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自考题-13_第1页
刑法学自考题-13_第2页
刑法学自考题-13_第3页
刑法学自考题-13_第4页
刑法学自考题-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自考题-1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不属于我国广义刑法的是______l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l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l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利用合同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l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数额的解释(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广义刑法是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谓刑法典。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如《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我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附属刑法。答案为C。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l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l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l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l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允许扩大解释,此时的类推解释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类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允许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答案为C。3.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______lA.属地原则lB.属人原则lC.保护主义原则l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普遍原则(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我国刑法采取属地原则为主,同时兼采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普遍原则。答案为D。4.触犯刑法的行为______l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构成犯罪lB.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定为犯罪l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lD.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刑法之所以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就是因为这些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并不是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许多行为,虽然危害社会,但由于情节显著轻微,不被认为是犯罪。例如,传染病人随地吐痰的行为,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并不被认为是犯罪。答案为D。5.持直接故意心理态度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是______l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l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lC.明知并希望发生lD.已经预见并放任发生(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后果,并希望此种结果发生的心态。答案为C。6.甲欲杀乙,用菜刀对乙的胸部砍击,乙倒地后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亡,便迅速逃离。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因护士在输液时用错药物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_____lA.故意杀人罪(未遂)lB.故意伤害罪lC.故意杀人罪(既遂)lD.过失致人死亡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甲将自己认为的能够完成杀人罪的行为实施完毕,但乙被抢救后脱离危险,甲的行为构成杀人罪的未遂状态。此后乙因护士的行为而死亡,不能认定乙的死亡时甲的行为的结果,不能认定是既遂。答案为A。7.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受到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为______lA.构成共同犯罪lB.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lC.均无罪lD.王某无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被教唆者没有犯教唆的罪,对教唆者按照教唆的犯罪处罚。答案为B。8.管制的执行机关是______lA.公安机关lB.检察机关lC.审判机关lD.行政机关(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管制可谓我国特有的一种轻刑。答案为A。9.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______lA.缓刑lB.减刑lC.假释lD.免除处罚(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答案为A。10.不属于刑罚执行制度的是______lA.减刑lB.假释lC.缓刑lD.时效(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刑罚的执行制度包括减刑制度、假释制度和缓刑制度。时效制度是刑罚消灭的规定。答案为D。11.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下列对其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l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lB.有利于放纵犯罪lC.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lD.体现了“历史从宽、现行从严”的政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规定追诉时效制度显然不是故意放纵犯罪,而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刑法的目的。规定追诉时效制度体现了刑罚目的,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体现了“历史从宽、现行从严”的政策,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惩治现行犯罪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答案为B。12.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情形,构成______lA.间谍罪l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lC.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l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窃取,是指通过盗取文件或者使用计算机、电磁波、照相机等方式取得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刺探,是指使用探听或者一定的侦察技术获取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窃取与刺探没有重要区别。收买,是指利用金钱、物质或其他利益换取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提供,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将国家秘密、情报直接或者间接使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知悉,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即属于非法提供。答案为D。13.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______lA.尚未构成犯罪l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l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l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某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危及飞行安全,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答案为D。14.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______lA.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l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l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lD.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擅自制造、销售枪支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的单位,即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答案为D。15.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lA.一般主体lB.纳税人lC.扣缴义务人l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偷税罪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逃税款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答案为D。16.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______l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lB.有利害关系的人lC.国家工作人员lD.任何公民(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答案为A。17.赵某为某企业会计,一日深夜潜入本单位会计室,用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单位现金2万元。赵某的行为构成______lA.盗窃罪lB.侵占罪lC.职务侵占罪lD.诈骗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赵某利用企业会计人员的职务便利,打开保险柜,将单位的2万元资金占为己有,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该罪。答案为C。18.阻碍军事行动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_lA.武装警察lB.警卫部队lC.武装部队lD.地方武装部队(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阻碍军事行动罪是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的行为,该罪的行为对象只能是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答案为C。19.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5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______lA.挪用特定款物罪lB.挪用公款罪lC.挪用资金罪lD.