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基础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1.gif)
![无线电基础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2.gif)
![无线电基础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3.gif)
![无线电基础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4.gif)
![无线电基础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e41338176134b5bde74a3017b671efe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电基础知识及应急通信应用科学普及训练讲座课程
扬州职业大学吕松柏BH4UAK程扬BI4RKC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无线电,是无线电技术的简称,是一门专门研究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各种信息的技术学科。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发明了司南。
而人类对于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于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法国物理学家物理学家:查理-奥古斯丁-库仑.第一讲:关于无线电第一讲:关于无线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方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1822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可以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在这段时间里所作的对电磁学基本规律的研究,为后来无线电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孕育作用。
电磁学的发展,首先引起了通信方式的变革。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第一讲:关于无线电法拉第的发现: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
1880年以后,用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来传送信息已开始得到应用,人类进入了有线电通信时代。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这就是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
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可以“无线”传播的。
第一讲:关于无线电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人工方式产生出了电磁波,以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在不同的国度里,几乎在相同的时间(1895和1896)获得了无线电通信的成功,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揭开了电磁学发展的新篇章,无线电技术作为一门新科学从此诞生了。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今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的广播和电视,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了亿万人民的伴侣。无线电并不是一、二个人发明出来的,它是人类文明逐步发展的结果,但是,有些人在其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麦克斯韦之所以被称为无线电通信的报春人,是因为在当时,人们虽然已经知道“电”能生“磁”,“磁”能生“电”;知道利用电磁原理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但是对于电与磁相互关系的本质还并不清楚,对于伴随某些电现象和磁现象而存在的电磁波还没有认识,可以说,麦克斯韦是一名非常杰出的电磁理论学家。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麦克斯韦根据他所作的数学分析指出:只要存在着交变的电场,就能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反之,只要存在交变的磁场,就能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电场。这样一来、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在其附近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此循环下去,电场和磁场不就会越传越远了吗?据此,麦克斯韦认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简称电波)。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图为麦克斯韦精辟而微妙的数学方程式,阐明了电场与磁场的基本关系,建立了严谨的电磁场理论。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这一结论公布于一百多年前是很了不起的,这个结论告诉人们:“电”是可以“无线”传播的。后来的事实证明,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是完全正确的。除此之外,他还推导出电磁波有和光波相同的传播速度,从而揭示了光与电磁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用哪个波段的无线电波传播的?都是靠什么方式传播的?
目前,调幅制无线电广播分做长波、中波和短波三个大波段,分别由相应波段的无线电波传送信号。
我国只有中波和短波两个大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大致为550kHz-1600kHz,主要靠地波传播,也伴有部分天波;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约为2MHz-24MHz,主要靠天波传播,近距离内伴有地波。
调频制无线电广播多用超短波(甚高频)无线电波传送信号,使用频率约为88MHz-108MHz,主要靠空间波传送信号。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中波传播示意图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短波传输示意图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卫星传输示意图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
目前,地面的广播电视分做VHF(甚高频或称米波)和UHF(特高频或称分米波)两个频段。在我国,VHF频段电视使用的频率范围是48.5MHz-3MHz,划分成1-12频道,UHF频段使用的频率范围是470MHz-956MHz,划分成:3-68频道。它们基本上都是靠空间波传播的。国际上规定的卫星广播电视有6个频段,主要频段是12kMHz,也是靠空间波传播。
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AM/FM介绍】什么是调幅波?什么是调频波?
使载波振幅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经过调幅的电波叫调幅波。它保持着高频载波的频率特性,但包络线的形状则和信号波形相似。调幅波的振幅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强度决定。调幅波用英文字母AM表示。
使载波频率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已调波频率变化的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大小决定,变化的周期由调制信号的频率决定。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波形,就像是个被压缩得不均匀的弹簧,调频波用英文字母FM表示。
调幅波与调频波左为调幅波右为调频波第二讲:当代的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通信的发送和接收过程是怎样的?
