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转化的化学基础-3煤气化课件_第1页
煤转化的化学基础-3煤气化课件_第2页
煤转化的化学基础-3煤气化课件_第3页
煤转化的化学基础-3煤气化课件_第4页
煤转化的化学基础-3煤气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转化的化学基础煤的气化煤气化CO+H2工业、民用燃气合成气氨甲醇油二甲醚烯烃…H2-煤转化过程以煤气化为“龙头”,-煤气化构成了煤化工工艺的主要成本固体煤-与热解的差异?温度要求?-不同过程对气体组成的要求?煤气化的历史1857 德国Siemens兄弟 块煤生产煤气的炉子1883 用于合成氨(机械炉排的发明,固定床→移动床)1921 固定床/移动床(德国Lurgi,鲁奇)工艺 发展、应用至今:常压→加压,固态排渣→液态排渣1926 流化床(德国Winkler)工业应用 发展、应用至今:常压→加压 -U-Gas美国IGT(1974)、中科院煤化所(1980) -KRW美国西屋(1975)1950s 气流床德国Koppers-Totzek,KT炉,常压、干粉 -Texaco美国,第一套中试装置(1948) -Shell荷兰,第一个实验装置(1976) -Prenflo德国Krupp-Uhde公司,加压KT炉(1985) -GSP原民主德国(1976)理想过程 得到气体,达到热平衡(放热=吸热) C+H2O=CO+H2

吸热(△Hr=131kJ/mol

) 2C+O2=2CO 放热(△Hr=-222kJ/mol

)煤气化的化学总反应:2.2C+0.6O2+H2O+2.3N2=2.2CO+H2+2.3N2

(空气气化)产物组成:CO=40%H2=18.2%N2=41.8%可能么?热损失:-部分水蒸发-产物带出热量-过程热损失放热反应多产物H2浓度低合成组成H2/CO=12理想与实际煤非C烃组成与合成气组成N2的作用元素C与芳香C的反应差异?(煤结构)纯O2气化煤气化炉的基本原理依据煤运动方式的不同,有多种气化方式: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气化剂固定床煤粒不动气体穿过煤粒:6-50mm气体产物气化剂流化床煤粒运动气体穿过煤粒:3-5mm气体产物气化剂气流床煤粒与气体同时穿过煤粒:70%小于0.075mm气体产物煤气化炉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气化炉的压力损失和热传导行为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最小流化速度C.Y.Wen颗粒带出速度??固定床气化炉-鲁奇(Lurgi)能量优化利用的典型 -进煤、排灰 -进气、出气 -煤中烃类挥发分特点 -块煤(6-50mm),节省磨煤成本 -高灰熔点 -煤气热值高 -焦油粘结 -焦油加工(CH4、焦油、酚)~400oC煤分布器搅拌器~1200oC固定床气化炉-Lurgi炉中的反应行为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煤气煤水蒸气和氧气204593982灰燃料层高度温度(oC) 恒量氮气下的气体组成(%)CO和H2的产生不是同步?(C+H2O=CO+H2)O2迅速消耗完(残余很多C)CO2先于CO出现,CO2与O2的关系CO2先增加,后下降,后又增加?分析范围?固定床气化炉-两段式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加长了干馏段(水套以上)下段煤气500-600oC

焦油质量重上段煤气100-150oC

产生轻质焦油

为什么?(从焦油的路线看)从煤的加热速率看长干馏段降低煤加热速率,降低 自由基产生速率,焦油“精馏”? 重焦油的形成机制? 快速(高温)热解“拔头”?水套上段煤气出口100-150oC下段煤气出口500-600oC空气、蒸气入口煤斗炉箅灰盘加煤机放散管煤0-10mm氧气+蒸气后气化区流化区灰渣(30%的灰)螺旋排灰机煤气能量利用?

