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说课讲解_第1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说课讲解_第2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说课讲解_第3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说课讲解_第4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说课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

/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一、开发流程图二、过程产物及要求本表主要列出开发阶段需要输出的过程产物,包括产物名称、成果描述、负责人及备注,即谁、在什么时间、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提供内容的基本方向和形式是什么。三、过程说明(一)项目启动1、产品经理和项目干系人确定项目方向,产品型项目的干系人包括公司领导、产品总监、技术总监等,项目的话则包括客户方领导、主要执行人等。2、公司领导确认项目组团队组成,包括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测试团队等。3、明确项目管理制度,每个阶段的成果产物需要进行相应的评审,评审有相应的《会议纪要》;从项目启动起,研发项目经理每周提供《项目研发周报》;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每周提供《项目测试周报》。4、产品经理进行需求调研,输出《需求调研》文档。需求调研的方式主要有背景资料调查和访谈。5、产品经理完成《业务梳理》。首先,明确每个项目的目标;其次,梳理项目涉及的角色;再来,每个角色要进行的事项;最后,再梳理整个系统分哪些端口,要有哪些业务模块,每个模块再包含哪些功能。(二)需求阶段1、进入可视化产物的输出阶段,产品经理提供最简单也最接近成品的《产品原型》,线框图形式即可。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的包括业务流程图和页面跳转流程图。业务流程图侧重在不同节点不同角色所进行的操作,页面跳转流程图主要指不同界面间的跳转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2、产品经理面向整个团队,进行需求的讲解。3、研发项目经理根据需求及项目要求,明确《项目里程碑》。根据项目里程表,完成《产品开发计划》,明确详细阶段的时间点,最后根据开发计划,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完成项目的分工。4、研发工程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进入概要需求阶段。《概要需求》旨在让研发工程师初步理解业务,评估技术可行性。(三)设计阶段1、UI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原型,输出《界面效果图》,并提供界面的标注,最后根据主要的界面,提供一套《UI设计规范》。UI设计规范主要是明确常用界面形式尺寸等,方便研发快速开发。UI设计常涵盖交互的内容。2、研发工程师在界面效果图,输出《需求规格》,需求规格应包含最终要实现的内容的一切要素。3、研发工程师完成《概要设计》、《通讯协议》及《表结构设计》,及完成正式编码前的一系列研发设计工作。(四)开发阶段项目经理博客1、研发工程师正式进入编码阶段,这个过程虽然大部分时间用来写代码,但是可能还需要进行技术预研、进行需求确认。2、编码过程一般还需进行服务端和移动端的联调等。3、完成编码后需要进行功能评审。(五)测试阶段1、测试工程师按阶段设计《测试实例》,未通过的流程测试提交至Jira,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调整。2、研发工程师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代码,完成后提交测试,测试通过后完成。3、测试工程师编写《测试结果报告》,包括功能测试结果、压力测试结果等。4、测试工程师编写系统各端口的《操作手册》、维护手册等。(六)系统上线与客户或者上级达成一致后,系统进行试运行,稳定后上线。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小东门小学胡秀珍一、模式的名称:“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三、操作程序1.设疑导学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语言(口头或肢体)、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备课时要依据学情认真分析,研究学习内容,预设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障碍,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陷入的思维误区等,提前做好引领和指导,从而做到“胸有成竹”。2.自主探究学生借助教材、资料等,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将之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并顺应新知识,形成新知识网络,通过亲自感知,体验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在体验中产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而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理论,这是“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环节。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人有事做。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学要投入,课堂要安静,体现生本互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必要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3.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学生自学后,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以及小组间交流来检查自主探究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组间竞争,以提高交流讨论的效果。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寻求规律,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初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此环节中,合作小组最好是异质结合,并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会收到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从而促使学生认知、情感和语言表达技能的均衡发展。通过交流展示,学生们既能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解决疑难问题,又能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并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做精要讲解,使本节重难点得到突破。4.归纳建构归纳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归纳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归纳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学科思维体系。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应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已有经验,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将刚学习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克服了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弊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5.反馈拓展教师出示精心准备的、符合教学实际的问题,当堂巩固落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教师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讨论、解决新问题,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网络,又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样的问题设置过程,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四、实施原则1、问题情境原则: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有问才有思,有问才有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阶梯的问题系列,创设思维情境,教师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想象、探索,去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2、主动探究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索、体验、评价及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不断感悟,不断建构的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3、学教结合原则:与传统的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五、模式运用效果“问题引领式”教学重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领,而引领的问题源于问题预设,问题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经过“问题引领式”教学初步实验后,我们发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同学,增进了同学友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学生都想使自己成为合作中的主动者,因而大家都积极地自觉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查找、搜集文献资料,写读书笔记,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方法,因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由于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不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解决难题,学生都是亲自通过尝试、探究和交往来完成任务。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区。这就使学生向会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4.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的全方位合作,使课堂气氛始终处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大家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六、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过于死板,解决问题的途径较少,思考的同学集中在学优生身上,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浮躁。我坚信,“问题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通过对问题的引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使师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远,也一定会帮助我们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意见,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先后赴三县两区和省内外一些先进地市,深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农户,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视察等方式,对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与农业发展实际相适应、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体系。(一)基本特点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以下特点:1.从发展势头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市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92家,年销售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42家,比上年增加9家;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42家,比上年增加38家。与1996年、2001年相比,企业个数、销售收入、利税、平均规模均有了很大提高(见附表)。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目前已被认定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4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6家。较多企业开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到去年底,全市年销售1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外建基地仅种植和水产就达到了153.15万亩。?附表:我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项目年份?????????????????????????????????

