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说课式备课-第五单元备课建议_第1页
【高中历史】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说课式备课-第五单元备课建议_第2页
【高中历史】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说课式备课-第五单元备课建议_第3页
【高中历史】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说课式备课-第五单元备课建议_第4页
【高中历史】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说课式备课-第五单元备课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教学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依据教学主题按照一定知识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是2017年版新课标指导下的统编历史教材教学的必由之路。

授课过程中,教师依据课标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课程结构才能更清晰。当然不能光教师自己认为结构清晰,还要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核心内容是分析因果关系)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样,学科核心素养才能落实。一、教材分析

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历史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表现为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材单元为方便文本的叙事而割裂了晚清时期与辛亥革命之间的整体性,授课过程中应该跟学生说清楚。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其内容影响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走向,在教材中上乘第四单元明清中国面临的挑战,又下接第六单元的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的三条基本线索“屈辱”、“抗争”、“探索”在本单元都有较充分的体现。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步走向衰落的历程,也为接下来学习中华民族如何逐步奋起完成救国大业做好铺垫。

本单元在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7课的篇幅呈现,较为详细的描述了主要历史事件,只是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高中阶段课时有限,不能围绕每一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局、影响等分别构建细化的知识体系而追求每个“史事”本身的细和深,既没有时间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势,学科素养更无从谈起,必须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突出主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理清教材框架体系。二、课标分析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程标准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依据课程标准,本单元内容提炼出“危机加深”和“出路探索”两个核心概念。三、教材整合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运动的发展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危机与救亡(19世纪40--60年代)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危机与救亡(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末:边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2)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总体思路:按时间顺序理清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探索的过程按因果逻辑关系,把危机和探索连接起来,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四、渗透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让学生通读教材,填写表格,明确具体时间段限内的人物和事件。2、历史解释:具体的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不平等条约等,要解释、解读清楚。3、史料实证:“危机”和“探索”都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解读,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合理的解释。4、唯物史观:理解近代新生产力发展与中国历史之间的互动逻辑;从整体上把握并辩证的看待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近代中国各阶层“抗争”、“探索”的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感受爱国热情。1856—18601840—1842

1894—18951900—1901变化社会事件侵华19世纪末1883—1885抗争探索代表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读教材,填这张表格,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战1856—18601840—1842

甲午战争1894—1895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大大加深完全沦为虎门销烟1839年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黄海海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变化社会事件侵华19世纪末瓜分狂潮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抵抗派洪秀全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派反割台斗争革命派中法战争左宗棠冯子材1883—1885宏观把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脉络和主题抗争探索代表第16课19世纪中期的危机与救亡一、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工业文明前后东西方的碰撞,涉及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以及中国社会的反应。需处理以下问题。1、按单元教学和让学生理清因果逻辑关系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为何发生,出现之后又有怎样的反映、结果如何。2、运用图片、图表和材料分析中国和世界有何不同?让学生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确立唯物史观。3、通过抵抗派“开眼看世界”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认识,理解近代中国和日本差距的产生和以后历史走向不同原因。4、辩证的看待天平天国的历史影响。5、整体把握晚清的第一次自救运动。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过程、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难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三、为凸显单元教学的立意,将16课和17课的前两目进行整合,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1、教学思路:(1)东西方碰撞的序幕——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东西方碰撞的表现——两次鸦片战争(3)东西方碰撞的应对——开眼看世界;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2、问题设计:(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有何不同?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为何严禁鸦片?感悟林则徐禁烟的抗争精神。(3)分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以及签订的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4)通过《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理解近代中国和日本差距的产生和以后历史走向不同原因。(5)太平天国要建立怎样的社会?又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6)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并分析原因。3、举例说明:对问题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有何不同?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我的授课安排是以下内容。初中教材有两课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所以高一学生对战争的历史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课着重讲述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从深度上超出初中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这一段历史时得到收获感。(1)(P81问题探究)阅读材料,了解乾隆、嘉庆两个皇帝是怎样看待西方列强的,并予以评论。

引导学生读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词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币以通有无……加恩体恤……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得出统治者认为中国居于世界的中心,周围的国家都是“四夷”,使学生加深对“闭关自守的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结论的深刻认识。(2)(P90教材第一子目)让学生读教材,找出19世纪中期东西方差距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3)为让学生对东西方的差距形成更直观的认识,调动其初中的知识,给出如下时间轴。(4)让学生填写下面表格通过以上内容,锻炼学生读材料、读教材的能力,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第17课19世纪70年代——90年代末

的危机与救亡

一、本课的主要内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国人的抗争与探索新旧杂糅,但最终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需处理以下问题。1、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把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形成框架体系,达到用自己的话表述史实的目的。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3、辩证的看待戊戌维新运动。4、思考点: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与过程、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三、为凸显单元教学的立意,将17课的后两目和18课进行整合,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1、教学思路:(1)列强侵华新阶段——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2)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3)民族危机的加深——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2、问题设计:(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与中国战败的原因何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康有为为何要托古改制,如何托古改制的?(3)如何评价维新变法运动?(4)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义和团运动有怎样的功绩?(5)晚清危局的具体表现?3、举例说明:对问题五,晚清危局的具体表现?我的授课安排是以下内容。(1)让学生阅读P105的“史料阅读”,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止兵议和”指什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辛丑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2)让学生阅读P106的“学习拓展”,引入“东南互保”。(3)补充有关“东南互保”的材料,让学生回答:“东南诸省督抚推动东南互保的目的,并说明东南互保的影响。”教师总结:在清政府向各国“宣战”的背景下,地方督抚与中央政府背道而驰,可帮助学生立足更长的时段思考清王朝的灭亡,武昌起义爆发后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那么多地方宣布“独立”,以及袁世凯何以轻易就夺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虽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但危机仍在继续,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仍需继续斗争,从而引出辛亥革命。

按照学科大概念对民主革命的宏观把握,要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史是苦难史不是灾难史,是奋斗史不是沉沦史,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觉醒史、团结史,近代史是中国人追求人民民主国家的历程。

通过对重大事件逻辑关系的梳理,应该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是在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