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1页
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2页
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3页
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4页
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某水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1.总则2.水环境影响专题分析后附;1、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宜阳县城区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宜阳县自来水公司“环评委托书”。1总则1.1任务由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供水设施的服务能力远远不够,城市用水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根据国务院(1998)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该县自来水公司委托洛阳市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承担该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我们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现状取样监测,并收集和查阅了有关资料,现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和本建设工程特点,编制完成了该“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和专题影响分析。1.2编制依据法律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4.1)(5)国务院(1998)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项目依据技术依据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3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控制污染本建设工程为供水工程,主要控制取水口上游的洛河水质和周围环境对水厂的影响。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位于宜阳县城北城区西部、洛河的北岸,目前水厂四周为农田和交通公路,最近的村庄为东边的段村,距离约500m。周围尚未发现有需要特殊保护的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等,故本次评价保护目标主要为洛河水质达II类、水厂生产环境及段村居民的声学环境。2水环境影响专题分析2.1工程分析城区现有供水概况现有地下水水厂二座,设计供水规模2万m3/d,实际供水能力1.25万m3/d,水源以大口井和浅井为主,供水范围仅限于城南区6Km2之内。扩建工程概况①工程基本情况本次供水工程包括取水口工程、输水管线工程、水厂工程和输水管网工程。②工程内容及规模A.水源选择及取水口选址目前,宜阳县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空间不大,而地表水洛河宜阳段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因此,本工程采用洛河水作为新建水厂的水源。取水口选在县城西4km的柳泉镇丁湾村南800m处的漫水大坝的北端。B.水厂选址、厂区平面布置及净水工艺方案水厂选址于北城区西部,在李贺大道和环城路之间,占地面积3.3万m2,总投资1622.99万元,职工定员为100人,直接生产工人40人。厂区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产辅助区三部分。生产区主要有加氯加药间,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虹吸滤池,清水池,吸水井,二级泵房及高低压配电间等。生产辅助区包括机修间,管修棚,车库,仓库和堆棚等。办公区包括综合楼,化验室,门卫等。详见厂区平面布置图。净水工艺方案:根据原水水质特点,采用加氯、加药、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加氯消毒工艺。详见“报告表”中的工艺流程图。C.输水管线及配水管网输水管线采用铸铁管DN800两根,从取水泵站到净水厂,距离为4km;配水管网近期主要为城北区新建的管网,远期为城南区旧网改造。D.主要建、构筑物a).取水口的构筑物包括蓄水调节池、进水井和取水泵站、变配电站和值班室。蓄水调节池容积为20万m3,取水泵房设计流量为5.25万t/d,平面尺寸为10×7m。b).清水池清水池容积为4000m3,设两个清水池。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有效水深3.8m,内设导流墙以保证消毒接触时间。c).送水泵房与变配电间合建,半地下式框架结构,泵房设350S44双吸离心水泵4台,水泵采用真空起动方式。d).加氯加药间i)加氯间的设施配备采用液氯消毒方式,设计加氯量为1~2mg/1。投加点设在原水进水厂处和清水池入口处。加氯方式采用闭合环路法,设全自动真空加氯系统。加氯间设投加量为0—5Kg/h的复合环全真空加氯机4台,二用二备。氯库储备量按20d计算。加药间混凝剂仓库按5.25万t/d规模建设,根据原水水质特点和现有水厂管理运行经验,混凝剂采用碱式氯化铝,平均投加量10~20mg/l。采用隔膜计量泵投加,流动电位检测仪自动控制抽回量。药库与加药间合建在一起,药库容积按水厂一个月需药量计。加药间内设溶药池、溶液池和计量泵,按照进水流量计量泵比例投加至管式静态混合器前的进水管中。ii)液氯使用贮存防护措施在加氯间及氯库内设置氯气浓度检测仪表及报警装置,同时配备防毒面具,抢救材料,事故坑和工具箱,并设置强制通风装置,设计换气量10次/时。e).网格反应池水厂内共设网格反应池1座两组,反应时间为10min,每组分20格竖井,有效水深3.6m,竖井内0.12m/s,竖井内设置钢制网格,底部设排泥管。f).平流沉淀池设平流沉淀池一座,分四格,设计5.25万t/d,水力停留时间2h,有效水深3.0m,沉淀池排泥采用泵吸式吸泥机排泥,为达到理想的沉淀效果,平流沉淀池和网格反应池之间设3m宽布水区,采用穿孔墙配水,出水采用三角堰集水槽集水。g).虹吸滤池水厂设虹吸滤池1座,共分8格,每组4格,在管廊两侧对称布置,其池水总高度5.25m。③管道管材选择DN≥300mm管道采用水泥砂浆衬里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DN<300mm的给水管道采用UPVC管,橡胶圈接口或粘接连接,DN600过河管道采用钢管。管道基础一般采用天然地基、特殊地段采用混凝土基础。④建设进度项目准备期:2002年9月—2003年6月。项目施工期:2003年6月—2004年6月。调试、试运行期:2004年7月-2004年12月。2004年底投入使用。2.2环境影响分析宜阳县城给排水总体规划根据宜阳县城1996—2010年总体规划可知:供水:分为城南区和城北区。城北区为新建供水管网,城南区近期利用现有管道配水,远期进行现有管网改造等工作。排水:县城污水排放口在宜阳洛河桥下游,规划建设两个污水处理厂,一个在城北寻村镇的下河头村,一个在城南的城关镇水磨村,处理能力均为2万t/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洛河。供水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取水口选在县城上游4km的漫水大坝北端,从前面污染源调查与分析中可知,大坝的上游(县境内)基本没有污水排放口,且县城现有排污口在其下游约4km处,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厂也在取水口及净水厂的下游。净水厂位于香泉村的一片复耕地上(原为砖厂),周围除一面临环城路外,其余三面均为农田,附近没有任何单位和居民,在其东侧约500m外有一村庄(段村),周围环境不会对净水厂造成影响,由以上两方面来看,本工程选址合理。引水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①取水口水质监测与评价a.监测断面、时间和频率本次监测断面设在漫水大坝,监测时间为2003年1月3日,监测频率为一天两次,混合送检。b.评价标准根据地表水功能分类,对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此次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同时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c.