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38-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优秀10篇)教学内容:

人教版试验教材数学三班级下册——面积的熟悉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面积,以及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2、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预备:

1、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的纸(同学每人一份);

2、小黑板一块;

3、实物图,足球,封闭图形,非封闭图形1个;

4、嘉奖星;

5、画好方格的长方形纸两张。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一首儿歌,好不好?唱一首《粉刷匠》

生:齐唱《粉刷匠》

师:粉刷匠不错,能把房子刷的美丽。有谁想当粉刷匠来个刷墙竞赛呢?(选两名同学给大小不一的两块黑板涂色)

生:说出竞赛的不公正。

师:(怎么了?)逼破同学说出他涂的太大了,确定涂得慢。(什么太大了?)黑板太大了,(黑板的什么太大了?)黑板的面太大了,(黑板有好几个面,指其它的面其实你们竞赛刷的是两块黑板的表面)

板书:表面

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不公正在哪里?(我刷的黑板表面比他刷的黑板表面大)

师:竞赛不公正,竞赛结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同学们,黑板有表面,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表面?

生: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的表面,什么什么的表面这么大)

师:出示电视机,钟表,彩旗,五角星实物图,足球实物,贴在黑板上(它们有表面吗)让同学指一指他们的表面。(明确:物体都有表面,有的物体的面是平的,有的物体的面是曲的,例如:球或笔)

生:比一比几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说一说大小关系(明确: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板书:大小

师: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给它起个名字叫———面积

板书:面积。(板书)

生:与老师一起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表面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2、探究什么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有面积,哪里还有面积呢?出示封闭图形(贴在黑板上)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以及不规章的树叶形。它们有面积吗,

涂一涂这些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一个非封闭图形

师: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你能涂出这个图形的面吗?

明确:这个图形没有详细的面,也就没有面积可言了。(或它的面积无法确定)

师:这个图形与其它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争论,明确:封闭图形有面积,而非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补充板书:封闭图形

小结:什么是面积?

3、探究面积与周长的区分:涂一涂,描一描,比一比,连一连

(完成练习纸与课件中的习题)

4、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A墙面积大B墙面积大,怎么知道的。——观看比较

(2)比较两张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纸的面积,并说说是怎么比的。———重叠比较

(3)比较通过观看比较不出的物风光积,或无法重叠的物体的面积。

小嬉戏:引出测量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需用统一的标准测量。

(4)比较大的物体的表面,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计算面积———计算比较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

面积的熟悉

面积:面的大小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周长:线的长度

板书设计2:

面积的熟悉的表面

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熟悉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量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熟悉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洁的面积换算。

3、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培育和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首先结合四对外形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接着让同学从附页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看难以推断,要鼓舞同学尝试查找其他的比较手段和途径。教材中供应了三种方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先画格子,再数一数。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方法所蕴含的思想,还为后来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

其次课,是让同学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经受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测量封面,以及沟通各自测量结果的过程,并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熟悉1厘米2的面积单位,并让同学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使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详细,看得见,摸得着。同学有了对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数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纸量一量,检验估测得准不准。这样的活动对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与估测力量是特别必要的。后续教材引导同学熟悉1分米2与1米2等面积单位的活动,也要经受与熟悉1厘米2大体相同的认知过程,特殊要体会学习1分米2与1米2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获得它们所示面积大小的详细体验。由于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是依据详细情境或场合加以选择使用的。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究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头,培育估测意识;然后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放在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能够分别把这些长方形铺满,从而获得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关系数据;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观看、比较,发觉长方形面积与乘法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试验、探究的过程是同学体验合情推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的过程。有了建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阅历,经过类比推理,同学就能够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铺地面”,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率)。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境,探究1分米2与1厘米2的换算关系。先让同学估量1分米2=100厘米2的换算关系。同学经受这个过程之后,就可能类似地推出1米=100分米2、1米=10000厘米2等结论。在把握厘米2、分米2和米2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之后,再熟悉米2、公顷和千米2之间的换算关系,鼓舞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例如,1米2=10000厘米2、1公顷=10000米2,这两个换算关系有相同的进率;1分米2=100厘米2、1米2=100分米2、1千米2=100公顷,这三个换算关系也相同的进率--利用这种形式上的联系,或许有助于保持对它们的记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1厘米2、1分米2、1米2、1公顷、1千米2的实际大小。

