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_第1页
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_第2页
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_第3页
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_第4页
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全国卷Ⅰ)山西太原十二中左明兴一、2008年文综历史特点。(一).从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来看: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仍坚持了“三个原则”,即:坚持“遵循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坚持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从指导思想来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重视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坚持“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原则。(二).从考察内容看,突出“文明史观”,体现在以下六方面:(1)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2)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3)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4)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5)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6)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同时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三)从选择题看(1)、“情景式选择题”成为主要题型:通过材料设置新情景,将考察内容置入特定历史背景中,要求学生结合特定背景全面、准确的理解和释读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判定。在12个选择题中,除第12小题考察与历史有关的“阴”“阳”外,其余11个题都为“情景式选择题”。这一题型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将成为多版本教材推行后的最主要题型。(2)、增加题干和题枝的干扰性。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反映一些题不好下手,选择题费时间,作完后没啥感觉。主要原因在于①考题干扰性增强②情景式选择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提供的信息,任何一处信息的误解、误读,都可能导致失分。如:全国卷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首先抓住“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这一信息,基本可以确定选项为A或B,再联系后面“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并结合书本《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作用”就可以确定为B项。学生此题失分的原因①基础知识不过关,忘记《康輶纪行》与《瀛环志略》的内容或将作者混淆②不会准确解读信息,从而无法“定位”全国卷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选项本身表述不准确)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①用“很高”一词修饰欧洲当时的科技水平显然有些过头B项本身与题意不符)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选项本身表述不正确,因为战争加速了科技的发展)解读信息必须注意1920年一战刚结束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一战中,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导致生灵涂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梁启超得出了上述结论。全国卷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第二次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两个政府、两支军队的合作,早在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就提出“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①要准确理解“三三制”原则②地主、富农是阶级,而不属于政党)(3)、扩大考点知识覆盖 2008年高考文科全国卷历史试题中没有出现一组专题式选择题,这是与近年来高考选择题的明显区别。12道选择题均为单体选择形式,体现了命题者扩大知识覆盖的命题思路。(4)凸现历史主干知识,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除第12小题考察与历史有关的“阴”“阳”外,其余11个题都属于主干知识或对主干知识的补存。(四)从历史主观试题看(1)近年来高考试题,多从文明史的角度来命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40题(1)(2)问考察中华民族内部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通过考察中国唐代科举制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进行文明比较,体现“文明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折射“文化上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坚持文明发展的开放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历史的借鉴功能得到较好体现:第37题隐含“文明的发展进步同样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行通过科举考试,依据考试成绩来录取官员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清时期,这一制度日益僵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近代英国借鉴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创立近代“文官制度”,适应了工业文明的需求,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3)稳中求变,稳中创新,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2008年高考稳中求变,稳中创新,集中体现在第39题。第39题坚持了以“问题为核心”的命题思想,但少了“拼盘”痕迹,模糊了政史地三课的界限,整个材料都紧紧围绕“土尔扈特回归”这一主题,考察了政史地三课地相关内容,同时又很好体现“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这一鲜明主题,这是针对“藏独”分裂活动的有力抨击。第39题稳中求变,稳中创新,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是近年来能难得的好题。二、怎样复习备考2009年高考(一)、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体系首先明确什么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第一个层次是指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第二个层次是指教材中未打★的章节,第三个层次是指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指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历史主干知识各校教师都会高度重视,这里不再赘述。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不是要脱离教材,而是要用文明史观对教材知识重构和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再阐释,文明史是一种目光、是一种高度。例如:复习国共关系,就要站在“和则两利,分则伤民族元气”的高度来认识。(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稳扎稳打,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一节、每一单元目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依据大纲考纲,紧扣教材,从节——单元——整体来抓好基础知识,落实主干知识体系,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务必做到落实。同时又要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牢固地掌握书本里的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在学习每一节时,必须将知识内化,完成知识转化才是关键。:(1)及时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理笔记千万不要抄写参考书上的预习提纲,而是要将知识浓缩、内化,要把书本读薄。边整理,边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2)及时完成课后训练。知识的落实和转化,都要体现在会做题和做对题上。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若将不懂的问题堆积起来,就很难在高考中获得成功,那些认为历史突击一下就能提高成绩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3)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用“色笔”标出,要不断强化记忆。①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②可以通过错题积累和自我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4)学会知识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册来掌握,凡教材上划*号的地图都是要求掌握的。尤其那些与主干知识相关、与热点区域经济相关的地图更要引起注意。(三)、分阶段,理线索,整合单元知识,宏观掌握历史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以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下册第六章为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国际: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帝国主义成绩掀起反共反社浪潮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背景 国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变化,中共吸取苏联教训,注重自身探索,但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有益的探索:毛两文(背景、内容、意义)、一八大(背景内容精神意义)——为以后的探索提供经验阶级斗争:两反右(57反右派59反右倾)曲折59~61年严重困难(左)社建规模、速度:三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原因)纠“左”P108下三方面(具体措施)—62年经济开始好转;64年完成调整发展:经济建设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109~110方法指导:首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在复习时要能够“纲举目展”。其次: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做到点线清晰。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学生的主干知识如果没有网络化,他心里很没底,甚至复习了就像没复习一样,这也会导致学生信心不足,文综答题的信心和第一感觉很重要的。)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背景、过程特点、影响)。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这才叫知识整合。再次: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如:历史事件的学习一般都可以从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再如: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都要放入“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面来分析;而失败的原因,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统一、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历史“公式化”、历史人物脸谱化都是危险和有害的。如:材料解析题中要求“结合材料××”来回答时,就必须紧扣材料来解答。(四)文明史的交叉与比较在近两年各省的高考题中大量出现,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从文明史的角度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开拓学生视野。例1、07年重庆考卷19.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A)①有唯物主义思想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例2、(2006全国卷2,23)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D)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例3、(2008高考全国卷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D)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五)、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文科综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所以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具体做法建议如下:首先按题型或内容将其分类汇编,学生加以练习;其次师生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再次,规范答题语言,紧扣得分点,减少失分。选择题训练:选好题是有效训练的前提。选题工作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高考卷和新课改高考卷要引起重视,可从中精选试题训练。要编好“情景式选择题”,增加选项地干扰性,使学生能力在训练中得到增强。材料题要精炼,材料分析题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成熟的题型,是高考的重头戏,对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要从解题的各个环节、有步骤地进行。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教师精讲,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提醒学生,在平时训练是要做到:(1)先易后难试卷不要留白2007年年高考阅卷时,有约五分之一的考生最后一题没有得分。分析原因,首先是2007年文综试卷的地理和历史偏难,不少学生在前面解题时用时过长,导致后面没有时间做题。其次,一些优秀考生不愿意放弃前面的分数,希望把分数得全,结果适得其反。文科综合的三个科目试卷上分别有100分,建议考生在做题时应捡容易得分的先做。其次在交卷前也可以抢到分,比如去年有学生在交卷前抢写的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结果因为踩到得分点,得了2分。考生不要在试卷上留白,写上去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