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整理,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如下: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Sij=Cij/CsiPH的标准指数SPHj=PHj≤7.0SPHj=PHj>7.0DO的标准指数为:SDO,j=DOf≥DOsSDO,j=10-9DOj<DOs式中:Sij——污染物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ij——污染物i在第j点的浓度(mg/L);Csi——污染物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SPHj——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PHj——j点的PH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SDO,j——DO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j——j点的溶解氧浓度(mg/L);DOs——溶解氧的地表水水质标准。d.监测及评价结果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见表1。表1取水口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单位:mg/l因子PH溶解氧硫酸盐氨氮六价铬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值6.511.71020.070.00252.581.47标准指数0.50.810.4110.050.260.37国家标准6-962500.070.05104因子铁硫化物氟化物总砷氰化物汞化学需氧量监测值0.800.010.370.0050.0010.0000511.9标准指数2.670.10.370.10.0210.79国家标准0.30.11.00.050.050.0000515因子锰总硬度氯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监测值0.272232500.0010.041300个/升标准指数2.70.5010.50.80.65国家标准0.14502500.0020.052000由表1可知,铁和锰超过国家标准,超标倍数为1.7,其余所测各项因子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要求。②来水量分析据宜阳水文站46年系列资料计算,宜阳站不同保证率下的年径流量见表2。表2宜阳站不同保证率年径流量表时段年径流量不同保证率径流量量(亿m3)平均值20%50%75%95%1956-20001年16.6923.8714.199.185.171991-20001年9.1613.017.795.863.39③引水量分析在宜阳县城洛河北岸有先锋渠,主要用途为农业灌溉,洛河南岸有利济渠,主要是向化肥厂、电厂提供工业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利剂渠:实测最大引水流量为8.09m3/s,多年平均引水流量4.04m3/s,年引水1.27亿m3,其中用于农业灌溉水量0.04亿m3。先锋渠:实测最大引水流量1.54m3/s,多年平均引水流量0.41m3/s,年引水量为0.11亿m3。利剂渠和先锋渠年共引水量为1.38亿m3。④引水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本次扩建工程供水规模为5万m3/d,即年引水量为0.18亿m3,从表1可知,按最小流量考虑,即95%保证率下的径流量为3.39亿m3,减去两渠引水量1.38亿m3和本次供水引水量0.18亿m3,还余1.83亿m3,由此可见,不仅供水水量可以保证,而且对下游生态用水量影响不大。另外,目前宜阳县上游的洛宁县禹门河反调节水库正在兴建,目的是保证下游水量均衡,上游来水量将增大,这也使得宜阳县城供水工程不会对洛河水资源产生大的影响。本工程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本工程所排废水主要由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组成。生活污水:共有职工100人,用水量按100L/d·人计,共产生生活污水2920t/a,经化粪池后排入县城下水管网。采用河南省济源市10万t/d供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类比可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和SS的排放浓度分别为90mg/l和65mg/l,由此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生产废水主要有滤池洗泼水和沉淀池排泥废水以及清水池冲洗水等。清水池每年一次的清洗水,外排废水量约为500m3,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死亡的微生物有机体,因水质较好,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不会对地表水有大的影响。河水中的泥沙对供水的影响洛河宜阳县城以上为山、丘区,由于坡降、植被等原因,历年的测验结果表明,从卢氏到宜阳,年输沙量逐渐增大,从宜阳到白马寺,年输沙量逐渐减少。从多年平均情况看,日平均含沙量大于10kg/m3的天数,平均每年为18.6天,日平均含沙量小于6kg/m3的天数,平均每年为340天,因此,按日平均含沙量为6kg/m3计算,本次供水工程5万m3/d的水中含有泥沙300t/d。如此大的泥沙,工程应采取沉沙措施,增加沉沙池,并规划泥沙的去向,使进入净水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水处理前的水质,且保证泥沙不流失。2.3水源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集中式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地带的规定如下:①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由供水单位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②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③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由供水单位会同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水时应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取水点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要求。④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的外围不小于10m的区域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2.4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防护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范围和具体规定,建议由供水单位提出,并与卫生、环保、水利、地矿等部门共同划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各级保护区防护规定一、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②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③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④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二、各级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存放工工业废渣、城城市垃圾、粪粪便和其他废废弃物;禁止设置油库;禁止从事种植、放放养禽畜,严严格控制网箱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源的旅游活动动和其他活动动。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向水体排放污污染物的建设设项目。改建建项目必须削削减污染物排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削减污水排放放量,保证保保护区内水质质满足规定的的水质标准;;禁止设立装卸垃圾圾、粪便、油油类和有毒物物品的码头。准保护区内直接或间接向水域域排放废水,必必须符合国家家及地方规定定的废水排放放标准。当排排放总量不能能保证保护区区内水质满足足规定有标准准时,必须削削减排污负荷荷。2.5环境管理与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供水工程是一项造造福人民的工工程,这关系系人民群众身身心健康,也也是宜阳县经经济可持续发发展的一项重重要基础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