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1.gif)
![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2.gif)
![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3.gif)
![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4.gif)
![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b2c43e93c7d963d6b086094a87ab5e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千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G)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一日千驴上得句云
(2)又欲作“推”字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1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2分)
【参考答案】
17、(l)在(2)想要
18、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19、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什用。
【参考译义】
赏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冠
月下门。”相用“推”字,又杞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
诵,不件做若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2019广西北部湾)
【甲加勹之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坚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祈之。匠
石运斤成风,听而祈之,尽坚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
寡人为之。'匠石El:'臣则尝能新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
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一《庄子·郢人》
【乙】惠子相(x沁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千是
惠子恐,搜千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鹘鹊,子知之乎?夫鹘
鸽(y的nchu)发千南海,而飞千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千是鸥得
腐鼠,鹃鹊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e)!'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鹘鸽,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鸥:
猫头鹰的一种。@吓:怒斥声。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使匠石听之B.自夫子之死也c.庄子往见之D.仰而视之日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匠石运斤成风(斧头)B.听而听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当)D.鹘鹅过之(经过)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尽坴/而鼻不伤B.宋元君/闻之
c.庄子/往见之D.于/是鹄得腐鼠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盺翌"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鹃鸽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
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
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试为寡人为之。(2分)
(2)或诮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参考答案】
11~14BCDD
15.(4分)
(1)(2分)(请你)试着替找这样做一遍。
(2)(2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梁相。”
【参考译义】
【甲】庄子送驿,达到惠子的菇地,同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
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臼粉。石肛竹'动荐斧头,带荐
呼呼的风卢,听忏(斧头)丿,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
伤。郢人站在那里,面小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平,将匠石叫米,说:'(谓你)给找也试
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抻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忱了很长时间了。'
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找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找没有说话的人了0"
【乙】惠了在梁国当宰相,庄了去春望他。有人告诉惠了说:“庄了梁国来,想(或就
婓)取代你做宰相。”千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
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鹃鹅,你知道它吗?鹘鹊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
息,个是竹子所结的子小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小喝。在这时,一只鸥哦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郎鹅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粹它,发出'吓'的怒斥户。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
米威吓找吧?”
(2019广西桂林)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
游千泰山之阴,卒逄暴雨,止千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卫凡去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堇源CD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偕巨然@
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
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
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
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粲:鲜明。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佳木秀而繁阴B.钟子期辄穷其趣欲穷其林
c.近视之几不类物象佛印绝类弥勒D.悉是晚景悉以咨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千何逃声哉
B.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千何逃声哉
c.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千何逃声哉
D.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千何逃声哉
12.下列对【甲】文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凡是伯牙想到的人,钟子期一定能找得到。
B.卒逄暴雨,止于岩下——士兵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
C.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一一心里悲愁,于是弹起琴来鼓励他。
D.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一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榻的音乐。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知音难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要保持友谊长存。
B.【乙】文记述了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画作工千雾嚣远崇,描绘真山真水的特点,
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山水画技法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c.两文内容上均着眼千“善“0【甲】文伯牙“善弹”,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
境,造出崩山之音;而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乙】文董源“善
画”,他的画作奇妙,宜“远观”不宜“近视”。
D.两文都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甲】文正面描写了伯牙鼓琴之“善“,
侧面谢了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乙】文正面描写了董源画作“远观”杲
物鲜明之状,而侧面描写《落照图》,突出董源画技高妙。
14.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参考答案】
10.A
11.C
J2.D(凡是伯牙想象的情景,钟子期一定能知道,B.突然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
c.心里忐愁,于是拿起琴弹奏起来)
13.D(《落照图》非侧面描写)
14.大体上蜇源和巳然的画作,都适宜远观(共3分,"皆”“宜“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甲】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丁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右高山。钟子期说:“好啊!