广播节目的发送是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夭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收音机的接收夭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把无线电通信(广播也属于无线电通信范畴)的发送和接收概括为互为相反的三个方面的转换过程,即:传送信息一低频信号、低频信号一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一电磁波。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无线电爱好者---火腿为何将无线电爱好者称之为“火腿”?据日本CQ杂志在1991年五月号,一篇由JR8EZM泷川哲夫所撰写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则早期业余电台的故事:远在业余无线电发明之初的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业余无线电社团其成员为亚伯特.海曼(Elbert.S.Hyman)、巴伯.兹美(BobAlmay)和佩姬.莫瑞(PaggyMurray)三人。一开始,他们是用三个人的姓来作为电台的呼号,也就是:HymanAlmayMurry;后来觉得名字实在太长,把呼号拍发出去,手也酸了,于是又改为取用姓氏前面的字母,而成为HAM。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电台,业余无线电,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从街头随处可见的汽车上树立的电台天线,到见诸各大媒体的无线电应急救援事件,无线电台(对讲机)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生活,不再是警察、军队的神秘装备了。与此同时,“业余无线电”也已经伴随着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传播成为了大众越来越关心的一项时尚运动。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六大国际准则:
“体谅、忠诚、进取、友爱、适度、爱国”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属于这个群体的积极向上的意义。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无论是频率上互相传递无线电知识技术,还是一呼百应的应急救援救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所具有的互助精神、热心与不依赖电信网络的通信技术将可能在突发事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为社会提供通讯保障力量。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业余电台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了试验收发信设备、进行技术探讨、通信训练和比赛而设立的电台。业余无线电,是一项蕴含丰富知识的通讯技术。业余无线电群体(HAM,火腿),是一个高尚、团结、热心的群体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业余无线电的相关组织机构在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由两个不同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分别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和信息产业部下属的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SRRC),这种“体委-无委”双重管理体制,增加了申请人获得电台执照的难度。
第三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及HAM简介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等级中国的电台执照有五个等级,因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也相应地有五个等级。除一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外,每个等级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考试,向上升级。升级考试每年第一季度举行一次。各个等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三个:一是呼号前缀不同,例如一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呼号前缀是BA,二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BD,三级和四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BG;二是通联频率不同,例如一级和二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允许使用18MHz通联,而三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不允许;三是电台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同,例如在30MHz以下频率,一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最大发射功率是500瓦,二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100瓦,三级和四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25瓦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
无线电测向和无线电定位确定一个未知电台的位置,实际上需要使用两项技术。一是无线电测向,测定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向的过程成为无线电测向。二是无线电定位,根据方向信息确定被测点位置的过程成为无线电定位。(当然,还有不涉及测向的无线电定位方法。)不过通常情况下所说的ARDF笼统包含了测向和定位的过程。
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
ARDF:AutomaticRadioDirectionFinding无线电自动定向即:/AmateurRadioDirectionFinding/ARDFRadioDirectionFinding业余无线电找到方向/AutomaticRadioDirectionFinding/ARDFRadioDirectionFinding自动电台找到方向/AirborneRadioDirectionFinding/ARDFRadioDirectionFinding机载无线电测向
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
无线电定位系统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测定无线电信号在已知位置的固定点(岸台)与船之间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相位差、振幅或频率的变化,确定距离、距离差、方位等定位参数,进而用位置线确定待定点位置(如船位)的测量技术利方法。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无线电测向运动:无线电通信中,为了接收电台的功率和确保通讯质量,人们致力于研究电磁波的定向发射和接收。其中关键部分便是定向天线的研究。定向天线的研究和应用,为无线电测向奠定了基础。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发射机),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无线电测向基础知识1、认识测向机2、80米波段测向机持机方法右手握机,大拇指靠近“单、双向开关”,其它四指握向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厘米左右,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调整测向机时,用右手调整各旋钮和扳动各开关(单、双向开关由右手大拇指控制)。测单向时,为了测线准确,找准方位物,允许将持机臂伸直,将测向机抬高与眼平,进行“瞄准”。
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3、测向机的信号4、测向机的使用
(1)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对着电台时耳机声音最大,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大音面,或大音点。利用大音面我们可粗略确定信号源所在的方向(面)。
(2)当磁棒轴线正指电台时,耳机声音最小或完全无声,此时称小音点或哑点。利用哑点可以精确地得到电台的位置。第四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定位与测向
无线电测向是体育与科技相结合的竞技项目。参加无线电测向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无线电知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也陶冶了运动员的情操。因此,无线电测向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爱好者。
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国际比赛规则中,除老年、成年、女子、少年级别外,又增加了12岁以下的儿童级和60岁以上的老老年级。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体力,每次比赛只寻找3个隐蔽电台,台距与隐蔽难度与成年级别相同。