2、会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5、培育和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6、会应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要以培育和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2、要让同学在观看、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进展空间观念。

3、要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舞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4、要重视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力量。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试验教材三班级(下册)第74~77页。

教学目标:

1,熟悉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在体验面积含义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分析比较力量,归纳概括力量,在探究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3,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培育主动探究和相互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和探究爱好。

教学重点:熟悉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示范,和生一起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同座的两个同学相互比一比

师生比一比

说说比较的结果

指一指,比较的是哪一部分的大小

二、主动参加,探究新知

1、熟悉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感受面有大有小。

(同学说,并要求摸一摸)一生说完,大家再摸摸

课本的封面和桌面比较,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谁能边摸摸面,边说说它们的大小?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边摸边说)

(2)揭示面积含义。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觉物体中的面是有大小的在数学里,我们把黑板面的大小称为黑板面的面积那黑板面的面积就是指什么?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什么?(板书)

你还能举出面积的例子吗?

(3)联系生活拓展。

举例说说生活中其他物风光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小组沟通。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面积

(4)练习。

a.想想做做第2题

电脑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

知道我们南通属于哪个省么?

对了,是江苏省。谁上来找找看?

皖是哪个省的简称?(安徽)谁来找?

川呢?

湘呢?分别请生指一指

观看一下描下来的这个四川省的图形,用面积说一句话

像这些都是不规章的平面图形,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b.在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并涂上颜色表示它的面积。

画完之后和小组的同学比比看,谁的图形面积比较大?

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描出图形的边线

同学操作。

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区分

2、比较面积的大小。

你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例2)出示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动手试一试,比一比,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看看哪一组能想到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小组争论。

各小组汇报比较的方法(演示)

师适时点评

3、想想做做第3题

比较这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吗?

先看第一个图形占了多少格?其次个呢?第三个呢?

最终一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向大家介绍?

那么这四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三、拓展应用。

打开书本第75页,看试一试的第一题,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小组先争论用什么方法?然后选择相应的工具。

全班沟通:你是怎么比的?(依据同学回答,白板演示)

引导反思: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课堂延长

1.比一比两块布的面积

2.依据面积大小估算价钱

五.全课

谈谈你的收获

教后反思:

孩子们比我预想中的要好,或许是预备比较充分,同学的基础也不错,师生协作得比较默契,总体感觉较顺当,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上课很开心,由衷的喜爱这帮孩子!感觉可以借鉴的地方:

1、组织丰富的数学活动,呈现生动的形成过程。我为同学充分的学习材料和探究的时间,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引导同学亲身经受面积意义的产生过程、体验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面积意义分两个层次: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封闭图形的面积,这两个层次重在让同学在体验中建构面积的意义。我对“物体表面”做了较为深化的挖掘:不但消失平面、还有曲面,这样同学对表面的熟悉才较为全面。在封闭图形的面积形成中重点抓住面积的表象的建立,通过“画一画”活动真实体验到面积是一整片,是有大小的,并且自然生成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但上课时同学对周长和面积的区分都比较清晰,对比作用不是很明显。

2、经受面积的比较过程,进展同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认为同学空间观念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需以同学自己的体验和知觉为基础,特殊需要同学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课堂中同学在经受面积的形成过程中,渐渐积累丰富的表象,尤其是“估一估”“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使进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整堂课以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为主线,渗透各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沟通、比较、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同的策略,从中学到不同的比较策略,共享解决问题的阅历。同学在分工操作、比较、汇报、沟通中,经受“做数学”的过程,同学的体验感悟才比较深刻。

虽然在操作材料上动了些脑筋,但是同学操作起来还是要花不少时间,如何再进一步节约时间,使争论更充分有效,值得进一步思索。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班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熟悉》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结合详细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看、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分析综合力量、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力量,并促进空间观念的进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熟悉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看、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详细的事物和画图活动,熟悉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从今日这节课开头,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

