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湖北省团风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07重庆卷)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
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
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
交,F,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
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要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作
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
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
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代自交,请分别分析国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
体的原因。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
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国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E代可进一
步育成小黑麦。
【答案】
答案:(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或子二)
(3)数目原因:R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
合产生正常的B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
代。
(4)①42②二③4
第2题: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
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甲乙丙
(1)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b运输
方式符合图乙中的曲线O
(2)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
输方式对应图甲的。
【答案】
第3题: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
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
装有20C温水的烧杯中。在将整个装置至于20c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
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试回答: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车验装
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
(2)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如果
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用——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
,现象是溶液由橙色变成。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
①;
②。
检测的指标是。
【答案】
(1).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
母菌的培养液)(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3).酸性重铭酸
钾(4).酒精(5),灰绿色(6).气球中不注入氧气(7).
取若干相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8).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
上升量
试题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检测无氧呼吸是否发生可用酸性重铭酸钾,观察
是否出现橙色变成灰绿色。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应不断给培养液充入氧气,而探究温
度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充入氧气且应取相同装置在不同水浴温度下进行实验,通
过观侧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得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
(1)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强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
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
(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观察烧杯中液面变化量。
(2)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
呼吸时,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而无氧
呼吸的产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
以用酸性重铭酸钾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即可,若出现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则
有酒精生成,酵母菌发生了无氧呼吸,反之,则没有。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向
气球中注入氧气;实验变量(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氧呼吸生成的二
氧化碳体积不同,反应变量(因变量)通过烧杯中液面上升量表示。因此,可以取若干相
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观测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
第4题:(10分)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
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
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
(1)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
经、内分泌系统分别通过释放和调节机体应对病原体感染的
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
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
(2)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
的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
是。
(3)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血液中糖皮质激
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
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4)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其分泌
的减少,从而间接引起产生的抗体减少,导致机体性免
疫能力下降。
【答案】
(1)神经递质激素
(2)胞吐受体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抑制负反馈
(4)淋巴因子浆细胞特异
第5题:(09汉沽一中第六次月考)(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相当重要。请简述.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基
本过程。
(2)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陈、NaCl和牛肉膏放人烧杯内,加200mL蒸储水,用玻璃棒
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陈、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
化,补充水至200M1。用0.Imol/L的NaOH或0.Imol/L的HC1将pH调至7.0—7.2,
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
套培养皿中,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
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
列问题:
第1套开盖,在空气中暴露10s
第2套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3套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4套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5套(不打开盖)
①上述实验中有哪些是无菌操作。
②第5套培养皿的作用是。如果其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
说明了。
③在1到4套的培养基中都出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原因是。
能否说菌落的形态越多,用来接触的物体吸附的细菌数目就越多,为什么?
④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
“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才倒平
板:。
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
理“:«
“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
养“:,
【答案】
(1)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成为单链一引物与单链结合成互补序列一在DNA聚合酶(1分)
作用下延伸一重复循环完成扩增[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①高压蒸汽灭菌;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
②对照培养基受到细菌污染
③培养基中接入了不同种类的细菌不能,菌落的形态越多,只能说明接触
的物体中细菌的种类越多,菌落数越多才能说明细菌数多
④防止培养基的温度过高使培养皿因受热不均而破裂
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细菌(或微生物)
第6题: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不同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5与吸收的5
比现出差异,这可用呼吸燧表示:呼吸端(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呼吸作用吸收的。2,
为了测定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嫡,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
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
滤纸折叠条增大吸收CO?的能力,瓶底放入一些蒸储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
分吸收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锚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
恒温环境中培养。
(1)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
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
是o
(2)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燧,还要利用乙装置测定发芽
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①乙装置的小烧杯中应盛放哪种液
体?。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放在乙烧杯中,并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甲实验相同的操
作;
③测出;
④再计算出CO?释放量。
(3)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
量)为Y,则呼吸燧计算式为:o如果呼吸底物
中含脂肪,则呼吸嫡(大于、等于、小于)1。
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释放量与(X消耗量的比
值为小麦种子(大于、等于、小于)于油菜种子。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
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小烧杯内加
入,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
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
为o
【答案】
第7题:下图是某生物课外小组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是所观察到的几幅
照片,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图,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选择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发
生质壁分离时,观察到的洋葱的颜色变化是。
(2)发生质壁分离后,处理,可以使已经质壁分离的植
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发生复原的顺序是(用
上图中的数字表示)。
(3)上述几幅图中所示的是同一组织的细胞,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最大的是
图中的细胞。
(4)某同学在做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用的是0.2%的KNO3溶液,发现还没来的及加蒸
储水,发现有些细胞自动的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为什么?
