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悠然淡然超然幽居幽境幽情——《饮酒》《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这两首诗是关于陶渊明和李凝隐居后悠闲自得的生活和恬静舒适的心情的写照。虽然居室简陋,但环境优雅;居室主人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他们都具有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个性。另外,在诗歌的语言上诗人讲究炼字,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望”,“僧敲月下门”中的“推”与“敲”。因此,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课时学习。【相关课程标准】“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有感情的诵读诗歌。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评价任务】1.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展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作者及背景的了解。2.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诵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3.通过“辩论会”“合作探究”等形式,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课前预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1.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2.上网查找关于诗歌的背景资料等文学常识。3.查找陶渊明以及《饮酒》组诗的有关资料。4.结合刻下注释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其独立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导入语我国古代文坛中,有一些高尚品格的知识分子,往往与社会的浊流产生矛盾,与官场上的黑暗相对立,于是他们大多数会选择辞官归隐。在钟嵘《诗品》中称古代的一位诗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陶渊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诗人也十分向往归隐生活,他就是贾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两位诗人。(二)预习展示·走近诗人★我了解的陶渊明学生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学生2: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学生3:在归隐之初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学生4补充:陶渊明的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教师补充: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陶渊明在中国诗人中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我了解的贾岛学生1:贾岛,字浪仙,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唐代诗人,曾经作诗嘲讽权贵,为权贵所嫉,号为举场“十恶”。学生2:贾岛与孟郊齐名,并称“苦吟”诗人;苏轼称“郊寒岛瘦”。又与姚合齐名,称“姚贾”。教师补充: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贾岛的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释解诗题★关于《饮酒》学生交流后明确:《饮酒》诗是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组诗,共二十首。其中第五首又是最为人所注目的名篇,成为了千古交誉的诗歌佳品。《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即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正如欧阳修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关于《题李凝幽居》“题”是题诗。“李凝”是隐士,贾岛的朋友。“幽居”指幽静的居所。二、诵璞真之诗,访陶、李幽居过渡语: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具有古典韵味,需要我们在读中反复体会。现在我们一起在读中去感受这两首诗的丰富内蕴。【一读】——感受五言之韵律美·聆听范读听读要求: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注意问句读升调,答句的意味要深长。节奏划分出示: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设计意图】声情并茂的范读,配上画面及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听读中整体感知,在听读中有所感悟,在听读中培养语感,在听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配乐赛读【我来试一试】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自读两遍。同位间互读,相互鼓励学习,组内交流。【教师点读】根据平时表现,选优、中、学困三个层次的学生3人朗读课文。【师生点评】师生共同点评,指出不足和建议,学习其长处。选出班级最佳朗诵者和朗读进步者。【我为画面配诗句】活动要求:多媒体播放画面、背景音乐,想象一下诗中意境,并用文中的诗句回答所出现的画面的内容。【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配乐朗读中想象画面,根据课件出示的画面,给画配诗。利用画面和古筝背景创设情景,为他们创设一种诵读的氛围,把学生带到诵读的情景中去,引导他们入情入境。【二读】——欣赏幽居之境界美过渡语: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居所环境的清幽,居住者超然物外的境界,但是他们的独处之境又各有不同,一个是身居闹市,在闹中求静;一个是远离尘嚣,在广袤的原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两首诗歌,并用“我更喜欢的,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关于《饮酒》学生1:我喜欢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的篱笆下悠闲自在的采摘着野菊,正在悠闲地采着,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从“悠然”可以体会到诗人所见所感不是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诗人自由闲适的心情。学生2补充: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板书:东篱采菊学生3:我喜欢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美好的黄昏景色中,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悠闲自得、令人陶醉的大自然美景。教师提示: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板书:归林飞鸟★关于《题李凝幽居》学生1:“闲居少邻并,草茎入荒原。”写出幽居周围的环境是十分幽静的,人烟稀少的,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板书:幽雅宁静学生3:“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走过小桥可以看到色彩分明的原野,向远处看云脚正在漂移,好像山石在移动,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板书:自然恬淡【设计意图】这两首诗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进行个性化解读诗歌。