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上册课时计划_第1页
二年数学上册课时计划_第2页
二年数学上册课时计划_第3页
二年数学上册课时计划_第4页
二年数学上册课时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

目标

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教学

重点正方形、三角形、曲

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难点另附、蹦懒等。

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

可以用什么办法?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从物品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

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汇报。

3、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

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

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

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用同一物品作计量单位去

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板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认识尺子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目标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

重点尺子、图钉、

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1纸条等

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

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

一端对着几。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二)、用厘米量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

量的方法要正确。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交流反馈。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

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

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四、课堂总结:

板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目标

3.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

重点1米的直尺、折

难点尺、卷尺,纸条。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

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二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

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

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介绍卷尺。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

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线段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目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

重点刻度尺,牙膏盒、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难点吸管、绳子等。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

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

就叫做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测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

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儿就

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

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板认识线段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目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教学

重点

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实物投影

难点

准备

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

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

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

个班合乘一辆车。(2)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

是6捆零6根(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

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3、教学例2。

1、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2、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

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数学医院:

17+20=1950+26=42+3=72

175042

+2+26+3

197672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板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发现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目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

重点教学

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课件

难点准备

多种计算方法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56+30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

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

为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后汇报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

四、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867179

+39+4+53+36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

梳理。

板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目标

3、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方法°教学

重点

图片、圆片

能正确的笔算。

难点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

信息?

1、出示主题图。w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

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拓展运用:

1、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

2、48-18=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

“0”用不用写?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

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板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目标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

重点小棒

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43-23=89-62=59—5=92-71=

2、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

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生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

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2)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儿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儿?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5、试练:67-39=35-8=81-56=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

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

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

同桌说说自己的收获,重点是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反思:

课题求比..个数少儿的数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目标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教学

重点

课件、卡片

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难点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

听。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

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在()里填上和“="°

30+63()937+32()3758()90-40

75-36()3957-30()2717+28()44

2、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

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3、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4、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一)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

1、学生回1忆、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并说明解题思路。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

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

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同桌相互出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板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反思:

课题求比一个数少儿的数(练习课)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

比一个数少儿的数”的简单问题。

目标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教学

重点实物投影

识的计算技能。

难点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

(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

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

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完成练习四第5题。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并汇报:学生汇报解题

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

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

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

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学生自己解决。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儿岁?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你是如何解

决的告诉老师和同学。

板求比一个数少儿的数(练习课)

教学反思:

课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目标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教学

重点

主体图,卡片

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难点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见卡片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年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

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

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34个23个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lo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板

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

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反思:

课题加减混介运算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教学

重点实物投影

合运算式题。

难点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

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

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

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

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

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

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作业设计:练习五中的6、7题。

板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课题力口、减法估算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

目标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教学

重点实物投影

难点成估算的技能。主题图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

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

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

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

算方法。

[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

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

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

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见《自主学习》

板力口、减法估算

教学反思: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

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目标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情景图,剪刀、

教学

重点

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吸管等。三角板、

难点

准备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

给同桌听。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

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

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

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2)、教师

示范画角,并说明角的画法。

(3)、学生练习画角。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完成P40页的1、2、题。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

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目标

教学直角三角板、

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准备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直角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教学例3O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

内交流

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呢?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

法(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tE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

义。

目标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去算式。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

小棒、课件

教学

重点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

题卡

难点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

准备

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

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1+1+1+1+1+1+1+1+1+1=10儿个1相加?

2)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

还有别的算法吗?

3)2+2+2+2+2+2+2+2+2+2=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2相

4)6+6+6+6+6+6=36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

1)1+1+…+1+1=10X1或1X10

'-----------------'

2)4+4+4+4+4+4=5X4或4X5

'---------------------'

用乘号“X”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10乘1,1

乘10,5乘4,4乘5,2乘10,10乘2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X几读作:几乘几

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三、巩固练习:见教材做一做

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

板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一)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

的含义。

目标2、会读写乘法算式。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

教学

重点求儿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

幻灯片

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

难点

准备

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

考考你们。

出示1、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

时间内爬得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1、赛龙舟: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

一道算式?

二、指导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OOO

OOOOOO

OOOOOOOOO

乘法算式:()X()或()X()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4-7+7=()X()

(2)3+3+3+3+3=()X()

(3)8+8+8+8+8+8+8=()X()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个9相加。()

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3。()

6和4相乘。()

三、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板乘法的初步认识

书(1)7+7+7+7=()X()

设(2)3+3+3+3+3=()X()

计⑶8+8+8+8+8+8+8=()X()

教学反思:

课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

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目标2、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看

教学实物图片。

重点

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

难点

准备教学挂图

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游戏: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

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儿个儿,列算式。汇报:摆成儿个儿,相同加

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

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

学生尝试做。

5+5+5=15

5x3=15或

3x5=15

因数因数积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

5x6=304x2=86x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

同的加数是儿,就用儿做因数;有儿个相同加数,就用儿做因数,

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做练习九第3〜8题。

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反思:

课题5的乘法口诀课时计划1课时

、学生知道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的乘法

教学155

口诀。

目标2、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经历归纳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5教学

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小棒、卡片。

难点

准备

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

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儿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

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

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

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

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

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5+5+5

5()()()()

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1x5

我们可以根据1x5=5或5x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儿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编成口诀就是“二

五一十”。......

三、拓展运用: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2、做“做一做”。3、对口令:

四、课堂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向同学们汇报

板5的乘法口诀

1X5=5一五得五

计2X5=10二五一十

教学反思: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

的乘法口诀。

目标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

重点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小棒、挂图

难点

准备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五…一1五…五五…四五…一五...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

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儿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板书:“一二得二”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

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如果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行呢?2)

引导学生对2和3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

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

纳出口诀:“三三得九”。

3、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2.做练习六第1题。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板2、3、4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计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课题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时计划1课时

、使学生熟悉、、乘法口诀,初步记住、、的乘

教学1234234

法口诀。

目标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使学生熟记、、的乘法口诀

重点234教学

卡片、幻灯片

难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

二四()三三()二二()

三四()三五()二五()

四四()一一()一四()

3、填一填

5X3=^♦X5=10ex5=25■X2=10

1X5=0△X5=15☆X5=20=25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R木目—•木目

如果口表示5,那么」表示()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三、课堂随练

1、听口诀写算式。

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

2、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x42x31x14x42x43x4

四、课堂小结:说说通过练习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板2、3、4的乘法口诀练习

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x42x31x1

4x42x43x4

教学反思:

课题乘加和乘减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

际问题。

目标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了解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

重点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

教学挂图

难点

运算。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

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

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

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

+3+33X44X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

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

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

是从哪里得来的?

既然12是刚才用3X4、4X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

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

量,然后试一试。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4X3+23X4+25X3-13X5-1

2、4X3+4=2X3-34X4-45X3+2

3、4+64-8=0X33+4+5+6+7=口乂口

四、课堂总结:汇报自己的收获。

板乘加和乘减

3+3+3+33X4

教学反思:

课题乘法计算的简单应川题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1、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目标

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教学

重点

情境图

高解题能力。

难点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I、开火车学生做5以内的乘法口算练习。

2、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4+44-4+42+2+25+5+5+5+53+3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正准备盖房子呢。他

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小象,帮他们运送木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从图上你

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合作解决问题,这位同学提出了“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这个问

题大家能够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2+2=6(根)3X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