职务侵占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冯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数额较大的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是挪用公款给自己使用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答案为B。2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______lA.国家工作人员l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lC.司法工作人员lD.行政执法人员(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规范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该罪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予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答案为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1.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______lA.打击犯罪机能lB.行为规制机能lC.法益保护机能lD.自由保障机能lE.预防犯罪机能(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刑法的任务与刑法的机能不是等同的概念。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2)法益保护机能,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胁法益的行为,刑法禁止和惩罚犯罪,是为了保护法益。(3)自由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答案为BCD。2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实施了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情形是______lA.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lB.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lC.中国香港、澳门居民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内的犯罪lD.我国特别刑法规定的犯罪lE.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中国刑法。而对于港澳台地区不适用大陆刑法。答案为ABC。23.无辨认控制能力的医学标准要求的条件有______lA.行为人有能力辨认自己的行为lB.行为人患有精神病lC.行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lD.行为时行为人的精神病正处于发病期lE.只要行为人有精神病,是否发病并不重要,因为它终究会发病(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在判断行为人的辨认控制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对于无辨认控制能力的判断,应同时采用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即首先判断行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断行为人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员判断。要进一步判断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与其精神病之间有无直接联系。(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行为的时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就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认控制能力,该行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负刑事责任。答案为BCD。24.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的区别是______lA.犯罪罪名的限制不同lB.成立累犯的期限不同lC.前后犯罪的刑罚种类不同lD.处罚不同lE.是否发生在战时不同(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特殊累犯要求行为人前后所犯罪行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对再次犯罪的时间没有限制,对前后两罪应当判处的刑罚种类没有限制。答案为ABC。25.下列行为中,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有______lA.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lB.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lC.盗窃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lD.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而窃取财物的lE.盗窃信用证并使用的(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盗窃信用证并使用的,构成信用证诈骗罪。答案为ABCD。四、{{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4,分数:12.00)26.反对解释(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反对解释即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释方法。反对解释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能采用:(1)法条所确定的条件为法律效果的全部条件;(2)法律规定所确定的条件为法律效果的必要条件。)解析:27.身份犯(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者刑罚加重、减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解析:28.犯罪中止(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解析:29.非法经营罪(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非法经营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故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解析:六、{{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4,分数:16.00)30.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独立刑种之一。(分数:4.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死刑缓期执行是死刑的一种类型,不是独立刑种。31.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分数:4.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对于追诉期限的计算,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第89条第1款后段)。32.奸淫幼女的,成立强奸幼女罪。(分数:4.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无强奸幼女这一罪名,强奸幼女的仍成立强奸罪。33.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分数:4.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七、{{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18.00)34.义务冲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义务冲突,是指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容的义务,为了履行其中的某种义务,而不得已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义务冲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存在两个以上的义务。(2)必须权衡义务的轻重,即必须是为了履行重要义务,放弃非重要的义务;为了履行非重要义务而放弃重要义务的,可能成立犯罪。)解析:35.简述间接正犯。(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间接正犯是指利用非正犯的他人实行犯罪的情况。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如下:(1)利用没有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2)利用他人不具有行为性的身体活动或者受强制的身体活动,即所谓利用“死亡的工具”或者基于“受拘束的命令”的身体活动。(3)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例如,医生指使不知情的护士给患者注射毒药的,构成间接正犯。(4)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如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实行犯罪。(5)利用被害人的行为。如强制被害人自杀。(6)利用有故意的工具。)解析:36.简述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侵犯的法益性质不同:前者侵犯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后者依所教唆的犯罪性质而定。(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后者是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3)对象要求不同:前者对被传授的对象没有限定,后者要求教唆对象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4)故意内容不同:前者是对传授犯罪方法具有故意,后者是对所教唆的犯罪具有故意。(5)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的,即使被传授的人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二者也不成立共犯;如果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则二者成立共犯。(6)定罪量刑的根据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而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罪名。没有独立的法定刑。)解析:八、{{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4.00)37.试述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其种类。(分数:1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1)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①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a.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b.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c.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如特定的时间、地点、对象等。②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这里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已经明知会发生的那种危害结果;希望是指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施行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标。(2)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与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直接故意既可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间接故意只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间接故意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