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唐河甸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是6月22日地球上五个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据图判断2题。44、下列选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45、下列选项中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左偏的是

A.②B.③C.④D.⑤

参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线速度、水平地转偏向力。【答案解析】44.B

45.C解析:44题,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赤道最大。赤道昼夜平分,所以②为赤道,因此②线速度最大,B正确。45题,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左偏;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①和④昼短夜长,二者在南半球,符合条件,C正确。【思路点拨】理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熟悉线速度变化规律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2.“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A.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B.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D.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A.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3.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A.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B.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C.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D.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参考答案:1.D

2.A

3.B1.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因此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所以D正确。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主要原因是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所以A正确。3.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保护好特色民居海草房,就是记住乡愁,留住记忆,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所以B正确。3.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下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4.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此长短之极。”当位于北京的圭表测得的影长渐短时,我国北方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参考答案:3.D

4.D【3题详解】古人利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来定节气和一年时长,利用的是太阳的回归运动的规律。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故D正确。【4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当位于北京的圭表测得的影长渐短时,应为冬至日过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影长渐短时说明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我国北方日出时间不断提前。故D正确。【点睛】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最大;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大。该题难度一般。4.读“23O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题。3.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两北,后向两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两南,后向西北参考答案:C5.“数九”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冬至后开始的连续九天为“一九”,依此类推。我国某区域流传着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区域A.河流结冰期约一个月 B.是大雁的主要越冬地C.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广 D.农作物一年三熟主10.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最弱 B.地面储存热量少C.大气逆辐射强 D.高层大气散热多参考答案:9.C

10.B【9题详解】三九四九冰上走,河流结冰期约18天,A错误。有结冰期应为我国的北方地区,大雁的主要越冬地位于南方地区,B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正确。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故选C。【10题详解】不是全年太阳高度最低(太阳辐射最弱)的冬至,A错误。陆地降温过程较慢,三九地面储存热量少,故气温最低,B正确。大气逆辐射强弱影响日温差,C错误。高层大气散热对近地面气温影响小,D错误。故选B。6.下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

该国东部河流多注入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参考答案:D7.读下图,回答图中①②③铁路线的名称分别是

A.襄渝,宝成,成渝

B.内昆,宝成,成昆C.宝成,襄渝,川黔

D.宝成,襄渝,黔桂参考答案:C8.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参考答案:C9.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每天出现“白夜”的最低纬度要比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低18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抚远等地出现“白夜”当日的晨昏线。读图,回答32-33题。32

“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逆辐射作用

D.散射作用33.当图中的抚远出现白夜时(

)A.图中的弧BA为晨线

B.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南美洲各地昼短夜长

D.我国夏季的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参考答案:32.D

33.D10.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7~8题。7.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

)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8.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

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参考答案:B

B11.读2011年12月12日我国东部及西太平洋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3~4题。3.影响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天气状况C.地形差异

D.气压不同4.此时,甲、乙、丙、丁四地天气阴雨的是A.甲、丁

B.乙、丙C.甲、丙

D.乙、丁参考答案:3.B

4.B12.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参考答案:13.A

14.C13.据图可知,甲乙雨雪级别均为中级,甲在雨雪分界线以南,说明是中雨,乙地在雨雪分界线以北,说明是中雪,故①正确,②错误;根据等压线的大小判断,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方,但乙地的等压线密集,说明风力较大,故③正确,④错误。结合选项,A项正确。14.根据该地的经纬网可知,甲乙两地纬度接近,说明不是纬度因素,故A项错误;该地的大气环流相同,故B项错误;甲地北部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对甲地的影响较小,故甲地雨雪分界线向北弯曲,乙地是平原地形,受冷空气影响较大,故雨雪分界线向南弯曲,C项正确;甲乙两地均位于陆地,不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D项错误。【点睛】等压线的判读方法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13.李先生登录T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Y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H商贸公司,内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宁夏的K公司,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5~16题。15.H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B.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C.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D.临近T公司,便于信息交流16.空间布局最灵活的是(