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电台,在不同的地点进行通联。例如,使用固定电台在家里通联,使用移动电台在野外通连,使用手持电台在行进中通联,使用车载电台在行驶中通联,等等。如果我们不考虑具体的电台类型与通联地点,那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常能够做下面一些事情。
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
本地通联使用手持电台或车载电台,与本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这里所说的“本地”,有时是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所在的城市,例如扬州市,有时是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所在的社区,例如邗江区。本地通联一般使用UHF(超高频)或VHF(甚高频),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术语中,UHF也称作70厘米(波长),VHF也称作2米(波长),具体的频率与波长在以后章节中介绍。本地通联的距离可以达到50英里(约80公里),如果在本地架设一台中继器,距离还可以更远。
本地通联广泛应用于公安;交管;建筑;医院;饭店;出租车及安保行业。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
远程通联使用短波电台,与世界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在中国,“短波”通常泛指HF(高频),也就是10米至100米的波长范围,具体的频率与波长在以后章节中介绍。与我们远程通联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能在本国(例如新疆),可能在邻国(例如日本),可能在地球的另一面(例如智利),也可能在地图上查找不到的某个岛屿上(例如瑙鲁),因此远程通联比本地通联更有乐趣,更有挑战性。远程通联的数量与难度,是衡量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专业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也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申请各种竞赛奖状的主要依据。
军事用途:第十兵团从司令部到各军分区的远程通联系统图:军用的战术远程通联系统实景:美军用于远程打击的远程通联系统图: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
数字通联将电台与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专门的软件,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数字通联既利用传统的无线电技术,又利用当代的计算机技术,极大丰富了业余无线电的内涵。例如,以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看不到对方的影象,而现在利用慢扫描电视,可以传输低分辨率图象,增加了通联的乐趣。在中国,最常见的数字通联方式有三种,即RTTY(无线电传)、SSTV(慢扫描电视)和Packet(数据包),均需要专门软件的支持,不过这些软件都是免费的。高速;公安;公交;公路;民航及城市交通的数字实时画面通联系统:数字通联:系统图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
网上通联将业余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通联。许多国家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设计出自己的网上通联系统,但由于资金等原因,并没有实际应用。在西方,最著名的网上通联系统是IRLP(互联网-电台连接方案),通过这个系统,南半球澳大利亚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使用普通的手持电台,轻松地与北半球加拿大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在中国,最常用的网上通联系统是eQSO(在线通联),但通联双方必须使用计算机和一个相同的软件,因此它更像是一个网上聊天室。网上通联方框图: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外空通联与宇宙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通联,或者以卫星为中继器,进行国际、洲际的远程通联。在美国、俄国的宇宙空间站上,安装了业余无线电设备,有些宇航员本身就是有电台执照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会在工作闲暇时间,与地球上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另外,卫星可以看作是安装在外层空间的中继器,一个地点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将无线电信号传送给卫星,由卫星转发给另外一个地点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国际、洲际的中英对照常用术语:O(eQSO)外空通联示意图:外空通联实例: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通联竞赛看看谁能够在规定期限内,通联到尽可能多的电台。通联竞赛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世界各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可以参加的全球性通联竞赛,日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织的日本国内通联竞赛,摩尔斯电码(CW)的通联竞赛,14兆赫(20米)的通联竞赛,等等。这些通联竞赛的消息会提前刊登在各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网站上,为便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加,通联竞赛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在世界各国,许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以能够参加通联竞赛并获得奖状而自豪。在中国,只有一个没有期限要求的通联竞赛:凡是能够与中国十个地区的电台全部通联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可获得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颁发的一张奖状。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自制设备自己动手,研制各种业余无线电设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构成非常复杂,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行业,从教师到医生,从科学家到退休者,凡是你能想到的职业,都有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对许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来说,除了通联之外,业余无线电的另外一个乐趣是自己动手,研制各种业余无线电设备。有些设备比较简单,例如电台与计算机的接口电路,有些设备比较复杂,例如定向天线,有些设备甚至达到专业水平,例如短波电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探索精神有力推动了业余无线电技术的向前发展。
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应急通讯在发生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常规通讯服务中断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有义务利用业余无线电设备,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应急通讯服务。美国有两个著名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应急通讯组织,它们是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服务(ARES)和全国交通系统(NTS),这两个组织定期开展与应急通讯有关的培训与演习。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加应急通讯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美国的911事件,当时有一批纽约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临时组建了一个应急通讯网,在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通联活动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航空模型运动是当前最受青少年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含有多学科知识的科技活动。经常参航空模型活动的青少年,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模型飞机的设计、制作、调整、试飞、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青少年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等许多优秀的意志品德。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航空模型活动的开展被我国教育部门列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活动项目之一,也被我国体育部门列入除每年的全国比赛外,还是每两年一屈的全国体育大会比赛的重要项目。航空模型是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运动项目.
