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地质学昆工考博题完整版_第1页
2023年普通地质学昆工考博题完整版_第2页
2023年普通地质学昆工考博题完整版_第3页
2023年普通地质学昆工考博题完整版_第4页
2023年普通地质学昆工考博题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矿物和岩石答: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拟定的化学成分,固态者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岩石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结合体,是构成地球上部(地壳+上地幔)的重要物质形态。2、岩浆答: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火热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并溶有挥发分,具有一定的黏度,在构造或其他内动力的的影响下,可以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各类火成岩。3、火成岩的产状答指火成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周边岩石的关系,以及形成时距离地表的深度与构造环境。4、风化作用答: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照岩石风化的性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5、层理和层面答:岩石垂直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由物质成分、颜色、结构等因素反映出来,是沉积岩的重要构造要素。答:反映沉积过程中沉积间断和条件突变的一个面,其上可以有沉积时形成的不同构造,称层面构造,如波痕、泥裂、雨痕等,是研究沉积环境的重要资料。6、沉积相和相变答:沉积相为地层的沉积特性及所代表的沉积环境的总和。沉积相按自然地理环境分为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三个大类。相变指同一时期的地层,在不同地区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引起的沉积特性和生物特性的变化。7、变质带和变质相答:变质限度不同的岩石在空间上有规律分布的现象,同一变质带的变质岩其形成的温压条件基本相同,属于等物理系列。在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不同原岩形成的一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每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固定的相应关系。8、断层和节理答:岩层中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岩石有明显位移,根据断层面上下盘(倾斜的断层面之上岩石称上盘,下面的称下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节理:岩层中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岩石无明显位移。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9、地槽和地台答:地槽指地壳上一些狭长的沉降很深的活动带,多位于稳定的克拉通边沿,或大洋与大陆之间,地台指地壳上的稳定区,自形成后基本未再遭受褶皱变形。10、平行层理与水平构造;答: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层理面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叫平行层理;沉积岩在地壳稳定期期的产状是接近水平的。构造上升后,基本上保持近水平状态的岩层所导致的地貌就是水平构造地貌,此时岩层层面(又称构造面)是与地形面一致的,这个地形面重要是受坚硬的近水平岩层控制。11、同化混染作用与分异作用;答:同化混染作用指岩浆溶化了围岩及捕掳体,使岩浆成分发生了变化,称为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为混染作用。分异作用是指本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下依靠自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岩浆岩的所有作用。12、绿泥石带与绿片岩相答:有人用标志矿物作为划分变质强度由低到高的根据,并划分出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石榴子石带…矽线石带等变质带。但是,这种简朴的变质带的划分模式,并不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复杂情况。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涉及低绿片岩相型,绿片岩相和兰闪绿片岩相型;区域热动力热变质作用类-涉及低绿片岩相系型,中压相系型;13、硅化木与硅华答:硅化木也称木化石。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因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边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本来的木质成分,保存了树木的形态,通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由于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经常称为硅化木。硅华是由热泉而形成的一种蛋白石状的沉积物。14、泥石流与浊流答:泥石流是一种山区忽然爆发的、包含泥砂、石块以及巨砾的、破坏性极大的特殊洪流。一次泥石流历时较短,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搬运力强。浊流是一种富含悬浮固体颗粒的高密度水流,其密度大于周边海水,在重力驱动下顺坡向下流动。15、热柱与热点答: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传投岩石圈而成的地幔物质柱状体,成为热柱,它在地表或洋底出露时,就表现为热点。16、断裂和逆冲断层答:较大者断层称断裂,断裂在走向延伸上千公里,可切穿地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逆冲断层是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其倾角一般在30°左右或更缓。17、火山机构答:火山机构指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放射状和环状岩墙群等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石-构造体。18、冷接触答: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后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的一种接触关系。19、地缝合线答: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接触地带强烈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本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这些褶皱山脉就是地缝合线。20、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答: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档大小的颗粒。