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沟通)

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学问,那么,你们能说说毕竟“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沟通)

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精确     、严谨呢?毕竟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才智老人说得清清晰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

4、师:好,看书以后,现在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

师:不错,书中才智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毕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呈现PPT)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沟通。)

2、师:物体就是一个东西,比如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个面叫封面,大家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生沟通:(1)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3)屏幕表面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4)操场表面的大小,就是操场的面积。

。.。.。.。

3、师:好了,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说:黑板的面积很大。你们说黑板的面积很大吗?(生沟通:教室的面积比它大,我们学校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安庆市的面积比学校的面积大,安徽省的面积比安庆市的面积大,全国的面积比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那么黑板的面积很小吗?(生沟通)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面积大,还有更大的,面积小,还有更小的。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实际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4、师:好,刚才学了这么多,我来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师演示,首先和一位同学掌心相对,你们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生沟通)

然后,师自己双手合并,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

(2)(师拿出一本书)你们看,这本书的表面是指哪儿呢?谁上来指指看。(生演示)谁能用面积来说一句话呢?(生沟通)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师:好,刚才我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现在来看,其次句话“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ppt出示)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请大家在纸上随便画三个图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

(1)师:我想问一问,你们画的图形的外形都是一样的吗?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把你画的最大的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图形更小?

(2)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那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同学上黑板摸一摸)

(3)师:这里面积的大小是指线的长度吗?(争论,沟通)

(4)师:(选一幅图,擦去一条线)这幅图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呢?(请同学上黑板,指一指。争论沟通。)

(5)师小结: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毕竟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无法确定领土面积有多大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肯定要怎么样?

2、试一试

师:昨天晚上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女儿剪了两个长方形,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我今日带来給大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能猜出来吗?

(1)师:(出示信封)猜得出吗?

(2)师:(露出一部分)现在能猜得出吗?(同学猜)

师: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推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对吗?

(3)师:(露出两条边)现在你能推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吗?(生推断)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1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积的变化。(出示一个橡皮筋)你们看这条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

2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线,也能围成一个面吗?面积越来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面积越来越小,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就没有面积了。

3师:刚才,我们在围面的时候,图形的外形和大小在发生变化,可是,什么没有变?

师小结: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肯定相等。

五、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形:

(1)师:(出示图一和图二)这两幅图,谁的面积大?(小结板书:观看法)

(2)师:(出示阴影三角形和长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

(再出示阴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结板书:分析法)

(3)师:(出示图二和图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板书:重叠法)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调皮和笑笑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PPT)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调皮想了一个方法,他说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大家看,他的方法行不行?对了,笑笑也是这样想的:调皮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那么,你有好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我们看看奇思是怎样比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们来试试看,现在知道谁的面积大吗?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多少吗?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想是怎样比较的?她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现在你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多少了吗?(生沟通)

2、师:你们看,我们现在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这个信封里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我拿出一个给你们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多大?(12个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图,藏在信封里,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方格那么大。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呢?(生争论,沟通。)

六、总结全课

师:我们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需要留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样大)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时要运用到的学问。今日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索和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板书: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在观看、沟通、操作等活动中,经受熟悉圆柱和圆柱侧面绽开图的过程。

2、熟悉圆柱和圆柱侧面绽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乐观参加学习活动,情愿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开心体验。

课前预备:

1、老师预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

2、同学每人预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预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相互检查,看看你们预备的都是圆柱吗?(老师也要仔细观看准时发觉不符的,假如有让同学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熟悉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认真观看,你发觉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同学观看,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沟通。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看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1、我发觉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2、我发觉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方法验证一下?(指名说)老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3、我发觉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4、刚才大家观看的特别仔细,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很多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面积》学问点篇六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经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晰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状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状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肯定相等。

留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肯定相等。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七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同学初步熟悉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洁图形的面积。

2.经受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同学初步熟悉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习预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学问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熟悉面

(1)摸一模,熟悉面。请同学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阅历。老师请同学观看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熟悉曲面(苹果、乒乓球)