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现代航空模型分为自由飞(F1)、线操纵(F2)、无线电遥控(F3)、仿真(F4)和电力(F5)等五大类。按动力方式又分为: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橡筋动力、电动力、压缩气体动力模型飞机和无动力模型滑翔机等。航空模型最大升力面积为500平方分米,最大飞行重量为25公斤,活塞发动机最大工作容量为250毫升。
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航海模型运动,通过训练和比赛的形式,组织人们参加设计、制造和操纵各种舰船、航海设备和装置等模型的运动。从事这项运动,既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又可获得有关航海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能培养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50年代,中国的航海模型运动曾同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有过交往,并两次派代表观摩了东欧国家的国际比赛。1978年,中国航海运动协会与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建立了联系。1979年第1届世界动力船模型锦标赛时,中国航海运动协会应邀派代表出席观摩。1980年3月,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主席团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会员国。同年10月在广州举行全国航海模型比赛,苏蔚彬在A2级竞赛中以12"85、葛萌在A3级竞赛中以10"97的优异成绩,分别打破这两个级别的世界纪录。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按国际规则规定,比赛项目分为A、B、C、D、E、F6个组,每组又分若干级,共有33个级别。航海模型大体可分为3类:动力船模型;帆船模型;外观舰船模型。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公布的动力船模型比赛项目有A组、B组、E组、F组(F5级除外)。模型的动力装置可采用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但不准使用放射性能源。采用内燃机时,噪声不得超过80分贝。
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A、B组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圆周竞速艇模型。
E组是自航舰船模型,一般以电动机为动力,分为E-H级(各种民用船舶模型)、E-K级(各种军用舰艇模型)、E-X级(自由设计的舰船模型)。
F组是遥控舰船模型,运动员运用无线电、声、光等各种遥控手段操纵舰船模型航行。
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航海模型遥控竞赛项目不断增加,目前已有20个项目采用遥控。F2级──遥控绕标舰船模型和FSR级──耐久赛模型,系综合性技术,对运动员要求较全面,比赛比较精彩,是较有发展前途的项目。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
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车辆模型种类很多:有不可操纵的静态观赏模型车,也有简单的四驱轨道车、直线竞速车,我们这里所讲的主要是指利用无线电遥控的车辆模型。
无线电遥控车辆模型,按其与真车的比例有1/24、1/12、1/10、1/8、1/5等多种:按其动力方式可分为电动力车和内燃机动力车;按车模行驶的场地路面又可分为公路赛车和越野赛车。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车辆模型活动是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70年代中期,模型用无线电遥控设备逐步实现了商品化,性能也日趋完善,从而带动了车辆模型的发展。1979年,第一个国际车模组织---国际车辆模型联合会(IFMAR)成立,开始划分车种,制定比赛规则并定期举办世界锦标赛和地区性比赛。1982年底,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车辆模型组织一一一远东车辆模型协会在新加坡成立,日本。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都成为会员。第六讲:无线电爱好者运动
------航模;海模及陆地车辆的遥控第七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感
利用遥感器的测量叫无线电遥感。遥感器又分有源遥感器和无源遥感器。有源遥感器是用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或空间研究业务的一种测量仪器,通过它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方式获得信息。无源遥感器是用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或空间研究业务的一种测量仪器,通过它接收自然界发出的无线电波以获得信息。