假如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假如基质为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21、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答:辉绿结构,是由自形-半自形的长条形斜长石构成网格状骨架,在骨架空隙中充填着大体等粒的辉石颗粒。22、蛇绿岩答:蛇绿岩是缝合构造带中的典型岩石组合类型,通常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镁铁质至超镁铁质岩石组合。在一个完整发育的蛇绿岩中,从底部向上岩石类型产出顺序如下:(1)超镁铁质杂岩;(2)辉长岩质杂岩;(3)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4)镁铁质火山杂岩;23、克拉通和造山带答:克拉通指大陆地壳中一种稳定的构造单元,通常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下部的称为基底,上部的称为盖层;造山带指变形强烈,岩石破碎、褶皱、断裂发育。带状分布于克拉通边沿。24、地热梯度和地热级答:地热梯度为深度每增长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地热级指温度每升高1℃25、磁偏角和磁倾角答: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针的空间位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磁倾角。26、地质作用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27、风化壳和风凌石答:风化壳指岩石圈上部各种风化产物的总和;风凌石指戈壁滩上的冲积-洪积砾石,在经受长时间的的风蚀作用后,变成棱角分明的、表面光滑的的石头。28、黄土和土壤答:黄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典型的黄土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黄土重要粉砂组成,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细砂与粘土,眼色为黄灰色或棕黄色,其质地均一,未固结、质轻,稍具粘性和具有较多钙质。土壤指具有肥力、具有有机成分,并有特殊结构类型的陆地表面层。30、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有?答:层流、紊流、涡流和环流。31、河流阶地侵蚀的类型?答:河流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不同类型的河流阶地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32、地下水答:地面以下贮存于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空隙中的水。33、上层滞留水和潜水答:自地表以下不深的地带,在饱气带范围内,由大气降水形成的,滞留在局部隔水岩石之上的聚集水。潜水指分布于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34、下降泉和上升泉答:下降泉指非承压水的露头,重力作用下,自上往下流出地面的泉;上升泉位于承压水的露头,沿裂隙由下往上永或喷出地面。35、岩溶作用答:是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易溶岩石进行溶解、淋滤、冲刷等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的作用。36、雪线及冰川的分类答: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从大的方面,冰川可以分为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大陆冰川在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气候严寒,大片的陆地被冰川所覆盖。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分布的大型冰川,又称为阿尔卑斯式冰川。37、大洋中脊答:是位于大洋中间的规模巨大的正地形,他比陆地上的任何山系都要壮观得多。38、厄尔尼诺现象答:在东太平洋热带海域内的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大气温度也升高,并改变降雨格局,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其结果是在美洲大陆降雨增大,而在西太平洋的亚洲大陆则降雨量减少。39、震级和烈度答:是用来反映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用100km处标准地震仪上记录到的最大振幅(um)的对数来标定。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与破坏限度,往往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震源深度40、纵波和横波的区别答: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相同的疏密相间的地震波。速度最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类似于声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的的地震波。比P波慢且只能通过固体。41、岩浆作用答: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过程,涉及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42、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答: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在太阳能、日月引力能等的影响下,在岩石圈表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互相作用下,导致岩石圈表层改变重塑的整个过程。涉及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等。内动力地质作用:指重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经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43、转换断层答:横向错断大洋中脊、断层的运动方向和性质在断层的两端忽然发生改变的断层就是转换断层。44、地垒与地堑答:地垒由两组倾向相背的正断层组成,两组正断层拥有共同的上盘;地堑由两组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组成,两组正断层拥有共同的下盘降。45、侵蚀基准面和浪基面。答:河流侵蚀作用消失的面称为侵蚀基准面,裂点或湖泊经常构成地方性的侵蚀基准面,而海平面被看作是终极性的侵蚀基准面。波浪作用消失的面称为浪基面,常把一半波长的深度当作是波浪作用消失的界面。46、海蚀平台和海蚀阶地。答: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位于海蚀崖前基岩平坦台地称为海蚀平台。在海浪不断作用下,海蚀崖不断被侵蚀、后退,在海蚀崖向海一侧的前缘岸坡上,便塑造出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坦岩面。海蚀平台一般位于平均海面附近。假如海蚀平台相对海平面抬升,则形成海蚀阶地。47、河漫滩和河漫滩二元结构答:洪水期被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曲流型河床的河漫滩一般由下部较粗的河床相沉积和上部较细的河漫滩相沉积构成,称为河漫滩二元结构。