高峻的样千像泰山!“心里想名流水,钟千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千像江河!"伯牙所
思念的,钟了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卜;心里伤感,千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人酌的曲了,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了弹奏,钟了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
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乙】茧源擅长绘画,尤只拿手的是秋天山岚远景,大多数描翠汀南的真山,不用令罚
峭拔的笔法。后来建\Iv.的偕人巨然效法董源的画法,人体卜董源和巨然的画都适十远春,他
们用笔非常粗放,近石画走近j1看几乎石不清物象;退远f看却景物鲜明,悄思幽远,像看
奇异之景。如儿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远看就觉得景物鲜明,意境深远悠长,如同人间肝
境。例如茧游画的《落照图》,近石没有什么效果,远看村落隐约深远,完令是一派晚景,
远处山峰顶十好像有夕照的亮色,这什是神妙之处。
(2019广西柳州)
帝叮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
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
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惺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气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气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注释】O帝:指汉高祖刘邦。@子房:指张良,字子房。@饷馈:军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皆言其情
@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2处)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3)“刘邦论三杰”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D情况;@被;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凶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3)必须牌重人才,重用人才。
【参考译文】
刘邦在洛阳南宫人宴娇贵臣,说:“各位千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对我说出页实的情况。
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跸下让人
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指所攻取的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
则妒贤嫉能,他杀宫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
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个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T出之外一决胜负,找个
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合众
多的十兵,只婓打仗一定胜利,只婓攻城一定夺取,找小如韩伯。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
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卜的原囚。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忏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
因。”众人臣心悦诚服。
(2019广西梧州)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恨,不
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
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乙】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千《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千
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忤(chu)@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
涅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逄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
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
子·公孙丑下》)
【注释】@书:指《尚书》,@忤(ch心):捣物的棒梢,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
长杆兵器,@深造:高深的造诣。@资:积累。@原:同“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必有我师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一日暴之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D.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C.【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
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剕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
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B.【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
即“爱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O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始。
译文: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诏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乐”,以……为
快乐;第个“乐”,乐趣。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第一个“焉",在其中;第二个“焉",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C.第一个“暴",晒;第一4个“暴”,突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D.两个“矣”都是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杳文学常识、断句、词语解释和句式。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各个选
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
C.“子夏”是孔子的学生,都指孔子分析不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
C.乙文蔽后一则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两义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
力法和学习态度”分析不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翻译诏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自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池,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
O句中重点词:罔,迷惑;殆,有害。旬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
不学习,就会疑惑。
@句中重点词:无他,没有什么别的;求,找忙l;放心,丢失。句意为:学问之道没有
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木心找回来罢了。
答案:
(1)D
(2)C
(3)C
(4)(D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f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参考译文】
【甲】
孔了说:“学了(知识)然兀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渝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
从远力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
做老师[。”
孔子说:“只学习却小思考,就会迷惑;只空祀却小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迫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找的老帅。找选扦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
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了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杆消逝,日夜不件。”
孔千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了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德就在其中仁”
【乙】
盂子说:“要是完伞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
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大下无敌,以蔽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L
杻都漂流起来呢?”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甲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
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逄源。所以,
君子总是希铅自己有所收获。”
盂子说:”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柏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孟子说:“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个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米罢了。”
盂千说:“教育也有多种力式力法,我不屑丁教诲他,木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孟子说:“使人民定居下米而个迁到别的地方去,小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
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019广西百色)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千臣,皆以美千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千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赵且0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鹉啄其肉,
蚌合而拼@其喙@.鹉El:,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鹉曰:,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气乙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
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E1“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曝:曝晒。
@指:通”钳",夹住。@喙:鸟碧的嘴。©禽通“擒",捉住。@熟:仔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千齐。
A.何陋之有?
B.吾妻之美我者……
C.故愿王熟计之也!
