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园区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河南工业园区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河南工业园区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河南工业园区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河南工业园区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XX建设集团第九建设公司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10444第一章编制依据1HYPERLINK\l_Toc18186第二章工程概况1HYPERLINK\l_Toc28385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2HYPERLINK\l_Toc13532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2HYPERLINK\l_Toc6870第五章测量准备3HYPERLINK\l_Toc12245第六章平面控制网的测设3HYPERLINK\l_Toc4101第七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4HYPERLINK\l_Toc30242第八章基础施工测量5HYPERLINK\l_Toc17200第十章装修阶段的放线7HYPERLINK\l_Toc25478第十一章沉降观测8HYPERLINK\l_Toc6902第十二章质量控制8HYPERLINK\l_Toc24190第十三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10第一章编制依据1、XXXX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XXXX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工程施工图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5、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有关程序文件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工程,有1#(5层)厂房、2#(5层及地下室一层)厂房、3#(5层)厂房,2#厂房及综合楼均有地下室1层。其中1#2#3#厂房建筑面积为61001.12㎡,1#厂房层高:一层4.9米、二层3.5米、三~五层为4.9米、机房层为2.7米,总高度是26.4米,2#厂房层高:一层4.2米、二~四层为4.3米、五层为4.4米、机房层为2.8米,总高度是30.2米,3#厂房层高:一~四层为4.9米、五层为3.5米、机房层为2.7米,总高度是27.8米。以上总建筑面积为61001.12㎡,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厂房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为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承台独立基础。建设单位: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化工部XX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XX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进场时,与建设单位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已办理交接手续,以工地大门口甲方给的原始坐标点为基础,其原始坐标高程为大门口坐标:(X=40698.859,Y=80628.183),高程H=100.8005,大门口北:(X=40961.894,Y=80627.963),高程H=98.882。通过其高程控制点引出6个坐标控制点,如下:1#厂房1轴交F轴点(X=40798.316,Y=80753.884),13轴交F轴点(X=40798.316,Y=80843.284);2#厂房1轴交A轴点(X=40704.116,Y=80753.884),13轴交A轴点(X=40704.116,Y=80843.284);3#厂房1轴交A轴点(X=40649.316,Y=80753.884),13轴交A轴点(X=40649.316,Y=80843.284)。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器具用途1经纬仪TDJ2E1墙、柱、梁定位放放线2全站仪RTS632H1定位放线3钢卷尺5m/30m/550m/10/3/1定位放线4水准仪NAL1322标高控制5垂直仪DZJ300A1垂直投点6托线板2000×1500×1240砖墙面、楼地面垂垂直度控制7回弹仪HT225S1混凝土强度测试8稠度仪1测试砂浆稠度9无线对讲机10测量对讲2、测量管理人员组成序号岗位名称姓名技术职称备注1测量员李哲助理工程师2施工员吕永鑫助理工程师3施工员吴春明助理工程师4施工员汪海伦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工程测量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并收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工程进行中,必须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时,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对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工程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第五章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控制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1、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4、复印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技术负责进行技术交底。第六章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一、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首级控制网,然后利用首级控制点,按照施工流水段在实地放出二级控制方格网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的各个节点的复合检测。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首级控制网坐标在3#厂房南侧施工道路上,其坐标为:第一点(X=40642.921,Y=80846.573),第二点:(X=40642.903,Y=80711.644)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可以利用该1、2、3#厂房的角部坐标控制点形成整体平面控制网,具体布置详见附图。