳树的好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3.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六、观察,正确书写1.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2.老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4.展示评价。【篇二】一、复习,稳固字词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2.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清醒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1)柳梢为什么绿了?(2)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3)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p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4.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5.学生汇报交流,老师点拨指导。(1)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2)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3)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三、比赛,背诵课文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老师进展朗读指导。四、领悟,课外延伸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欢。(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五、观察,正确书写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2.老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局部: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六、小结: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妙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板书设计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教学反思】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特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迫听课。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根底,智慧从动作开场。”理论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历。老师的任务那么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妙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这样学生通过理论活动,对柳树的生长过程已经掌握一二,在上课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泼,让施教老师感觉心头一阵喜悦。随后在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学生读文后可以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接着我跟学生说:假如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你喜欢扮演谁呢?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要上台表现自己了。表现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比方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画了几棵嫩芽,问他原因时,他便说因为春雷唤醒了柳树,柳树刚刚醒来,所以才长出几个嫩芽。多精彩的表现呀!寻其主要原因便是老师让学生通过理论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进步后,生生动起来了,课堂效果相当不错。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理论活动的重要性,他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有理论活动,以便进步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树醒了设计理念: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络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理解春天的特点。学习目的: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目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二〕初读,理解短文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翻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字词卡片,反应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了(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理解内容。(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老师板书:说话醒了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老师板书:柳树春雷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洗澡柳枝软了春风梳头柳梢绿了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得意,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①齐读第五小节。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老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三)稳固生字,写好字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一样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局部宽一些。④描红。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四)板书设计1柳树醒了春雷说话柳树醒了春雨洗澡柳枝软了春风梳头柳梢绿了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五)课堂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写好“说、话”两个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背诵课文。2.写好“朋、友、春、高”四个汉字。二、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表。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2.完成课后说一说。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二〕读背课文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三〕理论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四〕指导写字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2、老师范写。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五〕课堂作业设计1、完成练字作业。2、词语连线练习。春雷说话柳树醒了春雨洗澡柳枝软了春风梳头柳梢绿了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二零零四年一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四》教学反思【教材简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这节课中,我让孩子们读读、想想、说说,发现识字特点,探究句型形式,再结合拓展说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学好汉字,而且喜欢汉字,喜欢语文,喜欢生活。【教学片断】探究发现之一:有趣的识字教学鉴于本课生字有着明显的特点,【“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均带有“虫字旁”,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在教学中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展。