企业个数

销售收入(亿元)

利税(亿元)

平均规模(万元)

1996年

213

15.76

1.09

740

2001年

372

61.05

4.15

1641

2008年

1092

285.00

29.00

2610

08年/96年

5.1倍

18倍

26.6倍

3.5倍

?2.从企业分布看,产业特色逐步显现。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基本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加之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实际的龙头企业,加速了农业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集聚。围绕全市八大产业,目前已形成竹木、粮油、畜禽、种养殖等四大农产品加工业,在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442家农业龙头企业中,这四类加工企业达320家,占总量的72.4%。水果、蔬菜、茶叶、特种水产等产业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格局。3.从组织形式看,利益联结灵活多样。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我市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以签订产销订单进行契约联结的“企业+农户”模式;由基地农户提供生产原料的“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中介组织联结企业农户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还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后直接兴办企业形成的“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等。复合多元的联农方式,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从经营状况看,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这几年来,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创新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开拓市场,企业效益和外向度不断提高。全市1092家农业龙头企业去年供沪农产品总额达49.4亿元。出口创汇6.07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三。如安吉白茶产业去年实现产值6.75亿元,共带动农户37万户次,人均增收1800元。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全市现有900多件农产品商标,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100件,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22件。(二)主要做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育强龙、扶新龙、兴小龙”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1.政策扶持,加大鼓励引导。从1998年开始,连续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若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今年市委又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风险保障、市场开拓和建设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导向作用。2.项目引进,推动多元投入。坚持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利用接轨上海的平台,通过有目标招商、有项目招商、有组织招商、有平台招商、有跟踪服务的“五有”招商,努力实现签一个项目、建一个龙头、带一片基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据统计,自2001至2008年,全市累计引进农业外资项目537个,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1128个,实际到位99亿元,在农业利用外资上无论是引进项目还是到位资金已连续8年名列全省第一,极大地推动了龙头企业的多元投入,同时带动了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3.重点培育,做强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分级培育管理,按照拟上市企业、亿千企业、“三五”企业的目标,确定了44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建立了部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实行定点服务联动,推动土地流转,开展银企对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规模企业的发展。2008年全市新增“三五”企业26家、“亿千”企业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取得成效农业龙头企业的长足发展在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布局区域化。全市初步形成了冬鞭笋、水产和畜禽、干鲜果、优质果瓜蔬、“双低”油菜以及沿104国道50公里早园笋和沿南太湖45公里名优蔬菜等“五区两带”特色农产品集群,涌现出了像长兴彭城蔬菜、泗安苗木、安吉白茶等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知名度和品牌的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以粮油、蚕桑和渔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优势农业的转变,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2.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市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了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市实施农业标准近200个,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涌现了4个省级高效生态农业园区、3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22家省级加工示范企业。去年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7个,投资额达8.26亿元。如湖州早稻田蔺草制品有限公司建有国内唯一的行业省级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攻关项目15项。味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专门成立研发中心,目前已开发出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3.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模式,为农户提供集种鸡、饲料生产、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以及销售的全程服务,2008年1190余基地农户平均获利3.7万元。南浔陈邑的加州鲈鱼亩均效益达到了15000元,比传统种养殖大幅提高。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共签订订单合同18897份,收购农产品57.3亿元,直接支付农民工资13.5亿元。4.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建在农村,因农而兴,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农户,直接推动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素质提高,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农村辐射延伸,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农村要素匮乏的状态,既加快了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又带动了农村地区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二、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不足和制约瓶颈虽然我市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对照省内外先进地市,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还不够充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是:(一)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乡镇企业改制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大多围绕当地资源和市场组织生产,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小、低、短”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为886.9万元,符合国家有关部门2000年《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中规定的扶持标准、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2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只有42家,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501家,占到了总量的45.9%,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缺乏“航母型”的特大企业。