48、牛轭湖答: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本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49、枕状构造答:水底喷发的基性熔岩或从陆地流入海中的基性熔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50、海蚀崖答:基岩海岸的岸坡经海蚀作用形成的陡崖。51、海沟与岛弧答:深海盆地上或深海盆地边沿狭窄的长条状洼地,边沿陡峻,深度常超过6000m。大陆与海洋盆地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52、海退序列答: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导致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53、软流圈答:指地壳岩石圈以下的圈层,在地表以下70-100公里至地下1000公里之间54、硅镁层和硅铝层答:即玄武岩层,地壳下部康拉德面以下的圈层。其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近,也重要由铝硅酸盐类构成,而镁的含量与铝接近,明显高于花岗岩层,故称硅镁层。二、简答题:1、如何来进行矿物的肉眼鉴定?答1、颜色,要分清矿物的原生色和次生色;2、透明度,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散记(以薄片中的透光性为准);3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四级;4硬度,采用莫氏硬度计,由软到硬分十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5比重,常见矿物的比重应记熟;6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裂开成平面,称解理面,解理分为5级1极完全解理如云母、2完全解理如方解石、3中档解理如辉石、4不完全解理如橄榄石、5极不完全解理如石英。2、简述鲍文反映系列答:鲍文反映系列是岩浆分异作用的重要形式。钙长石—钙钠长石—钠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石英;不连续反映序列:橄榄石—镁辉石—镁钙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白云母—石英。3、岩浆岩具有哪些典型的结构和构造?答:(一)、岩石结构1、显晶质结构(全晶质结构):岩石的矿物晶体肉眼可分辨结构,如花岗岩类。分为粗粒结构(大于5毫米)、中粒结构(5—2毫米)、细粒结构(2—0、2毫米)。2、显微晶质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细小,肉眼不能辨认矿物结构,但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辨认矿物结构。3、隐晶质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极其细小,在偏光显微镜下也不能辨认出矿物结构,但是有光性反映。4、玻璃质结构:岩石完全或重要由天然玻璃质组成,重要见于喷出岩中。5、自形晶:岩石中的矿物具有较完整的固有晶形,是由于初期结晶的矿物在具有充足的结晶空间环境下形成的。6、半自形晶:晶体发育不完全,是火成岩中常见的岩石结构。7、他形晶:矿物晶体不出现固有的晶面,形状受相邻晶体留下的空间限制,是结晶较晚的矿物具有的特点。8、粒状结构:岩石中同种矿物粒径大小相近,分粗、中、西三种结构。9、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深成酸性岩的常见结构,全晶质,重要矿物长石半自形粒状,斜长石比钾长石自形限度高,石英他形粒状,暗色矿物自形好。10、斑状结构:岩石中有大小两种晶体,大的称斑晶,结晶早,小的称基质,为晚期结晶的,一般为隐晶质或玻璃质。11、似斑状结构:全晶质结构,大小不同的两种晶体是近于同时形成的,大的斑晶重要是由于交代作用形成的,(二)、岩石构造1、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排列无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呈均匀分布,是火成岩中一种常见的构造。2、晶洞构造:侵入岩中具有的小型孔洞构造,其内经常生长有晶形较好的晶体获晶簇。3、流纹构造:流纹岩具有的典型构造,特性是不同颜色的矿物、玻璃质或气孔在岩石中呈一定方向的流状排列。4、气孔构造:岩浆喷出地表时,由于压力减少,气体从岩浆中逸出所形成的构造。5、杏仁构造:由于次生矿物充填与气孔中形成的构造。6、流动构造:岩浆在流动中形成的构造,涉及流线和流面两种。4、简述火成岩的分类与重要岩石类型?答:根据火成岩可以分为五大岩石类型,即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碱性岩类。(一)、超基性岩类:sio2小于45%,以MgO,FeO组分为主的火成岩,重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1、侵入岩:纯橄榄岩,橄榄岩。2、喷出岩:苦橄岩、玻基辉橄岩和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二)、基性岩类:sio245—52%,重要矿物为辉石、基性斜长石,基本不含石英。1、侵入岩:辉长岩和辉绿岩。2、喷出岩:玄武岩。(三)、中性岩类:sio252—65%,重要矿物为角闪石、中性斜长石,可含少量石英。1、侵入岩:闪长岩和闪长玢岩。1、喷出岩:安山岩和英安岩。(四)、酸性岩类:sio2大于65%,浅色矿物大于暗色矿物,重要矿物为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暗色矿物重要为黑云母。1、侵入岩:花岗岩。2、喷出岩:流纹岩和珍珠岩(松脂岩、黑曜岩)。(五)碱性岩类:深成岩为霞石正长岩,浅成岩为霞石正长斑岩,喷出岩为响岩。5、试举出五种重要的沉积岩并简述其特性答: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重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提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母岩分化产物形成的沉积岩是最重要的沉积岩类型,涉及碎屑岩和化学岩两类。碎屑岩根据粒度细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黏土岩;化学岩根据成分,重要分出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和其他一些化学岩。(1)砾岩是粗碎屑(大于2mm)含量大于30%的岩石。绝大部分砾岩由粒度相差悬殊的岩屑组成,砾石或角砾大者可达1米以上,填隙物颗粒也相对比较粗。具有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构造。(2)砂岩是由粒度在2~0.1毫米范围内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在砂岩中,砂含量通常大于50%,其余是基质和胶结物。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另一方面为各种岩屑以及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碎屑。(3)粉砂岩中,0.1~0.01mm粒级的碎屑颗粒超过50%,以石英为主,常含较多的白云母,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量较少,岩屑很少见到。黏土基质含量较高。(4)黏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其中,黏土矿物的含量通常大于50%,粒度在<0.001mm范围以下。重要由(5)碳酸盐岩常见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碳酸盐中也有颗粒,陆源碎屑称为外颗粒;在沉积环境以内形成并具有碳酸盐成分的碎屑称为内碎屑。