1、土方由施工单位开挖至独立基础底时(1#3#楼),2#楼挖至筏板底,施工段均采用最外边轴线交点,各往外2米在正负零围护平台上设置控制桩形成的方格网作为该段的二级控制网,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全部标明轴线。控制桩周围用砼浇筑,加以保护,半径1m范围内禁止堆放施工材料,并用脚手管搭设b×b×h=1.2m×1.2m×1.2m的保护架,并间隔刷红白油漆,便于控制、检测、保护、施工。2、当基础筏板混凝土浇注后,施工段均采用最外边轴线交点,中心点向外0.5M形成的十字网作为该段的二级控制网。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后,控制网为轴线交点向外引出,以方便施工为准,建立二级施工控制网。3、楼层轴线内控制网的加密轴线控制网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轴线投测方法)1)采用垂准仪及接收靶。将垂准仪架在底层钢板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垂准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所需楼层上,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接收靶的“十”字交点移至激光斑点上,轻轻转动垂准仪照准部,激光斑在接收靶上扫描成一个圆弧,圆弧中心点既为控制的接收点,依次投测下一点,直到所需控制点投测完毕。对接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闭和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放线和校正的依据。2)将鉴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再校核主轴线轴跨及夹角,各边角需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后,再测定其它轴线。3)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为+5mm。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如下:轴线间距(mm)允许偏差(mm)L<30m+3mm30<L<60mm+8mm第七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勘察单位化工部XX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引测到拟定的水准点位置上(四周已经浇筑好的砼面上,具体布置见高程控制网示意图),并按闭合路线进行测量和校核,往返误差1mm。以上各项工作完成以后由公司有关人员用水准仪复查,待复查完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为提高精度,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将水准控制点引进建筑内,标识在柱子侧面,并用红油漆三角形标识,并以此向上部楼层传递高程。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设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合闭合差(mm)三级6L〈50NAL132双面往返二次12L0.5第八章基础施工测量1、平面放样测量(1)在土方开挖至基础板底时,根据基槽边上的二级控制网的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板底土方、基础垫层上投测出结构轴线,待闭合校核无误后进行垫层放样,也可放出墙柱插筋线、集水坑线等细部位置线,经检查无误后进行筏板钢筋绑扎。(2)、验线:首先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测四大控制轴线和及其它轴线的相对位置,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同时验线时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地下各施工层的高程控制点,可利用基坑内预留高程点或采用钢尺悬吊法引测),保证基础埋深。2、标高控制(1)根据基坑开挖图撒出基础梁开挖线,在开挖过程中首先投测出每步挖掘深度标高,以此标高为依据展开。最后一步土的开挖必须随时检测基底标高,防止超挖,确保基底标高。检查基槽截面,保证基槽截面符合规范要求。(2)在混凝土垫层浇注以前,对筏板部分按照不大于2m2测设一个混凝土浇注高度的控制桩,可采用废短钢筋做桩,测设在混凝土设计面上200mm,确保混凝土面位置正确。(3)独立基础、条基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柱身竖向主筋上都测出混凝土面结构500mm控制线,柱身每隔2米1个点,并用红胶布标注,作为支模预留预埋与浇灌砼的依据。(4)地下楼层顶板模板搭设之前,在墙柱竖向主筋上抄测结构1000mm线标高,作为顶板标高的依据。第九章基础以上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1)竖向轴线控制使用激光垂准仪采用内控法施测。当底板混凝土浇注后,应将二级控制网控制点引测至建筑内部,投点误差限制在1.5㎜以内。内控点一般做法是:在主轴控制线交点位置预先埋置100㎜×100㎜厚8~10㎜的钢板并与底板钢筋焊接,底板施工完成点位经复测确定后在预埋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眼,以便长期保存钻孔(直径2㎜)。随楼层的施工,在施工层楼板与底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内控点竖向位置留置100㎜×100㎜孔洞,预留洞四周宜设50㎜高的阻水圈,以防施工用水溅落至仪器上以及浸泡测量标识,孔洞应设置成下小上大的棱形。投测时转动激光铅直仪照准部,在接收靶上取激光斑点轨迹圆的圆心作为传递上来的内控点位。当楼层高度累计大于35m时,由于激光束光斑变大,应将该层预留孔在放线后封堵,恢复平面控制点位置,在利用该点向上传递。(2)在±0.00板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测放出结构外廓轴线控制线并告知建设单位,经建设单位上报规划部门验建筑物位置线。并将主轴控制线投测至结构外框柱并用墨线弹出,作为竖向轴线传递、结构大角监测、结构外装修使用。(3)门窗洞口控制:1)二级控制网控制点校核以后,根据计算和施工图纸,用50米硅钢尺依次在同一方向画出墙柱轴线、边皮线、模板控制线及门窗洞口线位置,纵横方向先后进行,最后用弹出墨线,可供长期使用。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拉钢尺必须平行控制线。2)门窗洞口的标高控制。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门窗洞口边暗柱主筋上投测出建筑+500mm线,作为门窗洞口标高基准线。(4)电梯井的控制采用横竖控制法:1)横控:保证电梯井四边尺寸,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放出电梯井尺寸,并放出墙体控制线,以便下一层校对及墙体控制。