二是产品档次偏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存在着增值能力低、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的“三低”现象,很多甚至是“无科研经费、无科研人员、无科研平台”的“三无”企业,致使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少,一般品牌多、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少。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约为25%,特别是我市为全国三大淡水鱼基地之一,但淡水鱼的深加工还没有真正的突破,基本以鲜销为主。三是产业链偏短。真正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不多,大部分属于“资源型、原料型、趋同型”的初加工企业,这既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又造成了农业产业链短,难以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实现加工增值,使得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二)利益联结松散,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目前我市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紧密型利益共享机制,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强,辐射作用也还不够明显,“龙头”与“龙身”、“龙尾”脱节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利益联结机制简单。目前全市3/4以上的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停留在合同买卖的简单关系,而且受到市场变化、诚信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订单好订、履约难的现象比较普遍,既加大了企业的市场风险,也影响了农户收入增加。二是合作组织作用欠缺。真正实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的企业偏少,而且不少合作组织自身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完善、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作用的发挥。三是带动农户数量不够。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156.8万户次,其中本市农户76.9万户次。在农业部门的统计报表中,580多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中,部分企业带动农户数量极为有限。(三)制度供给不足,瓶颈制约比较突出调研中,我市龙头企业普遍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大制约因素:一是土地。由于目前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尚未完全分离,企业要“征”、农户要“租”的意愿不相吻合,加之土地流转程序还不规范、机制还未健全,缺乏中介服务组织,因此,土地流转相当一部分还处在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状态,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基地建设以及融资贷款。二是资金。由于我市多数企业规模较小,银行信用等级不高,同时企业用地多为租用土地,有效抵押物不足,加上现有的农业投资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较低,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单一,因此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那些处于初创时期、市场前景好却急需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三是税收。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工业企业进项、销项增值税均为17%,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为13%、17%,增值税抵扣比工业企业低,而且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料来自千家万户,很多农户不要求开具发票,导致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环节税赋相对过高。此外,国家对粗、精加工标准界定不清,也导致政策难以执行。(四)政策不够完善,服务体系有待健全调研发现,目前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合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惠农政策有待完善。如用电政策,一些农产品初加工企业、规模种养业特别是特种水产基地执行0.84元/千瓦时的工业电价,企业要求享受农用电价;如“绿色通道”政策,2005年市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中就规定“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运输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农产品按‘绿色通道’政策执行”,但直到目前还只在市本级范围内执行。二是财政扶持有待加大。目前市本级财政每年仅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且多年没有增加,与宁波每年3000万元、青岛1000万元相比,明显不足。三是部门服务有待改进。如一些企业反映,与外地相比,湖州农产品检测环节多、收费高、时间长。有的企业为了检测一批出口产品要跑三趟。此外,因公共服务不足造成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信息不对称、人才引进难等问题都给龙头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增加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三、当前国内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省内外先进地市的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当前国内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已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一)大型集团化成为企业发展方向当前,国内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迅速成长壮大,日益向大型化、集团化、加盟化方向发展。据统计,全国亿元企业已达4700多家。仅河南漯河一地,就有超亿元企业135家、超10亿元企业6家、超20亿元企业3家。双汇集团年加工生猪1500万头,带动了150多万农民从事养殖业,年销售额超30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品牌价值高达106亿元。山东寿光从抓流通入手,逐步向种子种苗、技术服务、农业机械、加工运输等领域延伸,衍生出400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以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出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势头。(二)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企业发展支柱农产品精深加工已经成为国内龙头企业的主攻方向。不少企业实现了由粗到精、从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如诸城兴贸玉米开发公司原来以生产玉米淀粉为主,经深加工后,工业附加值增加了10倍以上。山东得利斯集团不断完善肉食品产业链条,在开发生产出200多种冷却肉、低温肉制品后,又综合运用各种副产品深化增值,先后开发出骨素、骨参等高科技生物产品。可以说,通过精深加工、系列加工、高附加值的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已经是必然趋势。(三)中介组织快速发育成为重要发展力量随着中介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全国中介服务组织快速发育,已达到7万多家,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5.8%。山东诸城市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00多家,而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000多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专业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为企业组织生产,为农民保障利益的“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得到了较多龙头企业的认同和采用。(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企业发展关键近年来,“三鹿奶粉”、“毒饺子”等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得食品安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也引起了各级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的高度重视。目前,各地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加工中实行了全过程质量监控,并开展了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山东潍坊市从国内外收集整理了86项食品标准,制定了248项生产技术规程,建成了3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多个县级检测中心、120多个乡镇检测点、730多个企业(基地、市场)检测室,并先后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高毒剧毒农药管理办法》、《重大农产品安全应急预案》等政策性文件,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规范化。