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诵版_第1页
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诵版_第2页
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诵版_第3页
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诵版_第4页
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诵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货】2021教资考试科二备考冲刺干货,背起来!一、选择题考点二、主观题考点三、易混知识点一、选择题些表格,大家可以对比归纳记忆:教育学重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心理学重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学习动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论正负强化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德育方法二、主观题(一)简答题01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6.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10.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11.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12.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3.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14.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02中学课程1.简述活动课程论的观点(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2.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3.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1)课程标准的含义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的作用基础。4.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1)语言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人际智力。(7)自知智力。(8)自然智力。5.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6.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7.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03中学教学1.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4.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7.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分量适宜,难易适中。(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8.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9.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10.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1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04中学生学习心理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3)知觉的理解性出来,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3.简述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捷性良好的表现。(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3)记忆的准确性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4)记忆的准备性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5.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6.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7.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的。(2)合理分配时间。(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9.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10.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11.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2.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13.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班杜拉总结了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3)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4)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14.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1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知识观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2)建构主义学生观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3)建构主义学习观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③学习的情境性。16.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7.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18.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①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②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③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3)教授学习方法。05中学生发展心理1.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5)情绪多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2.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算阶段(2~7(3)具体运算阶段(7~11(4)形式运算阶段(11~163.简述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结构。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内化学说(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5.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6.简述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的认知特点(1)他们对事物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加容易受周围其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3)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语言信息中的社会内容。(4)他们的社会敏感性强,善于社交。7.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1)婴儿期(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3)学前期(3~6、7(4)学龄期(6~12(5)青年期(12~18(6)成年早期(18~30(7)成年中期(30~60(8)成年晚期(6006中学生心理辅导1.简述强迫症的概念及其治疗方法(1)强迫症的概念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2)强迫症的治疗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只会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正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整理的冲动,不允许整理。2.简述理性情绪疗法发展。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07中学德育1.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④学校教育。(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识。2.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3.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道德阶段(2~5(2)权威阶段(5~8(3)可逆性阶段(9~11(4)公正阶段(11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10阶段。~20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5.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6.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活动。(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7.简述如何运用道德修养法(1)在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2)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启发、帮助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3)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8.简述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3)态度真诚、热情。(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0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简述班集体的发展过程(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3.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力的领导集体。(3)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4.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5.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2)集体促成的纪律范。(3)任务促成的纪律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4)自我促成的纪律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6.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7.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8.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10.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二)辨析题答题模板第一步:判断对错,表明观点仔细研读题目,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步:分析原因,在分析的时候带上知识点如果题目的观点是正确,则分析为什么正确;如果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则要说明哪里错,正确的应该是什么。第三步:总结升华做简单地做总结,再次强调观点。举个例子:无意注意是不好的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避免无意注意产生。1、判断对错,表明观点。此观点错误。无意注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注意的其中一个种类。2、分析为什么是错的。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来看,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和成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用,无意注意进一步得到深化并达到成人水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上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3、总结。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必备考题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答案】(1)题干说法正确。(2)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又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一方面,学生思学。(3)故题干说法正确。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答案】(1)题目说法错误。(2)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3)综上所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受到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制约,题目说法错误。3.【答案】(1)题目说法错误。(2)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为其提供现实基础,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孟子的成就也与孟子本人的努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3)因此题干表述错误,环境因素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案】(1)此观点正确。(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受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3)综上,该说法正确。5.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答案】(1)题干说法正确。(2)教育尽管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财富。(3)综上,题干说法正确,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案】(1)题干描述错误。(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3)因此题干表述错误,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而非遗传。7.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答案】(1)题干说法错误。(2)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于所要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诸方面平均发展。德育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3)因此题干表述错误,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8.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答案】(1)题干说法错误(2)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而不是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学、不可取的。(3)综上所述,本题说法错误。9.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答案】(1)题目说法错误。(2)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认为道德发展水平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逾越。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德水平。(3)因此,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虽然顺序固定,但发展速度及水平因人而异,题目说法错误。10.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答案】(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品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其形成的重要因素。(3)综上,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1.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答案】(1)该说法是错误的。(2)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3)综上,以上说法错误。1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答案】(1)该说法错误。(2)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影响。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3)综上,该说法错误。13.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答案】(1)题干表述错误。(2)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受智力水平影响以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人格特点、学习成绩越好。(3)综上所述,本题表述错误。1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答案】(1)题干表述错误。(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3)综上所述,本题表述错误。15.【答案】(1)题干表述错误。解学生的气质特点,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3)综上所述,本题表述错误。16.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答案】(1)题干说法错误。(2)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所产生的迁移并非总是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同样的26个字母,学习中文发音之后再学习英文发音会负迁移。(3)综上,题干说法错误。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而非正迁移。17.前摄抑制是逆向负迁移。【答案】(1)题干说法错误。顺向负迁移。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倒摄抑制是逆向负迁移。(3)综上,题干说法错误。18.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答案】(1)题干说法错误。(2)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散是也叫注意的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一方面,关事物所吸引,是被动产生的结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3)综上,题干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分散不同。19.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答案】(1)该说法错误。(2)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是不同的,前者是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的影响,注意的分散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消极的影响。(3)综上,该说法错误。(三)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答题思路: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审问题(判断题型)思考两个问题:回答什么会运用到什么知识析题:分析材料分析的方法:材料需要一句一句读;带着审题的问题,分析每一句的链接知识点;从整体上检查补充链接知识点。解题:三步走原则分析-分;套理论(选择性),套不上理论从当今社会的教育背景、要求作答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建议答3-4条,要注意序号化,即有条理(原理+材料)总结-总。综上所述,我认为…后跟材料分析题答题知识点真题分析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2)谈谈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