(5)要想检测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死活,如何操作?请设计你的放案。
【答案】
(1)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易观察。
(2)加入蒸储水,2—3—1
(3)2
(4)KN03溶液中的k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细胞吸收到细胞液中,使细胞液的浓度
增大,发生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第8题:城市中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
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若力.而煤::谆离.«»:
等沉水植物::等不幽用物:
出水口
芦苇,芟白;,Aft]
:浮谢依物:
等鬓水检物:
(1)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沼泽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有重要作用,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是。
(3)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群落
中物种组成的多少称为o
(4)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
物充分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
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o
(6)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
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关系,使o
【答案】
(1).生物群落(2).间接(3).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4).垂直(5).丰富度(6).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7),次生演替(8).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考查对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的理解。
(1)同一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沼泽湿地在生态方面的作用体
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太阳能外,还包括生活污水所含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湿地中不同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多少称
为物种丰富度。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因此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
(5)该湿地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
第9题: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但其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
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
培育出两个抗寒苜蓿新品种a号和n号)下面是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的杂交实验及
结果:
实验一:实验二:
P:纯种不抗寒X品种1号P:纯种不抗寒X品种II号
!I
Fi:抗寒Fi:抗寒x纯种不抗寒
FK不抗寒:抗寒F2:不抗寒:抗寒
I:153:5
(1)上述选育新品种I号和II号的方法是.,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
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关系.
(2)实验一的F,植株可产生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
子所占比例子二代植株中,杂合抗寒苜蓿所占比例为一.
(3)新品种H号的基因型为(基因用A、a和B、b表示).,实验二的
E代抗寒植株含有种基因型,在E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研究者在纯种
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
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诱变育种线性
(2)44/5
(3)AaBB或AABb31/8或1/4
(4)①植株发生基因突变,T基因突变为t基因
②植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含T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实验一: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5,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即为9:3:3:1比例的变形,说明只有隐性纯合子为不抗旱,其它均为抗寒个体.
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结果表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抗寒
为显性性状,同时说明品种II号至少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
【解答】解:(1)分析题意可知,“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
即利用了太空中的高辐射进行了诱变育种,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
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由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植株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B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植株可产生AB、Ab、aB、ab共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基因型为A_B_、A_bb、aaB_
_1_±X
均表现为抗寒,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纯合子有正AABB、16AAbb>16aaBB,因
3.15_4
此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1-五丁记石.
(3)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结果表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
且抗寒为显性性状,同时说明品种n号至少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即新品种n号的基因
型为AaBB或AABb,后代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抗寒.如果新品种H号的基因型为
11
AaBB,则子一代中抗寒个体基因型为,AaBb、2aaBb,它们与aabb杂交,R代抗寒植
1
株含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此时在E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京;若
1
新品种H号的基因型为AABb,则A基因的频率为4.
第10题:为研究不同浓度X溶液对黄瓜离体绿色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的影响,请根
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黄瓜离体绿色子叶260片、10ug?mL,的X溶液、蒸储水、13个培养
皿.(要求与说明:实验持续72h,实验开始和每24h测定一次;置于黑暗及其它适宜
条件下培养;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请回答:
(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
(2)若5u?mL的X溶液能促进离体绿色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请绘图表示该组实
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鲜重、叶绿素含量相对值的变化曲线)
一6一丙组子叶鲜重
丙组叶绿素含量
.....戊组子叶鲜重
——戊组叶绿素含量
【答案】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皿13个,进行编号.
②实验分组:
表:不同浓度X溶液对黄瓜离体子叶的鲜重增加和保绿效应的实验分组
时前测X溶液浓度(Ug?ml')
间乙(10)丙(5)丁(0.5)戊(0)
Oh1.甲--------
24h--2.乙+24h3.丙+24h4.T+24h5.戊+24h
48h--6.乙+48h7.丙+48h8.T+48h9.戊+48h
72h--10.乙+72h11.丙+72h12.T+72h13.戊+72h
③按上述分组,在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片绿色子叶.甲组依次测定鲜重和叶绿素含
量,并记录.其他组盖上培养皿盖,置于黑暗及其它适宜条件下培养,再依次测定鲜重
和叶绿素含量,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叶
绿
重
叶鲜
组子
一丙
素一6
含
量
绿素含
丙组叶
量
叶鲜重
戌组子
相.....
量
绿素含
皮组叶
对——
值
用.
和作
形式
存在
主要
盐的
】无机
【考点
验
、实
原理
验的
清实
,弄
思路
解题
理顺
先要
候首
的时
解答
们在
,我
验题
于实
】对
【分析
性
科学
循的
应遵
验时
计实
住设
.把握
变量
无关
量和
因变
量、
自变
中的
实验
以及
法,
的方
答.
和解
分析
综合
进行
原则
量的
量等
关变
和无
原则
对照
原则、
鲜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项目总结与未来展望报告
- 地坪浇筑劳务分包合同
- 独院买卖合同协议书
- 砖砌体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
- 高效办公流程优化解决方案
- 媒体资源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 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写字楼照明设计施工方案
- 阿拉善工地降水井施工方案
- 第10课 保持身心健康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2024年循环水操作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实施细则》等4个技术规范性文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壁球行业调查及市场前景咨询报告
- 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
- 危重患者的体位管理
-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GB 100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 中医备案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