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2.在预习过程中要适当做学习笔记,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主要包括看书时对问题的理解和心得体会等。而且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旧知识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及时复习,把与新知识相关的基础打好,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预习时,一定要把课本中的例题动手做一做,因为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而且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学好数学,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课前预习,既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研组预习是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拥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预习并不是简单的翻翻课本,它是一种按照既定计划预习新教材的活动、预习是学习的起点。一、转变思想,重视预习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不要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一起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因为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教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教师既可以从理论方面给学生讲讲预习的好处,还可以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向学生渗透预习的重要作用,并鼓励他们预习数学,逐渐让他们体会到预习习惯的形成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二、激发兴趣,乐于预习预习这项学习活动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1)在预习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比如每周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评选出几名“预习小能手”(或者“预习小明星”)。还可以让预习得特别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组织全班的汇报交活动。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预习能力;另外,学生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了预习的兴趣。(2)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比如,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说:“我看谁是预习的小能手(或者‘小明星’)!”检查预习效果时,发现预习得好的学生就在预习本上为他批注:“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好孩子!”“预习得很成功,继续努力!”如果发现学生有进步也要及时表扬,比如,“预习得真仔细!再多动一下脑筋,你都能当小老师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能行!”等等。另外,还可以让预习得好的同学在台体验上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并把预习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树立起自信。三、授之以渔,学会预习1.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价值,又有吸引力,并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预习兴趣的预习内容。最重要的是所布置的内容要有层次性,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思考,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学困生只要通过仔细阅读知道下一课我们学习什么,大概是怎样的就可以了;学困生只要求完成①题就行,中等生完成①②题就可以了,而第③题更高一个层次,主要是为学优生准备的。2.选择恰当的预习方法。由于学生年龄小,获取知识的经验不足,对其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预习的成败和预习习惯的养成。(1)数学概念课的预习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列举事例来理解概念,动手实践来感受概念,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2)数学计算课的预习①看懂例题。学生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②总结算法。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在预习时要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达到算法的优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3)数学操作课的预习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四、及时评价,促进预习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教师应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检查的方式有:检查学生的预习本、课前提问、课内提问、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等。无论采用何种检查方式,检查后都要对本次预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以推动下次预习。这样不仅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活动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课时,引入新课后我就向学生提问:“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接下来我就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互助学习,即与组内同学分享预习的收获,一起讨论存在的疑问。然后再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五、常抓不懈,坚持预习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要靠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而且要在长期的训练中得到巩固,使之定型。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地训练,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总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虽然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只要通过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教师和家长科学、耐心的指导与监督,学生的预习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会不断养成!。摘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检查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很好的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关键词:课前预习
教学效率独立自主自学导语:在大力提倡数学教学新课改的今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前预习已逐渐被老师、学生遗忘,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小学数学学习没有必要预习。因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了解了解题方法,知道了结论的推导过程,使课堂失去了悬念和新奇,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常规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和漫无目的的去听课,效果明显会增加。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2、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现在有的孩子生活在甜蜜罐里,父母很少让学生独自去做一件难事,总代替操办,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让孩子在预习中体验挫折、快乐,这对健全他们的人格有一定的作用。4、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长期坚持,自然不再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兴趣也就越高”可以说,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应该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了使预习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能使预习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服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怎样做好课前预习?二、课前预习的方法1、布置预习作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布置预习作业,可以明确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另一方面,布置预习作业也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去预习,从而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然,作业的布置量要少,要求要低,一般课本中一两道练一练、试一试比较适合作为预习作业。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2、学会看重点、圈难点有些学生拿到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你问他看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不知道,所以预习要学会看重点,无须什么也看,一般书中的例题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练习题就是围绕例题来的。预习中就要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在预习中,要动动笔,哪些问题看不懂,有点懂,完全懂了,自己学会圈圈点点做些标记。学生在预习新课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这就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除了有赖于教师的“善导”这一外因外,更有赖于学生学习这一内因的调动。这内因,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预习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3、课前预习的调查交流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自学读懂了一些,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的。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那么预习后的课该如何组织?首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的课堂,使其个性发挥的充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踏实地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的课前预习》西夏四小
刘雪媛
盖永红
王小彦
一、课前研究的背景1、
体现《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体现《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了前进的方向。2、
转变教师和学生对课前预习持有的传统思想观念。
在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个别教师没有认识到预习的实际意义,没有体会到预习的实际价值,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数学课的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使预习成为一种形式或口号。还有一部分教师一直主张不能预习。觉得预习后,课就没法讲了,失去了课堂上的探究过程。而在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只要是布置了预习任务,不是学生在自学,而是家长在讲解。这样,课堂上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对这部分学生就根本没兴趣。这些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只是掌握了结果,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有一部分学生预习时也只是看看书,提前熟悉要学的内容,没能真正理解预习的内涵,使预习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学生,课后根本不预习。这样,预习就是无效的。为此我们确定了《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为内容的课题研究。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高的原因分析。(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常常会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要求他们预习什么?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只是简单地看看数学书。长期下来,学生对预习敷衍了事,走马观花。这样的预习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2)预习要求过高,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有限。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有的学生能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解24时计时法,部分学生根本达不到预习要求。如果教师让学生调查电视、广播、邮电等部门是如何表示时间的。这样,学生不但有能力做到,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2.课前预习的指导途径。(一)、读懂例题:尤其是计算方法的预习。