D.臣之客欲有求千臣。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当面)
B.臣之妻私臣(私下)
c.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担心)
D.明日不雨,即有死蚌1(下雨)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B.【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
人物形象生动。
C.《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宫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
“门庭若市”,【乙】文中的"鹅蚌相争,渔人得利”。
D.【甲】【乙】两文的论证方法略有不同,【甲】文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乙】文采用
设喻的方法论证。
(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成功进谏国君的故事。结合【乙】文,请具体说明苏代
向赵惠王进谏时所用的方法,并简要分析这样进谏的好处。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例句中”之"的意思是代词,这件巾。
A.之:宾语前詈的标志。
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千的独立性,无意义。
c.之:代词,这件串。
D.之:结构助词,的。
故选:C。
(2)木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话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
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占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CD.正确;
B.有误,句意:我的妻了偏爱我。私,偏爱。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头的语句,概括即可。
A.有误,【甲】文中画线的句了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
忧句子的整体总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
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方,正。曝,音pU,Il西的意思。鹉,音yu,一种水鸟名,羽毛呈
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啄,啄食。句子翻译为: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
出来晒太阳,一只犁飞来啄它的肉。
(5)本题考查理铲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
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苏代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工易千接受;态度诚恳。
为燕赵双力的利益沿想,陈述利害,入悄入理。
答案:
(l)C。
(2)B。
(3)A。
(4)石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鹉飞来啄它的肉。
(5)运用宽百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自白明了。宽自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
而且使行文别出心栽、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让赵惠王能够清楚地明白当前的形势
和自己固家所处的境地,从而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放弃攻打燕匡l。
【参考译文】
【乙】赵国将婓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找米,路过易水,一只蚌
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鹉一下就叨件[蚌的肉,件守即合仵壳夹仵[鹅的嘴。鹉说:“今
天不下雨,明天小下田,就会有死虷。”虷也对鹅说:,你的嘴今天小拿出去,明天小拿出去,
就会有死裔队'~月个都不肯放掉对力。(一个)打亿人把它们一起捉仵{。现在赵国马上要起
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仗民众劳苦贫困,找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
伈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患王说:“好!”了是中止[这件小。
(2019广西河池)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笝曳屈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翍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腰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哗
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i),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匡壑
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气乙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
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
(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豕Cshi):猪。@蒲:水杨树。@笞(chi):用竹板、荆条打。@鬻
(yu):卖
(l)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B.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C.王育少孤贫孤独
D.育将鬻己以偿偿还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鲜肥滋味之享何陋之有(《陋室铭》)
B.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令育与其子同学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而写出“同舍生”
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
B.【乙E: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
学的精神所感动。
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
(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O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
(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千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
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l)C
(2)13
(3)D
(4)O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后米王育截取水杨树枝当笔米学习,从早到晚从米没有停什。
【参考译文】
【乙】王育年少时是一个孤儿,很贫穷。是别人家的佣人,负贡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
堂很近。工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牛帮他抄书。后来工育截
取蒲枝呏笔米学习,从早到从来没有停I卜。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府主用鞭子
打[他。王育准备卖身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千敬听间」/这件韦,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
赞赏,所以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他衣服和食物,让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
学。丁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
(2019广西贺州)
曹别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判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El: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El:"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千长勺。公将鼓之。列曰:“未可。“齐人三鼓。别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判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0(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答案: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屈”,二者均为"类”
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
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BCA中“C"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巾”则”,二者均为”就“
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岁lj"'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
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判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列在政治上的远见
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千民获
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千求成、
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判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
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答案: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写)
16.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答案:(])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探谋远虑。(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
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
(2019广西北部湾)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帜,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蜕,鳞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千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千内,忠志之士忘身千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千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堇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千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l)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亮,无限凋怅,流露出作者抑郁伤感之情。
C.“转朱阁,低绮户”,写词人在朱阁转悠,倚户沉思,间接写出词人赏月时间之长。
D.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B.盖追先帝之殊遇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c.其视下也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以光先帝遗德乃以宗正刘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节停工停产方案
- 脚手架钢管购销合同
- 信息行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方案
- 政府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及优化方案设计
- 法院的离婚协议书
- 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中介住房合同
- 安装工程劳动合同
-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
- 交通物流业货物追踪系统建设方案
- 购买公司股份协议书十
- 学校办公室卫生制度
- 医学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德州学院
- GB/T 44412-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加注规范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加换算)
- 机械制造HSE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国家保密法知识竞赛经典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抑郁症病例分享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