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_第1页
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_第2页
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_第3页
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_第4页
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湖南省怀化市江口墟镇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参考答案:EB:多极化趋势加强.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以尼克松的一段话为切入点具体考查两级格局内部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解答:根据材料“美国…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反映了在两级格局内部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选D点评:本题具体考查两级格局内部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重点考查分析和概况材料的能力和运用课本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注意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主要力量和发展过程.2.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重农抑商B.发展商业C.编户齐民D.盐铁官营参考答案:A【考点】主要经济政策【分析】根据材料“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及战国等信息可知该政策是重农抑商,A符合题意;

B政策不符合史实,历代政府都抑制商业发展;

CD政策都始于汉代;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战国时期确立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所沿用,对于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设厂,这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故B正确。《马关条约》未涉及实施“以华治华”策略,故A排除。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不包括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故C排除。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过于片面,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影响4.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参考答案:B从材料“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可以得出唐朝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比较得出唐代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和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故AC两项排除。南北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5.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参考答案:A五四运动。材料作者要求“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表明他主张理性的对待国际问题,材料中的“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表明他不反对学生的爱国热情,所以答案选择A项。6.选拔官员,招揽人才关乎政权盛衰兴亡,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显地呈现出几个阶段。回答以下问题: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一书中认为:“与分封制相适应,……三代时期(夏、商、周)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1)依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2)两汉时期如何选拔官员?这种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3)隋唐以后,选官制度有何变化?试分析这种变化的进步性。参考答案:考点: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制度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实行的是宗法制下的世官制度,即官位与分封制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家族中世袭;二是战国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度,即官员由政府考察、任命,根据政府考察的方式不尽相同,察举制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秦汉时代的举荐、征辟制度和魏晋时代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三是隋唐时期到清朝末年实行的科举制,即考试选拔官员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解答:(1)根据材料“三代时期(夏、商、周)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可以得出答案.(2)根据所学知识,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度;其弊端是仕途逐渐被有世家大族所控制.(3)根据所学知识,隋唐以后开始实行科举制;根据科举制的评价来回答进步性即可.故答案为:(1)根据出身高低,世代为官.(答“世官制”亦可)(2)察举制度

弊端:仕途逐渐被有世家大族所控制.(3)实行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参考答案:C8.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面临这种困难,我国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参考答案:C9.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

B.国家货币基金组织

C.世贸组织

D.联合国参考答案:A略10.“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此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参考答案:C11.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参考答案:C材料叙述的是汉武帝时期,富商大贾乘国家财政困难之际在城市中大搞囤积居奇,谋取厚利,列侯封君都得向他们低头求取供给的情况,反映出当时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情况,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封建王朝抑制商业发展,排除D项。12.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名

称地点创刊时间出版期数刊期劳动与妇女广州192211周刊新妇女上海192025半月刊妇女评论苏州19209半月刊解放画报上海192024月刊妇女声上海192210半月刊妇女评论上海1923104

妇女周报上海1922189周刊妇女与家庭上海

日刊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运动的影响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国民革命的推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本题一定要注意这些报刊杂志创办的时间只和国民革命的时间相吻合,所以本题答案只能选择D.国民革命的推动,此题很容易选择其他几个选项,但是很明显时间上不符合。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妇女解放1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唐、明

D.秦、元、清参考答案:C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时代”“发现时代”“扩张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D15.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参考答案:C16.“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但辅以社会补充和保障,通过实施与市场规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来有意识地将社会目标纳入。”最符合上述特征的经济模式是()A.中央统制经济 B.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计划指导型经济参考答案:C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国家调节为辅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但辅以社会补充和保障”正是该政策准确描述,故C项正确;统制经济类似于计划经济模式,故A项错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下政府在该经济模式起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计划指导型经济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指导型经济,故D项错误。17.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参考答案: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从图1中“平原郡”“济南郡”“高密国”等可看出图1中既有郡,又有国,是西汉前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从图2中的“行省”可见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故选A。18.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胡汉民对民主共和观念影响程度的认识与课本表述不同,这道题主要在于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创建民国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CD不符合题意,错误。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评价19.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参考答案:D略20.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B.王位世袭制与D.宗法制是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因此选C。考点:分封制点评: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①西周前期,分封制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②不能以分封治国。③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及政治统治的稳定。2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B略22.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进行北伐和西征C.发生了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参考答案:考点:9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考查《资政新篇》的积极意义.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资政新篇》积极影响的掌握.解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严重脱离实际,与“体现时代发展潮流”不符,故A项错误.单纯的军事行动,与“体现时代发展潮流”不符,故B项错误.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与“体现时代发展潮流”不符,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与“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相符,故D项正确.故选D.23.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两党制的发展

D.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参考答案:A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没有隔断历史,超越传统”。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君主专制,同时它也保留了君主,没有隔断历史。24.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参考答案:C25.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有(

)①扩大了生产规模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③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

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6.据记载,明朝内阁与皇帝的寝宫有1000米左右的距离,而清朝军机处与皇帝寝宫仅50米的距离,从中反映的本质是()A皇帝越来越担心自身安全B君主专制越来越加强C皇帝越来越离不开大臣

D君臣关系越来越亲密参考答案:B27.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A.火药 B.纸张 C.丝绸 D.瓷器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我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故C项正确;瓷器、火药的大量外传是在宋元时期,故AD项排除;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时间上晚于丝绸的外传,故B项排除。点睛:注意关键词是“最早传入欧洲”;从中分析出答案。28.孙中山认为:“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所征服,统治过了两百多年。”据此,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参考答案:A29.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主要表明了A.中国民族资本缺少原始积累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政府扶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独立性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说明中国重工业尤为薄弱,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重工业投资大,见效慢,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近代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矿产资源,使得中国重工业难以发展,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不是表现。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0.1919年刚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说明了(

)A.民族工业缺乏生命力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C.列强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D.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参考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完美: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国王逐渐“统而不治”.(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海关银两)。年份进口额出口额入超额19124733711021913570403167191456935621319154544193519165164823419175504638719185554866919196476311619207625422201921906601305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材料三宋子文对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垂涎已久。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低价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当时南洋股票面额15元,市价7—8元,而宋子文只以5元钱收买,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1)材料一中1912—19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变化反映了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何种现状?(8分)(2)材料二中,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南洋公司的最终命运怎样?(8分)(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回答第(1)问,首先要弄明白图表的含义,分析入超额明显变化的时期,进而总结归纳两个时期的贸易状况。第(2)问,要从帝国主义对民族企业的压制和民族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进步性方面,正确认识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一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的出口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出口量略有增加,因而入超数额明显减少。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入超又迅速大幅度增加。(8分)(2)外国侵略(或帝国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命运:被官僚资本家吞噬。(8分)(3)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6分)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烟台是环渤海湾的重要港口城市。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被开辟为通商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