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鸿升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48年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为此,马克思执笔起草了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D.《四月提纲》参考答案:C2.请国际组织标志与其相对应的组织名称进行连线。

参考答案:CDBA【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欧盟的成员国有12个国家,图案是12颗星;世界银行的标志是一个地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图片中“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与之相符。故答案为:CDBA。3.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

A.51.68B.20C.18.5D.9.0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重工业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是最大的,纵观四个选项只有A项数值超过了运输邮电的19.2%,故选A。BCD三组数据均低于运输邮电的比重,无法体现“一五”计划的特征,排除。

4.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明中参考答案:C此题考查的有关工业革命的史实。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明了手摇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有发明、制造机器。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因此工业革命的变化首先从棉纺业开始,选择答案C选项。5.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为了灾后重建,我国政府可以向下列哪一组织求援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银行主要是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让其恢复国内的生产与发展,故A项正确。B项提供的是长期贷款,主要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区域性贸易组织,不符合题意。D项主要是致力于世界性的贸易,不提供贷款业务,故排除D。6.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牢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再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两者进行对照,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革命时代”,无论是在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分布地点上、还是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上都有“革命性”的变化。A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并不能表明乡村市场繁荣,所以B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及史实相反。与前朝相比,宋代出现了草市与夜市,县以下可以设市,这表明宋代政府对商业发展监管放松,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7.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参考答案: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士农工商”切入,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进行思考.解答:“士农工商”出自《管子?小匡》,“士农工商”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特点,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故选B.8.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A.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B.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C.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D.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参考答案:D结合材料的两层意思,可以看出题目考查的是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而非万隆会议本身的意义,排除A、C选项;B选项不符合史实;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蕴含了不与美苏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结盟的想法,这一点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才有第二年的三国提出不结盟主张,所以说,万隆会议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起源,故本题选择D选项。9.“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的是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参考答案:D10.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斯大林经济模式

B.苏联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模式

D.美国的“新经济”

参考答案:D11.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A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政治发展道路。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C.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参考答案:D13.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首先进行的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参考答案:考点:9U: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解答: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首先进行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打响,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故选A.1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参考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名师点睛】关于宗法制要掌握如下知识:(1)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2)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4)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1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参考答案:D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在秦朝,秦朝郡县制的确立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是在夏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在辛亥革命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是在夏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6.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

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C.近代的民主是的少数人的政府

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指的是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公民(本城邦成年男性)的民主,B项正确。A项“参与人数多少”,C项“少数人的政府”,材料没有涉及。无从看出作者关于二者“孰优孰劣”的态度,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概况及认识

17.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公九卿制下丞相的权力大与地位高,而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相权一分为三,致使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故B项正确;A项错于以偏盖全,无法反映;尚书省负责执行,与其它二省是同等的,C项说法错误;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丞相,故D项说法错误。18.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参考答案:A1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应动摇。“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都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

B.一个中国原则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B“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九二共识”和四项基本原则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九二共识”是指坚持一个中国而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不是改革开放,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九二共识”就是都坚持一个中国。20.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出(

)①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②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不得人心③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④某些西方人性思想观念开始被人们接受A.①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略21.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近代中国最早把这两个梦想真正结合起来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C解答本题的关键,即在于理解两种“梦想”所反映的历史特征。题干两种“梦想”指的是民族独立和农民政治上的翻身,即要反帝反封,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旨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与题干两个“梦想”最不接近,排除A;辛亥革命侧重反封建,在反帝方面具有妥协性,排除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斗争中体现了反帝反封的彻底性,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最终取得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斗争的胜利,但农民在政治上还没有翻身,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2.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A.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

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C.民族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可知,材料所体现的是中国的风水观念,是一种愚昧的表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碰撞,所以答案选D。材料并没有体现A、B、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中国风水观念23.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包括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及所学,“一带一路”所体现的是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发展理念,这正符合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故①②④正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并不是围绕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的,故③错误。24.《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上述史料反映的分封对象是A.先代贵族