(6)火山碎屑岩重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是介于火山岩与沉积岩之间的岩石类型,有向熔岩过渡的火山碎屑熔岩类和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类。火山碎屑占90%以上的岩石,被称为火山碎屑岩类。6、简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和特性?答: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无论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导致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了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变质作用。(1)区域变质作用:由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的一种大面积的区域变质作用,范围往往达数百或数千平方公里。区域变质岩由于受温度影响,重结晶作用显著;又因受到强大定向压力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受岩浆活动影响,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也有很大变化。所以说,区域变质岩是在各种变质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代表性岩石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2)接触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上发生的变质作用。当岩浆侵入时,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围岩产生吸热化学反映并发生重结晶,但没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岩石的化学成分不变,即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若围岩不仅受岩浆温度的影响,并且受岩浆分异析出的挥发分和热液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叫做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由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做接触变质岩,如大理岩、角岩、石英岩、矽卡岩等。(3)混合岩化作用:介于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和造山作用。其特性是岩石发生局部的重熔和有广泛的流体相出现。熔融的长英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组分,在新的条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称为混合岩。(4)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局部定向压力,使构造错动带上的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变形、破碎,并发生轻微的重结晶,叫做动力变质作用。根据应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可形成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7、简述威尔逊旋回?答:威尔逊1968年提出,为板块发展演化阶段及现代地理上的典型代表的经典总结。威尔逊旋回涉及6个阶段:1)胚胎期:地壳上拱,岩石圈破裂形成大陆裂谷,如东非大裂谷;2)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开始出现洋壳,如红海;3)成年期:洋盆扩大,洋中脊形成,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如大西洋;4)衰退期:随海底扩张,洋盆一侧或两侧出现海沟,俯冲消减作用进行,养盆缩小,边沿发育沟、弧体系,如太平洋;5)终了期:随俯冲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靠近,发生碰撞,其间残留狭窄的海盆,如地中海;6)遗痕期: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形成年轻的造山带,如阿尔卑斯、喜玛拉雅。8、试说明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区别和各自的拟定方法;答:地质年代系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它有两层含义,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据今有多少年;相对年代的拟定方法有: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或穿插关系;绝对年龄的拟定方法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钾—氩、铷—锶、铀—铅等重要用以测定较古老岩石的地质年龄测定,而碳—14的半衰期较短,专用于测定最新的地质事件和大部分考古材料的年龄。9、试述地球内圈的结构特性及划分依据?答: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内圈划分的依据:地震波传播方向和速度的数据。10、试述板块相对运动型式之间的重要区别?答:板块构造理论。按相对运动的型式,可分为三种板块边界:①离散边界;②汇聚边界;③转换断层边界。离散边界是一种生长性板块边沿;汇聚边界是一种消减性板块边沿;转换断层边界既无边界的增生,又无边界的消减,而是相邻两个板块做剪切运动。11、简述黄土的成因及重要特性。答:黄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典型的黄土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另一方面黄土的水成说者认为,黄土的形成重要是流水作用的结果,由于有些黄土往往分布在干燥区的山口、谷口和山麓的冲积、洪积平原上。所谓“风化残积说”,是认为黄土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的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黄土是原地形成的,而不是从外地搬运来的,这是风化残积说与风成、水成说的主线区别。黄土的重要特性:黄土重要粉砂组成,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细砂与粘土,眼色为黄灰色或棕黄色,其质地均一,未固结、质轻,稍具粘性和具有较多钙质。黄土无明显的层理,干燥时较坚固,遇水易于剥落,易受侵蚀,使地表支离破碎,形成黄土地区特有的地貌。黄土含SiO2:50%-60%,Al2O3:9%-12%,CaO:7-10%等,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为主。黄土重要分布在中纬度气候温暖的地带,特别是在半干旱气候的草原地带。12、海啸的产生及影响?答:海啸是一种劫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也许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同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13、板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板块划分的依据是板块边沿具有强烈构造活动性,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地震活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以及深海沉积作用,而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性薄弱的多。