第七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感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简称RS,是一种不通过直接接触目标物而获取其信息的一种技术。包括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遥感,它是实时获取、动态处理空间信息的观测、分析的先进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的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是不同的。遥感技术的环节: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遥感技术的作用: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以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像为例,一幅图像所含的信息量就达7.58×106个。第七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森林大火、特大洪灾的监测,如果单靠人工进行,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全面的资料;而用遥感技术,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以便于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实际上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例如: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和海洋渔业等。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淹没区估算---介绍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第七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感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的实现还需要遥感平台,像卫星、飞机、气球等,它们的作用就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当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像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第八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测
利用无线电波在离测量仪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自动地显示或记录测量结果的过程叫无线电遥测。如无线电遥测自动气象站,设在某山上,不需要人直接在山上的气象站操作,即可知道所需资料,如大气压、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平均风速、降雨量等等。这些气象要素,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设备,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程序编码发送出去,达到远方遥测该气象站的目的。又如为了详细了解某一海区的海洋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浮标(或其它物体),浮标上装有测量气象水文参数的传感器,所测参数转换为可发射信号后,用无线电波发出。被海岸接收站接收后,海岸站即获得海况参数,这类方法称之无线电遥测。第八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测
在电力、水利、铁路、人防、军事、路灯、自来水、油田、环保、燃气管道监控、热网监控等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中,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这些行业的无线遥控遥测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系统已日趋完善,并且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在管理层面上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使SCADA系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SCADA系统的主要传输途径是无线数传电台,数传电台是集无线通讯技术、无线调制解调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第九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控
利用无线电波把测量和控制装置与判决单元联通,以实现对远距离操作设备的控制,这一过程叫无线电遥控。无线电遥控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技术。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第九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控无线电遥控(简称RC),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无线电遥控技术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本世纪20年代,才刚刚出现无线电遥控的雏形。那时,人们试图将遥控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飞机和舰船上,但由于技术不够完善而未能成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线电遥控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在军事、国防、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70年代后期,模型用无线电遥控设备也以商品的形式逐渐出现。
第九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控第九讲:基于无线电技术的遥控
遥控设备的组成
遥控设备一般由发射机、接收机和伺服舵机(或电子调速器)组成。
1.发射机——用来将操纵指令转换为带有控制信息的无线电信号并向空中辐射。车辆模型用的发射机杆式和枪式两种。