课本在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方式呈现出多种计算方法。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在预习中对某种计算方法没有理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目标,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二)、旧知回顾:学生通过复习原有知识结构,以学生的眼光组织学习资料,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问题,使课堂充满探索的气息,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深入生活实际: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建立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四)、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主动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任务明确: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不能流于形式,只是让学生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学生由于自学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必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从在差异。3.课前预习的情况调查。了解当前所教班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4.课前预习内容因根据教材而定。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把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四、课题研究的重要性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堂,目的比较明确,有了“我要学”的欲望,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教学《平年和闰年》时,学生在预习时知道了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28天或29天的月份要在二月。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2、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有较强的求知欲。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学生在预习时,需要收集生活中的许多数据。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收集商品的价格,不仅形成了对小数的初步印象,而且这些小数是学生自己收集的,学生感到亲切,有了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小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学生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4、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很少让学生独自去做一件难事,总想代替操办,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课前预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让孩子在预习中体验挫折、快乐,这对健全他们的人格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从研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性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入手,课前预习不仅抓住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技巧,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四、课题研究的重点
1、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方案: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23年12月——2023年1月)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无论做什么样的研究都不会离开阅读,在阅读中我们来寻找理论支撑,在阅读中我们来借鉴先进的方法,在阅读中我们来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为此,我阅读了《教会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小学数学教育》、《宁夏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网络读书,寻求恰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通过向学生问调查和分析学生的问卷等形式,了解当时学生的预习兴趣和预习方法以及存在的困难和困惑,调查不喜欢预习和预习效率能力低下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通过了解其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第二阶段:研究实施(2023年3月——2023年5月)1、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学生年龄较小,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强,也没有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课堂作为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这一鲜活的基地,和学生一起摸索可行的预习方法。2、认真反思总结,推广预习方法。通过课题研究示范课、研讨课及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动全校数学学科组课堂教学状态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3、参与课题研究交流。在校内与各位课题主持人定期进行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措施。同时,按照各级课题管理要求上传研究内容:计划、方案、调查报告、读书心得、论文等。4、不断调查反馈,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确定研究的方向。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23年6月)【摘要】课前预习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设计合理的数学课前预习方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正视课前预习的必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关键词】预习课堂教学自主方法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的预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又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重点,特别是小学数学要不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不懂得预习,看例题、读公式、提前做练习题成为预习的固定模式。小学数学预习不能保证质量,勤奋而自觉的学生预习得好一些,懒惰的学生预习效果差甚至不预习,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全班学生对新课的起点参差不齐。时间一长,预习得好的学生感到“吃不饱”,预习得不好的学生感到“吃不了”,预习质量的优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关注到的论文及著作中的各种意见:有的老师认为预习很有必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有着重要作用;有的老师认为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合预习的,低年级学生预习效果不明显,要根据教材内容,视情况而定;还有老师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
对于以上的看法,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教学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师表演性地不停设置悬念吗?还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如何从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转化成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我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点,学生从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方法、自己总结内在关系或规律建立自主实践的舞台,教师作为主导,要善于发现孩子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讨论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练习中的错例,帮助孩子梳理知识,并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
因此,我认为从尊重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教师应该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情况、教材的重难点等,如何设计一些预习方案和在学生充分预习基础上的教学案例,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预习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从而发挥预习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最大作用。
那怎样才能使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存,从而极大地发挥预习的作用呢?
一、要加强预习作业的可操作性
由于小学生第一印象深刻而难忘,部分家长用知识陈旧来指导学生预习,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家长习惯读“被乘数”和“乘数”,而新教材上都读“因数”,列乘法算式时两个因数也不分先后;克和千克为质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等,教师再想纠正错误就十分困难。教师指导预习的方法,应提出预习提纲,以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或是年级的不同、学生预习的基础有所调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比如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
如三年级的“年、月、日”这一课时,预习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1)在2023年的日历上查找自己及爸爸妈妈的生日和各种节庆日的具体时间。
(2)观察2023年的年历,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3)通过看书,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又有哪些问题?
可以把它写下来,让学生在看书预习的基础上,来发现与年、月、日有关的更多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再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帮助学生由无序的零碎的思考变为有序的完整的知识建构,逐步形成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使学习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尝试在学生充分预习基础上的教学新模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预习也不能离开阅读。但数学语言也不同于其他几类语言,它不是纯文字的阅读,还包含了数学概念、公式、符号、术语……所以,数学预习较之其他科目预习,更需要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换机制,将这些图形符号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语言。中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就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相互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后解决问题。如:六年级的“百分数”和“合理存款”,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百分数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七电场第2讲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练习含答案
- 《品牌规划方案》课件
- 高中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初探》教案 沪教版选修5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第2课时 压强的综合运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三 游三峡-小数除法信息窗2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法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教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4章 圆2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 (新版)沪科版
-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1.3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应急管理工作格言
- 食堂管理制度概要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1~3》教案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发与运营服务合同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健康面试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Module10Theweathe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英语项目化课程设计案例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 冀教版
- 医院信息系统HIS知识培训一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