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三顾茅庐-授课课件_第1页
第8三顾茅庐-授课课件_第2页
第8三顾茅庐-授课课件_第3页
第8三顾茅庐-授课课件_第4页
第8三顾茅庐-授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道出了三国时可歌可泣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其中华丽的一章,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刘备是如何打动诸葛亮的。三顾茅庐8课题解读: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1.学习目标2.相关资料3.字词精讲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5.课文解读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7.课文结构8.课文主旨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11.当堂检测12.课后作业布置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重点)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难点)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书中呈现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作品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尊()重晌()午堵塞()诸()位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顾、诸、晌、讨、辅、捆、蜿着、辰茅、葛、宜、堂、恭、尊、策塞sèzūnzhūshǎng着发zháo(着急)zhe(悬着)sè(茅塞顿开)sài(塞外)结jiē(结实)jié(结果)拜访:蜿蜒:悠然:敬辞,访问。本课指刘备两次前往隆中访问诸葛亮。(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本课指隆中的山冈连绵起伏,向远处延伸。悠闲的样子。本课指诸葛亮午睡醒来时悠闲自在的样子。三顾茅庐:诚心诚意:疏疏朗朗:顾,拜访。文中指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隐居在茅庐中的诸葛亮。比喻诚心诚意地再三邀请。心意很真诚。本课指松林稀疏而清晰。造句:山坡上的竹林疏疏朗朗的。青翠欲滴:群雄纷争:茅塞顿开: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纷,纷乱。混乱战局中各路称霸一方的人物都纷纷起来争霸称雄。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吩咐嘱咐都有把个人的主张、意图告诉别人,并要求别人照做的意思。“嘱咐”一般用于善意的提醒和关怀,语气不带强制性;而“吩咐”指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口头上的指派或命令,带有强制性。1.妈妈嘱咐我,过马路要小心。2.上校吩咐士兵坚守阵地。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核心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串珠问题:1.刘备为什么去拜访诸葛亮?2.刘备几次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3.从文中看,刘备和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4.课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具体地说一说。

点击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有见着。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详细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做“卧龙”,这里的“卧龙”既用来比喻山冈的形状,也暗示卧龙先生诸葛亮正是一个“等待时机腾飞”的杰出人才。仿写:1.仿照课文,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来到公园,只见那里的小路弯弯曲曲,像条可爱的蚯蚓,一直延伸到公园的深处。小路旁边有许多榕树,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披散着美丽的长头发……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chán)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抓住山冈、松林、溪流、竹林等景物进行描写,表现了景色的秀丽宜人,巧妙地衬托出诸葛亮儒雅、智慧的性格特点。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刘备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从“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可以体会到刘备的虔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半晌”“一个时辰”说明刘备等的时间之长,表明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快步”一词突出了刘备与诸葛亮见面时急切、激动的心情。阅读方法解密:品析细节描写的方法概念: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效果:细腻地展示人物或事物的某一特征,使读者觉得真实、自然。答题模式:通过对……的细节描写,反映出……的性格(特点)。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tà)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得到诸葛先生比做“鱼儿得到水”,写出了刘备对贤才的赏识,以及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仿写:2.仿照刘备此处说的话写个比喻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得到自由,就像鸟儿得到蓝天一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1)刘备决定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还要把他捆来,刘备斥责张飞的无礼,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虔诚;(2)在他们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时,刘备就下马步行。见面前刘备“轻轻敲门”“轻轻地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描写反映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虔诚。(3)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和诸葛亮同桌吃饭、同榻睡觉等也可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1.刘备为什么去拜访诸葛亮?他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2.刘备几次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没见到,又决定第三次拜访,最后诸葛亮同意出山,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老师,二人关系非常好。3.从文中看,刘备和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刘备是个胸怀大志、求才若渴、尊重人才、虚怀若谷的人。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他胸怀抱负、有勇有谋、聪明机智。4.课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具体地说一说。本课采用多种写作方法表现了人物的特点。(1)详略得当。作者写刘备三顾茅庐,略写了前两次,详细地介绍了第三次拜访的过程;(2)细节描写。作者刻画了刘备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如“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3)环境烘托。文中有一段秀丽的环境描写,如“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烘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4)对比。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去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三顾茅庐前两次拜访(略)——没有见着第三次拜访(详)上路前责备张飞到隆中耐心等候见面后茅塞顿开刘备敬重人才诸葛亮旷世奇才亲密无间——如鱼得水本文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的故事,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和渴求,反映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齐桓公五顾小臣稷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其实先于此好几百年,就已有齐桓(huán)公五顾贤士小臣稷(jì)的故事。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就渴望能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都被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齐桓公的人就说:“大王,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一介布衣,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没有见到他,就算了吧。”齐桓公听了,却极有耐心地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jué)禄富贵,才会轻视君主,如果君主傲视霸主,也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士傲爵禄,我又怎敢傲视霸主呢?”那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见到小臣稷。齐桓公五顾小臣稷的消息传开后,各国诸侯都说:“桓公对布衣之士都如此尊重,何况国君呢?”于是各国诸侯都相继来朝。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于天下,是因为他很尊敬和重视贤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短歌行》曹操)

译文: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wēi)峨,大海不弃涓(juān)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一饭三吐哺,礼待他们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jié)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2)略。12略。3三顾茅庐:顾,拜访。比喻诚心诚意地再三邀请。蜿蜒起伏: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形容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一起一落地延伸。青翠欲滴:欲,将要。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秀丽宜人:宜,适合于。指(景色、环境等)清秀美丽,适合人的心意或需要。群雄纷争:纷,纷乱。指混乱战局中各路称霸一方的人物都纷纷起来争霸称雄。茅塞顿开:顿,立刻,忽然。指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4每句话中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都有相似之处,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形象比喻。(1)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2)把刘备茅塞顿开的感觉比作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3)把“我”(刘备)比作鱼儿,把诸葛亮比作水,把“我”得到诸葛亮比作鱼儿得到了水。5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绿茵茵的草坪像一块软绵绵的地毯,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犹如碧天里的淡云。几丛翠竹疏疏朗朗,在阳光的照耀下,竹子映在雪白的墙壁上,简直就是一幅画。啊,这儿的景色真迷人!一、读一读,再抄写。三顾茅庐秀丽宜人三顾茅庐秀丽宜人二、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1.刘备听了诸葛亮的策略茅塞(sèsāi)顿开。2.诸葛亮翻了一个深,又朝(zhāocháo)里睡着(zháozhe)了。\﹒\﹒﹒\三、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诚心诚()

蜿()起伏青翠欲()

()()敬敬1.请模仿画线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几个词语中能够描写景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恭意蜒滴干干净净恭开开心心蜿蜒起伏青翠欲滴四、按课文填空。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顾”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注意;②拜访;③转过头看;④照管。在“三顾茅庐”中,是_____种意思。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三国演义罗贯中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