2.接收机——是用来接收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的。由于接收机是装在模型车上的,一般都尽量做得很小巧。接收机一般都要与发射机配套使用,通常使用六伏直流电源(4节5号电池)。
3.伺服舵机和电子变速器——伺服舵机的作用是把接收机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动作,借此完成方向和速度的控制。伺服舵机根据不同用途又可分为普通舵机、强力舵机和微型舵机。遥控设备的使用频率
遥控设备所使用的频率都在业余无线电波范围内通常有27MHz、40MHz、75MHz等几个波段,每个波段都有多种不同的频率可供使用,爱好者可通过更换遥控设备上的晶体来选择使用频率。
第十讲:无线电应急通信
------无线电短波通信理论
百年前,三声短促而且微弱的讯号,向世界宣布了无线电的诞生。一九○一年,扎营守候在讯号山(SignalHill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终于接收到了从英格兰发出的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讯号,这个实验向世人证明了无线电再也不是仅限于实验室的新奇东西,而是一种实用的通讯媒介。此后短波用作全球性的国际通讯媒介便开始发达起来了。
第十讲:无线电应急通信
------无线电短波通信理论
波长----
短波广播中常常听到的另一种称呼"米波段"或"公尺波段"(MeterBand),这指的就是波长,也就是从天线发射出去的电波一个周期之间的距离。假设图2中的无线电波是15MHz,那么它的波长指的就是从A点到B点的距离。如果每秒的周期数目加倍,就变成30MHz,也就是图3。观察图2、图3两波形,便可发现15MHz每周期中含有30MHz两个周期,也就是说频率愈高,波长就愈短。第十讲:无线电应急通信
------无线电短波通信理论中文名称简称英文名称频率范围极低频VLFVeryLowFrequency10KHz-30KHz低频(俗称长波LW)LFLowFrequency30KHz-300KHz中频(俗称中波MW)MFMediumFrequency30KHz-3000KHz高频(俗称短波SW)HFHighFrequency3MHz-30MHz极高频(俗称超短波)
频率在88-108MHZ范围的民用广播则俗称为调频电台FMVHFVeryHighFrequency30MHz-300MHz超高频UHFUltraHighFrequency300MHz-3000MHz极超高频SHFSuperHighFrequency3000MHz-30000MHz第十讲:无线电应急通信
------无线电短波通信理论国际短波广播米波段表波段频率范围波段频率范围(米/公尺)(兆赫/MHz)(米/公尺)(兆赫/MHz)120M2.30-2.49525M11.65-12.0590M3.20-3.4022M13.65-13.8075M3.90-4.0019M15.10-15.6060M4.75-5.0616M17.55-17.9049M5.95-6.2015M18.85-19.141M7.10-7.3013M21.45-21.8531M9.50-9.9011M24.67-26.10第十讲:无线电应急通信
------无线电短波通信理论
各米波段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您也许会觉得奇怪,从2.3-26.1MHZ被分成13段,为什么不连贯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在高频的频谱段(3-30MHz),国际电信管理组织(ITU)有规定,除了国际短波广播外,还有很多其它通讯的用途。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
SSTV,是慢扫描电视(SlowScanTelevisi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于1958年提出来的,最初只能用来传输黑白图像,现在则主要传输彩色图像。慢扫描电视技术可以通过普通的3KHz话音通道传输画面,所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这项技术也被运用在其它领域中,称为“静止画面传输”。
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
一幅画面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不可能同时从无线电信道中发送出去,必须把它分割成许多微小的、具有均匀亮度和色彩的单位,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加以传送。每一个这样的最小单位叫做一个像素。画面分割得越细腻,包含的像素越多,画面的质量就越高。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像素越多,要求信道的通频带越宽。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
SSTV画面的宽高比为4:3,画面有效部分多由每行320像素、每帧240行构成。扫描(Scan)、行(Line)、帧(Frame)在电视、传真等技术中,自画面左端到右端的一条水平线上的像素称为一行。传送像素的顺序通常采用从画面左上角开始,自左到右、自上到下地,一行一行、逐个像素地传送,称为扫描。这样扫描一次得到的画面称为一帧。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
黑白SSTV的调制黑白SSTV通常采用1900Hz的音频作为副载频,用扫描得到的图像信号对其进行调频(SCFM),1200Hz代表同步脉冲,1500Hz代表黑电平,2300Hz代表白电平。然后将此音频信号送到单边带发信机发射出去。黑白SSTV常用标准常见的黑白SSTV标准有三种:8.5秒(128行)、17秒(256行)和34秒(256行)。清晰度越高,需要的时间越长。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
彩色SSTV的调制彩色SSTV的调制方式与黑白SSTV相似,对1900Hz的音频副载频进行调频,1200Hz代表同步脉冲电平,1500Hz代表黑电平,2300Hz代表亮度最大的电平,但是每一行像素的已调载频信号分成三组,互相之间用很窄的1200Hz分隔信号隔开,它们分别代表不同彩色或亮度,例如在RGB顺序传送方式中分别代表红、绿、兰三个色度。最后将此音频副载频信号送到单边带发信机发射出去。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SSTV通信所需的设备除了业余无线电收发信机外,早期黑白SSTV通信的发送端需要配用飞点扫描管、包括副载频调制器和同步发生器的专用控制器,接收端需要配用包括副载频解调器和同步分离电路的专用控制器,以及长余晖显像管。第十一讲:无线电应急短波通信实践