(五)产业链延伸成为企业发展亮点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扩张,产业链延伸成为企业的追求,向上游延伸到基础生产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进入到市场拓展。特别是随着旅游观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成为许多地方和企业的发展亮点。各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高效农业、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等同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纷纷推出热带植物园、生态农庄等形式的农业景点,实现“农业”与“旅游”双赢。寿光蔬菜博览会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既集中展示了蔬菜及相关产业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又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起来,以精心制作的艺术景观全方位展示蔬菜文化,成为著名的标志性农展会,参观人数达数百万人,每年都出现闭幕“难闭馆”的火爆场面,不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对照国内龙头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地市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我市龙头企业与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长三角的腹心,交通便利,主要市场均在农产品销售半径之内,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具有扎实的产业优势。历来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规模+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正在形成,一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崛起,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宝贵的经验。三是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这几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具备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四是具有良好的工作优势。自2006年实行市校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三大平台、八大工程、400多个项目顺利推进,有力地支撑了农村各项建设,并提供了成熟的推进机制和工作模式。同时,中央把启动农村市场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加大了财政对农村投入的力度,为我们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只要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积极作为,就一定能把湖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四、我市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以完善规划为先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拓宽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增强发展能力。1.明确发展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应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坚持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关键,加快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系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区和农村经济制高点。力争到2015年,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四个大”:一是企业规模大发展,创建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三五”企业、亿千企业和上市龙头企业,形成大中小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大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附加值明显提高,农业产业链明显延长;三是品牌建设大突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四是带动能力大提升,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2.把握发展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三条原则:一是抓好当前,着眼长远。始终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和重要途径,既要在现阶段着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又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当地特色,考虑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一切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突出重点,有效推进;三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规划、政策扶持、制度创新、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引导激励作用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努力实现良性互动。3.完善发展规划。要对照农业部去年出台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订,进行深入调研,认真分析,进一步科学规划我市农业企业的发展。要坚持“特色化主导产业、区域化生产布局”的方向,按照“4231”产业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特种水产、蔬菜、茶叶、水果等优势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以及配套的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并按“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实施办法”,合理布局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努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特别是要借鉴山东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和安吉竹博园等成功经验,结合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建设,在南太湖规划建设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南太湖(长三角)休闲观光农业度假中心”,集合优势产品、做亮湖州特色,叫响“休闲观光农业看湖州”。(二)以集聚生产为基础,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规模针对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的问题,要切实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拉动、龙头带动、政府推动”的思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1.加快土地流转,扩大基地规模。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是农业龙头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要加快土地规模流转,积极探索土地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借鉴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法,引导土地向农业园区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向专业大户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基础建设、统一苗种供应”的办法,加快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名优产品规模,逐步形成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连片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在部分农产品资源不足的产业,要支持企业到市外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开展扶贫开发,努力拓展发展空间。2.抓好平台建设,发展产业集群。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和方法,加快建设“标准高、规模大、技术新、资源共享、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努力推动企业集聚,促进农业集群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优势。吴兴区食品加工园区通过产业定位、规划布局、设施配套、建筑风格的“四统一”,鼓励企业入园发展,目前已形成四个专业小区、吸引了4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建议在全市推广这一发展经验,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发展平台。3.坚持扶强育大,打造“航母”企业。要着重做好“三个一批”:坚持产业延伸做大一批。推动一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推进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优化整合产业链;坚持资本运作做强一批。