14、试述研究矿产资源、环境和可连续发展的意义?答: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可连续发展的物资基础。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几大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紧缺与人口众多的矛盾特别突出,自然资源运用的可连续性已成为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可连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可以享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连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的,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连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连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15、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区别答:1.物质成分上的区别:洋壳重要由玄武岩质及超镁铁岩石组成,而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层为特点。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白,陆壳比洋壳多Si,K,少Fe,Mg和Ca。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

2.厚度上的区别:标准洋壳总厚度仅7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5km,两者相差5倍之多。陆壳不仅上覆较厚(15~20km)的花岗岩质层,并且玄武岩质层也比洋壳厚得多。3.重力异常值的区别:洋壳虽薄却以正重力异常值为特点;陆壳虽厚,其重力异常值却重要表现为负值。ﻫ4.年龄上的区别:洋壳岩石比陆壳年轻。陆壳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可达35×108~40×108a;而洋壳岩石一般都小于1.6×108a,最古老的洋壳也很少超过2×16、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答:工程建设是在各种地质环境中进行的,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必然产生特定方式的互相关联和互相制约。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也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也可以表现为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有而提高了工程造价。地质环境影响工程活动的方式和影响限度,视地质环境的具体特点和工程活动的方式、类型和规模而异。例如,由于未能查明坡地的地质环境、坡地稳定性和采用适当措施,将建筑物修建在不稳定的坡地上,就也许由于滑坡导致建筑物被破坏和人员伤亡。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使其产生限度不同、范围不一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又会影响工程活动的进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例如,由于不合理开挖、切坡会导致人为滑坡或崩塌,不仅增长工程量,延长工期和提高造价,甚至会危及施工者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只有进一步了解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互相关系,掌握地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干达成有效运用地质环境、合理改造地质环境和切实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17、简述岩浆的分异作用答:当岩浆缓慢冷却时,熔点高、密度大的矿物先结晶,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或因其他因素从岩浆中分离出来,沉入底部,聚集成熔点较高的岩石。另一部分未沉入底部,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会同残余岩浆发生反映,使其成分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一个原始岩浆,因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演化出一系列的岩石,这一作用过程,称之为岩浆的分异作用。18、简述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和特点答:按侵蚀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1)下蚀作用:河流侵蚀河床底部岩石,使河床减少、加深的过程。(2)侧蚀作用:河水侵蚀河床两壁或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徒和谷坡后退、加宽的过程。(3)溯源侵蚀:河流源头的下蚀力导致河谷后退加长,这个过程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也叫向源侵蚀。河流袭夺。19、大陆漂移学说有哪些证据?ﻫ答:(1)大陆拟合;(2)山脉造山带;(3)古生物的分布;(4)古冰川遗迹;(5)气候敏感的沉积岩;(6)古地磁;(7)古地热;20、海底扩张的内容?答:①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②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的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③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陆逐渐彼此远离,使老的洋壳在大陆边沿的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毕老洋壳的更新;④假如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启动。21、海底扩张有哪些证据?答:(1)磁异常;(2)深海钻探;(3)地震分布;(4)转换断层;(5)热点;22、褶皱类型划分答:(1)按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类: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2)按褶皱横断面形态:扇形,箱状;(3)按褶皱枢纽产状:水平、倾伏。(4)按褶皱长/短轴比划分:线状褶皱>10,短轴褶皱3-10,穹隆与盆地<3。(5)按两翼地层的协调性划分:协调褶皱和不协调褶皱(6)褶皱的其他类型:复背斜和复向斜;23、简述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区别?答:详见下表剪节理张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远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平直光滑,有擦痕和羽裂弯曲粗糙,无擦痕出现在砂、砾岩中,一般切过砂、砾和胶结物出现在砂、砾岩中,长绕过砂、砾未充填时,是闭合的缝多张口,一般被充填一般是共轭“X”型节理系树枝状,锯齿状,雁列状等剪应力产生张应力产生24、如何来进行断层的辨认?

