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_第1页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_第2页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融合性。微博是媒体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不仅融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传播符号,而且打通了传播渠道的融合之路——手机、计算机都成了微博信息传递的工具,电信和互联网在微博业务上实现了互通。草根性。Twitter创始人之一伊万·威廉姆斯认为,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即使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微博实现了草根阶层拥有自己的媒体和像专业媒体人员一样发言的愿望。便利性。首先是技术门槛低。不仅字数简短,文字表达随意,而且注册简单,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通过个人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其次是微博设计界面友好,实现了多种传播终端和发布方式的创新整合。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WAP等多种手段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微博信息真正实现了“4A”发布,即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的便捷特性。及时性。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及时性表现都出类拔萃。微博不仅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发布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甚至成了一些专业记者发现新闻报道素材的信息源。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在国内,2008年汶川地震后,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拉登之死的消息,也是由美国前防长的助理Urbahn用手机抢先通过微博发布的,这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电视讲话早了12个小时。独特的互动性。微博提供了关注(收听)、转发、评论、回复、私信、对话、邮件分享等互动功能,用户可以用文字,也可以通过“表情”,还可以通过不着一字的“@”的提醒和转发来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微博不仅互动性强,而且互动方式独特。有人将微博的互动方式总结为“背对脸”的“创新交互方式”,“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交流,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这种互动方式总体上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非强制性,同时也因为粉丝或听众的逐级转发而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多样性。碎片化。随意化、情绪化的表达使微博内容呈现出很强的碎片性。据调查,在Twitter上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嘀咕。关于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多级裂变性。微博内容通过众多粉丝的多级转发放大,使得微博传播方式呈现出多级裂变的特征。微博的这种裂变式传播不同于传统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而是逐级裂变不断加速的传播,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不断裂变蔓延,加速放大。黏合性。微博交流方式是基于follow关系的多层面交流,这种交流不光是信息交流,而且更多是情绪和情感交流。尽管这种情绪和情感交流带有很强的虚拟性,但是,同样给习惯于或热衷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人带来某种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对虚拟情感交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