)A.T公司

B.Y公司

C.H公司

D.K公司参考答案:15.C

16.A解析: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H公司为商贸公司,布局在南京附近主要是利用便利的交通,便于快速发货,且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子商务的特点。从题干来看,T公司建有网购平台,属于电子商务,空间布局最灵活。14.下图为四国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

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

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参考答案:D15.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以4km/h的速度步行于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A.甲 B.乙 C.丙 D.丁2.该游客步行图幅范围期间A.进入时步行最省力 B.以下坡路段为主C.途中起伏不到40米 D.大致向西走3.该游客离开时身影在A.右后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左前方参考答案:1.A

2.C

3.B1题详解】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山脊处,公路的外侧。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甲位于山脊处,且在公路的外侧,A对。乙位于公路内侧,B错。丙、丁位于山谷处,可以看到对面车辆,C、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A。【2题详解】暑假期间,日出东北方向,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结合指向标,应是从图示右侧进入,大致是向东走,D错。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进入时是爬坡路段,步行最费力,A错。以上坡路段为主,B错。图示等高距是10米,上坡路段穿过三条等高线,途中起伏不到40米,C对。据此分析本题选C。【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游客步行路线大约有15km左右,步行速度为4km/h,步行时间大约为4小时左右。游客进入区域时旭日东升,此时为暑假,日出时间早于6点,故游客离开时应在10点左右,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游客向东行进,则身影在其左后方,据此分析本题选B。16.2011年2月10日零时左右,几乎“迟到”一冬的细密雪花缓缓飘落京城,并迅速将道路、车顶、树枝覆盖上久违的白色。自去年10月25日以来,北京已经连续108天无有效降水,初雪日期也破了60年以来最晚纪录。据此回答6~7题。6.2月10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7.不属于“北京不下雪”的原因A.大气环流活动异常

B.“拉尼娜现象”

C.亚洲高压势力太强

D.气温高参考答案:6.C

7.D17.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下图),回答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A.网状分布

B.“之”型字分布

C.带状分布

D.环状分布参考答案:D18.下列不属于海南岛开发和建设方向的是A.我国新兴的工业省份

B.热带高效农业基地C.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D.联系港澳台的枢纽参考答案:D19.读下图完成该地理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差异

D.人类活动参考答案:C20.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1~2题。

1.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A.59°15′E

B.44°45′WC.59°45′E

D.128°15′W2.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参考答案:1.D

2.C21.研究列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车厢内的情况,工程设计人员获得相关数据,是列车达到安全舒适要求的先决条件。目前,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气候风洞是世界最大的铁路气候风洞。它可以模拟从零下50℃至零上60℃,风速高达每小时300公里的气候条件。据此并结合图1、图2完成在维也纳气候风洞模拟印度孟买的气温变化,应参照图2中的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参考答案:C22.我市某校高中学生在进行地理观测时发现,教空走廊在清明节前后的正午不再被南楼遮挡,开始能照射到阳光。图5是该生于清明节当天面向东拍摄的一张照片,图6为二十四节气表。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学生拍摄的时间可能为A.9点

B.12点

C.15点

D.18点11.一年中教室走廊在正午不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A.9个月

B.7个月

C.5个月

D.3个月参考答案:10.C

11.B23.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26.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27.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参考答案:D

C24.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30~31题。30.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至至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C.南回归线以北、靠近南回归线的地方

D.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31.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白昼长度

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参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答案解析】30.C

31.B解析:3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某有两次直射,说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图中日期,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两次直射都出现在冬至日附近,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而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C正确。3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还未到达南回归线。所以南半球虽然昼长大于夜长,但还未达到一年中的昼长最大值,A错。这一天C处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已经是最大值,B正确。影响大气温度的因素较多,除直射因素外,还有天气、地形等多种因素,不能确定温度是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错。降水量的影响因素也较多,直射点移动可能影响到气压带、风带移动,但还有海陆位置、洋流等因素影响,也不能确定降水量状况,D错。【思路点拨】熟悉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25.下图为山西传统村落数量在不同坡向的分布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从图中看,北坡和西北坡村落所占数量最多,与南坡和东南坡差别很大,分析原因合理的是A.南坡和东南坡的热量条件较好B.北坡和西北坡光照条件较好C.北坡和西北坡处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南坡和东南坡D.北坡和西北坡地形条件和水源条件比南坡和东南坡好5.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A.该区域南坡的植被生长好于北坡

