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阶段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B.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C.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 D.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3.观察右侧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比隋唐,元朝大运河加快了物流速度②开长途海运航线的主要任务是南粮北运③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体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下列属于宋朝经济领域进步表现的是(
)A.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B.稻麦复种制的普及C.纸币开始出现 D.青花瓷生产5.“程门立雪”的典故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为政以德” B.“天者理也”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6.程朱理学发展了传统儒学,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新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A.理是万物本原 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 D.三纲五常7.如图为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元朝开辟图中运河航线、海运航线的主要目的是A.征调南方财赋 B.发展海上丝绸之路C.传递官方文书 D.促进南北文化交流8.下面是反映某朝中央官制的示意图,这个朝代是A.西晋 B.唐朝 C.北宋 D.明朝9.《金史·世宗纪》赞曰:“当此之时(金代),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在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材料评价的是A.“开元盛世” B.“猛安谋克”C.“大定之治” D.“庆历新政”10.“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的原因是(
)A.遭到官僚地主强烈的反对B.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失去支持C.用人不当,危害百姓D.保守派当政,反对新法11.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C.行省制有利于抵抗外族入侵 D.行省制不利于地方民主制度实施12.南宋史学家王称著有《东都事略》一书,其绍熙年间的刻本目录后有牌记标明:“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反映了当时A.商业出版繁荣 B.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C.史学著作流行 D.形成明确的版权意识13.宋初置互市于原、渭、德顺三郡,以市蕃夷之马;宋太宗时设立“买马司”、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的良种马。据此可知,宋初政府的主要意图是A.加强军备建设 B.强化国家管理C.繁荣边地贸易 D.促进民族融合14.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祖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其关键理由是因为元朝时A.实行行省制度 B.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C.疆域最辽阔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15.宋代酒楼汇集了饮食、娱乐、传闻、交际诸方面的生活元素;宋代娱乐业出现了不同于唐代的特点,营业性演出场所大量涌现,日常文化消费成为生活时尚。这表明A.宋代贵族阶层生活腐化 B.市民文化呈现出通俗性C.宋代坊市制度得以突破 D.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主体16.在唐中期有了制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在印刷术方面,毕异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发明“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上述材料重点说明宋代科技A.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B.以服务生产为目的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17.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合理的解释是A.宋代人思想趋于落后 B.程朱理学开始盛行C.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18.“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上述情景,最早发生在A.唐朝 B.南宋 C.北宋 D.元朝19.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A.蒙古族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C.辽攻北宋之战 D.金攻辽之战20.如图为宋代“市井百姓”品茶图。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茶叶生产商品化趋向明显 B.茶叶市场已经饱和C.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趣广泛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1)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哪位发明家发明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2)结合材料说说火药、印刷术的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2)根据图2和材料二分析,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间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比如宋代有四大书院之称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他们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书院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官府的赐田和赐币以及民间捐输,也有部分来自书院自营收入。随着书院影响力的扩大,政府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的官学化色彩愈加严重,书院走出的学生主要还是参加科举,同治光绪年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已经与科举合为体的书院,也一并成为历史。——摘编自刘河燕《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等材料二
宋初,实行茶叶专卖制度。种茶的百姓为园户,官府向园户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培制之茶除输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其性质相当于解放初期实行的“统购”。政府榷货机构根据收购茶叶的数量向商贾出售茶券(亦称茶引),商贾凭茶券到茶场提货(称为交引)。由于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利润。至嘉佑中,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导致产销脱节。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为了克服和改变这一状况,遂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也可讨价还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宋史》记载,行禁椎(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摘编自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茶叶销售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改革的原因。参考答案:1.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立通判监督知州,B符合题意,故选B;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下,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ACD都是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2.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3.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南北,运河路线曲折。元朝运河的路线不曲折,因此元朝大运河加快了物流速度。开长途海运航线的主要任务是南粮北运。体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格局。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元朝大运河、海运的开通与对外贸易无关,③错误,排除A项;元朝大运河、海运的开通与对外贸易无关,③错误,排除C项;元朝大运河、海运的开通与对外贸易无关,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产生最早的纸币交子,C项正确;南方植棉逐渐普遍是在元朝,排除A项;稻麦复种制是在南方普及,而非全国,排除B项;青花瓷生产于唐朝,排除D项。故选C项。5.B【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天理”,B项正确;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排除A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排除CD项。故选B项。6.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求理的方法,C正确;ABD均不属于理学的方法论,排除。故选C。7.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需要南方的赋税支持财政开支的需要。所以开辟运河航线和海运航线是为了征调南方的财赋,故选A;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非常发达,排除B;开辟运河和海云路线能够起到传递官方文书和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D。