2、任务二:熟悉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竞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竞赛规章是否公正,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熟悉面积。

老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熟悉面积。)

2.同学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同学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同学结合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熟悉。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分

5、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沟通时,让同学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同学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看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同学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学的生活阅历,让同学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同学沉醉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竞赛的活动,使同学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竞赛规章是否公正的过程中,使同学熟悉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熟悉面积作好预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准时地把生活阅历概括为数学学问,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详细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熟悉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看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同学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熟悉,巩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同学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很多圆满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熟悉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同学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同学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等,但没有延长到课堂以外,延长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肯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同学的思维广度、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2、同学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平常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同学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育同学合作与沟通的力量,在敬重同学共性进展的前提下,指导同学进行合作沟通。让同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经受观看、估量、操作等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受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进一步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育主动探究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悉并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手段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预备:

1、各种外形的物体。(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等)

2、四人小组活动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学具。

3、多媒体课件。

4、作业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在教室里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

这些物体哪里有面?在汇报时如有可能最好边摸边说。

(如:桌面、黑板面、凳面、书本封面、铅笔盒面、人身上有手掌面、脸面等。)

二、合作探究,感知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小伴侣,你们看一看,黑板和大屏幕的面,哪个更大啊?你们再用手摸一摸,凳子的面和数学课本的面哪个更大啊?

同学通过看、摸汇报结果。

老师揭示:通过观看,我们发觉了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通常数学上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称作面积。

(2)师:那么我们来指一指课桌的桌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生一起指(拿出实物进行指)(边指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桌面的面积)同桌相互说一说。

(3)找一找身边其他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又是怎样的,请你摸一摸、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再告知你的同桌。

(4)出示一些不规章面的物体(如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找找他们的面积(机动,预备删除)。

2、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嬉戏。老师这儿有几根铁丝,谁情愿上来围一围,围出自己最喜爱的图形吗?(指名请3个同学围)

师:那么这几个图形有面积吗?它的面积在哪呢?谁能上来指一指、摸一摸?谁又能想方法把它的面积搬到黑板上来呢?可以同桌先争论一下。同学汇报、板演。

老师再出示一些图片,问他们能否找出他们的面积?为什么有些图形就没有面积呢?

师揭示:像这些不封闭的图形无法确定它的大小,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而这样封闭的图形能看出他的大小,才有面积。

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根铁丝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吗?

师:看来周长和面积还是有区分的,周长指外面一圈,似乎是水果的皮;面积是里面的部分,就似乎是里面的果肉。我们以后在做题目的时候得留意了。

补充练习(机动)

师:这个数学工具熟悉吗?(三角板)那么你能找出它的面积吗?(板所在的面积)

师:谁还能在这块三角板上找出其它隐蔽着的面积吗?(空心部分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

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篇九

一、填空

1、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2、用一条长为10厘米的绳子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

3、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00平方米=()公顷

400厘米=()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25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公顷=()平方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公顷

4、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小红家的楼房面积大约是123()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操场的面积约是3600()

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5、边长是()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6、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在○里填上“>”、“<”和“=”。

500平方厘米○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1平方米

4平方米○400公顷

1平方千米○9000平方米

8、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9、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10、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1、物体的表面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和()。

1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二、选择题。

1、一块正方形水泥砖边长是5(),面积是25()。

A、厘米B、平方厘米

2、边长100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

A、84平方分米B、804平方厘米

4、长度单位的进率是(),面积单位的进率是()。

A、10B、100C、1000

5、一个长方形长增加5厘米,宽削减5厘米,它的周长()。

A、不变B、增加C、削减

6、一个长方形长增加2厘米,宽削减2厘米,它的面积()。

A、不变B、增加了C、削减了

三、推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100公顷=1平方千米。()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

4、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肯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三班级数学下册《面积的熟悉》教案设计篇十

[教材简析]

这一部分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测量。在同学初步熟悉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熟悉。通过同学已有的认知与实际解决问题之间的冲突激发认知的欲望,引出对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熟悉,建立这些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在感知体会中合理运用这些单位进行直接计量。

[教学目标]

①使同学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熟悉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②通过同学身边的熟识例子,积累有关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提取这些表象作出初步的估量与推断,培育实际解决问题的力量。

③通过引导同学把握新知的过程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熬炼数学的思索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预备]

每个同学一套平面图形,有圆、三角行,长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嬉戏复习

1、考考视力

⑴想一想那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大?

