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水的浮力“衡水赛”一等奖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水的浮力“衡水赛”一等奖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水的浮力“衡水赛”一等奖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水的浮力“衡水赛”一等奖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水和水的溶液水的浮力“衡水赛”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的浮力(3)(第1题)1.如图所示是两个密度计a、b。a密度计最上部刻线为1,而b密度计最下部刻线为1。若要测定酒精的密度,则应该使用密度计(B)A.aB.bC.任意一个D.都不好用2.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C)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D)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比较两种情况下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A)(第4题)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第5题)5.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是(C)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6.把一只密度计放在煤油中,液面在密度计的刻线A处,将它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则(已知水的密度比煤油大)(D)A.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B.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下方C.密度计在水和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D.密度计在水和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下方7.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由大型海洋科考船搭载,前往深海进行7000米深潜实验。轮船的排水量为4500吨,满载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为×107牛。在“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对它的压强会如何变化?变大。(g取10牛/千克)(第8题)8.“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根楠竹(如图所示),依靠细竹竿划动达到在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手持一根细竹竿做“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若楠竹的质量为10千克,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牛,则此根楠竹受到的重力为__100__牛,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600__牛。(g取10牛/千克)(第9题)9.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0克,乙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0克,则小球的质量是__500__克。10.一只体积为5升的氢气球,自重(包括气球及里面氢气)为牛,要用多大的力拉住它才能使气球不会飞向空中?(ρ空气=千克/米3,ρ氢气=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解】F浮=ρ空气gV=1.29千克/米3×10牛/千克×5升=1.29千克/米3×10牛/千克×5×10-3米3=F拉=F浮-G物=牛-牛=牛。11.一玩具气球充气后置于水池底部,松开手后,气球从池底开始上浮,最后浮出水面,在此运动过程中气球所受的浮力(D)A.先不变后变小B.先不变后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解】充气气球在水池底部时,由于受到较大的压强,因此气球被压缩。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受到的压强会逐渐变小,气球的体积就会逐渐变大,即排开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在气球未露出水面时浮力是在逐渐变大的。当气球露出水面时,由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也会变小。(第12题)12.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C)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13.1874年8月的一天,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的西南方,有一艘深海考察潜艇,为研究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正在向深处下潜。舱内的考察人员被海底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致使下潜速度过大,潜艇猛然撞到海底,陷入海底的沉积物中。船员把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企图上浮。奇怪的是,潜艇丝毫不动,像是被海底吸住了一样。这是为什么?难道浮力真的消失了吗?怎么办呢?你能替他们想出摆脱困境的办法吗?【答】因为陷入沉积物中,潜艇的下表面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而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所以像被吸到海底一样。可以将潜艇下面的沉积物清除,让水进入。(第14题)1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的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厘米2,总长为20厘米,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厘米。(g取10牛/千克)(1)问: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2)问: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解】(1)由题可知,小筒排开水的体积V排=Sh=10厘米2×8厘米=80厘米3=8×10-5米3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G筒=F浮=ρgV排l=×103千克/米3×10牛/千克×8×10-5米(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V排=V筒=Sh=10厘米2×20厘米=200厘米3=2×10-4米3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G=F浮总=ρgV排=×103千克/米3×10牛/千克×2×10-4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G-G筒=2牛-牛=牛;m物=eq\f(G物,g)=eq\f牛,10牛/千克)=千克。(第15题)15.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1)纯牛奶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分别将“浮标”浸入A和B两牛奶中,待静止时,筷子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两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