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D.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C.滴加液体 D.闻气体气味3.将N2、CO2、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主要是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B.不锈钢C.硫酸铁D.矿泉水6.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C.铝的原子序数为13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7.下列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急剧增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8.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9.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B.由20个原子构成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1D.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 D.水果榨汁1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12.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4 C.+6 D.-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老师演示“小木炭跳舞”:如下图所示,取一只试管,装入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酒精灯加热。当硝酸钾逐渐熔化后,持续加热,取一块豆粒大小的木炭,投入试管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在靠近液体上方或跳动或翻转,“舞姿”优美,并发出红光,有趣极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持续加热硝酸钾可能有气体产生,使小木炭带有“仙气”地舞动起来。[查阅资料]硝酸钾固体的熔点为334°C,继续加热后会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气体单质。[提出问题]反应产生的气体单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三位同学对气体单质进行了猜想----------甲日:氧气,乙日:氮气,丙曰:氢气[交流与讨论]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氢气,合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氮气,合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与结论]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发出红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还需要连接B→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3)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F中的浓硫酸是作为_____剂。(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①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熄灭,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气体可用于_____。(写一种用途)。15.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1)请指出水的作用分别是:甲中:_____________;乙中:___________;(2)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再说出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一个作用__________。1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__(选填“c”或“d”)端进入,若选择D装置收集,证明氢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小文同学取瑞金市石灰石样品20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1.12.2m4.44.4试求:(1)m的值为_______;(2)第______次为恰好完全反应;(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18.如下图所示,图1硬质玻璃A中的固体样品为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图2是A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2)计算反应前的13.6g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写出简单计算过程)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活动2:用玻璃杯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该方法能准确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蜡烛不会熄灭。(3)活动3:把玻璃杯扣住高低两只燃烧的蜡烛,现象是_____(填序号)A.两只蜡烛同时熄灭B.高的蜡烛先熄灭C.低的蜡烛先熄灭D.蜡烛不会熄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电器着火,不可以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A错误;B、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蜡烛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而不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B错误。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是利用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油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C错误;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从而灭火,故D正确。故选D。【点睛】一种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2、B【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3、A【详解】混合气先通过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将二氧化碳除去,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A。【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气体的性质和所通过的试剂的性质,然后根据它们之间会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4、A【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可以判断出只要去除其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详解】A、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使氧气更加充足,燃烧更加剧烈,故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正确;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D、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是利用了去除可燃物的方式来灭火,可以达到目的,故正确;故选:A。5、C【详解】A、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错;C、硫酸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睛】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6、C【详解】A、碳、铝元素属于不同种类的元素,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方格的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铝的原子序数为13,选项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方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并且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错误,故选C。7、C【解析】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分子体积急剧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8、A【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失去或得到电子,从而使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B、在变化中,中子数不发生变化,不能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质子数不发生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D、核外电子数的变化是由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引起的,核外电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A。9、C【详解】A、由化学式C6H12O2可知,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16×2=116,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B、分子由原子构成,应该说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所以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2:2=3:6:1,符合题意;D、丁酸乙酯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2:(16×2)=18:3:8,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10、A【详解】A、煤气燃烧和氧气反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11、C【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所以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所以正确.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所以错误.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故选C.12、A【详解】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1)×2+(-2)×3=0,x=+2,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硝酸钾不含氢元素木炭发红,已燃烧,而氮气不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硝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详解】[交流与讨论]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气体不可能是氢气,理由是硝酸钾中没有氢元素;丙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氮气,理由是木炭发红,说明木炭已燃烧,而氮气不支持燃烧;[设计实验]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复燃。验证气体为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硝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解释与结论]硝酸钾固体的熔点为334°C,继续加热后会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气体单质。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木炭发出红光时发生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14、酒精灯锥形瓶可以控制反应速率FE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干燥CO2灭火器【详解】(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酒精灯、锥形瓶;(2)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速,故其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则需要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不污染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还需要连接B→F→E装置;(3)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F中的浓硫酸是作为干燥剂,除去水分;(4)①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B装置有氧气生成,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熄灭,说明B装置产生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产出二氧化碳,则B装置中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气体可用气体肥料、做汽水、做灭火器等15、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溶解物质、洗涤仪器等【解析】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详解】(1)甲图是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加入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乙图是硫在氧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有毒,加入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2)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有溶解物质、洗涤仪器等。【点睛】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加入水可以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二氧化硫有毒,加入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16、酒精灯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O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瓶口有大气泡冒出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后变红【详解】(1)由图可知a为酒精灯,b为长颈漏斗,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2)A装置有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大理石放于多孔隔板,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加入,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出口时,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出口,气体排出,气压减小,液体从长颈漏斗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如果用E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体从d端进入,若选择D装置收集,证明氢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故填:2KMnO4K2MnO4+MnO2+O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瓶口有大气泡冒出。(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变红,棉球变红,通入二氧化碳钱棉球都不变红,通入二氧化碳之后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再变红,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故填: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