课件比较快的演示

(1)一个圆里面包含一个三角行,三角形里面包含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里面包含一个正方形。

(2)几个不同的平面图形,通过移动,小的都被一个大的掩盖住。定格2秒后隐去。猜想哪个图形的面积比哪个大,怎样推断的?

生:只要能说出例如:由于三角形在圆里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大或者正方形的平面盖住了其他的图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等类似的观看结果就可以。

⑵同学沟通出推断结果后,课件演示确认!

2、找一找,比一比

同学找一找身边两个物体上的一个面,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他们的大小。

生:自由活动,相互演示,师巡察。

[评:本节课是这一个单元的其次教时,要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复习是特别有必要的,三班级的孩子还是处于低年龄阶段,创设好玩的生动的导入手段是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前提。]

二、设疑导入

1、创设疑问,诱导探究

⑴在同学的自主比较前提下提问底大多少呢?例如课桌面究竟有多大,你的橡皮一个面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吗?同学学问冲突,有疑问。

⑵追问:想知道你的课桌面究竟有多少大,预备怎样告知老师?

2、师:要求同学小组争论,用自己的方法告知我你的课桌面究竟有多少大?

生:小组争论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课桌面的大小。

估量状况:

①用数学书、文具盒等去比划,说出有几本书大小或者几个文具盒大小。用课件演示静止画面:两种大小不一样的书(文具盒)在进行测量。

②用尺在量两条边的长短。

③用老师为每个孩子预备的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一个一个摆。(有意设置的,但不做提示,以培育同学主动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可能会想到画格子的方法。

3、争论几种状况:

⑴通过静止画面的提示:大小不一样不能精确     表示。

⑵同学可能说到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师明确要解决的是面的大小,非长宽的长度?

⑶①有可能选长方形或正方行的摆,追问,为什么不选圆的?

②想:选长方形、正方形都可以,那么这个桌面的大小就消失两种状况,有7个长方形大或者8个正方形大,利用课件演示模拟画面,加强同学的推断表象,从而否定。

③在同学的争辩中,会提出大小一样,才可以比!追问:要让全部的人都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去测定那么改怎么办?

4、师揭示:为了正确测量或计算面积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作为面积单位去测量。

[评:当同学用不同的物体的面在比较大小后,会发觉同学有争吵的意想,此时是同学接受探究新知的最佳时机,赐予同学探究学习的机会,鼓舞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针对同学探究的结果,师有目的的引导同学对学问进行筛取,选择最佳方案,充分体现了学习方法的转变,同学完全是依据自身需要而进行学问的探究。]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熟悉1平方分米

⑴请一个同学选一个你认为比较合适的,大家都可以一样用的'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作为面积单位。估量状况:有可能不同的同学会选择大小不同的两个正方形。

⑵同学测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争论确定选取边长为1分米的一个正方形,师明确这是我们大家都统一的一个面积单位,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⑶用1平方分米,去测量课桌面的大小,告知老师现在统一的课桌面大小可以怎么说了。为什么?

⑷比一比,身上哪个部位的大小比较接近1平方分米。

估量状况:一个手掌心的大小;脸蛋的大小

看一看教室里什么东西的面大小接近1平方分米

⑸用1平方分米测量你身边的物体一个面大小。

同学操作活动,师搜集同学活动信息,以便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评:有效的操作,合理的指导,清楚的展现学问点。]

过渡:搜集到有同学用1平方分米测量文具盒的面或者橡皮的一个面,或者没有孩子去测量较小的面的面积,提问:A为什么不去测量较小面的面积大小;B你觉得用1平方分米这个面积单位去测量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合理吗?你想怎么办?引导同学考虑要用到一个比1平方分米小的面积单位。

([评:依据实际的需要产生探究新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