B.该区域民居冬季都处于冬季风背风坡C.北坡村落建筑比南坡更需要防寒

D.村落周围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参考答案:4.D

5.C4.村落选址,一定会选择最适宜的区位,北坡和西北坡村落所占数量最多,原因是北坡和西北坡地形条件适宜,位于阴坡,蒸发量小,水源条件比南坡和东南坡好,D对。南坡和东南坡的热量条件较好,不是村落少的原因,A错。北坡和西北坡光照条件较差,B错。北坡和西北坡处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小于南坡和东南坡,受流水侵蚀较轻,C错。5.该区域坡的水分条件较好,植被生长好于南坡,A错。该区域民居冬季主要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错。北坡村落建筑比南坡更需要防寒,C对。位于温带地区,村落周围夏季绿树成荫,冬季落叶,D错。26.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20~21题。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1月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8~12490~660-1~-819~230.64美国某产区15~17470~5206~818~212.05北半球最适宜区8~12560~750>-1419~231.2020.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21.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A

C二、判断题(共10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美国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3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4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路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任答4点,得4分)(2)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任答3点,共3分)(3)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任答3点,共3分)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1点,共1分)(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任答4点,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点关注通航条件、通航里程、通航时间和江海联运等方面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集群效应对企业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4)题,城市群建设可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环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国际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等。

28.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9.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参考答案:B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莱芜生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个太皮薄、丝少肉细、营养丰富等优.置,主要分布在莱芜市西部汇河、汶河两岸。生姜适宜在温暖、湿润、通气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种植。一般于清明前后炕芽,立夏播种。立秋前后培土,霜降收获,生长期165天。材料二

山东省莱芜市地理位置及其生姜分布示意图(1)说明菜芜有利于生姜生长的气候条件。(2)试分析莱芜生姜主要种植于河谷地区的原因。(3)针对近年来生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趋势,有人提出莱芜应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鲁中山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河谷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生长期较长。(2)河谷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大规模人工种植;土壤肥沃,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土壤湿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灌概;河谷地区多沙质、疏松土壤,利于生姜根茎生长。(3)赞同。理由: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生姜生长;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等。不赞同。理由:山地多,可利用的河谷平地少;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会破坏河谷两岸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会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下降等。解析:(1)莱芜生姜种植的气候条件可结合生姜喜欢温暖、湿润、通气好的习性及生长期较长的特点具体分析。(2)莱芜生姜主要种植于河谷地区可以从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回答。(3)对扩大生姜种植面积持赞同观点一般是基于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市场需求量大,同时该地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等。如果不赞同则更多的是从农业产业结构、环境条件分析。如该地山地多,可利用的河谷平地少;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会破坏河谷两岸湿地环境;扩大生姜种植面积,会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下降等。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达里湖是内蒙古高原上的第二大内陆湖泊,面积约为238km2。达里湖位于候鸟迁徒的南北通道王,是高原鸟的乐国,有着“百鸟乐国”的美。湖岸地带草句、地面积广。达里湖产卿鱼和华子鱼,肉质鲜美。达里湖北面的玷子山由玄式岩组成,四画岩壁立,峰顶平坦,山腰水平横切,分界线上穴龛密布、千姿百态,分界线下包了一层白色的石灰岩外衣。下图示意达里湖周边地形及砧子山景观。

(1)分析达里湖成为内蒙古高原鸟类乐园的自然原因。(2)说明砧子山山腰分界线上穴龛的形成与达里湖演变的关系。(3)若达里湖水位不断下降,推测湖区环境将会产生的变化。参考答案:(1)达里湖位于候鸟迁徒南北通道上,鸟类过往种类和数量多;湖岸地带地势平坦,三面环山,气候温和,适宜鸟类栖息繁殖;湖面宽阔,水草茂盛,有鱼类,可为鸟类提供食物,适宜鸟类繁衍生息。(2)砧子山是地质历史时期达里湖中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之前达里湖水位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