2)竖控:在底层留出一周内控制线,使用吊线坠法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线下端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5)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101/15000由观测成果做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教,若边长较差△S≤±2.0MM,角度较差△β≤±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则记录不作归化;若边长较差±2.0≤△S≤±3.0mm,角度较差±12″≤△β≤±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S≥±3.1mm,△β>±24″,则说明投点精度太差,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2、高程的传递室内地坪以上结构的标高测法:用钢尺沿外墙或电梯井向上竖直丈量。各楼引测点详见具体引测步骤如下:(1)先用水准仪根据已校核的水准点,将标高建筑50㎝控制线引测至结构外墙,并以墨线连接形成闭合图形,作为标高向上传递的基准线。(2)始标高线设置完毕后,用钢尺(传递高程所用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检定值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施工层建筑50标高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底层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不得按楼层传递。当施工高度超过尺段长时应设计出高程传递接力层,在该层精测出“结构+50线”,作为下一步向上高程传递的基准线。(3)将水准仪架设在施工层,校测由下面各水准点传递上来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如误差过大须重新测设,在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4)在墙柱浇注砼之前,在主筋上测设出标高点,并用红油漆做标记,作为浇注砼高度依据。第十章装修阶段的放线装饰阶段主要控制的是结构填充墙、围护墙、预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线、楼梯踏步位置及控制线、以及楼层建筑50线的控制。1、结构填充墙、围护墙、预留洞口位置及控制线利用结构施工中的控制线、轴线控制线、墙柱位置控制线等控制线进行细部放线,放线之前,必须对控制线进行复核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楼层建筑50线的控制利用底层红三角形油漆标识的水准控制点,用钢尺(传递高程所用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检定值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施工层建筑50标高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底层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不得按楼层传递。当施工高度超过尺段长时应设计出高程传递接力层,在该层精测出“结构+50线”,作为下一步向上高程传递的基准线。3、梯踏步位置及控制线应控制好楼层、休息平台的建筑标高,掌握好建筑做法的厚度尺寸,正确弹出踏步起止位置,然后按踏步宽度弹出建筑面位置线和控制线。第十一章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由项目部负责按规定进行测量。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要求: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埋设。第十二章质量控制施工测量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环节,建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体系来确保施工测量精度,做到标准化、规格化、程序化,更好地工程建设服务。根据本工程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应组建项目测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工程测量监控和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如下:1、建立测量放线管理制度1)建立岗位责任制2)测量成果和资料管理制度3)资料报验及验线制度4)交接桩及护桩制度5)仪器定期检校及保养制度2、对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格,符合规范要求,严格审查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经自检、互检合格后,由有关主管部门验线的制度。定期组织测量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施工测量问题。对外业测量均应采用附合、闭合、往返或重复观测等方法进行校核。3、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管理工程准备阶段,复核或建立建设单位移交的工程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并以此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要求与实地控制桩编号相符,其坐标、高程系统应符合使用要求。施工阶段,根据工程设计和施测精度指标要求,测设各工序的控制线与标高,并以此作为施工依据。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做好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工作,为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工程平面和高程问题提供实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检查有关部位实际坐标、标高、垂直度和水平度作为竣工测量资料。对指定进行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观测的工程,应按规定周期进行观测。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各项测量方案。熟悉图纸资料,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制订内、外作业流程图表。各种外业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字迹要清晰、端正,要按规定格式填写、计算和签名。一切外业测量成果经认真核对无误后,才能提交使用。4、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