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学习方式,当孩子们看着生字卡片一个一个地读着生字时,如:“蜻、蜻、蜻蜓的蜻,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蜓、蜓、蜻蜓的蜓,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连着读了三个生字,孩子们一个个笑了,已经有耐不住的孩子说了:“怎么都是虫字旁,形声字啊?”于是乎,“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连着读得不亦乐乎。一遍读完,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了,有的已经是前俯后仰了。所以我们也就顺势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知道了这些生字都与“虫”有关,便得出“与昆虫有关”的字一般都有个“虫字旁”。我再引导孩子想想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螳螂、蚊子的‘蚊’、苍蝇的‘蝇’、蝉……”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无比欢快,有发现的快乐,亦有成功的喜悦。探究发现之二:神奇的构句形式读着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一路探究,孩子们发现这里的句子一开头都写了“谁〔或者什么〕”,然后写“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字没有出现,最后写“干什么”。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谁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楠楠又发现了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动词:飞、捉、造、运、游、结,而且一起研究后发现一般动词都在倒数第三个,只有“飞“放在了末尾,孩子们很兴奋,知道句子中还根据不同的动物〔昆虫〕写出了它不同的特点,动词用得恰当。当然,每句都由7个字组成,孩子们也发现了。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启发,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发现,我让孩子尝试也用这样的句型继续往下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孩子妙语如珠,便让他们记录下来,有不少的精彩之处,摘录局部〔如下〕。【精彩写话】〔一〕原生态型鸟儿树上把歌唱,知了树上叫不停,白兔草地蹦蹦跳。熊猫竹林啃竹子。青蛙田里捉害虫,蜜蜂花间采蜜忙,松鼠树上摘松果。〔陈诺言〕燕子天上飞得欢。〔沈恬伊〕猴子树上跳得欢,蜜蜂花中采蜜忙,马儿草原吃青草。瓢虫叶上渐渐爬。蜜蜂花朵采蜜忙,小鸟树上喳喳叫,燕子屋檐造房子。小猫树下睡大觉。鱼儿水里游得乐,大狗门前咬骨头,青蛙田野吃害虫。〔汪易欣〕鱼儿水中轻轻游。〔胡云迪〕小鸟空中飞得欢,老虎林中称大王,小鱼水中游得欢。〔袁颢然〕雄鹰空中展翅飞。〔黄一璐〕〔二〕个性型鲨鱼海里捉小鱼,蓝鲸海里捉海豹。龙虾海里捉小鱼,海星海里捉海胆。海龟海里捉水母,海狮海里捉海蜇。〔陶瑞〕【老师评语:全都是海洋生物,真有意思!】小狗房前吃骨头,小猫河边捉小鱼。小鸭水里游得欢,小鸡地上啄米粒。〔樊浩宇〕【老师评语:都以家禽为题材,也别有用心啊!】〔三〕修改型飞机天上飞得快,〔飞得高〕火车地上跑得快。汽车路上跑得快,〔开得欢〕轮船海上跑得快。〔行得远〕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黄亚坤〕【原来的句子太过于雷同,便伙同孩子们一起进展修改,小作者也很开心,因为用的动词不一样了,读起来也更有劲了。另外,我还建议孩子只写前面的四行,把“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舍去。理由是:前面写得“飞机、火车、汽车、轮船”都是交通工具,而“狮子、鲨鱼”是不同类的。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孩子们的写话程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青蛙在岸上捉虫,〔岸上捉害虫〕小鸟在树上唱歌。〔树上唱着歌〕小鸟天上飞得快,〔飞得高〕小马草原跑得快,小鱼水里游得快。〔游得欢〕〔童健元〕【前两行在句式的表达上有问题,“在”字应省略,后面应有三个字,改后孩子认为很好。后三行“干什么”有雷同,建议保存一个,其余两个改一改,在争得大家的意见后觉得“小鸟天上飞得高,小鱼水里游得欢”比拟好。就在这样的修改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锤炼,很多孩子还学会了给别人提建议呢。】一篇简单又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文,就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再通过说话写话,孩子们运用语言的才能也能逐渐增强,这也应了《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理论性课程。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正像“修订解读”中指出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架桥》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识1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教学重点: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这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怎样才能过河呢?让我们一起想想方法吧!〔生自由发言〕2、师小结导入。是啊!假如在河上架一座桥,那就方便多了。我们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这样想的。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自己读读课文,画出生字。2、学习生字〔1〕师带读生字,齐读,比赛读。〔2〕师重点提示“森、便、划”的读音。〔3〕说说音节的特点。〔4〕游戏稳固。课件出示架桥游戏:将木板上的词语读出来,读对一个就在桥上架一块木板,全部读对就架好了一座桥。〔5〕将生字宝宝带入课文,比一比谁能将课文读得更流利。三、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2、小组内说说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构造。3、将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地提醒你的同桌。4、师重点指导“桥、要、没”,师范写,生描红。5、展示优秀作品。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教学重点: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认读。二、熟读课文,情境学文1、播放课文录音。考虑:谁和谁想要架桥?2、根据学生答复出示句子。3、读句子,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要架桥呢?4、理解:方便。5、学习第2自然段。〔1〕要是有了桥,过河就方便多了,那么小猴和小熊又是怎样架桥的呢?谁能给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2〕根据学生答复,出示课件。〔3〕继续出示课件。读一读,想一想:假如你是小熊,你会准备些什么东西来造桥?〔4〕表演读上面两句话:男生读写小猴的话,女生读写小熊的话,边读边演。6、学习第3、4、自然段。〔1〕课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桥,是谁架的呢?〔2〕课件出示:大家都在夸奖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边。此时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样呢?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想向谁学习?为什么?三、再读全文,总结拓展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读了课文,我想对小熊说什么?想对小猴说什么?3、师小结。我们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有实际行动。教学反思:1、在生字的教学上,还要多花一点点时间,课文分析^p的时间可以短一些。2、学习生字时要重点指导“便”这个字。教案二教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桥、没、方、要、力、打、因、为”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3、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课文结尾句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指引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听写生字:桥、没、方、要、力、打、因、为。2、认读词语:架桥、没有、便利、努力、探听、方案、因为。二、提醒课题,质疑。1、板书课题:《架桥》2、设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为什么要架桥?桥是怎么架起来的?是谁架好的?