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精彩演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_第1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精彩演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_第2页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精彩演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课堂学习活动单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二、学习过程:活动一:学习《夜雨寄北》,理解诗题为什么说“寄北”?阅读有关资料,理解题意。活动二:研读课文《夜雨寄北》1.自读课文,结合本文教学目标,自行设计有价值的疑难问题。2.小组讨论,集中精选有代表性的2~3题写在活动单上,进行讨论。3.展示组内研读成果4.自我完善。活动三:当堂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内交流→各小组选派1~2个代表发言→评选优胜小组活动四:学习《论诗》①了解作者及作品②朗读课文,理解诗意自由朗读,翻译句意→组内交流,自我完善→班级展示小组自学成果→评选优胜小组活动五:赏析《论诗》诗歌特色小组合作选定赏析角度→组内交流,将展示内容的关键词写在小黑板上,并围绕关键词尝试合作展示→全班展示→评出最佳小组活动六:《论诗》反馈检测1.背诵默写2.判断:(1)作者在诗中说李白、杜甫的诗现在觉得不新鲜了,是故意贬损李杜的。()(2)作者在本诗中提出的是“文学创作应提倡创新精神,符合时代潮流”观点。()三、资料链接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学者。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