鼓励企业,抓住当前“保增长、保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资本运作和品牌嫁接,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打造龙头企业“联合舰队”;坚持外引内挖兴建一批。积极鼓励本地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面向国内外、省内外,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提升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水平。(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强大支撑。要把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实现由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1.加快技术创新。要以市校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与浙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协作,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大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要加快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和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领头牵办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或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狠抓质量安全。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要着力抓好源头控制,继续研究完善我市农产品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识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要有效整合全市检测资源,建设市、县(区)、乡(镇)、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推行农产品质量强制性例行检测和市县区交叉抽检制度;要积极支持企业建立产品生产台帐等基础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建议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都要通过ISO9000系列及相当水平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使质量监管做到有的放矢。3.强化品牌建设。建设农产品品牌是培育产业竞争力的长远之计和关键之举。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老恒和”、“丁莲芳”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作用,加快深度开发,提高档次,形成规模;要以一批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一批品牌群体;要大力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注册,确立湖州农产品的独特优势,打造地域品牌;要重视加大品牌的营销力度,当前特别要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以“辑里湖丝”、“老恒和”分获伦敦首届世博会和巴拿马世博会金奖为亮点,由政府牵头协调,组织企业集成推出轻纺丝绸、名特优农产品两大系列产品,在上海世博馆开设展台,进行展示展销,放大效应,提升“湖州农特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四)以完善机制为动力,合力构建企业农户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1.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农业订单带农户,不断规范合同内容,提高订单履约率;通过服务合作带农户,大力推广“温氏模式”,为农户提供苗种供应、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真正形成“龙头围着市场走,农户跟着龙头干”的生产链;要通过合理分配带农户,积极推行面向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探索以资金、技术、产品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等要素入股的方式,实现企业、农民“双赢”的目标。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要着力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引导发展专业协作型、服务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我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组织信用评价,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要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一环。3.重视建设风险保障机制。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既要承担市场风险,还要承担自然风险。一旦出现风险将不仅使企业蒙受损失,也将影响广大农户的收入。因此,要高度重视风险保障机制的建立,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从经营收入或按订单额度提取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基金。也可由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出资建立风险保护资金,对农业主导产业发生订单风险、新品种试种(养)风险、自然灾害、疫病灾害等试行风险保护,切实保护双方利益。(五)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聚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合力农业龙头企业上触农资、良种供给,中促科技应用、集约生产,下接加工增值、市场营销,范围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个领域。因此,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合力推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认识,紧紧抓住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良好机遇,像抓工业企业一样,把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参照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实行党政领导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制度,不断深化完善考核办法,全方位推行目标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2.不断健全扶持政策。要加大财政扶持,对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安排,并且确保财政扶持资金每年有所增长;要积极研究财政的奖励制度,对每年评定的“1010”示范典型、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加大奖励力度。在政策方面,建议尽快对现行的国家、省、市各类农业扶持奖励政策进行梳理、汇编、宣传,并就落实情况开展一次督查,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同时要针对主要制约因素,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研究,特别是用地、用电、税收政策。在用地政策上,应允许流转土地面积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以5‰左右的土地用作设施用房。在用电政策上,建议特种水产、花卉苗木专业大户和初加工企业享受农用电价。在税收政策上,要积极向上呼吁调整农业企业的相关政策,并参照其他地市做法,采用“先征后补”的办法,先按政策征税,再进行财政补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3.拓展金融服务领域。针对龙头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要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每年用于龙头企业发展的信贷增幅要不低于金融机构同期的信贷增幅;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对实力强、信誉好、发展有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信用贷款,全面开展“订单贷款”,并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有担保公司要加快扩大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满足企业融资担保需求。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探索通过短期融资券、企业中期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4.健全社会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提高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服务能力。要对全市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实行资源共享,将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企业和千家万户,努力建设覆盖全市、科学准确、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和改进对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人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就业。