〕3、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自读课文,整体感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可以高声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找伙伴一起读。总之,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2、出示图画,请你根据刚刚课文中懂得的内容,试着讲解一下。四、以读代讲,引出问题。1、为什么要架桥呢?〔齐读经第一自然段〕理解词语“便利”的意思。2、引出问题:谁想在河上架桥?〔小猴和小熊〕板书:小猴小熊3、小猴是怎么架桥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答复。4、出示句子: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方案,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1〕齐读这一句。〔2〕提问:大家是怎么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试着模拟一下。〔3〕比拟句子:a、小猴跑来跑去,说他的造桥方案。b、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方案,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理解“每天”、“到处”两个词的意思。反复朗读,体会小猴是怎样不行动,只顾整天四处游说的。〕5、小熊又是怎么造桥的呢?〔小熊没有多说,努力地做着架预备。“努力”说明什么?〕6、议一议:到底谁能架好这座桥呢?为什么?7、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8、噢,原来桥是小熊架的。大家是怎样表彰他的呢?9、听到了大家的褒奖声,小猴哪去呢?10、出示句子:小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1〕指句读。〔2〕考虑:小猴会怎么不好意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向大家说些什么?五、拓展延长。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应当向谁学习?2、假如你是小猴,今后该怎么做?六、齐读课文。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一年级第三单元的课文“架桥”一课时是这样教学的。我首先用录音机把小明和小红要给敬老远的奶奶清扫卫生的故事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我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你喜欢小熊,还是喜欢小猴?为什么?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听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说喜欢小熊,因为小熊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不像小猴只知道说却不做。在学生讨论完以后,我让学生汇报,结果和我巡视所听到的一样。在听完了学生的汇报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中间有没有喜欢小猴的?没有学生答复。然后我说:小猴虽然没有架好桥,但是他最后是怎么做的呢?他以后还会到出说大话不做事吗?学生恍然大悟,学生纷纷举手说:其实小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他最后也知道自己错。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就像文章中的小猴和小熊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像小熊一样,不能像小猴只说不做;我们更要让学生明白知错就该的道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识字是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时还有一些词语的理解是难点。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打破了日常一板一眼的教学,抓住几个重点来打破,使得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整堂课上笑声阵阵,每个人都在快乐中收获着。笑点之一:我是坏蛋!学习“蛋”字,我让孩子们组组词看,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于是乎,一连串与“蛋”有关的词语就扑面而来:鸡蛋、鸭蛋、恐龙蛋、鸟蛋、鹅蛋、龟蛋、蛇蛋……“炸蛋!”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教室里一下子静默了下来,也就1、2两秒的时间吧,马上有人说:“不对!不对!____不是这个‘蛋’。”也有人说:“对的,炸蛋!”为了事态不至于开展成争论,我马上示意孩子们看着我,并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____”二字,一本正经地说:“不好意思,‘____’应该这样写。”接着,孩子们继续为“蛋”组词。有个孩子说“____”,引起下面一阵哄笑。我连忙说:“这个词我们一般不太用,也希望大家不要用到它。”又有一个孩子说:“____!”再一次引起哄笑,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翻过生字卡片说:“我们再来读读卡片上的词语吧。”于是,学生们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鸟蛋、蛋白、坏蛋。孩子们读完,我笑眯眯地说:“嗯,坏蛋。我们这里谁是‘坏蛋’啊?”想不到孩子们几乎同时用手指指向我,还一脸的坏笑呢。“原来我才是那个‘大坏蛋’啊!”——我只能这么自我解嘲地说了。笑点之二:捧、抬、投“捧、抬、投”这三个生字都是带有提手旁的,表示手的动作的词。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三者之间的一样点:一都是动词;二都是带有提手旁,说明与手有关。但如何区别这三个动词呢?我采用了让学生模拟练习的方法来理解。【捧】:首先做做捧的动作,再问孩子们都捧过些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鸟蛋、鸡蛋、饭碗、书……我继续问:你为什么要捧着呢?孩子们说着各种理由:怕它掉地上破〔碎〕了;胖弄脏,等等。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得出:原来,“捧着”的东西往往是易碎的,小小的,你非常喜欢的,很珍惜的东西。【抬】: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抬”?第一个爽爽迫不及待举手了,嗯嗯呀呀了好久才表达清楚,说是小的东西要用“抬”。马上被颢颢反驳,说:“小的东西还需要‘抬’吗?你一个人就可以拿了。‘抬’的东西肯定是大大的,你一个人拿不动的,就需要两个人一起来抬嘛。”一番话引得大家再次哈哈大笑。看他那一脸的冲动样,我忙说:“那你都抬过些什么呀?”他接着说:“我帮爸爸抬过电视机。”“嗯,电视机是很大,又很重的,爸爸一个人搬不动,需要有人来帮助。”然后,其他孩子还说道:来客人了,帮爸爸抬餐桌;全家人一起抬钢琴……看大家说得起劲,我话锋一转,说:“那么‘抬头’是怎么‘抬’的呢?”孩子们马上一个个抬起头,我问:“抬头,你看到了什么?”“天花板!”“电灯!”孩子们喊成一片。【投】:我问大家:“你有没有投过什么东西?”“沙包!”一个孩子喊道。“好!投沙包,试试看!”孩子们快乐地投着、笑着。“还投过什么?”“垒球!”“好!投垒球,开场!”“还投过什么?”“铅球!”“嗯,铅球来了,看好了!”我做出投铅球的样子,惹得孩子们一个个向我学。“注意了,如今把目光投向我!”孩子们一下子很茫然,不知道该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工业厂房设备租赁合同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生物科技项目策划与研发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电梯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示例
- 2025版碧桂园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总承包施工合同书
- 2025版安能物流月结服务企业升级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科技领域人才聘用合同
- 2025版拆墙工程施工人员管理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年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真题(后附专业解析)
- 基于微信的家庭理财管理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
-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方案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孙有中)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GB/T 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 GB/T 1355-2021小麦粉
- 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无人机结构与飞行原理课件
- 廉政鉴定书(院内廉政意见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