B.同姓亲族

C.殷商降族

D.异姓功臣参考答案:D“师尚父(即姜尚)”指的是武王分封的姜姓人士,姜尚是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武王是姬姓,所以这里分封的姜尚属于异姓功臣,故选D;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一项重要制度,周王把土地、臣民授予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等,称为“授民授疆土”,封他们为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诸侯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2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内容来自于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参考答案:B略26.关于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土地私有的出现是其产生的前提

B.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一直是一种进步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D27.“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过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联系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参考答案:B28.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参考答案:B题目问的是“最根本的原因”,A属于外因,排除;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表现,排除C;D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根源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故B符合题意。29.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其中“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A.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B.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黄金时期D.导致了社会动乱参考答案:A【详解】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建立了陪审法庭和四百人会议,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故选A;B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排除;C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排除C;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动乱的风险,排除D。30.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和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倶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A.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B.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D.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倶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可知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决策方式,D选项符合题意。民主的决策方式不一定会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一定会减少决策失误,A选项排除。巴黎公社是巴黎市民发动的,与农民无关,脱离了革命的主力,B选项排除。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材料一:下图是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瓦特和蒸气机

法拉第与电磁感应实验材料二: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三:

(1)材料一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2)阅读材料二,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3)材料三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1)对。瓦特改良研制成“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大规模的生产越来越多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蒸汽机车和电车的出现,使人类交通运输事业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电车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3)积极:促进了新的城市形成,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城市变得日益重要;消极:污染环境更加严重,影响了可持续性发展。(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汽时代。学生据此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的是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涉及的火车的出现和改进,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车的出现,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3)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其题的能力。根据图片可知,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兴起,经济繁荣。从高耸的烟囱可以分析,大量使用煤炭资源,带来了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学生据此得出结论。3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节录)材料二

第13条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欧洲联盟条约》第一编第B条材料三

日本首相小泉在发言中几乎通篇都是宣扬日本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他在谈到安理会改革的问题时提出,“那些有意愿和资源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应当参与安理会的决策过程”。他在后面干脆点明:“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日本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日报》2004年9月30日材料四

中国一向重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与不结盟国家风雨同舟,相互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包括不结盟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欧洲一体化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1956——1972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根据材料三归纳其经济大国地位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共同原因。(6分)(3)以上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简析其影响。(6分)参考答案:(1)经济合作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4分)(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分)共同原因:美国扶植;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重视科教。(三取二,4分)(3)多极化趋势。(2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33.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回忆道:“记得孙中山讲三民主义……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摘编自《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材料二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摘编自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材料三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摘编自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的政策因素和它们能够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

参考答案:(1)贡献: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促进北伐(大革命);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共合作抗日)(2)政策因素:大陆: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当局放宽两岸交流的限制。原因:发扬黄埔精神;沟通同学联系的桥梁;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共同意愿。爱国;民主;团结、统一;不怕牺牲;民族复兴等。【详解】(1)“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由材料可知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杰出将领,为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2)政策因素:大陆方面,联系所学知识,1979年两岸停火,1980年海峡两岸民间交往开始,大陆开始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台湾方面: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加强两岸交流。原因:由材料可知,它“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內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两岸开设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加强黄埔同学间、更是加强大陆与台湾联系的重要措施。有利将黄埔精神发扬传承,振兴中华的意愿。(3)本题为半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回答即可。如“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得出:不怕牺牲;从“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得出爱国;团结,统一等思想内涵。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有人控告一个人,被告到河边跳进河里,如果他在河里下沉,他的控告者将占有他的房子。但是如果河流证明被告是无罪的,他毫发无伤,那么带来指控的人将被处死,而跳进河里的人将占有属于原告的房子。——《汉谟拉比法典》第2条材料二若因其子年幼无承担能力,其母将获得之一的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