现在完成时语法详细讲解现在完成时语法详细讲解现在完成时语法详细讲解英语现在完成时语法详细讲解与配套习题一、现在完成时用来表示之前已发生或完成的动作或状态,但它的影响现在还存在;也可表示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其构成:have(has)+过去分词。规则变化的过去分词与过去式的变化一样,在动词词尾加ed;不规则变化的过去分词见不规则动词表,需要同学记忆。现以seethefilm为例将现在完成时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列表如下:肯定句:I/You/We/Theyhaveseenthefilm.???He/She/Ithasseenthefilm.否定句:I/You/We/Theyhavenot/haven’tseenthefilm.???????He/She/Ithasnot/hasn’tseenthefilm.疑问句:HaveI/you/theyseenthefilm?Yes,you/we/I/theyhave.No,you/we/I/theyhaven’t.Hashe/she/itseenthefilm?Yes,he/she/ithas.?No,he/she/ithasn’t.二、用法:现在完成时既涉及过去,又联系现在。标志词

词义

用法

位置

already

已经

肯定句

句中或句末

ever

曾经

疑问句、肯定句

句中

never

从未,从来不

陈述句,不和not连用

句中

(ever)since

自从

肯定、疑问、否定

句中

for

后接一段时间

肯定、疑问、否定

句中

just

刚刚,正好

肯定句

句中

yet

疑问句、否定

句末

recently

最近

肯定、否定、疑问句

句末

once,twice,afewtimes

几次

肯定、疑问

句末

during/over/inthepast/last+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肯定、疑问、否定