8.C【详解】材料中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但是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权力,这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度,C项正确;西晋、唐朝没有参知政事等机构,排除A、B项;明朝废除了宰相,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根据《金史·世宗纪》可知,材料评价的是金代的历史事件,“大定之治”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反映了“大定之治”的盛世局面,故选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猛安谋克”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采用的一种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庆历新政”是宋朝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0.A【详解】“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官僚地主强烈的反对,这是二者失败的最主要原因,A项正确;BCD项是改革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项。11.B【详解】由于元朝行省设置打破了山川河流的险阻,所以地方一旦有叛乱行为,就失去了地理的阻隔而不断的扩大,不利于维护地方统治的稳定,答案为B;材料反映出元朝行省的地域设置特征,打破了山川地理的阻隔,导致了地方险要的丧失,不是强调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A错误;行省制度打破山川河流的险阻,不利于抵抗外族入侵,C错误;元代属于专制制度,地方不存在民主制度,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置背景,具体,特征和影响分析材料。12.A【详解】保护刻板,避免他人“覆板”,侧面反映了当时商业出版的繁荣,故选A;根据“刻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雕版印刷,排除B;仅从材料一本史书的印刷,无法体现史学著作流行,排除C;D项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排除。【点睛】13.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设立互市贸易,向少数民族大量购买马匹,这是因为马匹可以装备骑兵,有利于加强军备建设,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国家管理无关,排除B项;宋初政府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军备建设,C项不属于主要意图,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14.B【详解】元朝疆域广阔,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于西藏设立宣政院管理,台湾被称为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所以说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B正确;A是地方制度;C是实行行省制原因;D是民族关系发展。15.B【详解】根据材料“营业性演出场所大量涌现,日常文化消费成为生活时尚”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商品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也迅速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贵族生活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宋代已经突破了宋代坊市制度,排除C项;中国古代社会主体一直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16.D【详解】据题意可知,火药在唐末应用于军事,到宋代就出现了管形武器。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到宋代发展出了活字印刷术,这都体现了火药应用和印刷术的创新,说明宋代科技在应用中创新,故选D;宋代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受理学影响,排除A;管形武器的出现明显不是为生产服务,排除B;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C。17.B【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行不动裙,笑不露齿’”,可知,女性从唐代的豪迈奔放到宋代的含蓄内敛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种对人性的压抑必然导致生活上的变化,尤其对女性的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宋代人思想趋于落后”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宋代女性受压抑,故D项错误。18.C【详解】材料是对北宋毕昇的活体字印刷术的描述,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1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统一中国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与其它三项相比规模最大,故A项正确;金与南宋的战争、辽攻北宋的战争属于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BC选项排除;金攻辽的战争属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D选项排除。20.A【详解】材料所示图片是宋代“市井百姓”品茶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茶叶生产商品化趋向明显,茶叶贸易比较普遍,A项正确;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误;C项“兴趣广泛”在图片信息中无法体现,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途贩运出现兴盛是在明清时期,材料无法体现长途贸易,D项错误。21.(1)发明家:毕昇;时间:北宋。(2)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创造了条件。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详解】(1)发明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在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2)影响:根据材料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创造了条件。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2.(1)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2)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加强了皇权;虽能集思广益,却又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政务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容易导致相互掣肘,不利于政策的实行;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详解】(1)职权:根据示意图和材料“(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可以看出,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特点:根据材料“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和示意图可以看出,宋代的行政权被分割;根据材料“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可知,同时新设立了三司和枢密院两个机构,使得宰相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
(2)影响:根据材料“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可知,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加强了皇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能集思广益,却又降低了行政效率;分设官员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设立枢密院、三司后,宰相处理的政务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容易导致相互掣肘,不利于政策的实行;根据材料“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可知,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23.(1)特点: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学生的前途主要是参加科举考试;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影响: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2)主要内容:由茶叶官卖(专卖)法改为通商法;由政府收购(统购)改为茶商直接收购,收购环节简化;由低价收购改为按质论价。原因:茶叶专卖制度影响园户种茶积极性,经济效益下降(或茶叶专卖制度的弊端);保证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茶叶(产业)生产和销售(促进工商业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官府的赐田和赐币以及民间捐输,也有部分来自书院自营收入。”分析可得出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根据材料“书院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分析可得出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蛟河市2025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血液灌流吸附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铬系铁合金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室内硬装服务流程
- 第31 届 WMO 融合创新讨论大会小学四年级初测试卷
- 2025届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32 正方形 (1)及答案
- 护理答辩怎么做
- 压力容器的焊接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谅解备忘录签署版
- 中考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复习(含答案)
- oracle系统表详解(中文)
- 《图形创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胬肉攀晴中医护理常规
- 电力行业迎峰度夏措施检查情况表
- 煤矿培训教案机电安全知识
- 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申请报告及意见表
- 信息技术培训个人研修总结(廖信崇)
- 019-注塑首件流程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