答:①擦痕、镜面、阶步、反阶步;②牵引构造(褶皱)③断层岩;断层泥④密集节理、岩层、矿层忽然中断⑤地层反复与缺失⑥地貌证据: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的泉、湖泊。25、具体回答褶皱基本形态、褶皱要素、褶皱的重要类型及在平面上根据什么条件判断褶皱的存在?如何判别背斜和向斜的存在?答:1、褶皱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2、褶皱要素: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涉及:①核,褶皱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③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⑥轴,抱负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1)按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类: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2)按褶皱横断面形态:扇形,箱状;(3)按褶皱枢纽产状:水平、倾伏。(4)按褶皱长/短轴比划分:线状褶皱>10,短轴褶皱3-10,穹隆与盆地<3。(5)按两翼地层的协调性划分:协调褶皱和不协调褶皱(6)褶皱的其他类型:复背斜和复向斜;26、干旱区湖泊沉积有什么特性,其蒸发岩沉积分为那些阶段?答: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多为不泻水的咸水湖。这里,化学风化不彻底,被搬运进湖泊中的物质以易溶盐类为主,如NaCl、KCl、Na[OH]、K[OH]等。由于湖水不断蒸发,盐分不断积累,淡水湖可逐渐咸化而变为咸水湖。湖水中含盐溶液的浓度常可达成过饱和而发生沉淀;由于湖水含盐高,故湖泊不能有显著的生物沉积;又由于周边地面流入湖中的水量少而不能带来大量的碎屑物,只是风和洪流可将一些碎屑物搬来。因此,湖泊的沉积以化学沉积和蒸发岩为主,机械沉积退居次要地位。

各地区湖水所含盐类不同,故盐类的沉积也不相同。湖泊中常可具有多种盐类,在湖泊中发展的不同阶段可按盐类溶解度大小依照如下顺序沉积:ﻫ一、碳酸盐沉积阶段

碳酸盐沉积阶段:湖水在逐渐咸化过程中,当含盐度达成一定限度时,湖水中溶解度最低的碳酸盐类一方面达成过饱和而结晶沉淀。其中以钙的碳酸盐罪行最先,镁和钠的碳酸盐次之,而钾的碳酸盐最后。常见沉积物有方解石、白云石、苏打和天然缄等。其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是苏打和天然缄,因此这种湖也叫盐湖。ﻫ二、硫酸盐沉积阶段ﻫ当碳酸盐结晶析出后,湖水继续蒸发进一步咸化,含盐度增大,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可逐渐达成过饱和而发生沉淀,沉积物重要有石膏和芒硝等。这类湖称作苦湖。

三、氧化物沉积阶段

当硫酸盐析出和湖水进一步浓缩后,湖水几乎成为卤水时。氧化物便可发生沉淀。一方面是氧化钠沉淀、然后是氧化镁和氧化钾沉淀。它是标志盐类沉积的最后阶段。常见的沉积物有岩盐(NaCl)、钾盐(KCl)和光卤石。这类湖叫盐湖。在我国西北部有广泛的分布。ﻫ上述盐类沉积顺序不仅表现在垂直剖面上,也可以表现在横向分布上。例如,柴达木盆地边沿的一些小盐湖,从湖岸到湖心的盐类沉积表现为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的顺序,形成同心环带分布现象。当然这一顺序并非在每一个湖中都这么明显。27、简述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答: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涉及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长,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少,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2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风化作用的?答: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重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一、气候因素:气候因素重要指降水量与温度。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响化学反映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映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二、地形因素:在相对高程很大的中低纬度山区,可以看到不同高程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有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地形陡缓的不同,风化作用也不同。陡坡地下水位低,植被稀少,物理风化相对强烈,产物不易保存,未风化岩石不断暴露接受风化;缓坡平地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相对强烈,矿物分解彻底,风化产物残留原地,母岩被覆盖,不利于物理风化,最后形成大量粘土和残余矿床。坡向也有影象,中低纬度阳坡昼夜温差大,冰冻风化比阴坡强烈,以至阳坡比阴坡更凹凸不平。三、地质因素:重要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影响。29、浅海沉积作用及沉积物有什么特点?答:浅海沉积作用可分为三类:(一)碎屑沉积作用:浅海碎屑沉积物具有近岸粗、远岸细的分布特性,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型和磨圆度。浪基面以上地带沉积物表面发育有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痕,内部常具有交错层理;浪基面一下地带沉积物具有水平层理。(二)化学沉积作用:通过饱和和沉淀、胶体电性和产生凝聚、微粒吸附等方式发生沉积。