------通信;数据传输实验SSTV通信对个人计算机的要求CPU速度133MHz以上,RAM容量32MB以上,带有创新(Creative)SB16兼容声卡,带有一个空闲的RS232串行通信接口,配用Windows95/98操作系统。配用的常见SSTV软件有W95SSTV,WinPixPro,ChromaPix,WinSkan等。适用于W95SSTV的SSTV安全接口鉴于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现代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都装有一种防止延着电源线向外辐射干扰电波的滤波器,并要求设备外壳良好接地。第十二讲:国际DX活动
a)DX是英文DistanteXchange的简写,意为与远距离电台进行双向交流。从广义的概念上说,所有本国以外的电台均可称之为DX电台。b)业余无线电的DX活动的原本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为了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收发机和天线系统,更好地研究和利用电离层传播条件而进行的与远方业余电台的双向交流活动。c)我们把DX定义为三个方面:DXpeditioning,DXHunting和Contesting。分别对应业余无线电远征、业余无线电猎奇和业余无线电竞赛。d)DXpedition,业余无线电远征,我们将其定义为到没有或少有业余无线电台工作的地方临时架设业余电台,与全世界尽可能多的爱好者进行联络的活e)DXHunting,业余无线电猎奇,我们将其定义为利用自身电台联络分布尽可能广泛的业余电台。f)Contesting,业余无线电竞赛,我们将其定义为在规定时间中,依据规则,综合各种有利因素联络分布尽可能广泛,数量尽可能多的业余电台,并互相比赛的一种活动。g)DX活动并不单单是追求Pileup,追求字头,追求高分,我们认为,DX活动的内涵是广泛的:挑战自身,协作,团结……第十二讲:国际DX活动DXer的精神
a)追求完美,努力争先和谦逊自爱
b)追求完美是DXer的一大特征,在DXCC的追逐中,所有人都不会满足于DXCC的基本奖,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确认所有的DXCC实体之上;在远征中,也没有人会认为barefoot+dp是足够的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一个完整齐全乃至强大的业余电台都会出现在远征的目的地;在比赛中,同样没有人会认为今天的记录就是永远,创造记录的那一刻,就是打破这个记录的开始。
第十二讲:国际DX活动c)DXer是永远不甘人后的一群人,当有人创造了记录之后,就会有人想着去打破它;DXCCHonorRoll的作用就是给大家设定一个追求的目标。d)DXer是谦逊的一族,K1TO是三届WRTC冠军的得主,但他依旧将所有的荣誉归于广大支持他的爱好者;F6AJA(所有的DXCC实体中只缺P5CW)在我们面前并不提及他在DXCCHonorRoll中的排名──因为HonorRoll上已经写明了。谦逊,被普遍地认为是DXer的一种美德。第十三讲:应急通信之一:
建立高效无线应急网络系统
三大电信通信运营商的公众通信网络、公安、航空、铁路、海事、医疗、消防、电业、城建、三防、电视台、业务无线电爱好者等很多部门和民间组织都有自己专业通信系统和应急通信系统,这些无线电通信系统手段灵活多样,它们涵盖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等多个频段。但是各个专业通信系统涉及单位不同、行业不同,使用频率不同、通信方式不同、使用场合也不同。
第十三讲:应急通信之一:
建立高效无线应急网络系统
无线电管理部门掌握着无线电频率资源,同时还掌握着各种公共通信网络、专业通信网络的网络布局、台站数据、工作技术参数、联系方式等详细的无线电台站资料,在建立无线电应急通信协调机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以按政府应急指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库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 员工感恩公司演讲稿范文(7篇)
- 2025年软件销售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大型购物中心加盟合同模板
- 2025年防腐施工及后续保修合同示范文本
- 区域白酒代理业务2025年合作协议书
- 阀门产品购销申请协议2025
- 2025年个人贷款购房合同
- 2025年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贾利军 专题3:数字时代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专题4:数字货币与数字金融研究
-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合唱训练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 基于大单元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内涵及实践
- 制程工程师年终总结汇报
- 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单元教学设计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碟式离心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GB/T 27914-2023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指南
- GB/T 16475-2023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代号
- 跟岗学习汇报PPT演示课件
- 人口社会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