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专题01四大固定句式大特训一、“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译文: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文:4.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译文: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译文: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译文: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译文: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译文:5.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庄子·胠箧》)译文:
【拓展文段】1.①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②四时不言而人与期焉,此以诚信为本者也。③故诚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贵也。(唐·武则天《臣轨诚信章》)译文:①②③2.汝为敝人矣。①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②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③吏顾不当乘威力强求耳。(《后汉书·卓茂传》)译文:①②③二、“……有所……”“……无所……”
译: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文: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译文: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译文:5.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刘知几《史通·直书》)译文:【拓展文段】1.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①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②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③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删改)译文:①②③2.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①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②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③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译文:①②③三、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译文:3.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之三)译文:【拓展文段】1.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②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③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译文:①②③2.(韩信)曰;“①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②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③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⑴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注释】⑴失职:指刘邦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译文:①②③四、“……之谓也”“其……之谓也”此句式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之谓也”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之谓”中“其”表推断,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2.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晋灵公不君》)译文:【拓展文段】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①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⑴如鄙人,口不能道辞。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③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注释】⑴悛悛:朴实。
译文:①②③2.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①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