涉及(1)碳酸盐沉积(2)铁、铝、锰沉积(3)硅质沉积(4)磷质沉积(三)生物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中经常产生大量生物礁、生物碎屑岩和介壳灰岩,一定条件下在地质历史时期可以转换为石油。三、论述题1、谈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答:环境科学兴起最深刻的含义是人类对环境的觉醒,它是以人类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环境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大方面,具体则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涉及到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环境存在四大问题,1、空气环境问题,重要涉及(1)酸雨,(2)臭氧空洞,(3)温室效应;2、水环境问题:重要涉及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导致(1)地面沉降,(2)疾病;3、土地破坏、沙漠化和森林的消失:人类只要一个地球,耕地只要那么多,生存空间十分有限。然后严重的问题是人口继续增长,人均土地正在迅速的减少之中。森林与植被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它能净化大气,制造和保持土壤,调节气候,绿化环境,为人们发明舒适的环境。森林和植被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是人类将面临耕地缺少,水源局限性,空气污染等恶略的生活环境。4、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从自然界中开采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物质等各种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是在动力地质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们大都通过数倍万年至数亿年的时间,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资源短缺必将导致生产原料的局限性和技术成本及商品价格的增高,严重时也许引起全球性工业的崩溃。2、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化?答: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在它形成之后,就开始了它自身的演化过程,距今大约46亿年,当时地球上没有水、生物、甚至没有大气,是一片无机的世界,对于地球圈层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大体归纳为两种观点,(1)逐步凝聚成层说,这种观点主张原始太阳是由火热星云逐渐冷却凝固而成的,在热星云冷凝过程中由于密度不同、熔点差异的各种元素及化合物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熔离和结晶分异作用逐渐分异聚合凝固而形成圈层。(2)分异成层说,这种观点认为原始的地球由像陨星同样的固体物质为主杂乱聚集而成,是冷的,由于在地球聚集过程逐渐才使冷的地球一点一点或一部分一部分地受热而熔融,并且最后变成一个至少是内部的熔融体。后来的分异及按物质轻重的凝聚作用才使地球形成和演化。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围绕太阳的行星胚胎,是一些星际物质聚合的团状物。在地球分层的过程中内部物质分异出来的挥发组分,通过火山等作用到达地表以外看,形成今天的大气圈和水圈。水圈和大气圈形成之后,地球进入地质时期,地球物质开始发生复杂的外部循环。水圈和大气圈也进行着自身的演化。生命的产生虽然在水圈和大气圈形成之后,但真正生物圈的形成还要晚的多,到现在最多也但是4-6亿年。3、举例分析论述题:(35分)地球从形成到现今已发展演化了46亿年,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一直在改变着地球的环境。试举例分析论述地质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答:地质作用的定义ﻫ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ﻫ二,地质作用的分类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ﻫ1,外力作用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涉及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剥蚀作用,涉及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涉及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沉积作用,涉及机械,化学,生物三类.

2,内力作用,1,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有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重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ﻫ2,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重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可提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提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3,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忽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