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页共28页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设计理念】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现象的才能。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才能。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才能。【教学目的】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外表的压力差。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5.会对物体进展简单的受力分析^p,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一〕演示实验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p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2.分析^p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学生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p变化原因。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二〕板书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分析^p:〔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局部浸入;②浸没。讨论: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3〕求浮力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演示实验:图1〔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问:假如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p原因。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图2我们举特例来分析^p: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一样。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分析^p:〔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外表处的深度不同,下外表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外表的外表积一样,据p=f/sf=ps,所以下外表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外表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板书:原因:>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板书:本质:=-,方向竖直向上。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外表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板书:三、物体的浮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局部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p讨论。图3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3〕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下沉〕板书: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三、总结扩展〔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物体的浮沉条件。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二〕考虑: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讨论:物体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的体积能怎样变化?说说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四、布置作业八年级物理教案:《浮力》教学设计之我见《浮力》教学设计之我见文/葛东亚摘要:《浮力》一课,是前面学过力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是初中力学局部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知识。它综合运用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学生实验、老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老师讲解分析^p等手段进展教学。【关键词】:^p:浮力;中考热点;实验一、引课采用生活实例激起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开阔视野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空矿泉水瓶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p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辽宁号、飞艇、热气球、潜水器等图片,知道不仅在液体里面有一个向上的力,气体中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二、采用学生实验,播放视频资料,演示实验,老师讲解分析^p浮力产生的原因1.感知浮力的存在学生提早准备水盆,给每个小组一个易拉罐,学生对实验都比拟兴奋,不由自主地想动一动它。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想不想体验一下,我们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空矿泉水瓶,渐渐向下压,体会手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答案。〔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才能和探究才能也随之得到培养。〕2.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学生在体验浮力存在时,也体验到浮力的大小。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由此,引起学生讨论,自然引出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考虑,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考虑。〕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3.浮力产生的原因首先播放视频,把一个用橡皮膜包裹的长方体框架浸没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凹进的程度,学生会发现前后左右是一样的,上下是不同的。其次由老师讲解;为什么四周一样,上下不同?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p〕上外表深度小,压强小,压力也小〔面积一样〕,所以液体对上下外表压力不同,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上下外表的压力差。最后演示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没有浮起来,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渐渐流下并注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的才能结合前面的学习,提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开场猜测,总结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出几个问题。〔初二学生猜测是不全面的,问题中有老师自己的引导。〕〔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2〕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质密度大小是否有关?〔3〕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弹簧测力记、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以及塑料块和橡皮泥等。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展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程度出发,通过体验并不断地考虑,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作者单位自治区日喀那么江孜闵行中学〕九年级物理教案:《太阳能》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太阳能的优点.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初步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课文讲解,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常规能与新能的区别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教学器材: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有哪些呢?学生:常规能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老师:答复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响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拓新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一直间接地向人类提供生存和开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宏大能量的新能.今天我们就来学____能.二、进展新课板书:<太阳能>(1)太阳能的优点①太阳能非常宏大.老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学生:太阳能非常宏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板书:<1.太阳能非常宏大>老师:说得很好,太阳能非常宏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外表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7瓦〕老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7瓦×3600秒=6.1×1020焦〕老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消费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宏大.②太阳能供给时间长久.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如今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板书:<2.太阳能的供给时间非常长久>新课标第一网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老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获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专门去寻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老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板书:<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④使用太阳能平安、不污染环境.太阳能是最干净的能,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板书:<4.太阳能平安、不污染环境>(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老师先请同学议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板书:<〔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太阳能汽车上的电,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城市道路路灯的电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铁路信号灯的电等等〕(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老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1.太阳能虽然非常宏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搜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4)完毕语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今已获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之一.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节太阳能一、太阳能的优点:1.太阳能非常宏大;2.太阳能的供给时间非常长久;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4.太阳能平安、不污染环境。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1.太阳能虽然非常宏大,但它太分散;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九年级物理《浮力-复习课》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p《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局部的一个重点。《浮力》那么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进步学生学习的兴趣,亲密联络社会生活实际,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p,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搜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开展的影响。3、教学重难点: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二、说教法通过设置情景,亲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p,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p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展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构造,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才能,以及知识应用才能。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打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进步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说学法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互相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p、综合才能以及探究才能和合作精神。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的分析^p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究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1〕建立浮力概念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列举浮力现象,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答复情况老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究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这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忆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老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秤、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表达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打破了难点。〔3〕探究浮沉的条件老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p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表达知识的整体性。〔4〕浮力的应用老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表达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学生边分析^p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局部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5〕浮力知识小结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忆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互相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3、稳固应用,拓展进步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p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展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表达物理与生活的联络,一道将弹簧秤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五、说板书设计: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浮力的大小〔注意:浸没和局部浸入〕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方向适用条件液体和气体从力的角度:从密度角度〔实心〕浮F浮>G上浮ρ物ρ液轮船、密度计〔漂浮〕称重法:F浮=G物-F应用潜水艇计算排液法:F浮=G排=ρ液gV排气球和飞艇平衡法:F浮=G物〔漂浮或悬浮〕六、说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稳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进步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局部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附:例题和习题例题:〔1〕质量为1000千克,体积为800分米的鱼雷,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2〕一艘轮船从海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习题:〔1〕质量为250克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少?〔2〕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吹泡泡,开场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3〕将弹簧秤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九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描绘》说课稿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世界观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教学用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答复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提问并组织学生答复: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组织学生看挂图,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断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老师小结:在描绘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问:看课本图12.1-3,卡车和结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老师追问:在甲图中假如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假如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老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那么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老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一样。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互联对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力
- 爱洗手的好宝宝健康活动
- 河南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课件新人教版
- 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 结核骨影像鉴别病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整式及其加减2.4整式的加减4.整式的加减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黄瓜生长期枯萎病与防治
- 骨伤科的治疗方法
- 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说课稿
- 红楼梦说课稿
- 常见地质灾害及其自救方法演示文稿
- 临战转换措施
-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
- GB/T 5269-1999传动及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和链轮
- GB/T 30790.8-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8部分:新建和维护技术规格书的制定
- GB/T 25217.4-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 GB/T 23887-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 2010年以前-课后习题答案
- GB/T 1355-2021小麦粉
- 社会网络分析课件
-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