【三读】——品悟天人之和谐美过渡语:王国维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同学们试着背诵全诗,找出你认为有意义的诗句,谈一谈你对隐居者理想境界的看法。学生优秀展示摘录:学生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在南山美好的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诗人陶醉于这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教师点评:南山的自然之景,南山的万物自由自在,一切都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学生2: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达到浑然一体。因此,这其中的“真意”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所以才会“欲辩已忘言”。板书:欲辨忘言教师补充:是啊,这就表明人的主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达到真正浑然妙合了,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达到了“天人合一”,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得到解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意境,积累诗词。三、悟超然之诗,探陶、李幽情过渡语: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陶渊明和贾岛的的认识。【探究一】陶潜的高洁志趣指导语:回顾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对“君子”的了解,结合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现状,请同学们谈一谈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师生交流展示摘录:◆“菊花”的人格象征——·高洁品格的象征学生1:菊花不与百花争艳,甘受寂寞,具有君子的风度,象征着不随波逐流。菊就成为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象征,学生2:菊花开放在深秋季节,正是严寒即将到来之时,顶风傲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隐士风范的象征教师补充:“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正是菊的自然秉性,从而使得“采菊东篱下”有着深刻的意义:诗人想以菊来自喻。希望“远我遗世情”,因此菊花是隐士的象征。学生活动:学生背诵描写“菊花”的古诗词,加深对诗人笔下“菊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南山”的人格象征——学生1:蕴涵“真意”的南山是陶渊明精神的家园和心向神往的佳境。在这里可以摆脱世俗,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学生2:南山作为诗人耕隐的处所,有着它自身的象征意义,在这里可以化解人世的喧闹和官场的虚伪,从而成为诗人借以暗寓其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教师小结:“南山”之地的美丽早在先秦就有表述,隐喻美丽的自然风光。《诗经·曹风·侯人》有“荟兮蔚兮,南山朝”。《诗经·小雅·节南山》更描述了南山之美:“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彼南山,有实其猗。”尽管地点有所不同,但“南山”已成为隐者隐仕最静穆、最悠然的处所。“结庐在人境”,对于躬耕隐居的陶渊明来说,确实是一个地利、人和理想处所。可是他为什么会在正值壮年却弃官归隐呢?·师生交流背景资料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饮酒》组诗就是归隐之初写的,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设计意图】古诗是主观性最强的艺术,它使一切生活的影子浸泡在情绪的流波里,是诗人自己独特的情感宣泄。因此,学习古诗不能脱离作者与时代去凭空解读作品本身。每讲一首古诗,必须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促进学生理解古诗内涵,感悟诗情。【探究二】贾岛的归隐情怀指导语:请同学们试着背诵《题李凝幽居》,并在诗中找出体现作者向往归隐生活的诗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1:“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只是暂时离开这里,但我还会再回来,绝不违背与朋友一起隐居的约定。学生2:这两句诗点出了诗人向往隐居的幽情,也是全诗的主旨,这种幽静的环境、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都是世人所向往的隐逸生活。教师小结:这两句诗卒章显志,正是这种幽雅宁静的环境、悠然自得的情趣,引起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板书:表归隐志【活动一】开坛——晋唐遗风(隐士的象征)过渡语:结合这两首诗的作者陶渊明、贾岛和李凝,请同学们合作讨论,谈一谈你对晋唐隐士文化的一点看法。学生活动:同位和前后位相互讨论,选小组代表整理、发言。小组代表优秀展示摘录:小组1:从陶渊明、贾岛、李凝他们身上看到了求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的独立个性。由于当时社会的种种原因,他们既不能面对现实拍案而起,或者奋力反抗,更不会钻营求生,所以只能退隐。学生2:陶渊明的诗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最有名就数这一篇,可以体会到他远离政权,远离官场,关键是“心远”才会“地自偏”。学生3:隐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文学艺术等创作中去,他们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倘佯于大自然美景、拥抱山川、赞美山川,所以山水诗和“隐逸诗”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小结:古书有“天地闭,贤人隐”,他们的隐居不是为了求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摆脱世俗的纠缠和污染、以获得心灵的纯洁和宁静,为了了悟生命和自然的真谛,使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物不平则鸣”,痛苦和不平正是产生优秀文学作品的最好土壤。一个时代的文风、文韵,受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古代的隐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活动二】辩论——积极消极(文化的魅力)过渡语:中国隐逸文化非常,历史上有许多的隐居者。唐人皮日休说:“古之隐者,志在其中”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陶渊明的隐居及思想,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辩论主题:陶渊明的思想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正方:积极意义反方:消极意义要求:先选出正、反方代表,学生自由组合,正方先发言。辩论摘录:正方: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有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反方:陶渊明的淡泊名利是值得认可的,但是他确实是逃避现实,他自己倒好,过着悠闲的生活,可是老百姓呢?渊明的隐居,是一种逃避责任的体现,违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思想。