-进煤、出渣 -进气、出气 -焦油?特点 高灰熔点、灰的碳含量 处理量大于固定床 气化温度低(渣与焦油?)流化床气化炉-温克勒(Winkler)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道理?温克勒流化床气化炉-工艺流程操作温度 ~900oC煤 褐煤、不黏煤、弱黏煤等,0~10mm二次气化剂 减少飞灰碳含量料斗气化炉旋风除尘器洗涤塔煤气净化焦油/水分离泵废热锅炉流化床气化炉-灰熔聚(U-Gas)稀相段浓相段煤气体分布板特点:-导入高速射流,使灰分在软化但未熔融的状态下熔聚成小球,而选择性排出。-温度高于温克勒炉-煤种适用性广高速射流排灰1974美国IGT建立炉径0.9m炉1980s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发工业示范(100吨/日,2400mm)在陕西成功应用IGT在上海焦化厂建8台,未能成功?-与Winkler相比浓相段温度分布不均匀意义?操作难度?煤气化工艺-气流床煤或煤浆与气化剂通过特殊喷嘴一起送入炉内,瞬间燃烧、气化,温度1700-2000oC。KT气化炉特点:-温度高、气化强度大-煤种适用性强(含意?)-需庞大的磨粉、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干粉进料(难度)气流床-Texaco(德士古)炉喷嘴O2入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水入口水出口特点:-水煤浆进料(煤>60%)-先进行预热、水蒸发-干馏、热解、气化-液态排渣-进料比干煤粉简单稳定-湿法研磨节省动力-煤浆需加稳定剂-副产蒸气利用很重要-O2耗较高、CO2较多?气流床-Texaco(德士古)中国国家九五攻关,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中心+华东理工-由中心一个烧嘴变为四周四个对喷烧嘴-通过撞击流强化传质过程,有效气提高2-3%,氧耗有所下降对喷的操作性?气流床-德士古商业装置(山东德州)气流床-Shell(壳牌)外壁熔灰炉内水冷除尘水洗脱硫O2和H2O的输入位置?气流床-Shell(壳牌)炉流程特点: -干煤粉进料、对喷烧嘴;1400-1700oC,煤转化率高 -耗氧较少、煤气有效成分较多 -水冷壁、液态排渣 -磨煤能耗、粉尘气流床-壳牌炉(Yueyang)煤气化工艺-地下气化看似非常简单、优越 -深、薄、斜煤层 -瓦斯多、灰分高 -顶板状况险恶 -免去运输、废渣处理问题 -顶板、底板构造(热、压) -水多耗能、熄火 -污染物排放 -反应控制、煤炭利用率? -其他约100年历史美国、前苏联中国矿大 -长通道、大断面、双火源、2阶段工艺 -小试→工业性试验尚没有工业应用煤气化反应热力学-C+CO2许世森等《大规模煤气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煤气化反应机理-C+CO2提出的机理(4MPa) CO2+C→CO+C(O) C(O)→CO CO+C=C(CO) CO2+C(CO)→2CO+C(O) CO+C(CO)→CO2+2C反应速率式: r=k1PCO21+k2PCO+k3PCO2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煤气化反应机理-C+H2O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C+H2O=CO+H2文献中还有: C+2H2O=CO2+2H2机理: H2O→H2O(吸附) C+H2O(吸附)→CxOy+H2(吸附) H2(吸附)→H2 CxOy+H2O→H2+CO(吸附) CxOy→C+CO(吸附) CO(吸附)→CO常用反应速率式: r=k1PH2O1+k2PH2+k3PH2O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2006许世森等《大规模煤气化技术》2006为什么没有CO?煤气化反应动力学煤气化过程 宏观:气-固过程 微观:气-固、气-气化学反应+传递过程气-固过程的步骤(与非均相气固催化反应类似):1)气体反应物向固体表面的转移和扩散2)气体反应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3)被吸附的气体反应物与固体表面反应生成中间产物4)中间产物分解、与其他气体分子反应5)反应产物从固体表面脱附反应器的形式?煤中的灰分?氧化反应?反应器的不同位置?→固定床/移动床煤的粒度→灰壳→炭的燃烧/供热→不同区域(燃烧、还原)煤气化反应动力学灰粒尺度不变?孔隙率改变?传热与传质的差异?煤的性质改变?缩核模型灰化学灰分不是“惰性”物质-消耗反应热(用于升温、熔化、转化)灰分增加1%氧耗增加0.7-0.8%、煤耗增加1.3-1.5%-影响成浆-增加对耐火砖的侵蚀和磨损,以及对阀门、管道、设备的磨损-造成堵塞,影响运行

灰熔点:关键性质,与灰的化学组成相关典型灰渣组成(质量%)SiO2Al2O3TiO2Fe2O3CaOMgOK2ONa2OP2O337-6016-330.9-1.94-253-151.2-2.90.3-3.60.2-1.90.1-2.4酸性组分提高熔点碱性组分降低熔点灰化学酸碱比=wSiO2+wAl2O3

wFe2O3+wCaO+wMgO1-5易熔>5难熔有若干预测灰熔点的方法,本质不同wSiO2

wSiO2+wFe2O3+wCaO+wMgO>0.9难熔wSiO2

wAl2O3>1.6难熔为什么?许世森等《大规模煤气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加助熔剂降熔点:Fe2O3或CaO

为什么不加K和Na的盐?煤气化工艺-固体热载体(CaO)煤气化煤CaO,1000oCC+CaCO3,850oCH2O无N2、低CO2的合成气或H2O2燃烧排渣CO2问题:-CaO与CO2的反应不易完全-CaCO3与渣的分离-高温固体输送-污染物与Ca的作用优点:-合成气或H2不含N2、少含CO2、少含硫-可得到高浓度CO2-“零排放”?C+H2O=CO+H2 -131.6kJ/molCO+H2O=CO2+H2+41.5kJ/molCaO+CO2=CaCO3+178.1kJ/mol煤气化反应的实验室研究热天平 连续检测样品的重量改变 配套气体产物检测(质谱MS,色谱GC,红外IR)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加热炉焦样气体分析落管反应器 研究样品在热场中下落的快速反应行为 难以配套气体产物检测 难以精确检测固体的变化.加热炉煤气化反应的实验室研究(下次去掉)流化床反应器 研究样品反应行为 配套气体产物检测 间歇反应气体气体加热炉缺乏研究的或存在问题:-对焦炭的物理、化学结构缺乏认识和量化(科学、技术难点)-对制焦条件缺乏控制(无规则、规律)-对瞬态数据缺乏收集(仅是总包数据)研究都从焦炭开始煤气化反应与活性炭制备活性炭制备工艺炭化活化热解煤活性炭C+H2OC+CO2造孔、扩孔增加比表面积道理?美国“21世纪展望”多联产过程虚拟工厂模拟气化和燃烧制氧发电和供热燃烧模拟先进材料系统模拟发电燃料热和蒸汽电燃料和化学品制氢CO2固定煤气化煤化学合成气化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气体转化甲醇系列产品合成尾气电工业用气城市煤气甲醇系列化学品化肥化肥合成气体制备系统特征从气化出发,发电、合成甲醇系列产品、化肥、气体制备煤欧洲壳牌公司煤多联产气化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净化制氧电合成气液体燃料合成日本新能源计划多联产过程系统特征从气化出发,发电、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煤煤气化合成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电力、热合成气柴油、汽油、其他燃料氨、甲醇、化学品污染物及CO2煤化工煤多联产技术的多样性–10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