句末

It’sthefirsttimeI…

这是我第一次…

肯定

句前

用法一:表示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常与just(刚刚),already(已经),never(从来没有),ever(曾经),before(以前),yet(仍然),once(一次),twice(两次),manytimes(很多次),howmanytimes(多少次),sofar(迄今为止),duringthepast(last)threeyears(最近三年来)等连用。※???副词的位置:①just常用于肯定句中,放在have/has后,Hehasjustcome.②never表示否定,放在have/has后,HehasnevervisitedtheGreatWall.③ever用于疑问句中,句型为:Have/Has+主语+ever+过去分词?“…曾经……过吗?”用于询问某人过去的经历。Haveyoueverbeentothefarm?④before用于句末,Thewomanhasneverheardofthatbefore.⑤yet用于句末或not之后.Hasthetrainarrivedyet?No,notyet.⑥already用于肯定句,have/has之后或句末.Wehavealreadyfinishedit.⑦sofar用于句首或句末.Sofar,wehavevisitedthemoon.用法二:表示过去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时间状语有:①???for+表示一段时间的词语IhavetaughtEnglishfor19years。②???since+表示过去时间点的词语Hehasbeenatthisschoolsince1986.③???since+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从句IhavelivedheresinceIwasborn.④???since+一段时间+ago.Ihaveknownhimsince20yearsago.三、现在完成时态中可以和表示一段时间状语(for,since,howlong,allone’slife)连用的动词必须是表示延续的情况或动作的动词,即延续性动词。如:be,have,know,live,work,study,learn,teach,keep,speak,talk,draw,wait,wear,walk,sleep,drive,write,do,clean等。Ihavebeenateacherfornearly20years.Howlonghashelivedhere?英语中还有一些动词的意义决定它们所表示的动作不能延续,只是一瞬间就结束的动作,这类动词叫做“非延续性动词”,常见的有:come,go,arrive,reach,see,hear,close,open,leave,begin,start,lose,buy,fall,join,die,getup,become,borrow,lend,find,finish,receive等。这些动词可用于现在完成时,说明某个动作的结果还存在,但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howlong,for,since)连用。Hehascomeback.(√)Hehascomebackfortwohours.(×)※???但在否定句中,非延续性动词也可用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来修饰,如Ihaven’theardfrommyfatherforalongtime.Wehaven’tseenhimsince1999.(5)用相应的延续性动词替代非延续性动词。Hehasboughtthebookfortwoweeks.改为:Hehashadthebookfortwoweeks.常见的相应转换形式如下:borrow/lend→keep,buy→have,finish/end→beover,arrive/come/go/move/reach/getto→bein/at/behere/bethere,begin/start→beon,open→beopen,close→beclosed,die→bedead,leave→beaway(from),gotoschool→beinschool/beastudent,getup→beup,fallasleep→beasleep,fallill→beill,gettoknow→know,lose→belost,become→be,return/comeback/getback→beback,join→bein/bea…member,jointhearmy→beinthearmy/beasoldier,receive/getaletter→havealetter,catch/getacold→haveacold,begintostudy→study,他参军已有三年.Hehasjoinedthearmyforthreeyears.(错)改为:Hehasbeeninthearmyforthreeyears/sincethreeyearsago.Hehasbeenasoldierforthreeyears/sincethreeyearsago.Hejoinedthearmythreeyearsago.Itisthreeyearssincehejoinedthearmy.Threeyearshaspassedsincehejoinedthearmy.四、现在完成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avebeento和havegoneto的区别havebeento强调“去过”,现已不在那里,如:HehasbeentotheUSAthreetimes.他到美国去过三次。(过去“到美国”,现在已“不在美国”)havegoneto主要强调的是“去了”,现在人不在说话的现场,如:--Where'syourmother?--你妈妈在哪?--Shehasgonetothehospital.--她去医院了。五、如何通过与一般过去时做比较,进一步掌握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动作都发生在过去,但意义却不同.(1)一般过去时只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和现在不发生关系。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强调的是现在。如:IlearnedtenEnglishsongs(说明过去学过,现在是否记得,不是本句的内容)IhavelearnttenEnglishsongs.(learn发生在过去,但强调我现在懂英语歌曲)Icleanedtheblackboardhalfanhourago.(只说明“擦”和其发生的时间)Ihavecleanedtheblackboard.(说明现在黑板是干净的)Theteacherhaswrittensomenewwordsontheblackboard(黑板上现在有单词)Theteacherwrotesomenewwordsontheblackboard(黑板上现在没有单词)(2)一般过去时可以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如:yesterday,lastyear,threedaysago,justnow,等。