主持人小结: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正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改变自己了,那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归隐田园又能留下千古绝唱,这是积极的做法。反方: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所以,陶渊明的退隐思想是消极的。教师总结评价:我们要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做法是“怒目金刚”不屈于流俗,我们应像他那样: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憎恶黑暗,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是我们不提倡他的这一做法。在当时社会出仕、入仕都没有对错,就像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保持自己的本性最可贵。·师生总结主题指导语:请同学们齐声背诵两首诗,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主题。学生交流后明确:◆《饮酒》: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题李凝幽居》:通过描写月夜幽静的景色,表明诗人隐居的志趣。教师总结:陶渊明毅然辞官归田,贾岛与友人约定“幽期”,表现他们对理想、自由、自然与和谐人生的追求。其实怎样的思想成就怎样的人生,怎样的人生就决定怎样的生活。我们要勇往直前,去体会、感悟和热爱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绚烂多姿,才不会悔恨人生的碌碌无为,更不会抱怨岁月的蹉跎。【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本环节通过【活动一】【活动二】,充分调动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意识,透过文本的辐射,对历史、社会的关注评价意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和探讨。四、赏安宁之诗,鉴陶、贾幽言过渡语: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这两首诗都蕴含着朴素之美,陶渊明的诗更营造了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请同学们在背诵的基础上赏析两首诗歌,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品“见”“敲”之妙用指导语:“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改为“推”字好不好?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理解由此引发的“推敲”这个成语?小组交流展示摘录:探究问题小组长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推敲”的典故“见”与“望”组长1:“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与全诗的意境不合。组长2:“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物之境,物我同一,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陶渊明这里表达的正是这种超脱的忘我的完美的境界。“推”与“敲”组长3:“敲”反衬出周围的环境更为幽静;又因为周围幽静的坏境更反衬出“敲”的声音更为清亮。组长4:“推”字好,说明无人光顾,不需关门,说明居所的幽静。也说明,来这儿的人都是君子,不许要关门。韩愈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推敲”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同学们明白遣词造句的重要性,需要反复斟酌,从而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析“远”“荒”之衬托过渡语:欲望是人心理最大的负担,没有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无论居住在哪儿都是真意,都是自由,都是不是本性的自我。请同学们体会一下居住在闹市中的陶渊明和荒园中的李凝的高尚精神境界。学生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学生2:通过诗人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这是因为“远”的是远离官场,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教师点拨:“心远”不是人远,人是很近的,同样居住在“人境”正是因为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境界。学生3补充:“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也道出了一个归隐田园之士的高雅情志。正是“心远”所达到极致的一种精神境界,才能有如此悠闲自得。教师小结:清人吴淇说:“‘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又为一篇之髓。”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淡泊。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洒脱的意态中才是“真意”,才会有诗人陶醉其中,忘却官场的尔虞我诈,保持自我本性。学生1:从“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一个“荒”字,可以看出居住的环境是优雅宁静的;心情是悠闲自得的;来往的人是很少的。可见李凝隐居的惬意生活。教师点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学生2补充:从“赞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更能看出作者于友人相约归隐的决心。教师小结:诗中的庐、篱、山、鸟;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结庐、采菊、见;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偏在寻常之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令人向往。·辨“动”“静”之相宜过渡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诗,并赏析写法。学生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居住在繁杂的农村里,住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更没有车马作为交通工具。这两句诗用平易的语言直接写出他对幽美宁静的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私行业美工设计心得
- 五年级班主任的成长与总结
- 教研工作推动学术创新
- 家具行业设计创新培训分享
- 酒店仓储管理总结
- 创新产品推广总结
- 《气防知识学习资料》课件
- 《黄培志危重医学》课件
- 《姬花市场推广》课件
- 2022年云南省普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校企联合实验室的运营与维护
- 统编版语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字音字形(有答案)
- 机器人课件模板下载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试题 物理 含答案
- 2024年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与规范
- 软件正版化概念培训
- 工程结算业务咨询服务协议书
- 运输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 译林新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Reading课件
- 爆破设计说明书(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