现在完成时不能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其时间状语可以是since…,for…,just,ever,never,before,already,yet,sofar,allone’slife等典型例题】1.—Oh,Mrs.King,yournecklacelooksnice.Isitnew????—No,I____itfortwoyears.????A.had???????????????B.havehad?????????C.bought??????????????D.havebought?2.Hisgrandfather_____forovertwoyears.????A.hasdied??????????B.hasbeendead???C.hasdead???????????D.died?3.UncleLicanspeakEnglishverywellbecausehe_____Englandfor5years.???A.hasgoneto?????B.hasbeento???????C.hascometo??????D.hasbeenin4.—WhereisMr.Zhang?—He_____London.A.hasbeento?????B.hasbeen???????????C.hasgone???????????D.hasgoneto5.—_____totheUnitedStates??—No,never,butIwenttoCanadaafewyearsago.A.Haveyoubeen????????????????????????????B.HaveyougoneC.Didyougo??????D.Willyougo?6.Ihaven’tseenyou_____lastFriday.???A.for??????????????????B.since???????????????C.from?????????????????D.on???7.—John,you____thecomputergamefortwohours.It’sbadforyoureyes.Stop,please!—OK,Mum.???A.played??????????B.haveplayed???????C.wereplaying?????D.play?8.Iwon’tgototheconcertbecauseI_____myticket.????A.lost?????B.don’tlose?????C.havelost??D.willlostExercise:Fillintheblankswiththerightverbtense:1.It????????(rain)foraweek.2.Idon’tknowthiswoman.I????????(meet,never)her.3.-Let’sgotothecinema.-No,I?????????(see,already)thefilm.4.We????????(finish,not)ourhomeworkyet.Willyouwaitaminute?5.John??????(come,not)yet.Hewillbebackinaminute.6.Mr.GreenoftengoestoAmerica.Infact,he???????(be)theretentimes.7.-Where’sJohn?-He?????????just?????(go)totheteachers’office.8.She???????(study)Englishsinceshewasten.She?????(begin)tostudyEnglishwhenshewasten.9.Jimisn’there.He????????(go)tothelibrary.He???(go)thereanhourago.10.He??????(travel,never)onatraininherlife.11.I??????(buy)thebiketwoweeksago.I????????(have)thisbikesincethebeginningofthismonth.I?????????(have)itfortwoweeks.12.Greatchanges????????(takeplace)inthosevillagesinthelasttenyears,Greatchanges?????????(takeplace,also)inmyhome-towninthelasttenyears.13.Howmanytimes???????you??????(phone)methesedays??????you?????????(phone)methismorning?14.Tomcan’tgetintotheroombecausehe????????(lost)thekeytothedoor.15.I???????(look)forthedictionary,butI???????(findnot)itye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李洪波一教学任务及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2教材分析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三拟用的教学方法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8、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进度表

日期

教学内容

1

3.1——3.5

1课,2课

2

2

3.8——3.12

?3课,4课??????

2

3

3.15——3.19

5课,6课

2

4

3.22——3.26

7课8课?????

2

5

3.29——4.2

月考

2

6

4.5——4.9

???9课,10课???

2

7

4.12——4.16

?11课,12课

2

8

4.19——4.23

复习

2

9

4.26——4.30

期中考试

2

10

5.3——5.7

????13课,14课

2

11

5.10——5.14

??15课,16课

2

12

5.17——5.21

?.???17课,18课?

2

13

5.24——5.28

月考

2

14

5.31——6.4

19课,20课

2

15

6.7——6.11

?????21课,22课

2

16

6.14——6.18

???????????期末复习

2

17

6.21——6.25

期末复习

2

18

6.28——7.2

期末考试

2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李洪波一教学任务及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2教材分析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